從腓尼基字母到滿文:絲綢之路上的文字流變

2020-12-01 澎湃新聞
字母是人類文明史上很重要的發明。第一次信息革命,簡單來說就是使信息傳遞變得又快、又好、又省。其中的「省」,就是因為字母的發明。絲綢之路上除了貨物流通外,往來的還有文化;字母在公元前13世紀發源於西亞,通過貿易,經過三千多年的旅程,到公元17世紀,衍生出亞洲東端的滿文。節選自張信剛著《絲路文明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的這段文字介紹了這一演變歷程。

字母是很方便地傳遞信息的手段,元音跟輔音結合可以拼寫任何語言裡面的文字。字母文字比較精練,要比古埃及象形文字、西亞楔形文字、中國甲骨文都更加方便。但到了21世紀,似乎它的重要性又沒那麼大了。因為電腦發明後,很多時候可以依靠電腦的聯想。比如輸入「紫氣東來」,只要輸入「紫氣」兩個字,「東來」就已經出現了。所以說,有電腦之後,印刷術的重要性減小了,字母易於掌握的優勢還在,但是也減弱了。

最早需要會意的象形文字大約是在公元前4000年由蘇美爾人發明的,起初他們基本上是在泥板上刻字。到了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地區又出現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筆畫少而直,比象形文字簡單,之後逐漸傳播到了其他各民族中,如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等東部閃米特人,以及胡裡安人、埃蘭人、西臺人等印歐語系人群。埃及人、西臺人、克裡特人也都曾使用過半會意半形聲的文字,甚至某些埃及古文字也有一部分拼音的效果。而中國的甲骨文與上述諸種文字有明顯區別,屬於另一種獨特的文字系統。漢字、漢語與拼音文字的相容性不太好,拼音文字很難區分漢字的四聲,更何況粵語方言有九聲,吳語方言有七聲。此外漢字中還有很多同音字,這都增加了以拼音文字表現漢語的難度。

但中國人使用甲骨文的動機和蘇美爾人等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把人的語言化為一種符號。這種符號可以傳給同時代的他人,也可以傳給後人,從而使人的記憶可以超過個體生命的極限,一群一群地傳開來,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而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只能把經驗傳給與其有接觸的同類或後代。這就是文字的作用,因此文字的交流是文明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環。

甲骨文

各地有了楔形文字以後,人們就開始把語言化成字母,最早使用字母的是屬於閃米特語族的腓尼基人。他們發明了簡易的腓尼基字母,共22個輔音字母。閃米特語言一般只用三個元音,書寫時不必特別標註,讀者就可以識別。而別的語言可能有七八個,甚至十幾個元音,文字裡就必須要有元音字母。英文的元音字母有a、e、i、o、u,再加上半元音y,一共是五個半;但不包括ou,ea、ai、ie、ao、ay這些複合元音。閃米特語族各種語言的詞彙大都是通過在三個輔音組成的詞根(如slm,jzr)中插入不同的元音和前、後綴構成。Islam這個詞就是在slm三個輔音構成的詞根中插入i和a兩個元音而構成的意為「順從」的動名詞。在閃米特語族人口統治西亞,甚至一度由屬於印歐語系的伊朗人入主美索不達米亞的時期,中東地區各民族有好幾百年在彼此交往中都是使用同一種亞述人說的和寫的阿拉美語言和文字(Aramaic)。耶穌說的就是阿拉美語。阿拉美語有通用的阿拉美文字,今天敘利亞還有幾萬人會說很近似這種語言的方言。羅馬帝國徵服敘利亞,以及基督教傳到敘利亞以後,出了一種敘利亞文,基本上是用阿拉美文字的草寫字母拼寫阿拉美語的西部方言。(因為今天住在敘利亞的人主要使用阿拉伯文,所以有時為了區分,就稱這種古代曾經盛行於敘利亞的文字為「古敘利亞文」。)由於摩尼教和景教都曾在敘利亞一帶流行,因此它們的經文都用敘利亞字母書寫。但二者又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可以細分為摩尼教的敘利亞文和景教的敘利亞文,它們都是從右向左橫向書寫的。

摩尼教敘利亞文和景教敘利亞文

粟特文在中國

粟特人在各地從事貿易,逐漸有一部分受敘利亞人和信奉摩尼教或景教的波斯人影響,從瑣羅亞斯德教轉而信仰摩尼教或是景教。粟特語是伊朗語的一種,屬於印歐語系,而敘利亞文是從屬於非亞(含閃)語系閃米特語族的阿拉美語衍生出來的。二者的發音和文法都很不相同。粟特人綜合了阿拉美文與敘利亞文,配合粟特語言的發音和文法,創造了粟特人自己的文字。

隨粟特人由西向東的遷徙,粟特字母逐漸傳到了中國的新疆、河西走廊、內蒙古,影響了今日中國境內某些族群的文字。

中國新疆最早的居民是吐火羅人,他們的有些文字是借用早期佛教的梵文經書裡使用的婆羅米字母,也有些文字是借用印度半島西北部曾經使用的佉盧文字母。所以今天博物館裡的吐火羅文基本上都是這兩種古代印度字母的變形。公元9世紀之後,新疆高昌國(吐魯番一帶)的主要居民轉變為源自蒙古高原的回鶻人,但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

粟特人把摩尼教、景教傳到新疆和河西走廊之後,不少回鶻人逐漸通過宗教文書認識了粟特文字,並且按照自己的語言特色,把粟特文字改造成回鶻文字。須知粟特語屬於印歐語系,而回鶻語則屬於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族。這個改變的難度,不亞於當初粟特人把屬於非亞(含閃)語系閃米特語族的敘利亞文字改變為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的粟特文。除此之外,回鶻人多世紀以來居住在漢文化圈的邊緣,習慣了自上而下書寫的漢字。所以當他們創造回鶻文字的時候,便把粟特文字逆時針旋轉90度,由上到下豎著寫。下面的三幅圖從左到右分別是粟特文、回鶻文、蒙古文。

粟特文 回鶻文 蒙古文

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徵的時候,首先到達了新疆東部,當地的回鶻人很快與他合作,有官員學者為他效力。成吉思汗的道教顧問是丘處機,就是長春真人;佛教顧問是契丹人耶律楚材;在創製文字方面的顧問則是兩位回鶻大臣。

兩個回鶻學者借用了回鶻字母來拼寫蒙古語;蒙古語跟回鶻語都屬於阿爾泰語系,二者之間的差別不是特別大,今天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使用的文字仍是當時借用回鶻文創製的蒙古文。努爾哈赤統一滿洲,娶了一個蒙古公主,又命令一個蒙古王公替滿人創造滿文,如同當初成吉思汗讓回鶻大臣幫他創造蒙古文一樣。當時的滿文和蒙古文很像,後來為了發音清楚以及語法明確,皇太極又命令一位蒙古學者在老滿文的字母上加了些圈和點,被稱為加圈點滿文,即新滿文。這種滿文得到官方推廣,所以北京故宮裡的匾額和文書檔案用的都是這種加圈點的滿文。

字母的演變和傳播

上面這張圖展示的是字母的演變和傳播。最早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居住在今天的貝魯特一帶。腓尼基字母後來傳到地中海以北的希臘。希臘人的語言與腓尼基人的語言很不一樣,腓尼基字母是沒有元音的,元音只是在輔音字母上面以符號標示,所以是希臘人首先發明了元音字母,比如α是元音,β是輔音,把元音跟輔音湊到一起,就成為一套完整的字母。字母表(Alphabet)就是α(alpha)加β(beta)的意思。公元前9世紀希臘字母產生後,才有了諸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這樣的文學巨著。公元前7世紀,從希臘字母又演化出拉丁字母,拉丁語也是印歐語系的一種語言。到了公元10世紀,斯拉夫人開始與希臘人接觸。斯拉夫人本來是比較落後的民族,沒有文字,也沒有普遍信仰的宗教。他們被希臘人勸化,信仰了基督教的分支東正教。一對名叫西裡爾(Cyril)和美陶迪烏斯(Methodius)的希臘兄弟,為了把希臘文的《聖經》翻譯為斯拉夫語而以希臘大寫字母為基礎,創造了一套新的字母,被稱作西裡爾字母(Cyrillicalphabet)。這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塞爾維亞人等斯拉夫民族文字的開端。

在亞洲西部,最早接觸到腓尼基語言的是希伯來人。希伯來人把它改造成了希伯來字母,所以古代《聖經》、摩西「十誡」等,都是用古希伯來文寫的。1950年代前後在死海附近發現了不少古代猶太教、基督教的文獻,被稱作「死海古卷」,也是用這種文字撰寫的。今天的以色列是唯一使用希伯來文的國家,但是這種希伯來文是用以前的字母結合19世紀東歐猶太人的語言,由語言學家創造的新希伯來文。因為猶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住在德國就說德文,住在俄羅斯就說俄文,2000多年前的古代猶太語已經沒有人會說了。雖然在宗教儀式上還是用希伯來語發音,但也只有少數人掌握。因此今天的希伯來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人造的新語言。

古希伯來人中的一部分後來到了葉門,又從葉門到了東非的衣索比亞,在那裡建立了政權。衣索比亞在4世紀的時候信仰了基督教,從希伯來文借用字母創造了適合當地語音的宗教文字吉伊茲文,今日衣索比亞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是由吉伊茲文演變而來,共有105個字母,而希伯來文只有22個字母,希臘文則僅有24個字母。

上面提到的阿拉美文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5世紀一直是中東地區最主要的語言。中東地區有很多民族、很多不同語言,但大家在共同的交往中都使用阿拉美語文,就像今天的英文。阿拉美文後來傳到阿拉伯半島北部約旦一帶的奈伯特人(Nabataean)當中,這些人以貿易為生,是後世阿拉伯人的祖先之一。他們借用阿拉美文,創造了自己的奈伯特文字。後來阿拉伯民族想創造自己的文字時,自然而然就借用了奈伯特文,並在此基礎上,於伊斯蘭教出現後發展出今天的阿拉伯文字。今天的阿拉伯文有28個字母。當今世界上有22個國家以阿拉伯文作為官方語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群用阿拉伯文字母拼自己的語言。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以及從前的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也都是使用稍微加以改變的阿拉伯字母。現在一些國家(如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逐漸放棄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因為後者更容易一些。阿拉美文向東方的傳播前面已經講到了一些。大致說來就是逐漸發展出敘利亞文,又由敘利亞文發展出摩尼教和景教的文字,然後又影響到粟特文,粟特文又向東影響到回鶻人,回鶻人影響了蒙文,蒙文影響了滿文。

從回鶻文開始,字母文字發生了一個變化,即後來的蒙古文和滿文都把回鶻文的豎寫當作標準,這主要是因為這三個民族都長期與漢文化接觸。下面的兩幅圖分別是回鶻文和蒙古文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二者之間有相似性。

回鶻文與蒙古文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全世界使用滿文的人群中位於最西端的是錫伯族,居住在今天新疆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他們是18世紀從東部遷到那裡去的。今天在北京,會說滿語的人已經不多了,只有少數學者還能掌握這門語言,而錫伯族人中會說錫伯語及滿語且能讀寫滿文的人還不少。

滿漢合璧的乾清宮匾額

從這一講我們可以得知,絲綢之路本來是以販運絲綢為主的,但除了貨物流通外,往來的還有文化。字母在公元前13世紀發源於西亞,通過貿易,經過三千多年的旅程,到公元17世紀,衍生出亞洲東端的滿文。人類文明的交往就是這麼奇妙!

也很有意思的是,在今天的人民幣上,除了正面有漢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之外,背面還有用漢語拼音和藏、蒙、維、壯五種文字印的「中國人民銀行」。其中除了藏文字母的最初來源不易確定之外,其餘四種文字雖然看起來全然不同,卻都是從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發明的字母演變而來。

本文節選自《絲路文明十五講》,張信剛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280頁,52.00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實際上,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來象形文字不斷出現一些表音的結構,於是開始向字母文字過渡。
  • 杜鋼建:浙江字母文字早於希臘字母和英文字母
    其內容基本上是2016年在寧波慈谿舉行的首屆中國華夏先秦陶瓷字母研討會上展示的良渚與商周時期的古陶瓷字母文字。其中23件古越陶瓷底部刻劃有希臘文字母Α(阿爾法)、Β(貝塔)、∧(蘭姆達)、Μ(謬)、Ε(埃普西龍)、Δ(得爾塔)、Η(艾塔)等。 浙江古陶瓷字母文字的發現者聞長慶先生長期收集大量古陶瓷文字,整理後發現浙江文化遺址的字母文字早於腓尼基字母和希臘字母。
  • 文字史話︱點燃了希臘文明的腓尼基文字
    從最初音形義結合的上古文字,到表音文字的這一步演化,深深地影響了大半個世界,如今亞歐非大陸所使用的絕大部分文字,都是這一演化的直接產物。在表音文字中,基本的文字單位變成了字母,倘若人們追根朔源,也許能夠尋覓到這些字母在圖形信息中的原始形態,然而如今它們已經沒有任何獨特的音形結合含義,所表達的僅僅是如何去發音了。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拉丁字母和西裡爾字母都來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又源於腓尼基字母: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腓尼基人「設計」出了22個腓尼基字母,後來希臘人在和腓尼基人交往過程中逐漸學會用腓尼基字母拼寫希臘詞語。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希臘人按他們的發音習慣對腓尼基字母進行了改進:腓尼基字母中沒元音字母,每個符號只代表一個輔音,而其中有幾個輔音是希臘語中所不會用到的。
  • 腓尼基人,商人之祖,航海家之祖,字母之祖
    腓尼基人靠著賣布料,賺了不少財富。他們駕著船,在地中海四處做買賣,有時候甚至駛出地中海,跑到大西洋去。從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出口處,現在叫做直布羅陀海峽。當時,沒有誰敢航出那個海峽,因為人們都認為i,那是世界的盡頭,再往西走,就會掉到海洋的邊緣外頭去了。可是,腓尼基人卻不怕,他們不但駛出了海峽,而且航行到今天英國附近的地方。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三、文字的分化發展文字產生之後,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到公元前1500左右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分化,文字開始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向一維的拼音方向發展,產生了最早的拼音文字烏加裡特字母,後來消亡了,而後產生的腓尼基文字,成為現在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一個是保持原有的二維特點並不斷抽象化規範化,代表文字是甲骨文。
  • 被譽為紫紅之國的腓尼基
    腓尼基位於地中海東海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裡形成一個奴隸制商業程度國家,迦南是他古老的名稱。到公元前九世紀,希臘人開始稱他為腓尼基說起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有一個住在地中海東岸的牧人,他養著一條獵狗。有一天,獵狗從海邊涎回一個貝殼。
  • 中外文明交流史:敘利亞和英文文字系統的發明人腓尼基人
    敘利亞是地中海東岸一條山嶽地帶的國家,北起託羅斯山脈,延伸到南面的西奈半島。巴勒斯坦不過是最靠近埃及的敘利亞的南部地區。雖然敘利亞的東南兩面都以沙漠為界,但它出產的牛羊、酒、蜂蜜和橄欖油,它的銅礦,它的商業,以及從布滿黎巴嫩山坡的柏樹林出產的良好木材,都是遠近馳名的。
  • 從鬆散的城邦聯盟到出色的商業民族,腓尼基人有著怎樣的經商之道
    腓尼基人也因此賺了大賺一筆。嘗到了商業利潤的甜頭,腓尼基人也就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農業勞作,紛紛開始了下海經商之路。航海貿易之道腓尼基人的航海也是十分的發達,這主要得益於他們的船隻。由於腓尼基人所居的黎巴嫩盛產一種雪松,這種雪松堅實,十分適合建造遠洋的大船。同時他們也十分善於學習,吸收了鄰國的造船技術,將鐵以及一些金屬和雪松木結合起來建造船身。
  • 曾經的地中海小霸王腓尼基人今何在?
    這是今天新鮮出爐滾燙滾燙的最新一集《約旦、約旦》沒錯,我們去了約旦告別了黎巴嫩,離開了古老的腓尼基遺址但素~關於黎巴嫩和腓尼基我們還有很多故事沒有講……嘿嘿嘿~腓尼基(Phoenicians )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東岸地區一系列小城邦的總稱(相當於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
  • 歐洲:希臘文字的形成 古希臘文產生
    語言學家文特裡斯(M·Ventris 1921一1956)解讀了在派羅斯的維斯都宮發掘出來的線形文字B。他認定這是屬於希臘語民族的文字,大概是阿該亞人所創造的,所以在阿該亞人居住地區相當廣泛地流行。公元前十二世紀多立斯人進入南希臘後,線形文字B中斷了,以後兒百年沒有文字。直到公元前九—八世紀,希臘人從腓尼基人那裡學來了字母,加以改造,才有後人所看到的希臘文字。
  • 發明英文字母的民族,同樣擅長航海經商,足跡遍布地中海
    人們並不是自誕生起就會寫字,文字也是人們後來發明的。在人們還沒有發明文字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卡德穆斯的木匠,有一天,他在外面工作時,突然想起自己把一件工具忘在了家裡。但是,他並沒有時間親自取回這件工具,於是他隨手撿起一塊廢棄的木片兒,用刀在上面刻畫了幾筆,然後他將這塊木片交給了自己的奴隸,派他將這塊木片帶回家交給女主人。
  • 流行語:26個字母的由來
    其實希臘人的字母又是從腓尼基人那兒借過來的。約在3000年前,在腓尼基字母表中字母A讀如aleph,寫起來形似字母V,中間再加一橫,代表牛頭或牛角。以後希臘人將它倒過來寫。對於古代腓尼基人來說,牛意味著財富,吃,穿,耕作都少不了它。這也許就是A被列為第一個字母的緣故吧。   B b   和A一樣,字母B也可以追溯到古代腓尼基。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上圖展示的是「船」的符號從圖畫演變到象形,再到楔形的過程。上圖中的船是用圓筒印滾出來的圖畫,到烏魯克時期變成了線條圖,到舒魯帕克時期則變成了示意圖。在蘇美爾城邦各個國王的時代,特別是古迪亞時代,已經有了楔形的樣子。到了巴比倫方言和亞述方言就變成了規範的楔形文字。
  • 《非名》最早的航海家和被寫入「合同」的字母
    並且用這些文字寫成那個了經書,有考的是1799年8月,拿破崙遠徵埃及,在尼羅河口附近的羅塞塔城郊挖掘戰壕時,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巖石碑,上邊刻有3種內容相同的文字,上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埃及世俗體文字,下面是希臘文。字母文字誕生,及至後來成為全世界交流和應用,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
  • 文字背後的未來世界:世界五大文字系統,漢字排名第三!
    目前世界一共存在五大文字系統:1、拉丁字母系統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源自希臘字母,形成於公元前6-7世紀,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將其推廣到歐洲大部分地區,是目前被使用最廣泛的字母系統,世界四分之三的國家、地球總人口的
  • 文字如是說
    從人類最早認知文字開始,到現在,也就是僅僅用了一萬年的時間,人類就從原始社會發展到如今網絡時代,上天入地下大海,這些古代的神話,已經成為人類探索自然的現實;就連古代神仙們都沒享受過的網際網路,手機,如今都成了幾乎人手一臺的日用品。由此可見,文字對人類文明發展巨大的功用。世界上的文字發展,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發展成了二大類。一類是構架形文字,一類是線形文字。
  • 曠世秘聞——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三)西方表音文字的前世今生 依照成說,西方最早出現的字母是希臘字母,希臘字母來源於腓尼基字母,又經過義大利的埃特魯斯坎字母,從而形成拉丁字母,而拉丁字母又是的近代歐洲字母的嫡祖。另一方面,希臘字母又派生出斯拉夫字母,就是今天東歐諸字母體系的前身。
  • 摩西英語讓你了解英文字母的初始含義
    要想學好英語,就要先從單詞出發,畢竟每一個句子都是由很多英語單詞組成的;而學單詞,又需要從音標和字母出發,如果我們沒有學會音標和字母的話,我們是無法準確拼寫出和讀出單詞的。由此可見,英文字母在英語學習中,還是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的。
  • 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創造的,古代的印度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
    文字的發展大約經歷了實物文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書寫文字和拼音文字等幾個發展階段。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蘇美爾文、埃及文、印度梵文、埃蘭文和中國漢文等。文字來源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後來,又由圖畫文字逐漸變成書寫文字。書寫的文字,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早期的文字是書契,書是由圖畫來的,契是由記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