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娃一年沒長個,竟是吃了奶奶做的「毒早餐」,你還敢給娃吃嗎

2020-12-06 騰訊網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個大高個,畢竟個子高矮對外觀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男孩子,個子高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很多寶媽疑惑,自己和老公的身高也不低,可孩子怎麼就不長個呢?

亮亮今年6歲了,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沒時間照顧,就把兒子留在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前不久,媽媽回了趟家,發現兒子一年幾乎沒長個兒,而且和同齡孩子相比也矮了不少,為此媽媽非常憂心。前兩天,亮亮腸胃不舒服,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順便詢問了孩子身高的問題。醫生檢查發現,孩子的飲食出現了問題,這才導致不長個。

原來,奶奶怕孩子吃不飽,於是每一餐都會做得非常多,導致餐餐有剩餘。可老人又捨不得把飯扔掉,於是早上就把隔夜的飯菜再熱一下給孩子吃,結果孩子天天吃隔夜飯。除此之外,亮亮喜歡喝乳酸菌飲料,奶奶覺得乳酸菌也是奶製品,所以就讓孩子當成了早餐奶喝。正是吃了奶奶做的這些「毒早餐」,亮亮一年都沒長個。

日常生活中,除了隔夜飯菜外,下列「毒早餐」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快別讓你娃吃了。

1、粥+鹹菜或泡菜

白粥和鹹菜是很多家庭常見的早餐。很多家長早上沒時間炒菜,就會用鹹菜、泡菜代替。但是孩子長時間吃這種早餐,不僅營養攝取量不足,影響長高,還會導致鹽分攝入過多,加重腎臟負擔。

2、油條、菜角

很多家長早上會在街邊買油條和菜角讓孩子當早餐食用,這看似豐盛的早餐,實則沒有一點營養。油條、菜角等都是油炸食物,蛋白質和維生素被高溫破壞,幾乎沒有營養,而且大早上吃油膩的食物,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和吸收,長期如此,孩子很難長高。

對於上述這些「毒早餐」,家長一定要引以為戒,千萬別再給孩子吃了。要想讓孩子長高,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下面3點。

1、合理搭配飲食,吃好每一餐

並不是說讓孩子吃得越多,營養就補充的越多。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合理搭配三餐,這樣才能讓他們攝入更多的營養。飲食上要葷素搭配得當,多讓孩子吃粗糧。

2、調整生活習慣,飯吃7分飽

飯要吃7分飽,吃得太多反而不利於消化吸收。除此之外,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研究發現,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長高的黃金時間,保證孩子睡眠充足。

3、適當運動,促進鈣質吸收

人在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會加快,能讓骨骼得到更充足的營養,促進生長。而且,經常在室外運動,還有利於孩子曬太陽,能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家長要多讓孩子運動。

除了做好上面這些,家長們也要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體檢,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的身高狀況。如果出現問題,也能根據醫生的建議,及時糾正,讓孩子更好的發育。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6歲男娃2年沒長個,醫生不再隱瞞:4種食物吃太多,積食難長高
    今年6歲的小飛,活潑機靈,深受爺爺奶奶的喜愛,唯一不好的就是孩子顯得特別矮小,所以被別人叫「小猴子」,小飛的父母看著孩子個頭不見長,心裡特別著急,小飛媽媽就跟我吐槽:小飛剛上學時候,個頭在班裡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時間過去這麼久,班裡的娃個個長高了10cm以上,唯獨我們家小飛,還是老樣子
  • 用錯驅蟲藥=給娃下毒!4歲娃吃打蟲藥致腦炎!吃不吃只看2點!
    科大大忍不住發出靈魂拷問,打蟲藥不是「藥」嗎?擅自給娃吃打蟲藥的後果,看看這個小男孩的遭遇就知道了:今時不同往日,生活環境不斷在改善,現在的孩子究竟還需要打蟲嗎?打蟲藥該怎麼吃?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雖說長輩們都是為娃好,但這些錯誤的育兒經往往會坑了寶寶們。不信你就看科大大給你逐一分析:1. 打蟲藥年年吃提起打蟲藥,我們這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記憶,誰還沒吃過幾次「寶塔糖」!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有些年輕人帶娃偶爾還會點外賣了事,但在老年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不健康、沒營養、浪費錢、對娃兒一點都不負責」。同時,還要保證孩子每天有充分的運動和睡眠。甚至,有時候,晚上還要給兒女做一大桌子菜,「年輕人工作也辛苦,早上隨便吃個包子,中午天天外賣能吃到啥子嘛,只能好生吃個晚飯了。」
  • 6歲娃不碰零食,身高發育卻遠遜同齡人,醫生:4種食物惹的禍
    但實際上,單純注意零食是不行的,除了零食,還有些食物也不建議經常給娃吃。6歲娃不吃零食,發育卻還是落下一截,問題出在哪?昨天群裡聊天,正聊到孩子身高發育的事,甜甜媽一陣嘆氣,最近她正為此發愁。甜甜今年6歲,之前一直老人在幫忙帶著,今年該上小學了,夫妻倆就把女兒接回來了。兩口子平時沒注意,一起和孩子生活後才發現情況不對。甜甜跟同齡娃比似乎矮了不少。
  • 樂活課堂 ▏冬天把水果加熱給娃吃,到底好不好
    最近天氣冷了起來,吃水果也感覺到涼,楊菊的媽媽則想到把水果加熱之後給娃吃:蘋果用微波爐打,梨子放鍋裡蒸,香蕉用開水燙……這樣吃科學嗎?天氣冷吃水果太涼 外婆加熱給娃娃吃27歲的楊菊家住巴南區融匯半島,有個1歲多的可愛女兒。楊菊說,她的媽媽在幫她帶娃、買菜做飯、料理家務。前段時間突然降溫,楊菊發現原本每天都要給娃吃水果的媽媽,突然不給娃吃了,稱天氣冷了吃水果太涼,「結果我說冬天也要吃水果之後,我媽這幾天就把水果加熱了給娃吃。」
  • 兒科醫生:孩子不滿3歲,3樣東西不要讓娃吃,對身體發育沒好處
    3歲是幼兒和兒童的「分水嶺」,別以為這只是區區一個年齡數字,其實跟孩子的身心發育密切相關。孩子不滿3歲,身體各項機能都還沒發育完善,非常依賴家長的悉心照料,吃喝拉撒上要注意的地方特別多。一不小心積食拉肚、感冒發燒了,就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就拿最簡單的「吃飯」這件事來說,吃得少了,營養不良,吃得多了,也會營養不良。
  • 吃一次等於吃6個塑膠袋,很多家庭都給娃吃,兒科醫生:無知
    鄰居家周姐的小孩希希今年6歲了,可愛又懂事,長得就跟洋娃娃一樣,特別招人喜歡,但就是瘦瘦小小的不長個子,體質較差,經常生病,這段時間由於換季,導致孩子發燒反覆,不見好,急得周姐趕緊帶希希上醫院做全身檢查,結果一檢查發現孩子的脾胃衰竭,已經很嚴重了,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 14歲娃長年吃補品骨齡18歲 醫生稱難以自然長高
    典型案例  從小吃補品,14歲娃有18歲的骨齡  「那位媽媽帶兒子來時非常自信,說孩子從小就吃各種補品和增高藥,以後身高肯定沒問題,沒想到一測骨骺已經提前閉合了。」昨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科副主任肖延風提到了她曾接診的一個案例。
  • 如何給娃起個吊炸天的英文名?
    如今不少家長都選擇把娃送到雙語學校或者國際學校。要知道,這類學校英文課的時間至少都在50%以上,這時候有個出彩的英文名就必不可少了。  一提到給娃取英文名,家長們都一個頭兩個大:不知道怎麼取啊,我英語四級還沒過呢!
  • FDA重磅警告,這8種魚高汞、致癌,別給娃吃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跟大家聊一聊「吃魚」那些事。1闢謠!吃魚4大謠言,別信!關於吃魚,民間有這樣4個傳言:謠言1: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事實真的如此嗎?所以要說想補腦,還不如吃富含DHA的魚肉。謠言2:吃魚皮會重金屬中毒魚皮口感滑膩,有些寶寶很喜歡吃。但傳言說:魚皮容易被重金屬汙染,給娃做魚時要去除。其實,目前並沒有數據說明所有的魚皮都有重金屬汙染的現象,爸媽們可以放心給寶寶吃魚皮。
  • 8歲女孩鉛中毒,智力「定格」!醫生:這些食物,一口也別給娃吃
    文|西紅柿媽媽吳先生的女兒 今年8歲了,吳先生發現,孩子的腦袋越來越不好使,以前三四歲就記憶超群,很多人還說他女兒 是神童。沒想到這幾年,他女兒 上課老是集中不了注意力,成績一落千丈,平時還呆呆的,似乎聽不太懂老師和父母的話。吳先生一直忙,直到看到一個關於鉛中毒的新聞,聯想到自己女兒 的情況,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才帶女兒 去大醫院檢查,檢查發現孩子的血鉛嚴重超標,隨後吳先生給女兒 辦了入院,可是醫生經過各種方法治療也難有起色,孩子的恐怕會從此「定格」。
  •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只因外婆這樣養,危害不是鬧著玩的
    而老人們最擅長的就是研究吃的,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似乎老人們才會安心一些。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這樣一段視頻,爆紅網絡。描述的是,一位臺灣媽媽回到婆家,驚見自己1歲的侄子,體重竟然超過了自己5歲的兒子!侄子一直由婆婆帶著。
  • 重生成寡婦,饑荒年代竟要養6個娃,幸好她有空間不愁吃!六零文
    重生成寡婦,饑荒年代竟要養6個娃,幸好她有空間不愁吃!第一本:《重生六零養娃日常》——作者:貳姑涼簡介:寧靜睜開眼,悲催的發現自己重生成寡婦,死了老公不說,還拖著6個拖油瓶。看著站在木板床周圍的這一群小蘿蔔頭,寧靜想閉眼求老天讓自己再死一回。
  • 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
    導讀: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的記憶裡最為深刻的零食,也許就是野果了,畢竟在那個年代,農村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娃們也沒錢買零食吃,而那個年代的農村環境好,野果也很多,所以野果自然而然的成了那個年代農村娃常吃的零食。
  •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月亮嗎?半夜給娃餵奶這些事,經歷過的才明白
    照顧一個一歲內的寶寶多辛苦,可能沒有孩子的人感覺不到。前幾季《奇葩說》中,作為奶爸的陳銘曾經具體的描述過當媽後兩年的狀態。「沒有時間睡覺,剛出生的孩子晚上兩個小時醒一次,要餵一次奶,大人剛睡著寶寶又哭了,起來,餵奶,根本沒的時間睡,這種情況可能要連續一年甚至兩年,能想像嗎,一個正常人超過幾個月以上持續的睡眠嚴重不足,但這就是每個新生兒父母過的生活。」
  • 姥姥成了帶娃主力,奶奶都去哪兒了?答案現實又扎心
    記得以前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這聽上去似乎有些好笑,但是如果細細品味,便會發現這是一種社會的悲哀,除了媽媽和姥姥,其餘的人似乎和孩子都毫不相干。李阿姨50多歲,退休有好幾年了,之前一有時間都會參加小區老年大學組織的各種活動,是小區裡有名的文藝骨幹。
  • 5歲的娃發熱抽搐不止,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娃燙傷了塗牙膏」、「被門夾傷手指,往傷口撒胡椒麵止血」、……看到娃有個「小意外」,很多家長一下子陣腳就亂了。第一反應不是找醫生,而是把自己聽說的各種「急救知識」派上用場,也不管到底靠譜不靠譜。
  • 我發現了一個讓娃記憶力翻倍的小秘密……
    文/元媽有陣子我還挺納悶的,娃都生出來4、5年了,怎麼這孕傻還沒結束?我好像還是常常記不住手機、身份證擱在哪兒,做飯會糊了鍋,以及剛跟老公吵完的架就忘了為了啥,只知道反正我很生氣。而人腦的記憶大多依靠語義編碼為主,而我們對語言文字的記憶處理,短時內也就5~7個組塊,不信你可以做做下面的測試:記憶下面的字母,10秒後你能把它們按順序說下來嗎?這樣的一段無意義字母,除了中間的IBM、NY,其他的字母是不是不太容易?
  • 英產婦生娃破紀錄,抬個腿娃就落地了,殊不知「急產」傷娃還傷己
    臨床上對於分娩時長有標準,從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完全娩出,正常情況下,初產婦整個完整過程大約需要16~18個小時,經產婦則大約是6~10小時。二胎寶媽生娃只花了兩分鐘,助產士:她抬腿就生了不久前,英國一名二胎寶媽生第二個孩子時,整個接生過程只花費了兩分鐘,大概率成為了世界上分娩最快的母親,她甚至決定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這位媽媽甚至表示,生娃太快,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還以為自己只是不小心排便了。
  • 這4種食物進了輔食黑名單,別太早給娃嘗試,影響發育還耽誤長高
    直白的說,就是別人家的寶寶都能吃些其他種類的主食了,你家的寶寶還在喝著粥,然後你會發現,別人家的娃體質都是棒棒的,自家的娃體質偏弱。原本發育良好的寶寶,硬生生的被改變了體質,所以即便是在自身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到了該添加輔食的月齡,也就是6個月,就要開始嘗試添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