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鄰近國家地圖 俄羅斯北極圈考察範圍[圖]

2020-11-22 閩南網


北極圈臨近各國


俄羅斯地圖


俄羅斯地圖


俄羅斯考察隊在北極羅蒙諾索夫山脈區域考察

  新聞晨報6月29日報導 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橫跨從歐洲至遠東的11個時區。不過,俄羅斯地質學家日前宣布,經過考察,包括北極點在內的120萬平方公裡的北冰洋地區也屬於俄羅斯的大陸架。這一主張立刻遭到了一些科學家的質疑。

  想再擴120萬平方公裡

  據英國《衛報》6月28日報導,俄羅斯地質考察小組搭乘具有冰下科研能力的核潛艇對北極地區進行了為期6周的勘探。25日,他們宣稱找到證據證明北冰洋水下綿延近2000公裡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地區大陸的自然延伸,應當屬於俄羅斯的大陸架。

  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是一個呈橢圓形大海盆,被三條主要海嶺———阿爾法海嶺、羅蒙諾索夫海嶺和北冰洋中脊———所分割。其中羅蒙諾索夫海嶺高峻而陡峭,從新西伯利亞群島穿過北極點附近一直延伸到格陵蘭島北岸,高出深海平原2500米以上,支配著整個海盆的地形。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76條的規定,「沿海國的大陸架包括其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架邊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起,到大陸邊緣外界不到200海裡,陸架寬度可擴展到200海裡;如果到大陸邊緣超過200海裡,則最多可擴展到350海裡。」

  如果俄方這一主張成立,將意味著俄羅斯領土將增加12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德國與義大利三國領土相加,還將與丹麥的格陵蘭島、加拿大、或許還有美國的水下管轄區交界。

  多國爭奪北極海床

  27日,一些科學家對俄羅斯地質隊的考察成果表示了質疑,他們表示一個國家要擴張大陸架的範圍,必須證明該區域與其陸地領土的地質結構相似。而位於聖彼得堡的北冰洋與大西洋研究所的國際合作處處長普裡亞米科夫表示:「說實話,我也覺得這有些奇怪,加拿大也能提出完全相同的主張,他們可以說羅蒙諾索夫海嶺與北美大陸相連,這是不是意味著俄羅斯加上整個歐亞大陸都屬於加拿大管轄範圍了?」

  事實上,加拿大此前的確提出過這一主張,而丹麥也認為羅蒙諾索夫海嶺與格陵蘭島相連,因此應屬於該國的大陸架。美國也聲稱擁有面積比加利福尼亞州還大一倍半的北冰洋水下管轄區。而俄羅斯早在2001年曾就其大陸架界線問題向聯合國提出異議,要求在其200海裡專屬經濟區的基礎上繼續擴張。但這一要求遭到聯合國否決。

  目前的國際法規定,北極點及附近地區不屬於任何國家,也沒有哪個國家的大陸架延伸到北極點。國際海底管理局認為,北極點周邊為冰蓋所覆蓋的北冰洋屬於國際海域。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和丹麥5個北冰洋周邊國家只擁有領海外圍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

  「醉翁之意」在石油

  各國對北極地區的爭奪之所以如此激烈,當然不是想往冰雪世界大批移民,而是看上了尚未開發的豐富資源。據地質學家估計,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氣深藏在冰雪覆蓋的北冰洋海底,這裡很可能是個「大油庫」。而據俄羅斯估計,它所主張的區域中蘊藏著至少100億噸石油和天然氣。

  此外,隨著全球變暖,海冰融化,北冰洋通航也成為可能。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記錄,過去30年來,北極地區的氣溫每10年上升0.5攝氏度。北極地區生物生長期每10年延長數天,北極圈內永久凍土也已開始解凍。科學家估計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也就是說在50到100年之間,北冰洋可能將會完全沒有冰山的屏蔽,航運、漁業和石油天然氣開發將暢通無阻。通過俄羅斯邊境的水域如果沒有冰山阻擋,歐洲到亞洲的水運航程會縮短一半。這些都為石油開採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俄羅斯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為了長遠打算,克裡姆林宮仍在積極探尋新的油氣資源。不過,要想在北冰洋下進行開採,不僅面臨著洋底劃界的爭議,還涉及到很多環境問題,近年內恐怕都難以實施。

  推薦閱讀:

  俄羅斯呼籲加拿大、丹麥暫停劃分北冰洋大陸架

  加拿大提交北極圈領土申請 欲確定北極「版圖」

相關焦點

  • 北極圈的極地之美
    北極圈,北緯66°34',全年平均氣溫-(20-40)℃,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這些國家被北極圈通過。圖為北極圈 示意圖歐洲部分山峰俊俏、冰川覆蓋,亞洲部分是廣袤西伯利亞大平原的一部分,美洲部分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那裡高山林立,美洲大陸的前17座高峰分布在那裡,其中的麥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達到6194米,加拿大40%以上的國土則處於北極和亞北極地帶。 圖片說明:北極圈海上雪山由於北極圈高山、海洋、海島、冰川、平原和綿延曲折的海岸線,使這裡風光無限。
  • 北極圈的八國爭霸
    俄羅斯的野心更不必說,它是北極圈中最大的國家,其勢力進入北極至少有一百年。2007年,俄羅斯科考隊將一面1米高的鈦金屬國旗插在了北極點下的海床上,這引起了北極主權問題的升溫。雖然這是一次科學考察,卻帶有了政治味道。不過,真正讓北極圈爭霸升溫的,還是近些年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認識。可以說,全球變暖直接提升了北極圈的戰略意義。
  • 小米在俄羅斯北極圈開設專營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消息,據Gizmochina消息,小米在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開設專營店。據悉,該商店為小米在俄羅斯的第151家專營店。新的商店位於Murmansk Mall商場內,該商場非常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摩爾曼斯克為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該市位於巴倫支海科爾灣的東岸,是俄羅斯的大型不凍港之一。
  • 小米俄羅斯莫曼斯克店啟用,全球最北端地處北極圈內的小米專賣店
    小米莫曼斯克市店,不僅成為小米第一家在北極圈範圍內的銷售通路,同時也成為小米旗下專賣店位於最北店面 小米稍早於俄羅斯啟用第152家專賣店,同時也成為小米第一家在北極圈範圍內啟用,更是位於最北端的銷售通路,位於俄羅斯莫曼斯克市。 莫曼斯克市是北極圈內最大規模城市,位於俄羅斯西北部,並且是莫曼斯克州首府,距離北歐國家挪威及芬蘭並不遠。
  • 俄羅斯科學家在北極圈發現了巨大的海象
    俄羅斯科學家在北極圈發現了巨大的海象俄羅斯北部的科學家在卡拉海沿岸發現了巨大的海象捕撈場所,那裡的棲息地受到冰層收縮和人類活動的威脅。俄羅斯科學院北極高級研究人員亞歷山大·索科洛夫(AleksanderSokolov)表示:「這項工作非常獨特,因為它有雌性和雄性海象,以及不同年齡的犢牛。」他稱該發現為「獨特的露天實驗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016年將該物種列為「瀕危物種」,估計世界上成年大西洋海象的總數為12,500。
  • 北極圈內接連出現神秘巨洞,科學家擔心地球內部的變化正在發生!
    2017年6月,俄羅斯北極圈內的亞馬爾半島的Myudriyakha河邊突然發生了爆炸,當地居民被一聲巨響震驚,因為在空無一物的苔原地區,這種爆炸突如其來!爆炸過後,現場火光沖天,大火燃燒了大約90分鐘,火焰高達4~5米,此後Myudriyakha河的河水將其注滿,留下了一個河旁的「牛軛湖」,但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這其實和「牛軛湖」沒啥關係!
  • 「冰上絲綢之路」「熱」了北極圈
    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中國發起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倡議,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為促進北極地區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合作機遇。」2018年1月,中國政府發表的首份北極政策文件——《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有關中國是「近北極國家」、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
  • 小米將在北極圈內開設第一家專賣店 選址俄羅斯
    小米近日宣布已於北極圈內開設第一家專賣店。這家店的選址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是目前世界上最北端的小米專賣店。據了解,這家店面積約... 小米近日宣布已於北極圈內開設第一家專賣店。這家店的選址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是目前世界上最北端的小米專賣店。
  • 北極圈馴鹿太多惹麻煩?
    在位於北極圈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生活的馴鹿數量據估測超過70萬頭。  涅涅茨人生活在俄羅斯北部北極圈地區,他們以飼養馴鹿為生,馴鹿養殖數量達到50萬頭。蘇聯時期,政府曾強迫遊牧民族涅涅茨人結束遊牧生活。  從北極圈到凍土地帶
  • 北極圈內的不凍港城市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
    當地時間2016年9月4日,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摩爾曼斯克城市風光。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北緯69°,終年不凍。這標誌著該城已深入北極圈內300多千米,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極港城。摩爾曼斯克一年中有一個半月的長夜,又有兩個月的長晝。
  • 北極圈、西伯利亞凍土層難逃化凍的命運
    來自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和緬因州大學獲取的溫度數據表明,過去的六月,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區域的氣溫,比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平均氣溫,整整升高了10攝氏度。六月,全球和歐洲大陸的溫度而在歐洲,六月的氣溫也比平均氣溫高了0.53攝氏度 (上圖)。
  • 美國衛星圖監控發現 俄羅斯在北極圈內重新開始測試「海燕」核動力...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據最新的衛星圖片顯示,俄羅斯正準備在北極圈附近的一個此前已經被拆除的飛彈發射場上
  • "北極圈"上的一顆明珠(高清組圖)
    從飛機上俯瞰鄂畢灣,薩別塔港就在鄂畢灣的西海岸原標題:「北極圈」上的一顆明珠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支援):北緯72度和東經72度的交匯點--這裡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所在地。在俄羅斯瀕臨北冰洋的廣闊海岸線上,亞馬爾半島猶如嵌進北冰洋的一把楔子。對於俄羅斯來說,它不僅具有海洋邊防和遠洋航運的戰略意義,還是重要的能源基地。
  • 俄國北極圈突現50米神秘大洞
    近日,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凍原帶(tundra)突然發生爆炸,出現一個深達50米的巨型大洞,引起輿論關注,有人猜測UFO來過,也有人認為是俄國核子試爆。  英媒《太陽報》(The Sun)報導說,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凍原帶今年夏天異常炎熱
  • 氣候變暖 北大西洋北極圈附近已經沒有冰山
    www.crionline.cn2006-05-24 14:59:36國際冰情巡邏隊工作人員正在觀察北極圈冰山活動情況  國際在線消息:隨著季節更替,每年春天和夏天的這段時間裡,為了保證北大西洋行道的安全,國際觀測冰山活動的最大組織國際冰情巡邏隊都要定期用飛機在高空觀察並記錄北極圈附近冰山的活動路線,但是今年以來,該組織卻首次在北大西洋北極圈附近找不到一座冰山!
  • 小米在北極圈內開設專營店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Gizmochina發布的消息稱,小米在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開設專營店。據悉,該商店為小米在俄羅斯的第151家專營店。新的商店位於Murmansk Mall商場內,該商場非常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摩爾曼斯克為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該市位於巴倫支海科爾灣的東岸。
  • 北極圈溫度破紀錄,直逼101華氏度!
    文/Trevor Nace過去一周,俄羅斯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氣溫酷熱,高達100.4華氏度。儘管這個數字尚未得到專家證實,但假若果真如此,這是北極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北極圈溫度破紀。一到冬季,維爾霍揚斯克天寒地凍,堪稱地球上的「嚴寒小鎮」。然而,當地近幾個月的溫度突然飆升,較以往高了數十度。維爾霍揚斯克的6月平均氣溫為68華氏度,而破紀錄當天的溫度要比平均溫度高了30多度。
  • 山火肆虐、罕見高溫、柴油洩漏,北極圈遭遇前所未有危機
    ——《流浪地球》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報導,哥白尼前哨2號衛星近日觀測到,在距離北冰洋僅幾十公裡處的西伯利亞地區發生山火,這是近幾年來所觀測到的位於北極圈內最靠北的山火。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位於西伯利亞地區)航空護林管理局稱,今年該地區有記錄的森林火災已有127起,過火面積達到822724公頃。 然而與山火同時到來的,是創造歷史紀錄的高溫。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溫度達到38℃,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溫紀錄。
  • 距俄羅斯僅50海裡!英美軍艦駛入北極圈,英防長:我們沒有挑釁
    近日,美俄軍事交鋒持續升溫,美俄在敘利亞爆發衝突之際,北極圈也風波不斷。9月10日凌晨,英國的軍艦和戰鬥機,美國的驅逐艦開進北極圈,原因是擔心俄羅斯正在開發隨著冰山融化而出現的新航線。
  • 生活在北極圈的人吃什麼?
    北極圈裡的居民,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這8個國家間,加起來有400萬常住人口。按照更廣義的算法,北極圈附近生活著1千3百萬人。去年年初,一項在俄羅斯北部葉尼塞河流域的新發現,將歷史學家對早期人類的認知提前了10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