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偉:充分激發更多力量參與轉化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福建南平自然資源優勢突出,多年來,當地對加強生態保護、加快綠色發展高度重視。如何使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為探尋轉化突破口,南平在全國首創「生態銀行」平臺,著力解決資源變資產、變資本問題,讓生態產品價值可量化、能變現,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國家自然資源部賦予南平4項相關試點政策,並將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列為首批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10個典型案例之一。順昌擁有林地250萬畝,通過「生態銀行」平臺,零散化的森林資源得到整合、保護與提升。

做好生態資源轉化,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靠強有力的基層組織、行政政策手段等,把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的零散資源聚合起來;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生態產品市場交易與生態資源的產業化經營,提高生態資源市場化程度,實現「綠水青山」的市場價值。

從目前各地實踐來看,政府這隻手的作用發揮較好,市場這隻手的作用發揮仍不夠,特別是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定價、交易機制不完善,影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南平的「生態銀行」建設模式也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運作,前端的收儲整合做得比較好,後端的資本引入、市場開發仍有進一步擴大提升的空間。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前提是市場交易,交易的前提是產權清晰合法。目前,一些生態資源產權界定不清,一些資源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租賃權沒有法律意義的合法抵押、交易權限。有的企業與縣鄉政府、村集體籤訂了合約,但投資「做好了」,實際擁有權的農戶卻反悔收回,導致企業與社會資本為了規避風險而放棄投資開發。

未來在推進「生態銀行」建設過程中,應以自然資源產權制度、交易制度等作為突破方向,鼓勵按照混合所有制等形式開展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規範資源評估、流轉、提升、開發等環節,提升運作水平;探索建立生態資源、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機制,開展自然資源市場化出讓試點,以經濟槓桿調動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生態產品生產流動,建立服務生態產品開發的金融體系,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品生產,逐步提高生態產品生產和服務在經濟社會中的比重;發揮比較優勢,走出山區特色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李宏偉)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寶利翔源總裁李宏偉先生受邀參加中國綠公司年會
    作為受邀嘉賓之一,寶利財富總裁李宏偉先生全程參與此次活動,與各界大咖進行了深入交流。活動現場可謂群雄畢聚,讓我們一同跟隨李總的視角,切身感受本屆峰會盛況!寶利財富總裁李宏偉先生十分關注各領域參會者的發言,他認為,疫情的出現讓全球經濟變得更加挑戰和不確定,唯有以宏觀視角盤點後疫情時代不同領域的發展現狀,方能全局化開展市場分析,
  • 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
    這是立足中國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充分考慮經濟全球化和外部環境變化所作出的戰略抉擇,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習近平主席指出:「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
  • 【地評線】在保障黨員權利中激發熱情凝聚力量展現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權利,強調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激發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熱情,黨內民主制度體系不斷健全,推動黨員權利保障工作取得重要成效。與時俱進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有利於充分體現我們黨的領導制度優勢,發揮黨員主體作用,把全體黨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  9194.1萬,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名中共黨員,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的符號。黨員是黨組織的機體細胞,組建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戰鬥堡壘,保持黨員活力,激發黨員激情,是保持黨組織戰鬥力的關鍵所在。
  • 毛大春:充分調動公眾積極性參與社會治理
    其中,公眾參與是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應有之義。我們在實踐中感受到,通過「四變」提升「四度」,可以更好地把社會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力量調動、組織和發揮出來。在社會治理中,應充分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變「你和我」為「我們」,形成人人有責的共識。
  • 新格集團李宏偉在「2011鑄造鋁產業鏈論壇」作報告
    在「2011鑄造鋁產業鏈論壇」上,新格集團副總經理李宏偉先生在論壇上作了《上下遊鋁水配套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報告。該報告針對目前在鑄造鋁合金上下遊企業使用鋁液直供的現狀,現時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政策解讀並就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參加論壇的200多名業內人士認真地聆聽報告,感覺受益匪淺。
  • 激發人民的無窮力量 溫州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只有激發人民的無窮力量,紮實推進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才能尋求到人民群眾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繪就基層社會治理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溫州又是如何讓群眾由「冷眼看」到「熱心幹」,由「熱心幹」再到「全力幹」,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拓寬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具體有著哪些高招妙招?
  • 為建設青年友好城市匯聚最廣泛的青春力量
    ,為建設青年友好城市匯聚最廣泛的青春力量。 關鍵詞:多元參與 45支專業隊伍儲備城市志願服務專業力量 631937,這是一天前團市委「青聚錦官城」微信公眾號上顯示的全市青年志願者的註冊人數。這個數字,每天都會滾動增加。 60餘萬名青年志願者,來自這座城市的各個領域。
  • 科普工作應充分發揮老科學家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退休老科學家人力資源豐富,因此,有必要充分發揮老科學家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強科技界與公眾的溝通,緩解一線科研人員科普壓力;另一方面老科學家自身也能實現健康老齡化需求。老科學家開展科普工作現實可行且有必要。
  • 蘇州吳中區:讓青年人才充分釋放創新能量-中青在線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愛好者也紛紛加入到手工藝創作的行列,區域手工藝文化和產業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機,成為吳中區推動綠色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質量的重要力量。    其中,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的「青·匠心」品牌,有幸與「時尚圈兒」牽手,參與到這場時尚盛會中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和喜愛傳統手工藝。
  • 錢志亮: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愛上學習?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實施各種有效的教學對策的前提。 另一方面,教學活動又是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學生積極的參與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
    青島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經驗,被國務院研究室《決策參考》、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專題報導。《中國教育報》曾以「一所地方高校緣何屢獲科研大獎——青島科技大學創新產學研融合模式帶來的啟示」為題,深入報導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這是學校多年來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堅持市場主導、堅持激勵導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動寫實。
  • 凝聚社會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桑植縣總商會參與脫貧攻堅典型工作...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僅靠政府是不夠的,必須高度重視社會扶貧在大扶貧格局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充分釋放社會扶貧潛力,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為此,縣總商會一班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擔當作為,紮實履行黨委政府聯繫非公代表人士橋梁紐帶作用,深入搞好宣傳發動,積極動員會員企業參與社會扶貧。
  • 在管理中,要充分發揮「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威力,激發他們的潛能
    這則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美好傳說同時也體現了期望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因此,人們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一詞描述了期望所具有的巨大改造現實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皮格馬利翁效應」確實存在,並且在近些年已經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哈佛大學研究員羅伯特·羅森塔爾就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以此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影響力。
  • 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激發組織活力促進事業...
    黨支部在關愛老黨員,積極組織慰問老教授、退休黨員的同時,充分發揮老黨員普遍政治素質高,宗旨觀念強,工作經驗豐富,在群眾中威信較高的優勢,請退休黨員繼續參加組織生活會並為其舉行聘任儀式,做到「崗位有退休,黨員不退休」。同時開展青年教師與資深教授、老黨員面對面活動,請老同志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出謀劃策,使黨支部真正成為新老黨員的心靈之家、成長之家,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位黨員參與創先爭優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 再迎重要政策突破 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日前,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據悉,《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與成都市近年來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都十條」有效銜接。
  • 上海發布科改「25條」,激發創新將有這些措施
    一種動力機制,即通過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動力和活力。著眼於破立結合、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構建適應創新發展規律、科研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科技體制機制,培育創新生態。一條發展路徑,即注重堅持系統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注重改革的系統設計、分類指導和多領域協同,在創新主體、成果轉化、開放創新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獲批三年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力爭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的成立,是中科院與安徽省貫徹落實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具體行動,中科院將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與協同攻關的優勢予以支持,使其成為在關鍵時刻站得住、扛得起、打得贏的核心支撐力量。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大健康研究院建設啟動儀式上表示。  2017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覆同意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抓住戰略核心激發「第一動力」
    點擊上方藍字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一切創新主體活力,營造區域創新生態,著力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和引領作用。
  • 開放辦學市場主導激勵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的青科大經驗
    2020年,青科大獲批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獲批的3所非部屬高校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入選高校。在《2020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中,青科大實現轉化244件,居全國第57位、省屬高校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