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灰犀牛是TA!郭樹清喊話後,2萬億板塊突然「深蹲」!機構卻說...

2020-12-06 證券時報網

近期,「房住不炒」政策定位再度被頻繁提及,更有高層重磅發聲,直指「灰犀牛」風險。

12月1日,A股超2萬億市值房地產板塊果然迎來一波深蹲。當天早盤,房地產指數低開低走,快速下跌,盤中指數跌超1.5%以上,市值一度蒸發300億,超百家房地產股集體飄綠。板塊內,保利地產、萬科A等千億龍頭地產股先後深調2%以上。

據悉,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文明確指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房地產是現階段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

而這兩天,深圳樓市也被熱度關注。網紅盤「打新炒房」亂象被央媒點名後,深圳住建局快速回應表示:「將嚴查代持炒房行為,正研究進一步調控政策。」這也被市場解讀為官方準備為火爆樓市降溫的明確信號。

不過當天,臨近午盤,房地產指數跌幅重新收窄,龍頭股率先飄紅。機構認為,在順周期風口下,龍頭房企估值依然處於「低位階段」。

房地產股開盤集中深調
千億龍頭「深蹲」後翻紅

周二A股市場回暖明顯之際,被稱為大象股的房地產板塊也玩起了深蹲起跳的表演。

12月1日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高走,創業板指數領漲市場,但市值超2萬億的房地產板塊卻成為當天開盤領跌的指數之一。

當天上午早盤,房地產指數低開低走,並迅速下探。開盤20分鐘,指數就迅速下跌超1.5%,市值蒸發300億左右。

*ST松江、*ST海創B等跌幅近4%左右。當天上午開盤下跌房地產企業一度超百家。

不過,臨近午盤,指數跌幅收窄並重新翻紅,微漲0.18%。短短半日,深V走勢非常明顯。

板塊內,房地產龍頭萬科A、保利地產先後下跌2%左右。但臨近尾盤,兩大龍頭雙雙飄紅,帶動指數從深坑中爬出。

同時,領漲股亞太實業漲停,綠景控股、ST宏盛漲超5%。

當天上午,房地產板塊成交近百億,飄紅房地產股超77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房地產板塊始終表現欠佳。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房地產指數漲幅僅為8%左右,而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近30%,大幅跑輸市場。

尤其是近三個月,房地產板塊更是跌超4%以上。這也意味著,房地產板塊屬於近期市場少數沒有大幅上漲的板塊之一。

郭樹清發文談「灰犀牛」
曾多次提醒警惕房地產泡沫風險

不難發現,資本市場房地產板塊一度調整,實際上和高層頻頻發聲有關。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在《輔導讀本》發表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郭樹清在文中指出,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古今中外,總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金融監管要永遠與這類行為作堅決鬥爭。

郭樹清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16日,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轉發2020年第16期《求是》雜誌刊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署名文章《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文章中,郭樹清也提及了房地產金融化泡沫的情況。

文章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實質性突破,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經過持續努力,金融風險總體趨於收斂,金融體系韌性明顯增強。與此同時,我國金融體系也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既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又要有序處置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深圳樓市「打新亂象」遭批
官方回應:正在調查處理!

而除了高層發聲之外,曾被各方關注的深圳樓市近期也傳出了明顯的調控信號。

上周,深圳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花園進行公開搖號後公布中籤結果,1171套房源全部清盤。據了解,選房現場最受歡迎的是大戶型,總價都在2000萬以上。此前,基金君也曾報導過,該網紅盤打新者認購後,若成功中籤,將可從中直接賺取500萬溢價,這也吸引力不少人進場認購打新。

不過熱鬧炒作網紅盤背後,質疑聲開始出現。有觀點認為,網紅盤對應剛需無房戶購房,但門檻千萬級別,是否是真正的剛需?更有媒體指出:選房現場有不少無房戶購房並不是自持,而是代持,新盤出現了合夥打新的情況。

11月28日,新華社記者發表了題為《抑制樓市「打新熱」 需要「硬核」舉措》的「新華時評」,直接點名深圳剛開盤的潤璽1期中出現的打新套利現象。

新華社評論指出,此番樓市火爆引起關注的焦點與以往不同,不再是純粹的新盤價格問題,而是新舊住宅價格倒掛。早在離開盤還有數月時間之前,不少「打新攻略」就在網絡流傳。到了選房之時,不僅出現了「眾籌打新」「借票代持」等傳聞。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張學凡明確表示,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

「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與保障力度,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努力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張學凡稱。

另據了解,被點名的深圳「網紅」樓盤華潤城潤璽一期、以及正處於認購階段的「瑧山海家園」先後發布「房住不炒」相關倡議書,並提示客戶注意相關風險。

順周期風口來臨
機構依然看好房地產股

儘管樓市調控動作不斷,但從資本市場維度來看,房地產股依然被視為具備價值窪地的板塊之一。

2018年7月高層強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乃至今年8月央行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其後「三條紅線」政策出臺,行業經歷了一系列政策的打壓。

據華西證券統計,三道紅線政策發布後,多數房企踩線。從重點A股房企三季報數據來看,踩線3條紅線的房企有8家,踩線2條紅線的房企有8家,踩線1條紅線的房企達7家,一條紅線未踩的房企僅5家。

儘管如此,全國樓市的基本面依然具備極強的韌性。據此前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10 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6556 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9 月份提高0.7 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94 萬平方米,同比持平,1~9 月份為下降1.8%。

而目前,市場各方資金均關注順周期風口,不少機構也明確提出,順周期板塊的估值正在逐步得到修復,其中房地產板塊作為業績確定性較強、且年內漲幅最低的板塊之一,當前估值低估較嚴重。

山西證券指出,行業龍頭和二線龍頭市佔率保持上升,未來兩年業績基本能夠保持穩定增長。較低的估值和較高的業績確定性,使大部分行業龍頭和部分二線龍頭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投資者仍可關注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金地集團、金地集團等行業龍頭和二線龍頭。

華西證券表示,回顧2020年,政策基調先松後緊,受疫情及宏觀環境影響,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的預期。目前,房地產從規模導向逐漸轉向利潤導向,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仍將延續。

華西證券表示,展望2021年,一方面政策將以「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和「三條紅線」為核心思路,另一方面,行業基本面韌性十足,預計2021年的政策仍將延續2020年下半年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板塊的投資思路也將聚焦業績,有著一張靚麗財務報表的地產公司,無疑將更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據Wind數據統計,房地產當前市盈率在10.46倍,接近中位數10.14。

相關焦點

  •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權威定調,什麼信號?
    權威定調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金融正在進入強監管時代 2020-12-0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郭樹清:房地產是現階段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孟晚舟遭加拿大錯誤...
    郭樹清說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郭樹清: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房地產是現階段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11月30日消息,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發表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中指出,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郭樹清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
  • 郭樹清重提房地產泡沫,有啥意味?
    12月2日,央行官微發布了央行兩位主要領導的署名文章。 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則用了一整段來重申他在這方面的觀點: 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
  • [直播]郭樹清:要明晰各板塊的職能分工和服務定位
    全景網12月1日訊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周四表示,進一步明晰各板塊的職能分工和服務定位,形成功能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 世界經濟面臨哪些「灰犀牛」?
    原標題:世界經濟面臨哪些「灰犀牛」?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製造業與貿易的周期性復甦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相對穩定的發展下,世界經濟出現向好勢頭。進入二季度後,多家機構調高了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但是,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仍未解決,威脅增長的主要風險存在已久,乃至於人們幾乎習以為常。
  • 馬光遠:房地產是不是最大的「灰犀牛」?
    *你在中國股市賺錢了,那是黑天鵝;你在中國股市被套了,那叫灰犀牛。一旦釀成大禍,就把「黑天鵝」理論當成擋箭牌。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大的悲哀。去年的熱點城市,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火中取慄。「灰犀牛」這個詞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在中國爆紅。不僅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提醒警惕「灰犀牛」,中財辦的官員在談及中國經濟時更是直面灰犀牛,指出了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五大「灰犀牛」。在7月29日,功夫財經「鍊金之夜」的演講中,我再次呼籲大家關注大概率發生的「灰犀牛」,而不是小概率發生的「灰天鵝」。我在現場給聽眾解釋,「黑天鵝」是小概率事件,而「灰犀牛」是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大的事件。
  •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養老金融改革發展總...
    在全面增強金融的普惠性方面,郭樹清指出,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與金融需求多層次多樣化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實現金融的普惠性目標還需要做許多工作。郭樹清表示,必須堅定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發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業,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機構。既要有綜合經營的一站式機構,也要有特色化的專業機構。不同類型的金融主體堅守定位,取長補短,相互競合,共同構築茂盛的金融森林。
  • 什麼是 「灰犀牛事件」 ?
    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灰犀牛會突然向你狂奔而來,把猝不及防的你撞倒在地。與黑天鵝事件相對應,某些大概率會發生且影響巨大的事件,被人們稱為灰犀牛事件。灰犀牛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所寫的暢銷書《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當中,後來成為了一個流行詞彙,人們經常用它和黑天鵝進行對比。
  • 2.5萬億大塊頭突然狂飆5.6%,什麼情況?市場最靚...
    2.5萬億大塊頭突然狂飆5.6%,什麼情況?以代碼「601」開頭的中字頭個股集體飆漲,板塊平均漲幅近5.6%,19隻股票市值突破2.5萬億。但前期的熱門股已經開始殺跌,比如創業板三大明星股:寧德時代、金龍魚和邁瑞醫療。寧德大跌4%,市值蒸發376億;金龍魚大跌7.63%,市值蒸發536億;邁瑞大跌近6%,市值蒸發329億。三者市值跌超1200億元。那麼,這究竟是板塊輪動,還是風格切換呢?
  • 機構抱團股瓦解?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
    1月11日,伴隨著A股多個機構抱團板塊和個股大幅調整,A股也迎來2021開年以來的首次「規模化」下跌,兩市超過600隻個股跌幅超5%。「抱團」之下 滬深300、上證50創近13年新高在近期機構抱團股的連續上漲之下,A股市場多個重要指數已悄然突破2015年槓桿牛市的高點,創出2008年以來的最近13年新高。 這裡面最為突出的是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
  • 灰犀牛出沒!400萬億市場現裂縫南美大國拉響警報!流動性變數顯現
    400萬億市場裂縫顯性化,對全球市場而言,可能是掩蓋在周末海量信息之下的一個重要變量。當地時間5月22日,阿根廷未能償付一筆5億美元的到期債務利息,這是阿根廷獨立以來在與債權人的重組談判過程中發生的第9次主權違約。阿根廷政府表示,正在與債權人達成一項協議,以重組660億美元的外債,並宣布談判將持續到6月2日。
  • 《灰犀牛》作者米歇爾·渥克:中美貿易戰是只極大的「灰犀牛」
    灰犀牛,用來形容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相對於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並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2016年,美國紐約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世界經濟論壇「青年領袖」、2007年古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米歇爾·渥克在其著作《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中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並迅速引起全球關注。
  • 警惕全球債務成為「灰犀牛」
    儘管全球債款問題已是多年頑疾,但成為「灰犀牛」正顯露出加快痕跡。世界金融協會日前發布陳述顯現,2020年全球債款規劃將超過277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全球債款危險整體呈現出體量大、不均衡、危險高態勢。
  • 北京剛剛突然宣布!
    為什麼要突然對銀行系統中的貸款比例做出限制,其實央媽的公告中已經把目的說的清清楚楚。 注意看這句話:「為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已經說的足夠清楚直白了。 我標紅出來給大家看。
  • 橫跨五大業務板塊,3萬億的估值富可敵國
    、螞蟻財富、 招財寶、網商貸等眾多業務板塊。這些業務按照類別劃分主要分為五大業務板塊:支付平臺、財富管理、微貸業務,保險業務、信用系統。 1、支付平臺: 目前支付業務(以支付寶為代表)是當前螞蟻金服中規模最大的業務,因為支付寶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同時還在不斷拓展支付場景。
  • 比黑天鵝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7月17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的首個工作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文中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