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正宗演化論
1996年版導言
序
第一章 不可能!
要是你拿到一架飛機的全部零件,然後將它們隨意堆置在一起,就能組成一架能夠飛行的波音客機嗎?概率非常小。把一架飛機的零件放在一起的方式不知有幾十億種,其中只有一種,或者幾種,會成為一架飛機。要是以人類身體的零件來玩這個遊戲,成功概率更小。
第二章 良好的設計
當年研發聲吶與雷達的工程師,並不知道蝙蝠或者應該說蝙蝠受到的自然選擇早在千萬年以前就發展了同樣的系統。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蝙蝠的「雷達」在偵測、導航上的非凡表現,令工程師讚嘆不已。
第三章 累進變化
要是演化進步必須依賴「單步驟選擇」,絕對一事無成,搞不出什麼名堂。不過,要是自然的盲目力量能夠以某種方式設定「累積選擇」的必要條件,就可能造成奇異、瑰麗的結果。
第四章 動物空間
我們觀察到的每一個器官或裝備,都是動物空間中一條連續、圓滑軌跡的產品,在這條軌跡上每前進一步,存活與生殖的機會就增加一分。這個想法完全可信。
第五章 基因檔案
如果你混合白漆與黑漆,就會得到灰漆。可是將灰漆與灰漆混合,無法還原白漆與黑漆。混合漆的實驗足以代表孟德爾遺傳定律大白於世之前的遺傳學,即使到了現在,通俗文化中仍然保留了「一加一除以二」的血液混合遺傳觀念。
第六章 天何言哉
一位壽命達100萬世紀的外星人,主觀判斷必然與我們不同。某個化學家提出理論,對第一種複製分子的起源做了猜測,在那位外星人看來,可能覺得頗為可能,而我們只演化出不滿百年的壽命,不免會認為那是令人驚訝的奇蹟。我們怎能判斷誰的觀點才是正確的,我們的還是長壽外星人的?
第七章 創意演化
能夠與其他基因合作的基因才受青睞。別忘了,它與最可能遇上的其他基因是在合作才有利的情況下遇合的。這個事實引導互相合作的基因演化成大幫派,最後演化成身體—基因合眾國的產物。
第八章 性擇
一隻鳥就算活到高壽,要是不能繁殖,也不能把它的體質特徵遺傳下去。不論什麼體質特徵,只要能使動物順利生殖,天擇都會青睞,存活只是生殖戰鬥的一部分。在這場戰鬥的其他部分裡,吸引異性的個體才能成功
第九章 疾變? 漸變?
像我們一樣有眼睛的動物,是從沒有眼睛的祖先演化來的。極端的躍進論者搞不好會認為眼睛是一個突變就無中生有了。換言之,當初父母親都沒有眼睛,後來長了眼睛的地方仍是皮膚。它們生了個怪胎,有一對不折不扣的眼睛。
第十章 生命樹
話說轉化的分枝學者與表型派的「距離測量者」共享一個極為明智的信念,認為在實際的分類學研究中絕不動用演化與祖系假設是個說得通的做法。但是有些轉化的分枝學者並不滿足,他們極端到硬是斷定:演化論必然有問題!他們的宣言,我的解釋是他們對分類學在生物學中的地位,有誇大不實的幻想。
第十一章 達爾文的論敵
要是有些演化論的版本否定緩慢漸進、否定天擇的中樞角色,它們也許在特定個案上為真。但是它們不可能是全面的真相,因為它們否定了演化論的核心要素,那些要素讓它有力量分解「不可能」的萬鈞重擔,並解釋看來像是奇蹟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