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1951-1960,推薦《盲眼鐘錶匠》

2021-01-20 職說故事

1951 演講的技術: 

內容簡介  · · · · · ·


【內容簡介】

《演講的技術》是一本旨在教授人們如何做出精彩的演講,如何通過工作面試,如何達成交易,如何搞定商務談判的書。

每一天,你都必須有效地說服他人、與他人溝通、激勵他人。這要求你扮演某種角色,增加你的言語的影響力,輕鬆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感和情緒。每一次溝通或互動都是一場演出,無論是會議發言、開發客戶還是工作面試。



1952 娛樂何為:

內容簡介  · · · · · ·


娛樂的無處不在預示著全新的事物即將來臨。人們對世界和現實的理解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娛樂升級成為一種新式範例,即一種新的決定什麼具有處世能力、什麼沒有,也就是決定什麼是存在者的存在模式。因此,現實本身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娛樂效果。

娛樂的絕對化導致世界變成享樂的世界,受難精神將這樣的世界解釋和貶低為沉淪、虛無,甚至是非在。然而,受難和娛樂其實並不完全相異。娛樂的純粹無意義與受難的純粹意義是緊密相連的。



1953 生命向前:

內容簡介  · · · · · ·

《生命向前》堪稱一本引爆自我管理意識變革的人生規劃書,甫一出版便引起強烈反響,連續23周雄踞亞馬遜勵志暢銷榜第1名,《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出版人周刊》將其列為年度推薦,超過70位知名企業家、暢銷書作家都專門寫文章做了推薦。




1954 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粥左羅】: 

內容簡介  · · · · · ·

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寫作,認為只有依靠寫作為生的人才需要學習這門技能。其實,寫作是生存技能,人人都需要,人人都能學好。如今普通人改變命運、實現階層越遷的機會越來稀缺,寫作正是當下最好的機會之一:不需要強大的資源和背景以及人脈積累,只需要一臺電腦和一顆想要改變、敢於嘗試的心。


1955 中國食物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尤金·N·安德森】: 

內容簡介  · · · · · ·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食物的內容廣泛且引人入勝的歷史學和人種學著作。作者從上古史入手,展示了食物如何從一開始就在中國的官府政策、宗教儀式和身體營衛諸方面佔據著中心位置,然後順著時間線索把筆觸一直伸向當代中國,豐富、迷人而又發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多樣性。




1956 盲眼鐘錶匠【理察·道金斯】:

內容簡介  · · · · · ·


這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自私的基因》的作者道金斯又一本經典之作。本書是正宗的演化論入門書,是我們認識自己,認識生命本身的絕佳讀本。作者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之後,以「生物適應的起源」為核心,用穩健的文筆,詳細闡釋了生物適應是任何演化理論家不可迴避的問題,而天擇說是唯一可信的理論。一些學者提出了足以替代天擇說的理論,或者認為天擇說無足輕重,都過不了解釋生物適應這一關。突變和自然選擇是道金斯解釋生命變化的兩個基本概念。無論是對演化論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持批判觀點的人,本書都是最好的起點。本書是英語世界最流行的演化論教科書,曾獲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非小說類最佳書獎、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文學獎。譯者王道還先生說:「要是你一輩子只想讀一本有關演化的書,就讀這一本!」



1957 戰爭的本質【A. C. 葛瑞林】: 

內容簡介  · · · · · ·


有生之年我們會不會遇到第三次世界大戰?通過探討戰爭本質的核心問題,我們可以對未來的戰爭有更理性的思考。

為什麼會發生戰爭?

想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爆發,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戰爭。引發戰爭的原因有很多,領導者的好戰、民眾輿論、經濟危機、政治爭端、文化摩擦、宗教衝突……當存在差異的大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就有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當然,看到有什麼國際衝突也不必太緊張, 戰爭的爆發也是需要條件的,如果組織化程度不夠、衝突的規模達不到「軍事水平線」,那麼所謂的「世界大戰」可能只是一次「群毆」行為。




1958 那些漸漸喜歡上人的日子:視線所至備忘錄【鬼海弘雄 】: 

內容簡介  · · · · · ·

我希望照片和語言的結合能夠帶來更豐富的表現。包括攝影與文學在內,所有藝術表達都在真摯地、不斷地回答「人究竟是什麼」這個沒有答案的疑問。——鬼海弘雄

----

《那些漸漸喜歡上人的日子》是日本肖像攝影大師鬼海弘雄的經典影像文字作品集。


1959 賭徒愷撒【馬丁·耶內】: 

內容簡介  · · · · · ·

愷撒的上升之路不見得有多大新意:他長期遵循的行為方針雖然令同階層成員不悅,但是並未造成無法消除的對立,新意在於愷撒投入之大。

.

人人都為了仕途負債,但是愷撒借債之大膽已經到了瀕臨險境的地步,任何失敗都可能導致滅頂之災。然而愷撒沒有失敗,他顯然認為自己不會失敗。他堅信自己的運氣和天賦,認為投入再大都是值得的。他玩的是孤注一擲的賭博,而且似乎從未擔心過自己會輸。




1960 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熊向暉】:

內容簡介  · · · · · ·

《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增訂新版)作者熊向暉是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老共產黨員,長期從事我黨地下工作,解放後在外交戰線上擔任要職。近十年來,作者以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寫下了大量回憶文章。這些文章敘述真人真事,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如地下十二年的工作、周恩來、李克農與年日內瓦會議、「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真相、「桌球外交」等,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增訂新版)將這些重要文章重新修訂,結集出版。




相關焦點

  • 《盲眼鐘錶匠》作者: [英] 理察·道金斯
    「鐘錶」是「世界運行模式」的隱喻,象徵自然運行的機制是環環相扣、一絲不苟的。「鐘錶匠」本來是「創世主」。本書指出:物種的演化並沒有特殊的目的。如果我是要把大自然比喻成鐘錶匠的話,我們只能說它是一位盲眼鐘錶匠。作者簡介:1941年3月26日生,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學家。200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 周末薦書 《盲眼鐘錶匠:生命自然選擇的秘密》
    早在18世紀,神學家培裡便以「鐘錶匠」隱喻生物的演變——就像手錶這樣精密複雜的東西絕不可能無中生有、突然出現一樣,對於複雜程度遠超手錶的生物而言,勢必更是經由巧手特意創造而來。然而,道金斯的天才發現挑戰了這一觀念,他認為:物種的演化並沒有特殊目的,生命自然選擇的秘密源自累積,如果把大自然比喻成鐘錶匠的話,它只能是一位「盲眼」鐘錶匠。
  • 《盲眼鐘錶匠》:認識生命,從這本書開始
    ——Edward O.Wilson才華橫溢,辯論緊張卻又有大量可讀性強極強,充分的例子與分析……《盲眼鐘錶匠》呈現出一場令人信服的科學辯論是什麼樣子,這是最好的科普。——倫敦時報漂亮而華麗的寫作。特別易於理解又像一場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演說。每一頁都是真實的故事。
  • 偉大的「鐘錶匠」
    宇宙其實是一個結構複雜並且運行完美的鐘表式機械裝置。全能的上帝是如何創造這個世界的呢?這是牛頓研究科學的出發點,也是17世紀以及之前一群科學家的共同看法。這個令人訝異的事實一直若隱若現,如今在這本《機械宇宙》裡才清晰呈現出來。在描述自然界這一艱苦的事業中,牛頓最著名的貢獻是將天空與地球合為一體。
  • 鐘錶匠模擬器
    鐘錶匠模擬器是一款模擬經營類的遊戲,玩家進入到遊戲中,將會成為一個鐘錶工的角色,在遊戲中玩家要不斷去闖關,更有很多的關卡等著你去闖關,在遊戲中每個關卡都有時間的限制,玩家要快速闖關,非常考驗玩家的忍耐力,感興趣的就來試試吧。
  • 薦書丨盲眼鐘錶匠:生命自然選擇的秘密
    眾多科學大佬約翰•格裡賓、愛德華•威爾遜、麥可•魯斯、約翰•史密斯等高度讚譽,傾情推薦;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非小說類書獎;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文學獎;1987年BBC根據本書拍攝的電視片,獲得科學紀錄片獎;《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倫敦時報》多家權威媒體盛讚;★《裸猿》作者、著名生物人類學家戴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親自為本書創作封面用圖,助力百年來影響*為深遠的進化論經典;★《槍炮
  • 鐘錶匠趣味消消
    鐘錶匠趣味消消是一款非常有趣好玩的卡通消除類型的闖關小遊戲。這個遊戲有著非常精緻的遊戲畫面,並且畫面風格復古精緻,玩家在這個遊戲中可以進行不同的關卡挑戰,享受不一樣的經典遊戲玩法!快來試一試吧!
  • 故宮鐘錶匠王津:帶著古董出國「就診」
    故宮鐘錶館有千餘件18至19世紀的機械鐘藏品,在還沒有《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紀錄片之前,好些人對王津的工作內容不太了解。他開玩笑說,有人會覺得,「在故宮修鐘錶,那是給故宮裡的表換電池嗎」?事實上,大部分時間王津都在做鐘錶的「搶救性修復」,讓疏於養護的機械結構不再被氧化腐蝕,讓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拒絕工作的齒輪重新運作起來。
  • 獨立遊戲新作《鐘錶匠神之巢》公布上市日期
    獨立遊戲新作《鐘錶匠神之巢》公布上市日期 時間:2020-02-02 11:05:09 來源:3DM編譯
  • 4.4.3第一個鐘錶匠
    惠更斯設計的擺鐘原理有時,惠更斯也會在歐洲四處旅行,拜訪過許多科學界的人士。例如,1660年,惠更斯在巴黎見到了帕斯卡。惠更斯在1673年開始了他關於簡諧振動的研究,並設計出由彈簧而非鐘擺來校準時間的鐘表,現代機械錶的原理即來自這兒。
  • 小木匠傳奇,一個打敗了牛頓的鐘表匠傳奇故事
    這個人實際上還算不上是一個鐘錶匠,他是生活在農村裡的一個木匠。但這個人比較喜歡機械,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為他周圍的教堂做過幾個鍾。可他並不懂鐘擺的原理,不懂的人就容易想出一些歪點子,他造出了一種不用齒輪的鐘,這個鐘走得還挺準。他還有一些其他的發明,比如說一個「烤架」式鐘擺,還發明了一種擒縱器系統等,具體技術咱們就不說了,反正他覺得他造的這個鐘是很不錯的。
  • 故宮鐘錶匠師亓昊楠獲評「年度匠人精神青年榜樣」
    資料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代鐘錶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王津師傅(右)和徒弟亓昊楠(左)在辦公室內。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北京晨報訊(記者 陳琳)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修復師成為「網紅」。
  • 76歲「鐘錶匠」把家建成鐘錶博物館
    2000多件鐘表裡,不乏中國第一塊手錶、德國現代鐘王等不可多得的珍稀鐘錶。每一款鐘錶背後幾乎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這是美國生產的經典掛鍾,它的原主人跑了五六個鐘錶修理店都沒能修好它,最後不抱希望了才轉賣給我。」譚家祥指著牆壁上的老式掛鍾說。
  • 自然選擇是最酷的盲眼鐘錶匠
  • 航海史上曾有一大難題,諸多科學家都解決不了,被一鐘錶匠解決了
    這時,還有一個人「盯」上了這筆獎金,即後來的英國著名鐘錶匠約翰·哈裡森。哈裡森原本是個木匠,但非常喜歡擺弄鐘錶,經常把表拆了研究組件。聽說獎金的事後,20歲的他也想挑戰一下,便獨闢蹊徑,想用鐘錶解決這個難題,即將科學問題轉化為時間問題:360度的地球,每24小時轉動一周,把地球從東到西分為24個區域,每個相鄰區域的時差都是一小時。
  • 博士鐘錶匠和他的時間哲學
    近日,有一位被稱為「博士鐘錶匠」的朋友攜手京東眾籌,推出見所未見的吉祥腕錶。說到手錶,人們不免會問:你還戴手錶嗎?有人說,有了手機之後,作為計時器的手錶的功能已經弱化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手錶的指針已經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