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被稱為「博士鐘錶匠」的朋友攜手京東眾籌,推出見所未見的吉祥腕錶。
說到手錶,人們不免會問:你還戴手錶嗎?
有人說,有了手機之後,作為計時器的手錶的功能已經弱化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手錶的指針已經走到盡頭了。現如今,手錶已不僅是計時器了,它還是一種首飾,一種時尚,一種情感,一種象徵。
它是腕上的「戒指」,臂上的「項鍊」,眼中的歲月,心中的意念。
美國社會哲學家芒福德在《技術與文明》中曾說:「從遵守時間到按時服務,到按時記帳,再到按時分配,在這個進程中,永生和來世逐漸淡出了人類活動的度量標準和興趣中心。」
是的,正是因為有了時鐘技術,時間被精確地測定到秒,嚴格的時間節奏代替了模糊的生命節律,使勞作不再聞雞起舞,使合作不再無憑等待。從此,守時守信成為一種文明,浪費時間成為一種罪過。
這個「博士鐘錶匠」叫閔樂曉。他是武漢大學哲學博士,瑞士格瑞集團特聘的亞洲首席鐘錶設計師,也是廣東省鐘錶協會常務副會長。作為資深的鐘表設計大師,他深諳時間哲學,一直致力於時間哲學的研究和鐘錶的設計。
閔樂曉博士
2019年11月,閔樂曉博士在香港表廠商會主辦的粵港鐘錶研討會上做了題為《時間的哲學》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借用英國哲學家休漠的觀點指出,獨立於觀察者的標準時間並不存在,而時間卻真的可以從客觀與主觀兩個維度上進行思考。從客觀時間看,鐘錶是精密的儀器,必須具備準確性;從主觀時間來說,鐘錶是藝術品,必須賦予時間以人性的溫情。
閔樂曉博士在香港做《時間的哲學》的主題演講
讓儀器、藝術和溫情三位一體,是當今手錶的應有屬性。
於是閔樂曉和他的團隊按照這樣的時間理念,設計出了這款三位一體的手錶。他們首次將天安門華表神獸「望天吼」與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相結合,並用今天旋酷的磁懸浮計時技術來打破傳統鐘錶的時針顯示慣例,把腕錶的設計推向時間哲學和時間文化學的層次。
「望天吼」與「十二生肖」相結合
閔樂曉賦予這款被命名為「華表神獸護佑十二生肖腕錶」一個意味深長的造型,立體的18K金望天吼佇立於手錶的中心,目視著24K金幣上精雕的十二生肖,一分鐘旋轉一圈從而傳達出一個吉祥無比的意念:每一圈,都是守護;每一秒,都是祈福。
錶盤上鑲嵌純金十二生肖金幣還寓意了黃金般的時辰;紅、藍寶石象徵吉星高照;磁懸浮計時技術把鐘錶從指針上解放出來;手錶搭載瑞士朗達石英機芯,是精確的時間保證。當運行中的手錶處於水平狀態時,磁控的鋼珠就會停留在時間的位置上。
腕錶的金幣錶盤上鐫刻了被譽為「仁者壽」典範的齊白石大師創作的《十二生肖圖》,這套極具意境和水墨風韻的十二生肖圖冊,逸筆草草,卻神形兼備,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一束奇葩。這套作品的使用經過了齊白石嫡孫齊育文的授權,並獲得了齊育文的題詞「賜福生肖,時刻相伴」,這一題詞的墨寶也鐫刻在這款腕錶的表底上。
「賜福生肖,時刻相伴」,彰顯一種「底」蘊
奢華與低調融為一體,古典與時尚合二為一;守望芸芸眾生,護佑分分秒秒;讓時光脈脈含情,讓吉祥滴答傳送;表裡如一,堪稱一「表」人才。
閔樂曉博士不僅是一位學者型的鐘表大師,他還是一位詩人,他曾在一首寫給故鄉的詩中寫道:
這一刻鐘聲已經漫過了子夜的寧靜
我想起水流的聲音
就像大河在我的印象中
急速流淌
衝洗著皮膚裡的記憶
我不能忘懷河岸上祖居的舊屋
通過它,故鄉成為一間誕生自己的產房
而穿過產房的生命從母親開始發源
流成一條歲月的河
我其實不是從祖屋旁邊的河流上離去的
我從另一條河上離去
就像歲月從表上離去
離開了童年就離開了年老的母親
而母親的視線一直望到我目前站立的海邊
……
——閔樂曉《致嘉州》片段
有道是「時間太瘦,指縫太寬」,我們永遠握不住時間的潺潺流水。你可以回到故鄉,卻不能回到童年;而從童年到今天或明天,母親的守望卻不能到達時光的盡頭。但假如你能挽住美好的臂膀,歲月縱然從表上流逝,時間也可在心中駐留。
「三心二意」是一個略帶貶義的成語,但閔樂曉卻借用這個成語來表達這款腕錶的內涵,「華表神獸護佑十二生肖腕錶」要表現的「三心」是:一、鐘錶設計可以突破原有的界限;二、冰冷的外在時間可以內化為主觀的體驗;三、鐘錶是時間的儀器,更是設計者的藝術作品。它的「二意」便是:溫情脈脈的吉祥寓意與從傳統中創新的啟示意義。
「三心二意」別有含意
曆法有十二月份,屬相有十二生肖,「華表神獸護佑十二生肖腕錶」正在京東眾籌隆重上線,它獨特的「三心二意」的設計理念和時間觀念有如靈光乍現的驚鴻一瞥,必將顛覆你原有的鐘表概念。
————
圖文供稿:廣州何龍(資深媒體人)
整理髮布:何媒矩陣(何金德導演工作室、何媒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