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應外界關於廣汽與克萊斯勒合作傳聞一事時,曾慶洪毫不避諱,「菲亞特已經控股克萊斯勒(58%),所以廣汽-菲亞特的合作就是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因此,今後要在中國生產克萊斯勒的產品,在法律上是沒有問題的。」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3月10日報導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慶洪在兩會期間召開發布會,就其提出的「建設汽車強國」、「汽車消費信貸」和「妥善解決平民撞豪車」等汽車行業的兩會議案與媒體展開交流。
關於如何打造汽車強國,他表示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術,在技術創新、新車型開發上長期依賴合作方,去年自主品牌的中低端車型的銷量已經滑坡。雖然近期公布的公務用車選用車型清一色都是自主品牌汽車,可以拉動自主品牌的銷售,但仍不足以改變現有的銷售局面。過去自主品牌的車型也大批進入了政府採購目錄,實際訂單卻沒增加多少,對於自主品牌車企來說,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單純依靠公務車採購生存。當然,還是呼籲政府能有更多的政策來支持自主企業。
對於近來被熱議的「豪華車撞不起」的話題,他認為大量上路的豪車就像是一個個防不勝防的「經濟炸彈」,對其他車輛形成了強大的經濟震懾壓力,同時也會扭曲道路平等通行權的實現。
他建議,首先要完善制度設置,通過立法平衡不同車輛平等的路權和責任,對於超出普通人的正常認知水平和賠付能力的那部分風險,其主要責任就應該由豪車車主來負擔。其次,應該制訂豪車的認定標準,增加豪車的保額或者強制要求豪車需要購買某一種類的附加險,設定豪車一方的最高獲賠金額,超過這一金額的,責任人不需要賠付。同時應推進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國保險制度的整體設置。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慶洪
除了在兩會期間的提案,曾慶洪還對廣汽回歸A股等問題做出了解答,「廣汽集團的重組方案已經在1月31號獲得證監會核准,有效期是一年,至於什麼時候上市,我們要根據股市來判斷,只要在證監會的有效期內,我們隨時可以啟動上市。」
在回應外界關於廣汽與克萊斯勒合作傳聞一事時,曾慶洪毫不避諱,「菲亞特已經控股克萊斯勒(58%),所以廣汽-菲亞特的合作就是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因此,今後要在中國生產克萊斯勒的產品,在法律上是沒有問題的。至於何時生產,我們會繼續溝通,不排除這個可能。」對於投產車型,曾慶洪表示,「在國外,菲亞特是一個生產1.0左右微車為主,而克萊斯勒是大排量SUV或者是吉普為主,這兩樣,都是廣汽所需要的。」
以下是媒體交流會的問答現場:
廣汽集團隨時啟動上市
媒體:請問公司計劃在什麼時候完成掛牌上市?
曾慶洪:謝謝您對我們廣汽上市工作的關注。公司的重組方案於2012年1月31日獲得證監會核准,核准有效期是一年,目前公司後續上市工作正在按步驟的進行當中,將在證監會核准的有效時間內選擇結合市場環境擇機實現上市。具體進展公司將以公告形式第一時間通知到大家,只要在證監會的有效期內,我們隨時可以啟動上市。
媒體:今年廣汽預計將完成吸收合併長豐汽車完成在A股的上市,同時國內眾多著名車企也正在著手推進兼併重組,請問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曾慶洪:我國車企通過與國外優秀企業的合作,在實力和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中國還遠遠沒有成為一個汽車強國,中國汽車企業只有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把握戰略性併購重組、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相關多元化經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發展新趨勢,才能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廣汽集團此次通過吸收合併的方式實現對廣汽長豐的整合併打通A+H的資本運作平臺,進一步優化、完善廣汽集團的產品組合,為廣汽集團進一步快速持續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媒體:公司此次現金選擇權首次行權價定在12.65元,第二次定在9.09元,這樣定價的依據是什麼?
曾慶洪:兩次現金選擇權定價的設置是基於合併雙方的換股價格確定,而合併雙方換股價格的確定綜合考慮了合併方與被合併方的總體業務情況、盈利能力、增長前景、抗風險能力(綜合實力)、估值水平以及過往案例經驗,兼顧了廣汽集團H股股東和廣汽長豐A股股東的利益。
媒體:公司為何要提供兩次現金選擇權,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對中小投資者有什麼好處?
曾慶洪:為保護廣汽長豐股東利益,減少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後存續公司股價波動等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的投資損失,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將向首次現金選擇權目標股東提供首次現金選擇權。為充分保護參與換股的廣汽長豐股東的利益,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將向第二次現金選擇權目標股東提供第二次現金選擇權。兩次現金選擇權給予了中小投資者充分的保護。
媒體:若此次重組方案的成功實施將使廣汽項目作為國內目前汽車行業首例A+H換股吸並的成功案例,您認為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曾慶洪:在交易結構上,本次項目並沒有創新,此前已完成的金隅股份案例即採用了相同的交易結構,而正在執行中的中交建案例也只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A股公開融資的部分。
但是,作為國內汽車行業首例過會的H股上市公司發行A股並換股吸並現有上市公司的案例,廣汽項目僅經過了證監會上市部審核,較此前已有的換股吸併案例分別經發行部、上市部審批有所不同。因此,該項目的創新之處主要在於審批路徑及申請和披露文件的形式,簡化了審批程序。
本次交易完成後,廣汽集團將成為汽車行業的第一家A+H股同時整體上市的公司。
媒體:本次重組完成後廣汽長豐未來的發展將怎樣?本次重組對公司有什麼重大意義?
曾慶洪:換股吸並完成後,廣汽集團擬以廣汽長豐為基礎,由廣汽集團和三菱汽車重組成立分別持有50%股份的合資公司,將引進更多的三菱汽車的新車型和技術(包括SUV和電力驅動車的主力車型),優化、完善廣汽集團的產品組合,擴大產業布局、提高廣汽集團在SUV市場的競爭力,並為後續的電動車技術做儲備。廣汽A股掛牌之後,與三菱汽車的合資項目將有望得到加速推進,這對於「大廣汽」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儘管廣汽此次回歸A股並不涉及融資,但意味著成功回歸A股後,廣汽將擁有A和H股兩大融資平臺,可以從資本層面為「大廣汽」構想提供支持。
公車採購名單對自主品牌意義不大
媒體:《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控制增量,優化存量」,這一目標應該如何實施?廣汽集團旗下主要企業包括廣本、廣豐、廣汽乘用車、廣汽菲亞特和即將成立的廣汽三菱都在擴大或新增產能,請問廣汽對未來的行業和市場發展預期是怎樣的?
曾慶洪:溫家寶總理在報告2012年主要任務「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提出「以汽車、鋼鐵、造船、水泥等行業為重點,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這層意思的提出,與今年「實施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及去年出臺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是相互照應的,汽車整車已經從鼓勵類行業中淡出,意味著汽車的產能已經趨於過剩,或者說是結構性過剩,所以才需「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更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推動車企兼併重組。
汽車業振興規劃提出三年內「兼併重組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包括「通過兼併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
廣汽集團及旗下各投資企業是根據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規律,以及對各細分市場的增長預期和自身的發展戰略來綜合考慮、統籌規劃未來的產能和銷量增長計劃的。近年來,廣汽集團從自身發展戰略出發,以《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等宏觀政策為指導,通過企業內外的改革和兼併重組,以及自身的規模增長,不斷優化體制機制,完善產業鏈布局,推動自主創新,到「十二五」末期,廣汽集團計劃達到產能300萬臺,銷售收入4000億左右。這一發展步伐是符合廣汽自身發展實際,也符合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產業政策的。
媒體:《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近年來汽車行業兼併重組成效如何?面臨哪些困難?
曾慶洪:汽車業振興規劃提出三年內「兼併重組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包括「通過兼併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按照中汽協的統計數據,2011年上汽、東風、一汽和長安四家大集團,銷量規模都能上200萬輛,其中上汽已接近400萬輛,東風可達到300萬輛。因此兼併重組提出的第一個小目標已經達到,但這基本上並不是兼併重組之功,而是企業自身加速發展的結果。形成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車企這一目標則未能完成,2011前十家汽車生產企業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7%。也未能達到「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這一目標。
由於企業的所有制和區域管理等問題,沒有哪一個企業會主動被整合,跨區域的整合更涉及地方政府的幹預,中國汽車產業整合的經驗及教訓應該總結。建議發改委、工信部加強產業的高層規劃,並與國資委共同推進汽車集團的跨地區、跨所有制整合,實現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有效積聚,避免重複投資、重複建設,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為此,要達到《報告》中提出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的目標,也必須在宏觀指導、政策導向、審批程序和服務保障方面強化對汽車企業兼併重組的支持。
媒體:工信部公布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徵求意見稿,400多款車型清一色自主品牌汽車。您認為這一政策對中國汽車業會產生何種影響?自主品牌應該如何抓著這一發展機遇?
曾慶洪:今年新出臺的公務車採購新規,雖然這一政策有望拉動自主品牌汽車銷售,但對銷售局面的改善作用有限,首先是政策執行力度仍然不夠,效果微乎其微,過去自主品牌的車型也大批進入了政府採購目錄,實際訂單卻沒增加多少,2010年、2011年政府採購中自主品牌的比例都沒有超過30%;其次由於公務車採購增量不斷縮減,對整個市場的影響還是不大的,據統計2010年政府公車採購額在800億左右,近年來每年增量約100億。當然,政府採購是對自主品牌很大的一種鼓勵,在示範效應上,公務車採購能部分改變自主品牌形象,適當提升品牌號召力。政府部門怎麼帶頭用好我們的自主品牌,對自主品牌的做強做大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自主品牌車企來說,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單純依靠公務車採購生存,而且公車採購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只有紮實地完成基礎積累,在自主核心技術方面尋求進步,將產品研發、生產、市場和銷售、品牌推廣等各個環節的標準提高並完善,精益化地對待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構成,這才是謀求自主品牌質變的路徑。
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佔有率已降到近年來最低水平
媒體:當前環境下「平民撞豪車」容易造成哪些社會問題?應如何解決?
曾慶洪:豪華車撞不起,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焦點話題。一方面,中國成為全球豪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11年,中國成為勞斯萊斯全球最大銷售市場;賓利在中國銷量翻倍,達1839輛。與此同時,平民車、豪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日漸增多。
大量上路的豪車就像是一個個防不勝防的「經濟炸彈」,對其他車輛形成了強大的經濟震懾壓力,同時也會扭曲道路平等通行權的實現。一方面,由於擔心撞上豪車,許多車主不得不努力避讓,客觀上形成了豪車的道路特權,扭曲了道路通行原則;另一方面,由於目前的人身死亡賠償是以社會平均收入支出水平20年計算,金額不過數十萬元,與豪車車損賠償金額差距極大,客觀上會造成人命不如汽車值錢的現實,這也就難以避免一些車輛寧可撞向行人也要遠離豪車,導致「撞豪車不如撞人」的扭曲邏輯成為現實。前不久就有新聞披露,有駕駛員因努力避讓身邊的豪車,最終選擇撞向公交車!
對此,首先是完善制度設置,通過立法平衡不同車輛平等的路權和責任。建議車主增購相關險種及增加保費,擴大受保範圍;對於豪車車主,則應通過制度設計而讓其承擔更多的義務,對於超出普通人的正常認知水平和賠付能力的那部分風險,其主要責任就應該由豪車車主來負擔。
其次,應該制訂豪車的認定標準,增加豪車的保額或者強制要求豪車需要購買某一種類的附加險,設定豪車一方的最高獲賠金額,超過這一金額的,責任人不需要賠付。
同時應推進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國保險制度的整體設置。應當將出險理賠率與保費提高率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借鑑國外經驗,儘快實行交險「雙強制」,並取消主險理賠上限;設立救助基金(類似國內已設立的交強險救助基金,但是範圍及規模需進一步擴大)。在普通車撞豪車並負全責的情況下,由救助基金對豪車方進行支付,此外,還應由維修行業協會與物價局牽頭成立公估公司,杜絕修車環節暴利,減小車主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慶洪
媒體:2011年我國汽車業出現了13年來的最小增幅,自主品牌形勢尤為嚴峻,您今年的提案中特別提到「加強自主創新 建設汽車強國」,自主品牌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對此有何建議?
曾慶洪: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中跨國品牌以40%的投入,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攫取了超過70%的利潤,尤其是中高級汽車市場基本被外資車企佔據。近兩年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市場份額一直呈下滑趨勢。中汽協數據顯示, 2011年,乘用車自主品牌銷售611.22萬輛,同比下滑2.56%,佔乘用車銷量總量的42.23%,佔有率較2010年同期下降3.37個百分點。2011年,自主品牌轎車銷售294.64萬輛,同比增長0.46%,佔轎車銷售總量的29.11%,佔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78個百分點,奇瑞、比亞迪、哈飛、一汽轎車等7家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產量都出現了負增長,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佔有率降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由於我們缺乏核心技術,在技術創新、新車型開發上長期依賴合作方,中國汽車市場提供的巨大機會和商業利益,只是實現了合資合作的不斷重複增長,沒有體現在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增強。我們在產品製造、生產管理等方面是成年人,但在研發、創新方面還處於嬰兒期,這與中國汽車產業大國的地位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遠遠不能適應。更重要的是,中國汽車市場由高速增長變為穩定增長後,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我們自主品牌就將錯失介入的良機,外方在超額利潤下與我方平等分享的時代也將一去不復返。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WTO的市場準入條款要求對汽車市場逐步開放,國家對整車企業合資的比例保護有可能放開。這些劇烈變化將使自主品牌汽車未來面臨的更為嚴重挑戰。
今年《報告》中提出「要在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從行業政策方面來講,一是要加大對汽車行業自主創新的財政性資金投入、增大稅收政策扶持,通過制定產業、稅收、金融、社會採購等政策,多種方式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推動全社會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經費持續穩定增長,鼓勵企業自主研發並給予充分的資金支持。二是要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力度,鼓勵引進創新人才。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落實激勵機制;鼓勵並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採取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 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就業,並推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實施促進人才發展的公共服務政策。三是要加強對自主品牌的政策性支持。在政府採購方面,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儘快落實《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徵求意見稿)》。
即將推出CR-Z和FIT HYBRID兩款混合動力車產品
媒體:傳祺品牌去年的銷量沒有達到年初計劃,請問今年的市場目標?各車型銷量如何分布?
曾慶洪:傳祺轎車在2011年普遍低迷的市場環境中,以1.7萬輛的銷量成為中國品牌中高級轎車上市首年銷量最高的品牌之一。雖然離年初計劃有一點差距,但對一個全新品牌來說,這已經算不錯。而且廣汽乘用車始終堅持「品質優於規模,質量優於數量」的市場方針,比起單一追求銷量的增長,廣汽乘用車更想以更高品質、更高性價比以及高標準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全新汽車生活體驗。
隨著SUV車型傳祺GS5的引入,渠道與服務等全領域不斷優化升級,2012年,廣汽乘用車將爭取在去年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媒體:廣汽乘用車年銷量目標制訂的依據是什麼?將採取什麼措施來確保銷量目標?
曾慶洪:經歷去年的車市大調整,今年車市將逐步回暖,預計增速為5%-10%左右。今年,廣汽乘用車不僅有傳祺轎車,還有傳祺GS5,兩款產品將形成多個系列集團作戰,共同打開市場,計劃今年的銷售目標是4萬臺。同時,廣汽乘用車還將不斷夯實品質基石,進一步深化渠道布局以及完善服務品牌,堅持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媒體:2011年廣汽本田受地震水災影響業績不太好,2012年將如何提振業績?
曾慶洪:作為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將會根據汽車市場整體走勢、市場需求狀況以及自身情況來設定銷量目標。
2012年作為廣汽本田迎來新一輪發展前的關鍵一年,廣本會以更加積極的行動為消費者提供超越期待、更富價值的產品。一開年廣本就為消費者帶來了雅閣、鋒範的2012款新品。此外,廣本也計劃在上半年推出歌詩圖的2.4L車型,提升這款跨界產品的影響力。今後還將推出CR-Z和FIT HYBRID兩款混合動力車產品,開拓全新的產品版圖。其他品牌車型的新品信息,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