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 G34 突變促進 PRC2 活性,降低了含低 NSD1/2 活性的增強子的 H3K27ac,進一步抑制細胞識別基因表達

2021-01-14 獅山生信

連結:Histone H3.3 G34 mutations promote aberrant PRC2 activity and drive tumor progression[1]通訊 Peter W. Lewis 是何許人也?

谷歌學術上一看便知。Peter W. Lewis[2]

可以清楚看到作者是表觀組蛋白變體方面的巨佬~

這篇文章講了什麼?

A high percentage of pediatric gliomas and bone tumors reportedly harbor missense mutations at glycine 34 in genes encodinghistone variant H3.3. We find that these H3.3 G34 mutationsdirectly alter the enhancer chromatin landscape of mesenchymalstem cells by impeding methylation at lysine 36 on histone H3(H3K36) by SETD2, but not by the NSD1/2 enzymes. The reductionof H3K36 methylation by G34 mutations promotes an aberrantgain of PRC2-mediated H3K27me2/3 and loss of H3K27ac at activeenhancers containing SETD2 activity. This altered histone modification profile promotes a uniqu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that supports enhanced tumor development in vivo. Our findings aremirrored in G34W-containing giant cell tumors of bone wherepatient-derived stromal cells exhibi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Overall, we demonstrate that H3.3 G34 oncohistones selectively promote PRC2activity by interfering with SETD2-mediated H3K36 methylation.We propose that PRC2-mediated silencing of enhancers involved incell differentiation represents a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H3.3 G34 mutations drive these tumors.

中文就是

在之前報導中,兒童膠質瘤和骨腫瘤在編碼組蛋白變體 H3.3 的基因甘氨酸 34 處存在很高比例的錯義突變。我們發現,這些 H3.3 G34 突變通過阻止 SETD2 阻止組蛋白 H3(H3K36) 上賴氨酸 36 處的甲基化來直接改變間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增強子染色質圖譜,而不是通過 NSD1/2 酶。G34 突變 降低 H3K36 甲基化促進了 PRC2 介導的 H3K27me2/3 的異常獲得在含有 SETD2 活性的活性增強子上 H3K27ac 的丟失。這種組蛋白修飾圖譜  改變的促進了獨特的基因(在體內增強的腫瘤發展相關基因)的表達。現在含有 G34W 的骨巨細胞瘤中,患者來源的基質細胞表現出與早期成骨細胞分化相關的基因表達模式。總而言之,本文證明了 H3.3 G34 腫瘤組蛋白通過幹擾 SETD2 介導的 H3K36 甲基化選擇性地促進 PRC2 活性。作者認為 PRC2 介導的參與細胞分化的增強子沉默是 H3.3 G34 突變驅動這些腫瘤的潛在機制。

研究問題來由
G34 類癌組蛋白只出現在組蛋白 H3.3 中,在 17% 的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和 92% 的骨巨細胞瘤中發現。G34 突變改變染色質和基因表達促進腫瘤發生的機制尚不清楚。 研究背景 之前研究報導含有 H3K36me2/3 的核小體是 PRC2 的不良底物(也就是說往往這些含有 H3K36me2/3 修飾的核小體不易被 PRC2 作為底物)。這暗示著 K36me2/3 可能部分通過阻斷 PRC2 和 H3K27me3 的傳播而發揮作用。

H3 尾部的大部分取代導致 H3K36me3 和 H3K27me3 的減少。然而,G34 替換僅僅阻斷 SETD2 介導的 H3K36 甲基化,然而卻允許在 H3K27 位點 PRC2 的最大活性。

通過 ChIP-seq 測序,發現 H3.3 G34 突變核小體上 H3K36me3 的減少和 H3K27me3 的增加。H3.3 在增強子上富集,G34 突變體上獲得 H3.3K27 甲基化,導致許多增強子上 H3K27ac 降低。

H3K36me2 水平較低時,G34 癌組蛋白上獲得的 H3K27 甲基化可使增強子失活。而 H3K36me2 含量較高的增強子對 G34 突變相對不敏感。
H3.3 中的 G34 突變,但不存在於經典的組蛋白 H3.1 中,可促進間充質幹細胞中獨特的基因表達模式。組蛋白 H3.3 在增強子中富集,而 H3.1/2 被耗盡。

G34 突變促進了一個獨特的基因表達模式,該表達譜依賴於 H3.3 第 36 位的賴氨酸。這一結果與前面發現 PRC2 需要威甲基化或者低甲基化的 K36 才能獲得最大體外活性的發現相一致。

G34 突變促進了一個獨特的基因表達模式,該表達模式也依賴於 K27 對 G34 癌組蛋白的表達。

H3.3 G34W 癌組蛋白促進間充質幹細胞成骨細胞基因的表達,並促進腫瘤在脛內異種移植中的進展。
最後的模型:G34W 癌組蛋白通過選擇性阻斷 SETD2 H3K36 甲基化和允許 PRC2 活性改變促癌因子。H3K27me2/3 的升高降低了含有低 NSD1/2 活性的增強子的 H3K27ac,抑制了參與細胞識別的基因的表達。 參考連結:

通訊講解 [3]

看到特別有意思且生動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下~

參考資料[1]

Histone H3.3 G34 mutations promote aberrant PRC2 activity and drive tumor progression: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15/2006076117

[2]

Peter W. Lewis: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sPobA5EAAAAJ&hl=en

[3]

https://twitter.com/PeterLewisLab/status/1317973488515375104: https://twitter.com/PeterLewisLab/status/1317973488515375104


相關焦點

  • Cell | G34R/V型膠質瘤—H3.3G34和PDGFRA突變共同促進膠質瘤發生
    超過30%的HGGs攜帶非典型H3.3變體的雜合子突變(即34位甘氨酸突變為精氨酸或纈氨酸,G34R/V)【1】。G34R/V型腫瘤具有獨特的病理組織學異質性以及不同程度的雙重神經-膠質細胞間隔等特點,容易導致誤診,近30%的中樞神經系統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被證明是G34R/V突變HGGs。
  • 生物物理所證明增強子活性的維持不依賴H3K27乙醯化修飾
    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乙醯化(H3K27ac)是活躍的增強子已知的最佳表觀遺傳標記。然而關聯性並不等於因果性。該工作發現當增強子幾乎完全失去組蛋白H3K27ac修飾時,其轉錄調控活性基本不變。因為,增強子的轉錄調控活性並不依賴於單個位點的乙醯化,而是受到多個組蛋白賴氨酸位點乙醯化的協同作用的調控。
  • H3K27M突變在膠質瘤致病及診療中的作用
    H3.3有兩個編碼基因分別為H3F3A(主要編碼具有複製獨立特點的組蛋白H3變體H3.3)和H3F3B,其中H3K27M突變主要發生在H3F3A上H3K27M。不可思議的是,兩個基因轉錄出的mRNA序列不一致,但表達後的成熟蛋白質序列完全一致。組蛋白H3.3主要通過表觀調節影響基因的表達,主要參與細胞增殖、分化、減數分裂等多個生物學過程。
  • 組蛋白H3.3 G34R/V突變在神經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由於H3K27M突變在瀰漫性中線膠質瘤的獨特性表達,2016年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將其單獨分為一個新的類型。目前H3K27M突變在膠質瘤領域是研究熱點之一,與此同時對H3G34R/V突變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現對H3.3 G34R/V突變在膠質瘤致病及診療中的作用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 Cell|聚焦G34R/V型膠質瘤:H3.3G34和PDGFRA突變共促膠質瘤發生
    與影響經典H3.1/2和H3.3變體的K27M或K36M突變不同,G34R/V僅出現在非經典H3.3上,且是順式作用,同時大量的胺基酸替換抑制相鄰H3.3K36的翻譯後修飾以及被特異性reader識別。目前對於G34R/V HGGs的致癌或發育途徑的理解有限,阻礙了建模研究和治療策略的制定。而選定合理的人群研究其分子圖譜也是非常具有挑戰的,因為其年齡組跨越了兒科和成人護理,且具有較高的誤診率。
  • 【科技前沿】Genome Biology | 朱冰課題組揭示增強子的活性需要多...
    增強子是基因組中調控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重要元件,在細胞分化、疾病發生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但是,如何從卷帙浩繁的基因組序列中精確地鑑定增強子區域和序列,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焦點。真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在細胞內緊緊纏繞組蛋白八聚體,以染色質的形式被壓縮存儲、保護和行使功能。
  • ...Biology | 朱冰課題組揭示增強子的活性需要多個位點乙醯化修飾...
    增強子是基因組中調控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重要元件,在細胞分化、疾病發生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但是,如何從卷帙浩繁的基因組序列中精確地鑑定增強子區域和序列,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焦點。真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在細胞內緊緊纏繞組蛋白八聚體,以染色質的形式被壓縮存儲、保護和行使功能。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傳統觀點認為,多梳抑制複合體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負責催化並維持H3K27me3;PRC1複合體負責識別H3K27me3並催化組蛋白H2Aub修飾,促進染色質凝集,抑制轉錄起始複合物的招募,從而抑制轉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挑戰了該傳統觀點,認為除PRC1複合物之外,生物體還有多種識別H3K27me3並調控靶位點沉默的機制。
  • 蛋白H3K27me3去甲基化酶研究獲進展
    小鼠胚胎幹細胞中超過10%的基因受該種修飾調控,擬南芥中超過7,000個基因受該修飾調控。擬南芥中H3K27me3主要由CLF和SWN兩個甲基轉移酶催化,並招募LHP1結合以有效抑制基因表達。在哺乳動物中H3K27me3修飾是可逆的,但植物中並不存在哺乳動物中H3K27me3去甲基化酶KDM6的直系同源物。
  • 抑制癌細胞的p53基因
    野生型p53在人體內表達水平低且不穩定,但其可以響應DNA損傷應激而負調節細胞周期,使細胞停滯在G1/S期,從而抑制細胞進入S期,這樣就可以使具有惡化傾向的細胞衰老並進入程序性死亡過程,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控制細胞更成熟的分化。
  • Immunity:Treg細胞活性調控新靶點——Brd9
    SWL/SNF複合物能夠利用ATP水解產生的能量動員核小體,使染色質重構,從而調節靶基因的轉錄。這個複合物由12–15個亞基組成。它們含有兩個催化ATP酶亞基之一,SWI/SNF複合物與轉錄因子,共激活因子和共抑制因子相互作用,並且能夠動員靶啟動子和增強子處的核小體來調節基因表達。在腫瘤和神經系統疾病中,SWI/SNF亞基基因呈現高頻突變現象。
  •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and H3K27me3 by a plant histone reader SHL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綜合利用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等手段聯合揭示了植物特有的組蛋白識別蛋白SHL通過自身BAH結構域和PHD結構域分別識別抑制性組蛋白修飾H3K27me3和活性組蛋白修飾H3K4me3的分子機制。
  • Oncogene:腫瘤抑制蛋白可通過結合DNA和RNA來控制基因表達活性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8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可以結合DNA或RNA的蛋白質通常被分為不同類別,但近日來自瑞典和法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p53蛋白結合DNA和RNA的機制,以及其如何在轉錄和蛋白質合成水平下控制基因表達的分子機制
  • 胃癌細胞增殖與相關基因的表達
    原癌基因c-myc是c-myc基因家族的三大成員之一,c-myc基因位於第8號染色體(8q24),是一個具有多重功能的癌基因,具有轉錄因子活性,可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分化,調節細胞周期並參與細胞凋亡,具有刺激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雙重作用。促進增殖和凋亡的c-myc蛋白功能在同一區,並且c-myc表達只提供一個啟動細胞增殖和凋亡的信號。
  • 探索了抑制PHD3活性的後果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不表達PHD3的轉基因小鼠探索了抑制PHD3活性的後果。由於PHD3在骨骼肌細胞中的表達最高,並且以前已證明AMPK可增加能量消耗和運動耐力,因此該團隊進行了一系列耐力運動實驗。科研的問題是是否要淘汰PHD3,這會增加脂肪燃燒能力和能量產生,並對骨骼肌產生有益作用嗎?骨骼肌依賴能量來維持肌肉功能和運動能力嗎?
  •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5 21:19:58 德國海德堡大學Adelheid Cerwenka課題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發現,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
  • 色氨酸操縱子的基本結構
    阻遏蛋白- 色氨酸複合物與基因特異位點結合的能力很強,動力學常數為2 ×10- 10mol·L - 1 ,因此細胞內阻遏蛋白數量僅有20~30分子已可充分發揮作用。當Trp 水平低時,阻遏蛋白以一種非活性形式存在,不能結合DNA。在這樣的條件下, trp操縱子被RNA聚合酶轉錄,同時Trp 生物合成途徑被激活。
  • 現已證明,轉錄的激活伴隨著組蛋白H3和H4的乙酸化
    在酵母細胞中,磷酸化活性降低的(ien5突變體導致依賴Gen5的啟動子轉錄的降低,組蛋白H3上第10位絲氨酸突變為丙氨酸後也同樣降低這類啟動子的轉錄活性。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生長因子刺激生長停止的細胞後會立即引起早期基因如c-fos1c-jwn的轉錄,在此過程中組蛋白H3的第10位絲氨酸迅速磷酸化,然後第14位上的賴氨酸緊接著發生乙釀化。
  • 清華大學磷酸化蛋白組學揭示組蛋白H3.3可增強刺激誘導型轉錄
    為了鑑定BMDM中的激酶並確定其相對於轉錄周期的活性,作者進行了一系列藥理和敲低實驗。結果發現很多刺激轉錄的基因都是NF-kB信號通路的靶基因,且受已知的H3.3S31激酶CHK1的幹擾較小,作者猜測產生H3.3S31ph修飾的激酶可能是IKKα。
  •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 H3K27 三甲基轉移酶 EZH2 在炎症性腸病中
    (人口健康領域)秦駿研究組的研究論文 Epithelial EZH2 Serves as an Epigenetic Determinant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by Inhibiting TNFα-mediated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