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了抑制PHD3活性的後果

2020-09-05 老鐵一起嗨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不表達PHD3的轉基因小鼠探索了抑制PHD3活性的後果。

由於PHD3在骨骼肌細胞中的表達最高,並且以前已證明AMPK可增加能量消耗和運動耐力,因此該團隊進行了一系列耐力運動實驗。

科研的問題是是否要淘汰PHD3,這會增加脂肪燃燒能力和能量產生,並對骨骼肌產生有益作用嗎?骨骼肌依賴能量來維持肌肉功能和運動能力嗎?

為了進行調查,研究小組訓練了缺少PHD3的年輕小鼠在傾斜的跑步機上跑步。

他們發現,與具有正常PHD3的小鼠相比,這些小鼠的壽命要長得多,而且在達到疲勞之前還要跑得更長。

這些缺乏PHD3的小鼠也具有較高的耗氧率,這可以通過增加VO2和VO2 max來體現。

耐力運動後,PHD3缺陷小鼠的肌肉脂肪代謝率增加,脂肪酸組成和代謝譜改變。

PHD3依賴於ACC2的修飾幾乎無法檢測到,但AMPK依賴的修飾增加,這表明脂肪代謝的改變在提高運動能力中起作用。

這些觀察結果在轉基因小鼠中特別有效地防止骨骼肌中PHD3的產生,這證明了這一觀點,這表明肌肉組織中PHD3的損失足以增強運動能力。

看到這種對運動能力的巨大影響是令人興奮的,可以通過特定於肌肉的PHD3基因敲除來概括這一點。

該研究小組還進行了一系列分子分析,以詳細說明使PHD3修飾ACC2的精確分子相互作用,以及AMPK如何抑制其活性。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抑制PHD3來增強運動表現的新的潛在方法。

儘管這些發現很有趣,但作者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準確理解阻斷PHD3如何對運動能力產生有益影響。

此外,科研人員在先前的研究中發現,在某些癌症(例如某些形式的白血病)中,突變的細胞表達的PHD3水平明顯降低,並消耗脂肪以促進異常的生長和增殖。

控制這種途徑作為治療此類癌症的潛在策略的努力可能有助於為其他領域的研究提供信息,例如肌肉疾病。

尚不清楚PHD3丟失是否有任何負面影響。

要想知道PHD3是否可以在人類中被操縱,是為了增強體育活動的表現還是作為某些疾病的治療,需要在各種情況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還不清楚PHD3的損失是否會引發其他變化,例如體重減輕、血糖和其他代謝指標,該小組現在正在研究這些變化。

更好地了解這些過程和PHD3功能的潛在機制可能有朝一日有助於解鎖人類的新應用,例如治療肌肉疾病的新策略。

相關焦點

  • 發現新的抑制Caspase-3活性物質
    我們以前的研究發現,異喹啉-1,3,4-三酮衍生物能有效地抑制Caspase-3的活性。 酶動力學的研究表明異喹啉-1,3,4-三酮衍生物以慢結合,不可逆的方式抑制Caspase-3的活性。同時,該抑制作用依賴於DTT和氧氣的存在,提示氧化還原循環可能參與了該類化合物的抑制作用。
  • 抑制一種常見酶活性可延長果蠅壽命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通過抑制一種動物身上常見酶的活性可延長果蠅和線蟲的壽命,但這種方法能否延長人類壽命仍待研究。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適度抑制成年果蠅和線蟲細胞內RNA聚合酶Ⅲ的活性後,這些生物的壽命平均延長了10%。
  • JBC:發現新的抑制Caspase-3活性物質
    我們以前的研究發現,異喹啉-1,3,4-三酮衍生物能有效地抑制Caspase-3的活性。酶動力學的研究表明異喹啉-1,3,4-三酮衍生物以慢結合,不可逆的方式抑制Caspase-3的活性。同時,該抑制作用依賴於DTT和氧氣的存在,提示氧化還原循環可能參與了該類化合物的抑制作用。
  • ...發表論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
    4 月 28 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目為《Anti-CRISPR 蛋白抑制 CRISPR-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Structural basis of CRISPR-SpyCas9 inhibition by an anti-CRISPR protein)的研究論文。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輔助受體的招募是RORgt轉錄活性調控的重要一步,AF2結構基序的破壞會導致輔助受體難以結合,RORgt活性鶯歌受到破壞。此外,抑制RORgt活性的藥物中有一部分也是靶向抑制RORgt與輔助受體的結合來達到抑制其活性的目的。泛素化是一類重要的轉錄後修飾細胞事件,泛素連接酶能夠將蛋白質底物中賴氨酸與泛素連接,而去泛素化酶則能夠去除泛素化的標記。
  • 仙后水母毒素中一神經甾體生物鹼具乙醯膽鹼酯酶抑制活性
    這種甾體生物鹼具有很強的AChE抑制活性。這種化合物是第二種分離的海洋生物鹼類固醇,對AChE有抑制作用。超過35種生物鹼被認為是AChE的抑制配體。報導過貝母Fritillaria imperialis、弧球菌Sarcococca saligna和Sarcococca hokeriana、Holarrhena pubescens中甾體生物鹼的AChE抑制活性。
  • 酪蛋白體外消化過程中DPP-IV抑制活性的變化規律及其機制分析
    近50年來,酪蛋白水解產物中很多種生物活性已陸續被發現,如免疫調節、阿片樣活性、降血壓、降血糖、抗焦慮等活性。大量研究表明,酪蛋白是DPP-IV抑制肽的重要來源,其各種亞基序列中含有許多DPP-IV抑制活性潛在序列,而目前關於酪蛋白DPP-IV抑制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業酶水解釋放。
  •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2018-08-2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在之前報導中表明SHL可以通過抑制開花過程中整合因子SUPPRESSION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 (SOC1) 的表達進而抑制開花。儘管SHL蛋白起到了抑制開花的作用,其具體的分子機制還不是很清楚。
  • 李平衛、劉文設等揭示細胞核內cGAS和核小體結合併抑制其催化活性...
    2020年9月9日,美國德克薩斯A & M大學化學系劉文設教授和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系李平衛教授團隊在 Nature 期刊上發表文章:The molecular basis of tight nuclear tethering and inactivation of cGAS,揭示了細胞核內cGAS和核小體結合併抑制其催化活性的分子機理。
  •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5 21:19:58 德國海德堡大學Adelheid Cerwenka課題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發現,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
  • 哈佛醫學院:抑制這種酶,你或許能成為「運動健將」中最瘦的仔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PHD3和另一種酶——AMPK可同時控制ACC2的活性,以調節脂肪的代謝,具體取決於能量的可用性。研究小組發現,在富含糖的條件下生長的分離小鼠細胞中,PHD3化學修飾了ACC2以抑制脂肪代謝。然而,在低糖條件下,AMPK激活並在ACC2上進行相反的化學修飾,從而抑制PHD3活性,並使脂肪酸進入線粒體分解為能量。
  • Oncogene:腫瘤抑制蛋白可通過結合DNA和RNA來控制基因表達活性
    p53腫瘤抑制蛋白非常出名,因為其有能力結合DNA並且在轉錄水平上來控制基因表達,研究者通常會在人類癌症中頻繁發現特殊的突變會抑制p53與DNA結合活性,然而p53同時還具有結合RNA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及其細胞生物學角色往往被p53的DNA結合活性遠遠蓋過。
  • Immunity:A20調控IL-1β前體泛素化抑制NLRP3炎性小體活性新機制
    2015年1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頂尖期刊immunity刊登了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veril Ma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A20缺失的巨噬細胞中,LPS能夠單獨導致巨噬細胞中自發性產生NLRP3炎性小體活性,而這一應答過程需要RIPK3的參與。
  • 【新研究】科學家發現紅藻中卡拉膠能夠抑制小鼠腹膜吞噬細胞的活性!
    特別是支鏈構象、稀有糖單元(木糖和鼠李糖)的存在和硫酸化水平,賦予藻類多糖獨特的生物學活性,除了調節免疫應答和增強免疫應答外,還可加強腸黏膜屏障功能。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從紅藻中分離出來的生物活性多糖「角叉菜膠」對小鼠的免疫系統具有明顯調節作用。
  •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5:35:51 美國Takeda生物製藥公司Bernard B.
  • 牛樟芝子實體活性成分抑制前列腺癌之作用機轉
    根據研究顯示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可抑制腫瘤停止生長及凋亡 , 但有關對於前列線癌細胞之影響的機制探討尚不明確 。 本研究使用牛樟芝子實體乙醇粗萃取物 ( ACCE ) 及牛樟芝管柱層析分離物 ( CFK4、CFK6 ) 進行實驗探討牛樟子實體萃取物對前列腺癌細胞 LNCaP 及 PC-3 的抑制效果,觀察是否能誘導前列腺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
  • 酶的反饋抑制
    酶的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具有類似的結構,通過競爭酶的活性部位而抑制酶促反應,非競爭抑制劑與酶的非活性部位結合
  • J immunol:共刺激信號調節Treg活性有助於抑制免疫排斥反應
    Ceuppens課題組研究了Treg細胞在共刺激因子信號通路阻斷的情況下如何減緩免疫排斥效應的分子機制,發現結合MR1以及低濃度的CTLA-4Ig能夠起到最佳的免疫抑制效果,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雜誌上。共刺激信號(co-stimulation)對於T細胞的激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阻斷這一信號會導致一些與T細胞有關的疾病的發生。
  • 華理武大攻關發現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對比試驗體外抑制活性更強
    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並驗證了宿主細胞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病毒複製和調節免疫兩種途徑,發揮廣譜抗病毒藥效,發現老藥來氟米特(Leflunomide)和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可滿足目前新冠病毒肺炎臨床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