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A20調控IL-1β前體泛素化抑制NLRP3炎性小體活性新機制

2020-11-25 生物谷

2015年1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頂尖期刊immunity刊登了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veril Ma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A20缺失的巨噬細胞中,LPS能夠單獨導致巨噬細胞中自發性產生NLRP3炎性小體活性,而這一應答過程需要RIPK3的參與。同時還發現在A20缺失的巨噬細胞中,IL-1β前體發生的泛素化能夠以RIPK3依賴的方式顯著增加。這項研究揭示了A20在抑制炎性小體相關性疾病中的發揮重要作用的機制。

 

研究人員指出,炎性小體的不恰當激活會導致許多人類疾病發生,但對於抑制炎性小體活性的機制仍然研究較少。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A20是NF-κB的抑制因子,同時還是一種泛素化修飾酶,並且有報導稱 A20可能在預防治療炎性小體相關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該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實驗探究了A20在抑制炎性小體活性方面的具體機制。

 

通過在巨噬細胞中敲除A20發現,TLR配體單獨作用能夠誘導巨噬細胞合成分泌出成熟的IL-1β,說明A20對IL-1β前體加工及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員又通過實驗證明, A20能夠與IL-1β前體複合物發生相互作用,並且通過抑制RIPK3依賴性的泛素化增加,調節IL-1β前體加工和分泌,從而抑制了依賴RIPK3的NLPR3炎性小體活性。

 

綜上所述,該文章揭示了A20在抑制炎性小體活性中的重要作用,證明了A20通過抑制IL-1β前體RIPK3依賴性的泛素化增加發揮作用,闡述了A20抑制炎性小體活性的具體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對了解並治療炎性小體相關性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機制和基礎。(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謝謝!

 

A20 Restricts Ubiquitination of Pro-Interleukin-1b Protein Complexes and Suppresse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Bao H. Duong, Michio Onizawa, Juan A. Oses-Prieto, Rommel Advincula, Alma Burlingame, Barbara A. Malynn, and Averil Ma

 

Inappropriate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ontributes to multiple human diseases, bu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nflammasomes are suppressed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 NF-κB inhibitor A20 is a ubiquitin-modifying enzyme that might be critical in preventing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 Here, we report that A20-deficient macrophages, unlike normal cells, exhibit spontaneou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to LPS alone. The kinase RIPK3, but not the adaptor MyD88, is required for this response. In normal cells, A20 constitutively associates with caspase-1 and pro-IL-1β, and NLRP3 activation further promotes A20 recruitment to the inflammasome. Pro-IL-1β also co-immunoprecipitates with RIPK1, RIPK3, caspase-1, and caspase-8 in a complex that is modified with K63-linked and unanchored polyubiquitin. In A20-deficient macrophages, this pro-IL-1β-associated ubiquitination is markedly increased in a RIPK3-dependent manner. Mass spectrometric and mutational analyses reveal that K133 of pro-IL-1β is a physiological ubiquitination site that supports processing. Our study reveals a mechanism by which A20 prevents inflammatory diseases.

 

相關焦點

  • 泛素化修飾異常的NLRP3炎症小體導致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的新機制
    NLRP3炎症小體可感知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是免疫監測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超分子複合物。前期研究發現VEOIBD兒童腸道NLRP3存在顯著激活現象【1】。NLRP3炎症小體通過可逆泛素化調節其活性:在靜息狀態下,NLRP3被泛素化使其處於自抑制狀態;在激活分子刺激下,其被去泛素化酶BRCC3去除泛素化而活化,並與適配體蛋白ASC結合,進而激活caspase-1,切割pro-IL-1β和pro-IL-18,產生成熟的細胞因子IL-1β和IL-18;活化的caspase-1也通過GSDMD在細胞膜打孔,引發細胞焦亡。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輔助受體的招募是RORgt轉錄活性調控的重要一步,AF2結構基序的破壞會導致輔助受體難以結合,RORgt活性鶯歌受到破壞。此外,抑制RORgt活性的藥物中有一部分也是靶向抑制RORgt與輔助受體的結合來達到抑制其活性的目的。泛素化是一類重要的轉錄後修飾細胞事件,泛素連接酶能夠將蛋白質底物中賴氨酸與泛素連接,而去泛素化酶則能夠去除泛素化的標記。
  • Nature Communication:細胞骨架蛋白調控炎症小體活性新發現
    2015年3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III型中間絲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能夠影響調控炎性小體形成及活性,在急性肺損傷導致的炎症和纖維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
    A:β-arrestin1基因缺失導致NLRP3炎症小體活化被抑制;B-C:β-arrestin1基因缺失導致NLRC4炎症小體活化被抑制;D: β-arrestin1基因缺失對
  • 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NLRP3炎症小體是由胞內固有免疫受體NLRP3、接頭蛋白ASC和蛋白酶caspase-1作為核心組成的多蛋白複合物,該複合物組裝能夠誘導促炎因子IL-1b和IL-18等的成熟和分泌,從而促進炎症反應發生。NLRP3炎症小體活化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關係密切。
  • NLPR3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病理形成
    NLPR3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病理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7:56 德國波恩大學醫院Michael T. Heneka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水生所揭示Nanog控制母源β-catenin活性和保護胚胎發育的新機制
    研究表明,母源β-catenin在胚胎一側的少數細胞中激活誘導背側組織中心的形成。然而,如何精確控制非背側細胞中的β-catenin活性,確保胚胎背側體軸的正常形成,仍是學術界的難題。activation of maternal β-catenin activity by interfering with TCF factors的研究論文,研究母源表達的全能性相關因子Nanog抑制母源β-catenin的全局性激活,確保早期胚胎背腹軸的正確形成和胚胎正常發育的新機制。
  • Immunity:DNA損傷修復酶調節炎症小體激活機制
    這些免疫細胞的激活能夠產生大量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從而有效地抵抗外界微生物的感染,並能夠傳遞這一信號以啟動後天免疫反應。炎症小體是一類胞內的多蛋白複合體,它能夠識別微生物或內源的信號分子產生激活效應,激活後的炎症小體能夠促進IL-1b以及IL-18的激活。
  • Nature | 煙麴黴通過GAG多糖激活炎性小體提供宿主保護
    她的課題組在揭示NLRP蛋白形成炎性小體,激活下遊應答通路等重要免疫學發現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炎性小體是先天免疫防禦的重要前哨,能夠被包括PAMPs在內的多種刺激所激活。細菌和病毒激活炎性小體的特異性PAMPs已被不斷確認,但似乎對於真菌PAMPs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一種名為A. fumigatus煙麴黴的真菌。
  • 炎症促發阿爾茨海默病再添力證 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蛋白異常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患者樣本,發現在額顳葉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的大腦中NLRP3炎性小體被激活。在模擬人類FTD的小鼠模型中,NLRP3蛋白同樣被激活,而且tau蛋白依靠NLRP3來激活NLRP3炎性小體。NLRP3蛋白是細胞內感知多種微生物抗原和內源性「危險」信號的傳感器。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J.Immunology:發現TRIM30負性調控NLRP3炎症小體的激活
    這些受體可以識別不同病原體的分子模式,通過信號轉導誘導許多免疫和炎症基因的表達,從而使機體建立抵禦外界病原體的先天免疫狀態。NLRP3作為NLR的一員,在激活之後能夠通過與其接頭蛋白ASC相互作用,招募Pro-caspase-1,形成蛋白複合物「炎症小體」,進而對Pro-IL-1β等底物進行切割使其成熟並釋放到胞外發揮功能。
  • Immunity: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免疫信號新發現
    C-type lectin 受體主要包括dectin-1,dectin-2等,它們主要識別真菌或細菌細胞壁的組分。C-type lectin 受體激活後會介導胞內的免疫信號,最終誘導NF-kB的激活與炎性因子的釋放。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E3泛素化連接酶TR1M38則催化TRAF6的降解。TAK1及NEMO也存在K63形式連接的多聚泛素化修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K63形式連接的多聚泛素鏈能夠直接激活TAK1與IKKs,從而促進炎性因子NF-kB的激活。E3泛素化連接酶 cIAPl與cIAP2催化TRAF3發生K63連接的泛素化修飾,從而促進信號轉導。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有時候p52與p50能夠相互結合形成同源複合體,但這種複合體由於缺少反式激活結構域而沒有轉錄調控活性。在未激活狀態下,NF-kB停留在胞漿中,並通過錨蛋白重複序列(ankyrin repeats)與IkB蛋白結合,保持抑制狀態。許多不同種的胞外刺激信號能夠促進IkB蛋白的降解,從而釋放NF-kB二聚體進入胞內開啟轉錄調控功能。
  • NLRP3炎性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對周圍炎症的反應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的主要免疫細胞,可在炎症誘導後的5 h內通過其細胞內Ca2 +信號傳導感知周圍炎症。重要的是,Ca2 +信號傳導的這種變化發生在炎症誘導後24-48 h。脂多糖介導的小膠質細胞Ca2 +信號傳導的早期增加以及脂多糖誘導的小膠質細胞的形態激活延遲均在缺少NACHT,LRR和NLRP3炎性小體的突變小鼠中被阻斷。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在報告中鄭教授提到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磷酸化、乙醯化和泛素化等多種翻譯後修飾。組蛋白H2Ashi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的泛素E3連接酶PRC1複合體的自身泛素化對於其E3連接酶活性至關重要,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二敬慕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  PINK1-Parkin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線粒體質量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調控異常與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相關。  該研究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33在調控線粒體自噬方面的新機制,解析了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動態平衡對線粒體自穩態維持的關鍵作用,相關研究為闡明線粒體自噬發生的分子機制和生物學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據,為相關神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點。
  • 蘇州大學鄭慧團隊揭示線性泛素化調控IFN抗病毒信號的新機制
    研究人員在細胞中觀察到內源性STAT1具有依賴於HOIP的強泛素化修飾,敲低HOIP將導致顯著抑制內源和外源STAT1的線性泛素化。敲除細胞HOIP敲除細胞,發現細胞內STAT1完全無法線性泛素化。根據這種推測,IFNα和IFNβ處理均以時間依賴性方式誘導STAT1快速去線性泛素化。此外,OTULIN對IFN-I信號傳導中STAT1線性泛素化的可能影響。過表達或敲除OTULIN顯著影響了線性泛素化,外加IFN可增強OUTLIN與STAT1的結合,說明IFN激活STAT1由OTULIN介導。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0S蛋白酶體由多個α亞基和β亞基按照α1-7/β1-7/β1-7/α1-7方式組裝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因此,PBE1介導的完整蛋白酶體組裝對擬南芥自養生長的成功建立是必需的。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PBE1通過調控蛋白酶體的組裝和活性,形成脅迫特異性蛋白酶體,參與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的響應,調控植物幼苗由異養生長向自養生長的轉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