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馬蜂築窩11樓,嚇壞業主!至今無人能剿滅,怎麼辦?

2020-12-04 新華揚州觀察

「馬蜂窩就在陽臺附近,怎麼辦?」這兩天,家住上方公館西院小區的業主張女士向馬上辦記者求助,稱小區8幢11樓的陽臺附近出現一個大的馬蜂窩,看著真嚇人。受到馬蜂窩的「威脅」,周邊業主這段時間都不敢開窗戶。針對當前現狀,張女士和其他業主都希望專業人員能儘快清理。此外,記者也將此情況反映給了小區物業,物業工作人員在積極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惑和疑慮,到底有什麼疑慮呢?今天(1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深入了解。

【記者探訪】

樓層頂部出現馬蜂窩,業主嚇得不敢晾曬衣物

上午10點半前後,記者來到位于吉安北路上的上方公館西院小區。剛進入小區東門,記者就聽到有業主在議論馬蜂窩的事情。「樓層本來就有11層,馬蜂窩就在最頂層,太高了,位置也太『尷尬』了,但從居民生活的角度來看,還是要清理的。」多位業主帶著孩子在樓下玩耍,碰到記者詢問馬蜂窩一事,著急地尋求幫助。

在一位熱心業主的指引下,記者來到8幢住宅樓,在其中一個單元的樓幢住戶陽臺的那一面,記者看到,樓頂位置有個明顯的馬蜂窩,懸掛著,從樓下往樓上看呈現圓球狀。正是這個馬蜂窩,讓周邊業主「談蜂色變」。

記者觀察發現,昨天冬日暖陽曬得正舒服,其他樓幢的業主都將家中的被褥、衣物拿到陽臺上晾曬,唯獨8幢住宅樓的陽臺位置鮮見晾曬的衣物,只有一兩戶業主家晾曬。大部分業主家門窗緊閉。

「有這樣一個馬蜂窩,我們也不敢晾曬,平時連門窗都不敢開。」家住8幢樓的一位業主向記者坦言,他們拍開窗之後,馬蜂會「趁機」飛進家中;抑或是衣物晾曬後,馬蜂會「跑」進衣服裡,繼而被順帶著帶進家。

【物業調查】

多次聯繫專業人士清理馬蜂窩,但有自稱「專家」的人不靠譜

「還是希望專業人士能清理掉馬蜂窩,不然每天受『威脅』,請還大家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不少業主坦言心聲。有業主向記者透露,其實小區物業也發現了馬蜂窩,也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但不知怎麼還沒有人來清理。

這到底怎麼回事?記者隨後來到小區所屬管理的上方公館物業管理處。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們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專業人員清理馬蜂窩,但就安全等問題產生了疑慮。「如果馬蜂窩所處的樓層和位置低也好處理些,直接請人過來就行了。但現在關鍵位置在頂樓,並且距離住戶家的陽臺還有點距離,我們上周發現後帶上竹竿等工具,清理馬蜂窩,但發現竹竿根本帶不上去。」負責人無奈地表示。這兩天,物業方面也先後聯繫了多個自稱專業捕蜂、清理馬蜂窩的人,但有的人在交談時令物業人員感覺不靠譜。

「比如說,我們遇到一個自稱專家的人,電話裡跟我們說直接『單槍匹馬』過來清理。當我們問他馬蜂窩所處位置太高,如何保證自身安全時,這個『專家』就支支吾吾的,一個勁擔保沒問題。」遇到以上人群,物業也不放心。負責人表示,清理馬蜂窩是最終目的,但也要保證人員的安全。如果出個事,這個責任誰來擔當呢?

該負責人還表示,有的自稱「專家」的人,給物業的感覺是對馬蜂窩清理也不是很懂,但為了掙錢一個勁說「沒問題」。而當物業問他們所在單位和機構時,他們並不願意透露。「還有的人在電話裡直接『獅子大開口』,還沒到現場查看,就將處理價格提得很高,還簡稱不準還價。」物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保證問題解決的同時,更關心專業人員清理馬蜂窩的安全問題。

【記者幫辦】

嘗試聯繫幾位「專家」不靠譜,求助110提供捕蜂人聯繫方式

記者隨後也聯繫了幾位自稱是「專家」的人員,有人聽說小區內有馬蜂窩需要清理,電話裡突然興奮起來,直接問記者地點。而當記者試圖詢問他所在的單位時,對方卻不肯透露。「只要告訴我地點就可以了,我去解決問題就可以了。」當記者詢問價格時,對方直言:「這個好辦,到現場再說也行。」

在與另外幾個「專家」交談時,還有人表示,以前也幫人清理過馬蜂窩,應該有點經驗。「樓層這麼高,你們如何保障安全?」面對記者追問,一接電話的男子模稜兩口,表示可以讓他試試,對於自身安全、使用什麼工具上樓清理等,該男子一概不提。「我們也不能打包票一定能解決,但儘量吧。」

記者隨後撥打110求助,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根據情況提供了一位捕蜂人的聯繫方式。「你們根據情況可以跟他聯繫。」工作人員說。記者將聯繫方式告知小區物業負責人。

【問題解疑】

物業問:清理人員在處理馬蜂窩過程中若不慎發生意外,責任誰擔?

律師:物業聘請專業人員清理前,最好與其所在公司籤協議

由於馬蜂窩所處位置「尷尬」,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物業請外來人員前來清理,假如清理人員不慎從高處墜落,或清理過程中出了意外,誰來擔責?

為了解除疑惑,記者找到了江蘇尚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強。林律師表示,如果物業公司專門聘請符合專業條件、有保障齊全措施的相關人士,物業公司應該與相關人士所在的專業公司籤訂協議,約定好這家專業公司的工人在處理馬蜂窩過程中所承擔的法律風險,包括爬高、被蜂蜇等,明確責任。「籤訂安全保障協議後,如果工人在處理過程中摔下來,或沒有採取安全保障措施,出現的問題由他所在的公司承擔,這就與物業、業主沒有關聯。」林律師解釋。

此外,如果不能明確外來人員是否屬於專業人士,那首先要審查這位人士所在的公司提供的服務有沒有清理馬蜂窩等相關事務項目。「遇到個人來清理的,物業在他清理前最好籤訂協議,協議內容明確『其在自行處理過程中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包括穿專業服裝,有安全防墜落的裝置,相應繩索等,如果出了問題,物業不承擔責任等』內容。」林律師也表示,處理高樓層的馬蜂窩,一個人「單槍匹馬」太危險,最好要有多人來協助。林律師最後建議,物業最好諮詢和求助有資質的單位解決問題,處理前記得籤訂協議。

業主問:這個季節馬蜂會飛出來嗎?不慎被馬蜂蟄傷怎麼辦?

馬蜂毒素比較強,被叮咬後出現心慌頭暈等症狀要就近送醫治療

對於業主的擔心,記者聯繫了原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教授祝樹德。祝教授介紹,馬蜂又稱為「胡蜂」、「螞蜂」或「黃蜂」,喜歡在比較安全的地方築巢,一些不容易被風吹、雨淋、冬暖夏涼的地方,如屋簷下、陽臺等都是它們的首選之地。

「現在進入冬季,一般馬蜂不會大面積飛出來,但是在中午有暖陽,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幾隻飛出來。」祝教授說,最好還是要請專業人士清理掉。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陳菊萍告訴記者,而馬蜂的毒素比較強,被叮咬後輕則皮膚紅腫、腫痛,嚴重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蜂的毒液是酸性的,如果症狀不是很重,如局部有紅腫時,可以用肥皂水進行局部清洗,之後根據情況進一步處理,如果周圍有備用的抗過敏藥物,就可以立即用上;如果被叮咬後出現心慌、胸悶、氣急等不適症狀,如果家裡有激素強的松等藥物,最好及時服用;如果被叮咬後覺得心慌頭暈、眼睛看不見,這時候就要引起警惕,因為以上情況往往是休克前的症狀,一定要就近送醫治療。

文章來源 揚州發布

相關焦點

  • 馬蜂侵襲玉林一小區,多名業主被蟄傷
    2020-12-31 04:28:11 來源: 御夫大座 舉報
  • 半夜兩歲孩子號啕大哭 一隻馬蜂躲在被窩裡
    原來,一隻小小的黃色馬蜂鑽進了女兒的襪子,然後,發生的一切,讓馮先生至今心有餘悸……小女孩被襪子裡的蜂蜇傷跑家附近醫院急診被告知看不了「哇——」周六上午,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叫聲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馮先生。馮先生回憶說,當時女兒哭得整幢樓都聽到了。馮先生立刻奔至女兒房間。
  • 南充一小區二樓外牆打了18個洞 業主很擔憂
    2樓外牆上出現多個圓孔「我們住的是高層,一共26樓,前天下午突然發現,2樓好幾面外牆上都打了很多孔洞。」1月5日,南充市順慶區家益·江天一色小區業主張女士通過封面新聞雲投訴平臺反映,有人在小區二樓商業層靠小區內牆面上打了18個孔洞,「我們擔心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 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馬蜂尤其多。在舟山,有這樣的民間俗語:毒蜂賽虎,三隻毒蜂能咬死一頭牛。毒蜂,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馬蜂,它的學名叫作胡蜂,也叫作大黃蜂。馬蜂資料圖片。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業主怕爆炸關閉燃氣總閥 整棟樓「斷氣」三個月
    昨天,合肥蜀山區西山銀杏小區一業主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反映稱,他們這棟樓02 戶型的燃氣總閥設在102 業主家中,業主將閥門關閉,導致樓上26 戶都沒法用氣。對此,一樓業主萬女士表示,總閥設在自己家中感覺很危險,關閉閥門也是無奈之舉。
  • 23人被馬蜂蜇,遇見馬蜂怎麼辦?重要的四點要牢記,保命用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蜇近日,上海的一家公司組織團建,70多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奉化山區,原本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豈料在山區的一條小山路上遇到了馬蜂群,這個蜂群團直徑差不多有1米,裡邊馬蜂數量多不可數,於是一場人蜂大戰就上演了,最終70多人中有23人被蜇,經過醫院緊急救治,受傷者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沒有性命之憂,陸續出院
  • 碩大蜂巢盤踞南寧一住戶窗戶頂,已有業主不幸「中招」
    業內人士表示,人被蜂蜇致死多數原因是遭到群蜂的襲擊,若發現馬蜂蹤跡,建議市民迂迴躲避,並求助專業人員,防止意外發生。小區樓頂:碩大馬蜂窩盤踞「有點難搞。」11月26日,在南寧市青秀區大觀天下小區,養蜂專家楊龍軍抬頭仰望32樓樓頂處的一蜂巢,感覺遇到了難題。虎頭蜂的巢就築在窗戶的死角處。
  • 貴陽一小區24樓外牆掛著巨型馬蜂巢,四周都是馬蜂亂飛......
    9月19下午,貴陽消防接到市民反映,說在雲巖區百花大道蒙特卡尼小區B2棟,一群馬蜂在24樓建了一個家,和周圍的住戶成了鄰居,馬蜂以臨為壑築起巨大蜂巢。這是典型的以臨為壑,心懷憂慮的鄰居住戶立即給消防撥打了求助電話。消防隊員到場時發現,巨型馬蜂蜂巢就位於B2棟24樓和25樓之間外牆面上,長約50釐米,直徑接近30釐米,水桶般大小,呈上下兩層結構。
  • 5樓鄰居頻繁上樓砸門、扔雞蛋,6樓業主苦不堪言,報警4次也沒用
    住在瀋陽市大東區恆大華庭一棟居民樓內6樓的業主王女士無奈地說道。自從今年10月中旬,兩家因為一點噪音發生矛盾,之後她家與5樓鄰居之間的矛盾就愈演愈烈。王女士說,今年10月中旬的時候,家裡的親戚帶著孩子來做客,親戚家有個一歲多的小孩,當時玩的時候不小心把東西弄到地上,發出了比較大的聲音。5樓的女鄰居對此似乎有很大的意見,當時就找上門來了,說我們是故意的。
  • 工人維修打死一馬蜂 數百馬蜂蜇死人
    馬蜂窩不能輕易去捅,馬蜂也不能隨便惹。昨天(10月12日),在深圳梅林施工安裝高壓電線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打死了一隻馬蜂,結果遭到數百隻馬蜂報復性群起進攻。該工人被蟄數百處,雙臂腫脹發黑,中毒呼吸和心跳停止,雖經搶救,但仍因中毒過深死亡。
  • 業主:這樓還能住嗎?
    文/三日牆被砸成這樣怎麼辦?這樓還能住嗎?樓上眾多戶居民承擔的安全隱患誰來負責?圖片來自網絡圖片來自網絡近日,據媒體報導,青島李滄區錦彩苑小區1號樓的居民坐在家中,突然感覺整個樓體晃動厲害該棟樓一共30層,承重牆被砸,居民們不敢回家,聚在樓下,對著一樓正在裝修的商鋪議論紛紛。
  • 女生軍訓被馬蜂把嘴一動不動,面對馬蜂到底怎麼辦?
    9月2日,廣西梧州第六中學軍訓時,一隻馬蜂在一名女生嘴邊爬來爬去,女孩一動不動。 不少網友為這種堅毅的行為點讚,但是養生君想說的是,這種情況應該是幫學生脫困,教學生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把一個無助小姑娘的險境當讚歌唱。
  • 工人維修打死一馬蜂 數百馬蜂「報復」蜇死人
    南方網訊馬蜂窩不能輕易去捅,馬蜂也不能隨便惹。昨天(10月12日),在深圳梅林施工安裝高壓電線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打死了一隻馬蜂,結果遭到數百隻馬蜂報復性群起進攻。該工人被蟄數百處,雙臂腫脹發黑,中毒呼吸和心跳停止,雖經搶救,但仍因中毒過深死亡。
  • 民間義工隊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 捅馬蜂窩他們是專業的
    他先將峰巢口用噴火燒一下,堵住馬蜂出口,然後立即一盆水澆去,接著迅速用袋子將馬蜂窩整個兜住,帶到室外徹底殺滅。  浙江海洋大學位於舟山長峙島上,一個暑假後,校園裡多了很多馬蜂窩。9月13日晚上,學校求助,楊秀青又帶隊經過4個小時的「戰鬥」,將校園內7窩馬蜂成功剿滅。這7個大馬蜂窩中,最大的一個長1米,形狀特別像一個大冬瓜。
  • 打死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被群蜂活活蟄死
    一工人安裝維修高壓電線時「滅」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馬蜂窩不能輕易去捅,馬蜂也不能隨便惹。昨天,在深圳梅林施工安裝高壓電線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打死了一隻馬蜂,結果遭到數百隻馬蜂報復性群起進攻。
  • 廣州最大爛尾樓澳洲山莊20年:背債、跳江、死亡的業主
    11月29日,廣州黃埔區澳洲山莊業主舉行了一場秋冬清涼遊。業主們在山莊的白宮前空地上搭起碩大的棚子,400多名業主聚在一起,分享維權經歷、了解山莊爛尾資料。組織者說,「累了,友鄰之間會友鄰之間會互相安慰鼓勵:再堅持一陣,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的!借秋高氣爽之際,讓大家又回家聚聚!」
  • 入住多年小區至今未供暖 業主開空調取暖 用電還受限制
    從2015年陸續開始交房至今,位於紡渭路附近的東城一家小區二期一直未實現供暖,小區內6棟高層業主只能開空調取暖。但是,由於小區未接入正式用電導致頻繁跳閘斷電,物業則告知業主每戶每天只能使用一臺空調。因為供暖問題遲遲未得到解決,一些已經收房的業主被迫選擇在外租房過度,仍在小區居住的業主也不得不開空調取暖。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空調取暖耗電量大,小區頻繁出現跳閘斷電的現象。「從今年供暖季開始小區就已經停了六七次電了。11月23日一晚上更是連續停了四次,24日小區物業竟在業主微信群內發出公告,稱接到地產公司通知,因小區頻繁停電,各戶家裡最多使用一臺空調。」
  • 諸暨一居民樓起火!這位醫生,衝進火場……
    11月29日下午,諸暨城西的一個小區居民樓突然起火了!明火肉眼可見!就在這時,該小區業主、市人民醫院的一位醫生提著滅火器和物業的工作人員一起衝進去救火!鄰居們知道後,都在業主群裡誇獎和感謝他!▼▼▼好大一股焦味!
  • 昆明爛尾樓7年後鳴鞭復工,50多戶業主曾用雨水洗臉,靠太陽能燈照明
    業主表示,27日凌晨有挖掘機進駐該地。入住爛尾樓的業主,被要求在O27日下午5點前搬離 。街道辦承諾,入住爛尾樓的業主如暫無住所,可申請臨時過渡住房。業主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被告知,臨時住房能住三個月。2015年起,「別樣幸福城」4號地停工後爛尾至今。今年5月以來,陸續有50多戶業主入住引社會關注。
  • 少年雙腳懸空坐在11樓樓頂邊緣
    警方趕到現場,少年稱為了「好玩」出於好玩的心理,一名少年坐在11樓樓頂邊緣,十分驚險。受訪者供圖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3月26日下午,家住關口街道的黎女士透過窗戶看到了驚人的一幕,有人正坐在對面11樓的樓頂上,而且雙腳已經懸空。擔心對方有墜落的危險,黎女士立即將情況向小區物業進行了反映。後經警方調查,坐在樓頂邊緣的系一名未成年人,做出這一危險行為純粹是為了炫耀和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