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就在陽臺附近,怎麼辦?」這兩天,家住上方公館西院小區的業主張女士向馬上辦記者求助,稱小區8幢11樓的陽臺附近出現一個大的馬蜂窩,看著真嚇人。受到馬蜂窩的「威脅」,周邊業主這段時間都不敢開窗戶。針對當前現狀,張女士和其他業主都希望專業人員能儘快清理。此外,記者也將此情況反映給了小區物業,物業工作人員在積極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惑和疑慮,到底有什麼疑慮呢?今天(1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深入了解。
【記者探訪】
樓層頂部出現馬蜂窩,業主嚇得不敢晾曬衣物
上午10點半前後,記者來到位于吉安北路上的上方公館西院小區。剛進入小區東門,記者就聽到有業主在議論馬蜂窩的事情。「樓層本來就有11層,馬蜂窩就在最頂層,太高了,位置也太『尷尬』了,但從居民生活的角度來看,還是要清理的。」多位業主帶著孩子在樓下玩耍,碰到記者詢問馬蜂窩一事,著急地尋求幫助。
在一位熱心業主的指引下,記者來到8幢住宅樓,在其中一個單元的樓幢住戶陽臺的那一面,記者看到,樓頂位置有個明顯的馬蜂窩,懸掛著,從樓下往樓上看呈現圓球狀。正是這個馬蜂窩,讓周邊業主「談蜂色變」。
記者觀察發現,昨天冬日暖陽曬得正舒服,其他樓幢的業主都將家中的被褥、衣物拿到陽臺上晾曬,唯獨8幢住宅樓的陽臺位置鮮見晾曬的衣物,只有一兩戶業主家晾曬。大部分業主家門窗緊閉。
「有這樣一個馬蜂窩,我們也不敢晾曬,平時連門窗都不敢開。」家住8幢樓的一位業主向記者坦言,他們拍開窗之後,馬蜂會「趁機」飛進家中;抑或是衣物晾曬後,馬蜂會「跑」進衣服裡,繼而被順帶著帶進家。
【物業調查】
多次聯繫專業人士清理馬蜂窩,但有自稱「專家」的人不靠譜
「還是希望專業人士能清理掉馬蜂窩,不然每天受『威脅』,請還大家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不少業主坦言心聲。有業主向記者透露,其實小區物業也發現了馬蜂窩,也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但不知怎麼還沒有人來清理。
這到底怎麼回事?記者隨後來到小區所屬管理的上方公館物業管理處。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們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專業人員清理馬蜂窩,但就安全等問題產生了疑慮。「如果馬蜂窩所處的樓層和位置低也好處理些,直接請人過來就行了。但現在關鍵位置在頂樓,並且距離住戶家的陽臺還有點距離,我們上周發現後帶上竹竿等工具,清理馬蜂窩,但發現竹竿根本帶不上去。」負責人無奈地表示。這兩天,物業方面也先後聯繫了多個自稱專業捕蜂、清理馬蜂窩的人,但有的人在交談時令物業人員感覺不靠譜。
「比如說,我們遇到一個自稱專家的人,電話裡跟我們說直接『單槍匹馬』過來清理。當我們問他馬蜂窩所處位置太高,如何保證自身安全時,這個『專家』就支支吾吾的,一個勁擔保沒問題。」遇到以上人群,物業也不放心。負責人表示,清理馬蜂窩是最終目的,但也要保證人員的安全。如果出個事,這個責任誰來擔當呢?
該負責人還表示,有的自稱「專家」的人,給物業的感覺是對馬蜂窩清理也不是很懂,但為了掙錢一個勁說「沒問題」。而當物業問他們所在單位和機構時,他們並不願意透露。「還有的人在電話裡直接『獅子大開口』,還沒到現場查看,就將處理價格提得很高,還簡稱不準還價。」物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保證問題解決的同時,更關心專業人員清理馬蜂窩的安全問題。
【記者幫辦】
嘗試聯繫幾位「專家」不靠譜,求助110提供捕蜂人聯繫方式
記者隨後也聯繫了幾位自稱是「專家」的人員,有人聽說小區內有馬蜂窩需要清理,電話裡突然興奮起來,直接問記者地點。而當記者試圖詢問他所在的單位時,對方卻不肯透露。「只要告訴我地點就可以了,我去解決問題就可以了。」當記者詢問價格時,對方直言:「這個好辦,到現場再說也行。」
在與另外幾個「專家」交談時,還有人表示,以前也幫人清理過馬蜂窩,應該有點經驗。「樓層這麼高,你們如何保障安全?」面對記者追問,一接電話的男子模稜兩口,表示可以讓他試試,對於自身安全、使用什麼工具上樓清理等,該男子一概不提。「我們也不能打包票一定能解決,但儘量吧。」
記者隨後撥打110求助,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根據情況提供了一位捕蜂人的聯繫方式。「你們根據情況可以跟他聯繫。」工作人員說。記者將聯繫方式告知小區物業負責人。
【問題解疑】
物業問:清理人員在處理馬蜂窩過程中若不慎發生意外,責任誰擔?
律師:物業聘請專業人員清理前,最好與其所在公司籤協議
由於馬蜂窩所處位置「尷尬」,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物業請外來人員前來清理,假如清理人員不慎從高處墜落,或清理過程中出了意外,誰來擔責?
為了解除疑惑,記者找到了江蘇尚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強。林律師表示,如果物業公司專門聘請符合專業條件、有保障齊全措施的相關人士,物業公司應該與相關人士所在的專業公司籤訂協議,約定好這家專業公司的工人在處理馬蜂窩過程中所承擔的法律風險,包括爬高、被蜂蜇等,明確責任。「籤訂安全保障協議後,如果工人在處理過程中摔下來,或沒有採取安全保障措施,出現的問題由他所在的公司承擔,這就與物業、業主沒有關聯。」林律師解釋。
此外,如果不能明確外來人員是否屬於專業人士,那首先要審查這位人士所在的公司提供的服務有沒有清理馬蜂窩等相關事務項目。「遇到個人來清理的,物業在他清理前最好籤訂協議,協議內容明確『其在自行處理過程中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包括穿專業服裝,有安全防墜落的裝置,相應繩索等,如果出了問題,物業不承擔責任等』內容。」林律師也表示,處理高樓層的馬蜂窩,一個人「單槍匹馬」太危險,最好要有多人來協助。林律師最後建議,物業最好諮詢和求助有資質的單位解決問題,處理前記得籤訂協議。
業主問:這個季節馬蜂會飛出來嗎?不慎被馬蜂蟄傷怎麼辦?
馬蜂毒素比較強,被叮咬後出現心慌頭暈等症狀要就近送醫治療
對於業主的擔心,記者聯繫了原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教授祝樹德。祝教授介紹,馬蜂又稱為「胡蜂」、「螞蜂」或「黃蜂」,喜歡在比較安全的地方築巢,一些不容易被風吹、雨淋、冬暖夏涼的地方,如屋簷下、陽臺等都是它們的首選之地。
「現在進入冬季,一般馬蜂不會大面積飛出來,但是在中午有暖陽,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幾隻飛出來。」祝教授說,最好還是要請專業人士清理掉。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陳菊萍告訴記者,而馬蜂的毒素比較強,被叮咬後輕則皮膚紅腫、腫痛,嚴重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蜂的毒液是酸性的,如果症狀不是很重,如局部有紅腫時,可以用肥皂水進行局部清洗,之後根據情況進一步處理,如果周圍有備用的抗過敏藥物,就可以立即用上;如果被叮咬後出現心慌、胸悶、氣急等不適症狀,如果家裡有激素強的松等藥物,最好及時服用;如果被叮咬後覺得心慌頭暈、眼睛看不見,這時候就要引起警惕,因為以上情況往往是休克前的症狀,一定要就近送醫治療。
文章來源 揚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