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記者6月26日從雲南省化工協會獲悉,雲南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開發成功天然除蟲菊素微囊化製備技術,並在玉溪高新區內建成投產300噸/年的3%除蟲菊素微囊懸浮劑生產裝置。這標誌著我國在天然除蟲菊素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農藥微膠囊製劑製備核心技術的開發奠定了基礎,從而有利於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對農藥安全性要求的日益嚴格,生物農藥市場空間將快速擴張。其中,除蟲菊素是由6種天然殺蟲活性成分組成的複合型植物源殺蟲劑,對於多類害蟲具有強觸殺作用,在農林牧業生產、糧食倉儲及衛生殺蟲等領域應用廣泛。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光不穩定性和生產成本高的制約,除蟲菊素難以在田間廣泛施用。
據了解,經過多年努力,山水公司成功地利用微囊化技術解決了除蟲菊素的光不穩定性及水解和熱敏問題,開發出了「菊靈」3%除蟲菊素微囊懸浮劑,其生產成本比同類產品降低40%以上。與同類產品比較,微膠囊囊芯天然除蟲菊素濃度高達50%,殺蟲效果大為提高;其緩釋功能又可減少施藥的數量和頻率,從而降低施用成本。
該項目生產工藝先進,無「三廢」排放;產品屬微毒且自然降解,使用時不會對人畜產生危害,使用後不會在環境中殘留,能保證農產品安全。3%除蟲菊素微囊懸浮劑生產裝置建成後,雲南省已經形成的除蟲菊素原藥生產能力足以保障其原料需求,從而對於實現雲南天然除蟲菊素資源的大規模應用,培植雲南的地方特色產業,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有著重要影響。
據介紹,該製劑研發定型後,通過了國家農藥檢定所在廣州、海口、武漢、昆明等地為期兩年的藥效試驗,被確定為「山東省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指定用殺蟲劑和北京市生產有機食品的推薦用藥。目前,山水公司正在應用農藥微囊化技術開發第二代產品,擬用除蟲菊素與其它生物殺蟲物質科學配伍,進一步擴大殺蟲譜、強化耐抗性、降低製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