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藥物將成為我國天然藥物研究新熱點

2020-11-27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電(記者李穎、李京華) 藥物專家說,我國將加強對海洋藥物應用基礎研究的資金投入,擴大研究隊伍,把對海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作為21世紀中國天然藥物研究的新熱點。

  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文翰教授介紹,目前我國已成功地以海底泥、藻類,烏魚墨、海參苷、帶魚鱗、鯊魚軟骨等海洋生物為原料製成新型抗菌抗病毒類藥、抗腫瘤藥物、作用於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泌尿系統的藥物。

  他介紹說,從海洋生物中分離出的抗腫瘤藥物對白血病、乳腺癌、皮膚癌、肺癌、結腸癌等癌症均有明顯療效,而不會殺傷骨髓或降低機體免疫功能。

  此外,從海綿、珊瑚、海鞘、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抗病毒活性物質有望成為新的抗HIV藥物。海洋生物毒素,如河豚毒素、巖沙海葵毒素等可製成高效的神經系統藥物和心血管系統藥物。

  由於海洋生物資源量的有限和活性物質含量的低微,直接從海洋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國際上許多大藥業已投巨資於海洋真菌與細菌的實驗室及工業化大規模培養。

  海洋活性成分的合成、半合成、化學修飾、生物轉化和生物工程則成為海洋藥物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另一重要途徑。

  據了解,世界上已發現的微生物約有150多萬種,其中7·2萬種存在於陸地,而已研究的海洋微生物只有1500種,仍有大量的海洋真菌和細菌等待深入開發。

  中國天然藥物學家說,21世紀是生物工程藥物興起的時期。運用海洋生物工程技術,利用海洋生物中含量極微、活性極強的物質探索出的自然界從未有過的化合物是早出、快出特效藥的新途徑。(完)

相關焦點

  • 海洋藥物研究發展現狀及展望
    現代的化學研究方法與多種生物技術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已成為當今海洋藥物研究發展的主流,並且是今後數十年海洋藥物研究的主要趨勢。     (一)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發現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是海洋藥物開發的基礎和源泉。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存在著許多特殊的次生代謝產物。
  • 陳凱先院士:我國藥物研究正邁向原始創新階段
    其一,完善我國藥物創新體系的定位和布局我國的藥物創新體系要補短板,克服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更加重視「First in class」的新藥研發,引領方向,搶佔先機;要更加重視前瞻性、戰略性新方法、新技術、新策略的研究。
  • 2016天然藥物研討會隆重開幕
    8月19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天然藥物研討會——探索與發現」在同濟大學隆重開幕。此次會議邀請到天然藥物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大家分享天然藥物領域的新發現與新進展。目前有50%的臨床應用藥物來自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結構多樣,藥理作用獨特,大多數都經過長期的臨床應用,其療效確切,使用安全性高。並且許多結構新穎 的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正處於臨床和臨床前研究階段。因此,從天然產物中尋找高效低毒易得的先導化合物成為藥物研究的熱點,天然產物在今後仍將是新藥的重要 來源。
  • 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研究高端論壇在西寧舉行
    為貫徹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由《藥學學報》編委會和中國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青海大學等單位承辦的2017中藥和天然藥物研究高端論壇於20日在西寧啟幕,陳芬兒等多位院士與200餘位國內外中藥和天然藥物頂尖學者論道崑崙。
  •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首批建成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設立在北京大學 (原北京醫科大學) 藥學院。1985年11月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87年12月通過國家和衛生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現有固定人員45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26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3人),中、初級研究人員7人,技術人員10人,管理人員2人。
  • 天然產物抗癌:我國腫瘤藥物開發的優勢方向
    從天然產物中獲取抗腫瘤藥物是目前國內外腫瘤藥物開發的熱門領域。我國作為一個天然產物大國,除了擁有巨大的天然產物資源,還擁有源遠的天然產物開發和使用歷史,因此,我國有眾多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天然抗瘤藥物的開發。下面筆者與大家來看一看目前開發最為成功的幾大類天然抗癌藥物。一.
  • 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中藥與天然藥物是我國中醫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化學成分非常複雜,從中發現並製備具有強生物活性的苗頭分子一直都是藥物化學與其它學科交叉創新的重點內容。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楊軍麗團隊,針對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重複分離嚴重、靶向製備技術缺乏、活性篩選周期長等問題,採用毛細管電泳、比色/螢光分析等技術和方法構建了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快速發現新策略。研究人員利用多巴胺(DA)對Si NPs溶液顏色和螢光發射光譜比率變化的影響,發展了酪氨酸酶活性靈敏分析及其抑制劑/激活劑篩選新方法。
  • 首家天然藥物研究所落戶泰州
    本報訊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24日在美國紐約與美國LY天然藥物研究公司正式籤訂共建「中國醫藥城天然藥物研究所」合作協議,標誌著第一個按照美國FDA標準從事天然藥物開發的研發機構落戶中國醫藥城。
  • 天然藥物研發成國際新寵
    可以說,在人類回歸大自然的國際潮流中,世界各國均已意識到天然藥物巨大的醫療價值和市場潛力,對包括中藥在內的天然藥物日益重視。林瑞超表示,我國作為使用草藥歷史最久、原料最豐富的國家,發展中草藥的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加快我國新藥研發步伐已是當務之急。
  • 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在中藥和天然藥物化學的海洋裡縱橫馳騁
    蘇運生 攝中新網廣州8月20日電 題: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在中藥和天然藥物化學的海洋裡縱橫馳騁中新網記者 郭軍「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中我們也看到中醫藥確實有它獨特的優勢。」
  • 天然藥物市場迅速崛起 植物提取物需求將不斷增長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植物提取物競爭格局   目前,在世界許多國家,植物藥已成為消費者更加歡迎的藥品,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對植物藥的消費存在著較大差異。從全球來看,天然藥物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美國這三大區域。據Freedonia Group公司估計天然藥物的市場需求將按每年13%的速度成長。
  • 北大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
    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於2018年2月27日在京發布,北京大學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入選。該方法將是研發活病毒疫苗的一種通用方法,並可針對幾乎所有病毒。該研究得到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的長期支持,也是我國長期支持基礎研究,並鼓勵基礎研究進行臨床轉化的典型範例。Science評述該進展為病毒疫苗領域的革命性突破,Nature稱其為「馴服病毒的新方法」。
  • ...天然藥物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徵求意見稿)》及《天然藥物研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總後勤部衛生部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鼓勵創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有關專家研究起草了《天然藥物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徵求意見稿)》及《天然藥物研究技術要求
  • 中國海洋藥物以糖類藥物為主 開發「藍色藥庫」正當其時
    海洋具有生物量大、物種豐富、豐度高、資源可再生的特點,尤其是海洋生物長期在高鹽、高壓、低溫、低光照的過程當中生存,生物之間存在共生、互為食物的關係,因此有大量的基因資源,過程當中通過化學防禦可以產生一大批活性糖類、蛋白、小分子之類的活性物質。所以海洋生物資源已經成為世界海洋強國戰略產業,尤其是新興的醫藥產業規劃的重要依據和資源支撐。
  • 科學網—天然藥物研發成國際新寵
    可以說,在人類回歸大自然的國際潮流中,世界各國均已意識到天然藥物巨大的醫療價值和市場潛力,對包括中藥在內的天然藥物日益重視。林瑞超表示,我國作為使用草藥歷史最久、原料最豐富的國家,發展中草藥的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加快我國新藥研發步伐已是當務之急。
  • 權威人士透露:中國海洋藥物創新拉開了大幕!
    蓬勃發展的海洋藥物作為藍色經濟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限於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加之很多活性海洋天然產物含量極低,造成海洋藥物開發速度緩慢。此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得益於政策推動與技術創新,我國在海洋資源挖掘力度和技術開發將會迎來新的,原先謹肘海洋藥物開發的瓶頸正在逐漸被突破,海洋藥物的開發進程在不斷加速,可謂一步一個新臺階,給海洋藥物開發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 發掘天然藥物資源的價值(創新故事)
    雲南省藥物研究所原所長朱兆雲是這樣想的,也是按這一想法行動的。在朱兆雲的辦公室,滿滿當當的書櫃裡,厚厚的九卷《雲南天然藥物圖鑑》系列專著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過去近20年,朱兆雲帶領團隊對民族藥調研的成果,也是她心血的結晶。民族藥通常源於少數民族的傳統醫藥理論和實踐。可是,由於長久以來主要在偏遠地區應用,又有經驗性強、成分和作用機理不易闡明等特點,如何傳承與創新成為民族藥發展面臨的難題。
  • 海洋生物製品的研究,已成為海洋大國爭相競爭的熱點領域
    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製品的研究與產業化現已成為海洋大國爭相競爭的熱點領域,近年來,藉助國家「藍色經濟」戰略,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是近十年來海洋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2020海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以及生物技術的不斷提高,未來海洋醫藥市場將迎來較快發展,行業競爭將趨於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拓展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對於企業來說將有利於其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目前中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口數量龐大,對醫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對醫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科學網—中國植物化學與天然藥物研發
    再者,植物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同樣一種藥用植物,不同的人來研究,由於各研究者「手藝」及研究平臺的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甚至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認識是一項遠未完成、尚待持續開展的研究。 當今,一種天然藥物在臨床上有效,人們總希望知道它為什麼有效?有效成分是什麼?
  • Angew.熱點論文!清華大學藥學院在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優勢骨架...
    ,報導了他們在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優勢骨架」的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評估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跳轉閱讀→  研究目的:發展全新的合成方法,實現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優勢骨架」α-亞甲基-g-丁內酯(α-methyl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