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製圖中,尺寸與公差應清晰定義工程意圖,ASME Y14.5-2018規定了十九條基本準則,以便於大家在製圖、讀圖或審圖過程中共同遵循,確保信息傳遞的一致性。
第一條:除參考尺寸、最大值、最小值或成品軋材外,每個要素必須有公差。
公差標註樣式:
尺寸界限或尺寸公差幾何公差注釋中對指定尺寸定義公差標題欄中對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定義公差
參考尺寸:顧名思義,是圖紙上重複的尺寸或可由其他尺寸推導出的尺寸,被視為參考信息,不管控生產或檢測操作。
MIN/MAX:置於尺寸後;MAX尺寸,其尺寸下限為0;MIN尺寸,其尺寸上限為無窮大。
成品軋材:通常指方鋼、圓鋼、扁鋼、角鋼、工字鋼等常用型鋼。
第二條:尺寸與公差必須完整,以便充分理解每個要素的特性
尺寸與公差值可以在工程圖紙或CAD模型數據中表達。任何從工程圖紙中直接測量,或對尺寸、大小的假設都是不允許的。
第三條:標註產品定義的必要尺寸
必要尺寸是恰好能充分表達零部件所有要素的所有特性的尺寸;除了產品定義的必要尺寸,圖紙中不應該有多餘的尺寸,應儘量減少採用參考尺寸。
第四條:尺寸解讀唯一,由零部件的功能及配合選擇或設計
尺寸及其公差的定義應以滿足產品的功能要求及配合要求為前提。
第五條:圖紙中定義零件,不應指定加工工藝
例如孔的定義,僅給出了孔的直徑,而無需指明是要進行鑽孔、擴孔、衝壓或其他工藝製成。當製造、工藝、質量保證或環境信息對於產品定義是不可或缺時,應在圖紙或圖紙的參考文檔中指定相關信息。
第六條:非強制性過程尺寸,採用NONMANDATORY (MFG DATA)進行注釋標識
精加工餘量、收縮餘量和其他要求等加工過程尺寸,若需要在圖紙中標註,須標明為非強制性的。
第七條:尺寸應合理布局以達到最佳的可讀性。
第八條:在正交視圖中,尺寸應標註在真實輪廓視圖,並引用可見輪廓;在3D模型數據中,尺寸應標註真實值。(2018版新增)
第九條:電線、電纜、板材、棒材和按規格編號製造的其他材料,應以線性尺寸標註直徑或厚度。規格編號應標註在尺寸後的圓括號內。
第十條:在正交視圖中,中心線與要素的輪廓線呈直角且未標註任何角度時,隱含90°
第十一條:在正交視圖中,由基本尺寸定位或定義的成組要素中心線呈直角且未標註任何角度時,隱含基本尺寸90°
第十二條:在正交視圖中,軸線、中心平面或表面重合時,隱含基本尺寸為0,其相互關係由幾何公差構建。在CAD模型中,當查詢的距離為0且幾何公差建立了要素間關係時,其距離為基本尺寸。
第十三條:根據ASME B89.6.2,除非特別註明,所有尺寸與公差適用於室溫20°C(68°F)。若在其它溫度下測量,應考慮補償
第十四條:除非另有說明,所有尺寸與公差均適用於自由狀態
圖紙上標註的所有尺寸均是指零件自由狀態下的測量尺寸。對於非剛性零件,標註零件按要求限制後的尺寸,零件限制的方法標註在圖紙注釋中,若還想對零件的部分尺寸標註其自由狀態時尺寸,則必須標註自由狀態符號F圈。
第十五條:除非另有說明,所有公差與基準要素均適用於要素的整個長度、寬度或深度
第十六條:尺寸與公差僅適用於指定的圖紙級別
在某圖紙級別(如零件圖)中標註的尺寸,並不強制適用於其他圖紙級別(如裝配圖);也就是說一個零件圖上的尺寸在裝配圖上並不絕對適用。
第十七條:除非另有說明,圖紙或模型的注釋或參考文檔,其設計尺寸值不建立功能或加工目標;(2018版新增)
第十八條:除非另有說明,正交視圖中的坐標系必須遵循右手定則,坐標軸必須標註標籤及正方向
第十九條:除非另有說明,表面元素不包括表面紋理和缺陷(如毛刺和劃痕),其所有元素均應在指定的公差帶內。(2018版新增)
以上是對ASME標準規定的19條圖紙基本準則介紹。
註:文章內的配圖為網絡轉載圖片,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