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水質偏硬,人們愛吃高嘌呤的食物,導致結石病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昨日,在貴陽召開的第四屆國際泌尿繫結石高峰論壇上,省醫專家認為,想預防腎結結石,應該多喝水,讓大量的水「走腎」,才能讓結石「走你」。
水質偏硬愛吃酸湯魚 我省腎結石發病是全國兩倍
論壇上,省醫泌尿外科副主任朱建國介紹,貴州腎結石的發病率在8%至12%之間,高出全國平均發病率5.8%。據他分析,與當地水質和生活習慣有關。
「貴州屬於喀斯特地貌,水質偏硬,水裡鈉和鈣成分比較高。此外,當地人受飲食結構的影響,吃鹽重,愛吃酸湯魚、腸旺面等嘌呤高、尿酸值高的食物,容易形成尿酸結石。」
朱建國說,貴州地區的發病性別比,典型的男比女高。「3到4:1的樣子。」他分析,首先是男性的生活習慣不如女性自律性強;其次是由於男性幹體力活的比較多,排汗多、相應的尿少;還有一點是女性的天生福利——體內雌激素擴張輸尿管。
預防腎結石其實很簡單,也是老生常談的「多喝水」。朱建國認為,1個人1天應該喝2000到2500毫升的水。現在市面上礦泉水多見550毫升一瓶,得喝4瓶,才能使較小結石有可能受大量尿液的推送、衝洗而排出。況且尿液增多還有助於感染的控制。
手術直播展現最前沿醫學理念
會上,記者獲悉,本論壇由省醫承辦,會議分兩天,期間將舉行基本研究講座、專題講座、案例討論以及手術演示。該院院長孫兆林介紹,這是西南地區首家醫院參與的全球直播大型高端論壇。共有1200人參與,其中100多人是國外專家。
手術演示是論壇的重頭戲,分別為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及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共有15名國內外泌尿外科專家(國外的是一名德國專家,三名印尼專家)通過網絡平臺和微信進行全球同步直播。
據稱,展示兩種手術方式的目的,是因為它代表著此行業最尖端、前沿的國際醫學理念,以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為例,取石不用在人體「鑽洞」,而是通過尿道口進入膀胱、輸尿管最終抵達腎臟。
「就像乘船,一路隨波逐流,抵達目的地後,就通過雷射將腎臟內的結石『突突』成粉末,用水一衝,譁啦啦全流出來。」朱建國表示,目前,省人民醫院已經掌握這兩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