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不是轉基因鼻祖,只是學生。

2020-10-23 陝西任志林

吃轉基因食品改變人的基因嗎?

轉基因的「轉」,是科學家把一個物種的基因,轉到另一個物種的基因組上。例如抗蟲作物,就是把蘇雲金芽孢桿菌中的殺蟲晶體蛋白基因,轉到玉米、棉花、水稻的基因組上,讓玉米、棉花水稻具有抗蟲性狀。

基因是一段具有生物功能的核酸分子,屬於核酸,由核苷酸組成,人的

十二指腸裡的核酸酶可以把基因分解為核苷酸。這正如澱粉酶把澱粉分解為葡萄糖,蛋白酶把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脂肪酶把脂肪分解為脂肪酸一樣,食品裡的基因被分解了,也就不存在了,也就不會進入人的基因組,更不會改變人的基因。

知識連結

基因故事

談轉基因,先要了解基因

1856年,奧地利修道士孟德爾在修道院裡開墾出三分地,開始了長達8年的豌豆雜交試驗。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植物雜交試驗》論文,認為細胞裡的遺傳因子」控制豌豆植株高矮、種子圓皺、花朵顏色等具體性狀的遺傳

900年,歐洲三位生物學家不約而同地發現孟德爾的論文並且做了重複試驗,驗證了孟德爾的「遺傳因子」假說。

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森創造了gene這個單詞,讀音為「基因」,用來表示孟德爾的「遺傳因子」。1926年,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版《基因論》,確認控制性狀的基因存在於細胞的染色體上。「染色體」這個名稱始於1888年,緣於給細胞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能看到深色的棒狀物,故名。

1936年,師從摩爾根的中國學生談家楨博士,將gene音譯為漢語「基因

1953年,美國人沃森、英國人克裡克

在細胞染色體上發現雙鏈螺旋狀的分子結

構。這個分子叫脫氧核糖核酸,英語縮寫為

DNA,而基因就是DNA的一個個片段。

如今,孟德爾當年所在的修道院成為著

名的旅遊景點,那三分地的豌豆試驗田仍然

保留著,被譽為遺傳學聖地。

相關焦點

  • 孟山都進口轉基因大豆被指存審批檢測缺陷
    「第三方安全檢測」缺陷  孟山都作為一家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是領先全球的轉基因種子生產商,我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品種多來自於它。根據顧秀林的陳述,2011年7月,有人質疑孟山都抗除草劑大豆進口審批中存在問題,農業部對此發出「農辦案【2011】49號文」予以回應稱「關於我國進口轉基因大豆食用安全,我國對進口轉基因生物的管理、審批十分嚴格」。
  • 孟山都為何臭名昭著?轉基因究竟是否可行?
    歷史百年的全球最大轉基因企業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2018年6月7日,擁有117年發展歷史的農業巨頭孟山都,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收購他的正是曾一手研製過海洛因與阿司匹林的德國拜耳。儘管如此,擁有孟山都1700獨疹專利,掌握著全球90%轉基因種子專利權的拜爾,依舊讓人們惴惴不安,這其中除了壟斷帶來的潛在性危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孟山都長久以來的聲名狼藉。1901年美國人約翰奎恩尼創建了孟山都,在太太的資助下,公司名字便使用了太太的姓氏。
  • 顧準之女批孟山都轉基因大豆學術造假 中國人已食8年
    憑什麼說「轉基因大豆很安全」?由於向衛生部查詢發現:管食品與藥品安全的部門並不管「轉基因大豆安全」,由此我們必須自己開始尋找安全判斷的依據。這就是我們申請向農業部查詢發給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的依據。
  • 【果殼網專訪】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中)
    我沒看《侏羅紀世界》,不過我看過《侏羅紀公園》,我還給學生們講過裡面培育恐龍的六個步驟裡哪些是科學已經做到的,哪些是基於科學的科幻情節。我們已經克隆了恐龍的DNA嗎?沒有,不過我們已經克隆了3000萬年前的昆蟲的DNA。我們能給恐龍的DNA測序嗎?這個可以有。我們能填補恐龍基因組裡的缺失嗎?可以的,不過電影裡用蛙類的DNA來填補,這可不是最佳選擇。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飾其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來自另一種生物的DNA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 這些生物有時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來自蜘蛛的遺傳學可幫助節肢動物產生絲,可插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13期:除草劑致癌 轉基因巨頭孟山都被判...
    但是不少受訪專業人士表示,天賦基因檢測並無充分、嚴謹的科學依據,只是高價商業項目披上的「科學外衣」。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億元人民幣)賠償金,此人因使用拜耳旗下孟山都的Roundup草甘膦除草劑而患上癌症。
  • 孟山都首席技術官談基因編輯、RNA幹擾與行業併購影響
    從最早的選種、育種到分子育種,到轉基因育種皆是如此。現在有了基因編輯這個非常強大的工具,比如說CRISPR系統,還有鋅指核酸酶(ZFN)等是很精準的技術,那麼我們可以對基因組裡的每一個基因進行改良,使得我們有機會進一步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激動的重要的工具。每一項基因編輯工具都有其優劣勢,因此使用多種不同的基因編輯工具會比較實際。
  • 「美國人吃的食品裡面,70%都有轉基因成份」 農業部回應轉基因大豆...
    6月13日,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業部批准發放了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圖為2012年3月27日,在巴西庫亞巴,工人們用收割機收割大豆。(新華社/路透 /圖)針對公眾對於轉基因大豆進口過程的質疑,7月3日,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轉基因安全管理處處長李寧在參加人民網在線訪談時表示:農業部對於進口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態度是非常審慎的,並不是閃電批准。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管理也不是秘密的。6月13日,農業部批准了三種轉基因大豆的進口。
  • 剖析國際十大「轉基因安全事例」
    2003年6月3日,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與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召開會議,發布「轉Bt基因抗蟲棉環境影響研究綜合報告」,隨後被很多媒體轉載刊發,引發國際爭論,成為國際上爭論轉基因抗蟲棉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國際上的評論是:文章沒有經過同行評審,沒有說明研究方法,沒有生物學統計數據,違反生物學的一般常識,只是按作者的個人意願斷章取義。
  • 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
    我覺得公眾也是這樣的,很多人只是從媒體和朋友那裡聽說了負面信息,很多人則就是不知道所以拿不準,如果媒體能用一種適合他們理解的方式傳達科學,很多人的意見就會改變了。戴安·雷-凱恩:對,事先提供的信息很重要,就像埃裡克所說,一旦學生們理解了什麼是轉基因,他們的意見就改變了。
  • 孟山都隱瞞除草劑危害 被判賠償患癌園丁2.8億美元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陪審團11日裁決,農用化學品巨頭孟山都公司賠償一名罹患癌症的前園丁2.89億美元(約合19.8億元人民幣)。孟山都不認同裁決,表示會提起上訴。孟山都11日說,會提起上訴。這家企業在一份聲明中說,孟山都同情詹森及其家人的遭遇;企業將繼續力證「農達」安全;「農達」不僅安全使用40多年,今後仍將是農戶有效安全的幫手。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來自As You Sow的研究專家表示,轉基因食品是危險的,因為轉基因食品的核心是抵抗有毒物質,如殺蟲劑和某些化肥。當使用危險的化學物質時,植物會利用它們來生長,而食物本身也會損害我們的健康。03 支持轉基因技術的機構許多科學組織和行業團體一致認為,在轉基因食品的討論過程中,散布恐慌的行為更多的是情緒化的,而不是事實。
  • 【科學時報】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典型爭議事件溯源
    1999年5月,評審報告指出普斯泰的實驗包含6方面的失誤和缺陷:不能確定轉基因與非轉基因馬鈴薯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對食用轉基因馬鈴薯的大鼠,未補充蛋白質以防止飢餓;供實驗用的動物數量少,飼餵幾種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標準食物,欠缺統計學意義;實驗設計差,未作雙盲測定;統計方法不當;實驗結果無一致性。 不久之後,Rowett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並不再對其言論負責。
  • 什麼是轉基因和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然而,許多科學組織和行業團體一致認為,在轉基因食品的討論過程中,散布恐慌的行為更多的是情緒化的,而不是事實。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作物製造商孟山都公司(Monsanto)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轉基因作物可以幫助農民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對自然資源和化石燃料的利用,並提高營養品質。」 不過,孟山都和其他農業公司在圍繞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和信息傳遞方面有財務上的利害關係,並且有資源資助那些對它們有利的研究。
  • 美國《大西洋月刊》「轉基因食品有非常真實的危險」譯者注
    孟山都公司聲稱,轉基因食品「沒有必要做人體毒理學測試」,它的根據是「實質性等同」。根據它這個說法,轉基因和非轉基因農作物之間做比較,只需要檢測那個外源DNA(脫氧核糖核酸)本身表達的最終產品(新烤的比薩餅)。孟山都公司認為,那個新插入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不會構成除此以外的任何問題。
  • 拜耳杜邦中國化工們開始斥巨資搶轉基因「種子」,小崔白忙活了...
    另外,從孟山都的種子產品線來看,其主要產品為玉米(佔大半銷售額)、大豆、蔬菜和棉花等;而拜耳目前主要產品依次為棉花、油菜、大米、蔬菜等,兩者的產品線重疊不大。若能收購孟山都,拜耳將成為全球種子領域的絕對霸主。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全球農化巨頭之間的角力已進入白熱化,可謂此消彼長。
  • 轉基因:我們的目的不是贏得一場辯論
    有意思的是,這些團體大多數都不是專門反轉的,只是反轉的訴求與他們的主要訴求有相關性,能融合到一起去,所以「順道」反一反。這些訴求中,最主要的一個是「反大公司」。美國的一位媒體同行甚至依據自己對這個領域的觀察與體會總結說:「或許反對大公司團體才是最大的反轉群體。」這讓我感到很詫異,因為此前一直朦朦朧朧地覺得宗教應該會在反轉運動的開端中佔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甚至應該來充當反轉的第一波衝鋒者。
  • 【特寫】孟山都:拜耳的現金牛還是滑鐵盧?
    農達在1976年推出,憑藉著比百草枯更優異的除草功效,迅速佔領了歐美市場,每年為孟山都貢獻約10%的營收。農達的主要成分——草甘膦,一直以來都被外界懷疑存在致癌風險。為了最小化農達對作物的負面影響,孟山都於1996年推出了飽受爭議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並建議豆農將該種大豆和農達搭配使用。
  • 徹底擊碎轉基因致癌謠言?耗資過億三大研究發布結果
    隨後,於 1987 年首個將轉基因作物種植于田間,並逐漸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種重要經濟作物的轉基因市場上牢牢掌握話語權,成為最大的種籽公司,在轉基因技術方面孟山都公司擁有 1700 多項專利,掌握著全球 90% 轉基因種子專利權,開創了轉基因作物的大帝國時代。
  • 關於「轉基因」食品,仔細想想就能識破的「謠言」
    關於轉基因的話題,一直就少不了爭論。近期,隨著一幫「大V」的加入,頭條的「轉基因」論戰更熱鬧了。不管你是「反轉」的還是「挺轉」的,爭論時都要拿出觀點來。但本人仔細看了下論戰的留言,很多網友對「轉基因」食品危害性的認知實在是「愚昧」。本人不是專家,但有些觀點顯而易見是「謠言」,動腦子想想就能識破。本人列舉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