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磅解讀!近75萬人研究結果揭示基因突變對機體血液特性的影響!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9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不同人群患某種疾病的風險到底有多大?未來找出答案,來自蒙特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對全球來自數十萬人的血液進行了研究,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上,文章標題為「Trans-ethnic and Ancestry-Specific Blood-Cell Genetics in 746,667 Individuals from 5 Global Populations」,該研究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參與者包括來自歐洲、非洲、西班牙、東亞和南亞近75萬名參與者,研究人員旨在分析基因突變對參與者機體血液特性的影響。

這些特性包括血紅蛋白濃度和血小板數量等;研究者Lettre表示,每個人都會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幾千年來,這些環境壓力會導致機體細胞DNA的突變逐漸出現,這被稱之為基因突變,其會影響機體的特徵,比如皮膚大小或顏色,也能夠影響個體患特定疾病的風險。此外,研究者還分析了環境如何影響人們的外表和健康狀況;文章中,研究人員對血細胞的15種特徵進行了相關研究,因為此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了突變,而其所產生的後果僅限於某些人群。

通過對每名參與者機體4500萬個基因突變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在人類DNA中發現了5000多個基因突變,其會影響全球各地人群機體的血液特徵。本文研究與另一項專門針對歐洲血統人群的研究一起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與血細胞相關的突變或許都在上述5個主要國家人群中所共有的。

圖片來源:Elizabeth Moss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大約100種突變,其所產生的影響僅限於某些人群,而事實證明,這些突變在歐洲人後裔中是沒有的;比如,在南亞血統的人群中,研究人員發現了白介素-7基因的突變,其會刺激特殊分子的分泌,從而增加血液中循環的淋巴細胞的水平。研究者指出,當然,這種突變還會影響南亞人群機體的健康,或許也會影響其抵禦特定感染的能力或患上諸如血液癌症等疾病。

研究者表示,目前這僅僅是假設,因為研究人員並沒有能力對這些假設進行檢測,因為成本巨大,而且很難找出這類研究的參與者。通過對每組人群中獲得的遺傳結果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就能優先考慮某些能對血細胞產生整體影響的特定基因。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或許就能改善科學家們預測個體遭受某些疾病風險的方法,並開發出新型更為有效的治療性手段。然而,後期科學家們還需要進行大量深入的研究來分析這些突變是否會對人群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一個主要的研究障礙就是讓研究人員知曉將全球所有人群納入到此類遺傳研究中的重要性,儘管相關研究的規模很大,但絕大多數參與者(74萬人群中大約有56萬人)都是歐洲裔人群,而這必然會將偏見引入到研究中。研究者希望能對迄今為止研究地很少的人群(比如東非人群或土著人)進行研究來闡明調節血細胞的新型基因。最後研究者總結道,有一點是明確的,為了更好的理解人類疾病並確保每個人(無論其種族)能因遺傳和精準化醫學研究而獲益,研究人員就必須在全球人群中對特定疾病進行關聯性研究。(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Ming-Huei Chen,Laura M. Raffield,Abdou Mousas, et al. Trans-ethnic and Ancestry-Specific Blood-Cell Genetics in 746,667 Individuals from 5 Global Populations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6.045

【2】The genetics of blood: A global perspective

by University of Montreal

相關焦點

  • 2019年終盤點: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在基因組中精確確定了調控染色質結構和DNA複製時間的特定DNA序列,相關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可能的模型,即DNA如何在細胞內摺疊以及這些摺疊模式如何影響遺傳物質的功能。
  • 年終盤點:2016年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同期發表的還有另外兩篇關於基因和環境如何影響免疫應答的研究。這些研究是人類功能基因組學計劃(HFGP)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受到感染;有些人會患自身免疫疾病,而其他人卻不會。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發現基因,環境因素以及腸道菌群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如何影響人們對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對不同病原體的應答。
  • 11-12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Top10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機體血液中的突變也會自然發生,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克隆性造血作用」(CH,clonal hematopoiesis),其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0%-20%。克隆性造血作用的存在會增加個體患血液癌症的風險,利用特殊的臨床基因組測序檢測手段,研究人員發現,克隆性造血作用在癌症患者中或許非常常見。
  • 【盤點】Nature多篇亮點研究揭示膀胱腫瘤基因組突變中DNA修復及...
    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者Getz及其同事報導了他們對大約300個尿路上皮腫瘤的深度分析結果,尿路上皮腫瘤是一種膀胱癌,其每年影響著全球接近15萬人的健康;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一種已知DNA修復過程—核苷切除修復的新型角色,同時研究者還首次闡明了菸草在癌症發生中的基因組證據。
  • 11-12月Nature雜誌不得不看的重磅級亮點研究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The gut microbiota i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ell dynamics in human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微生物菌群與免疫系統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血液中不同類型免疫細胞濃度的改變或與腸道中不同菌群的存在直接相關
  • 多篇文章聚焦RNA與機體健康研究新進展!
    先兆子癇的症狀起因於胎盤中發現的一種與血液中異常高水平的蛋白sFLT1相關的缺陷,其中這種蛋白作為一種抑制新血管生長的啟動/關閉開關發揮作用。降低循環sFLT1水平被認為是這種疾病的一種有希望的治療靶標。【4】Nat Med:重磅!
  • Cell綜述深度解讀!線粒體疾病療法開發的前景!
    研究者表示,為許多病人建立一種遺傳診斷還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尤其是那些攜帶核基因突變的患者,然而,隨著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出現,如今研究人員就會發現影響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新型遺傳缺陷,截至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在300多個基因中發現了致病性的突變,而識別特異性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其不僅能幫助揭示特定患者機體發病的分子機制,還能凸顯出此前並未考慮的患者特殊樣本在開發新型治療方法上的潛在重要性
  • Mol Cell:基因的剪接作用如何影響機體的患病風險
    RNA信息的規則,這或許能幫助研究人員準確預測特殊遺傳突變如何影響上述過程,同時還能幫助估測特殊突變如何影響機體的患病風險。細胞中的剪接機器能夠尋找剪接位點來從原始的RNA信息中準確移除內含子,基因組中所有剪接位點都比較相似但卻並不相同,而且小型的改變並不總會損傷剪接的效率,對於內含子5』剪接位點而言,在首個和第二個DNA位點,突變常常會產生較強的影響,而內含子其它位點的突變則會產生一些戲劇性的效果或者沒有任何影響。
  • 多篇文章解讀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的多種關鍵角色!
    當線粒體功能損傷,將啟動細胞內的線粒體未摺疊蛋白反應(UPRmt),使線粒體分子伴侶、蛋白酶、代謝相關基因等表達水平上調,重建線粒體穩態平衡。在多細胞的機體內,不同組織之間(神經細胞-腸道細胞)也會感知並協調各自的線粒體未摺疊蛋白反應,最終系統性調節機體整體的代謝水平並影響衰老進程。但是組織之間是如何交流、協調各自的線粒體穩態平衡的調控機制,還並不清楚。
  • PLoS Biol:科學家識別出影響機體壽命的關鍵基因
    2020年5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壽命大約25%的差異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其它則是由環境和生活因子所決定的,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促進機體長壽的所有基因。
  • 2020年10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他們研究了哪些基因修飾使得人肺細胞對SARS-CoV-2感染更具抵抗力。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的哪些基因和基因調控網絡是SARS-CoV-2感染所需的,抑制這些基因賦予了對這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他們描述了一系列以前沒有被認為是SARS-CoV-2治療靶點的基因。
  • 揭示那些科學家們獲得的「首次」研究發現
    研究者表示,這個數字大腦圖譜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解讀神經影像學研究的結果,比如對患者的神經影像學研究。Cell:重磅!首次發現大腦中存在少量輔助性T細胞,並揭示它們在大腦發育中的新作用doi:10.1016/j.cell.2020.06.026就像一個高度設防的總部,我們的大腦通過血腦屏障享有特殊的保護,不受身體其他部位循環的東西影響。這個高度選擇性的邊界確保了從血液到大腦的通道受到嚴格的控制。
  • 重磅級文章解讀心血管疾病領域研究成果!
    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150多萬人機體的DNA進行研究,鑑別出了特殊的DNA位點或能增加個體患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APOE基因突變和阿爾茲海默病之間的關聯,APOE基因主要參與膽固醇和脂質的代謝,該基因甚至會讓某些患者患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加倍,同時還會讓其他患者的發病風險增加12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介導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發病風險的其它DNA位點。
  • 2019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但是,缺乏CerS5活性則不會產生這些影響。」4.Cell:破解奧秘!母親的免疫力是如何轉移到嬰兒機體中的?這些研究人員證實非吸菸者體內的基因融合大多較早地發生,有時早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平均而言在肺癌確診前三十年發生。這項研究表明,這些攜帶致癌種子(oncogenic seed)的突變肺細胞幾十年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直到進一步的許多其他突變充分積累才進展為肺癌。這是首次揭示肺腺癌基因組結構變異景觀的研究。
  • JEM深度解讀!為何一個小小的點突變就能對T細胞的特性產生非常大的...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題為「Lack of NFATc1 SUMOylation prevents autoimmunity and alloreactivit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爾茨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這些過程的新細節,研究者發現,基因中微小的點突變或許就會修飾T細胞使其並不再有那麼強的保護特性
  • 生物谷2020年終巨獻|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如何對相關基因進行編輯以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效應。 此前研究結果表明,參與阿爾茲海默病發生的其中一個風險因素就是腦細胞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而且某些人群機體中攜帶有名為A673T的基因突變,相比一般人群而言,表達該基因突變的人群患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要比前者低4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編輯人類腦細胞使得個體機體攜帶基因突變A673T,同時他們發現這或許會降低個體患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
  • 年終盤點:2018年《細胞》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2018年3月,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對一種名為戴-布二氏貧血的遺傳性血液疾病進行研究,發現了一種控制紅細胞是否實現完全發育的機制,這種機制或與基因表達無關。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腸道菌群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目前科學家們並不是非常清楚腸道微生物組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很多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也都是在動物機體中進行的,研究人員並不能將相關的研究結果應用於人類機體的研究之中,此外,對於某個個體有益的健康腸道菌群並不一定對於其它個體有益。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落在機體健康上扮演者關鍵的角色,其能夠影響機體代謝,同時與肥胖、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直接相關。
  • Cell兩連發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揭示人類血液學特徵
    因此,影響人群內血細胞特性差異的因素同樣可能在同類人群的慢性疾病發病機理和健康差異中發揮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學特徵的分布和遺傳性血液病的患病率因種族而異。)與單基因血液疾病建立聯繫。作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血細胞性狀變異研究,這項研究提供了對血細胞參數調節,以及遺傳變異如何影響在稀有血液病中觀察到的變異性的新見解。同時,評估了「全方位基因模型」與血細胞表型的相關性,肯定了多基因變異對於複雜性狀和疾病風險的重大貢獻。此外,該研究為個體遺傳背景及該背景可能如何影響血液疾病的表現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
  • 近期全基因組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1】Cell:全基因組測序揭示出自閉症新的基因變異doi:10.1016/j.cell.2017.08.047基於對6歲兒童機體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突變,該突變能夠影響名為CASK蛋白的表達,而該蛋白對於兒童大腦發育以及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非常關鍵。研究者Isabelle Schrauwen教授表示,鑑別出新型的CASK突變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兒童多方面障礙發生的機理,同時也為後期我們開發新型療法來治療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