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源是影響城鎮規劃的重要因素

2020-11-28 中國巖土網

在生產力要素中,人們總認為資金是決定性要素。但在城鎮化過程中,資金並不一定是壓倒性的變量,文化卻具有更大的制約作用,並反過來對項目的投入及產出產生積極影響。文化資源對中國城鎮化的價值,如何高估都不過分。

在生產力要素中,人們總認為資金是決定性要素。但在城鎮化過程中,資金並不一定是壓倒性的變量,文化卻具有更大的制約作用,並反過來對項目的投入及產出產生積極影響。文化資源對中國城鎮化的價值,如何高估都不過分。

對城市規劃的決定性作用

在制定城鎮發展規划過程中,文化資源始終是影響規劃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為什麼文化資源具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具有信息傳承與文化標誌價值。以故宮為例,北京地名之所以稱為「京」,是因為她曾經是京城,而故宮作為皇宮就是對「京」的最直觀的證據與注釋。今天我們所有的建設不過是這個千年都城的延伸而已。因此,對於城市的歷史標誌我們只能敬畏,不能損壞。有鑑於此,各地決策者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時,大多充分聽取了文物局、文管所、文化局和文化人士的意見,對於文化遺產始終採取保護態度。新的建築風貌必須服從於傳統,而不是突破。相對於同城其他地區改造的熱烈與創新,傳統文化資源所在地卻只能是比較安靜。而一座城市的每一天就是在這樣一靜一動的韻律中度過的。

從整個城市規劃來看,文化資源既是規劃的起點,又是規劃的終點。新的規劃從文化遺產所在地外圍開始,建築紅線也以抵達文化資源的外圍結束。可以說,基於文化遺產的規劃是中國城鎮化規劃的重要特徵之一。文化資源決定發展規劃,決定著城市的格局與市容市貌。

對市民精神的平衡作用

城鎮化的首要特點之一是城鎮人口在短期內的大量聚集。單位空間內建築物和人的大量增加導致的視距急劇壓縮和活動空間的銳減,使人們不知不覺地成了城市的「囚徒」,原本舒坦的心胸和輕鬆的思維被壓迫了,必須有伸展的空間,既要放鬆大腦,又要伸展肢體。在城市規劃中,何處是伸展的空間?答案有兩個:一是自然遺產,二是文化遺產。

自然遺產讓人回到原始,文化遺產溫暖人的精神。因此,在城鎮規劃中,必須找出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邊界,作為規劃平衡的重要工具。有了河流、山脈、森林、草地和公園,這個城市才宜居;有了廟宇、古街、遺址、博物館、戲院、老字號等,人們才有去處;有了畫家村、戲劇街、主題公園等,人們才能活躍思維。因此,規劃者即便是在擁堵的老城邊角之地,「螺螄殼」裡也要做出文化的「道場」來,其目的是為了城市的發展,為了市民精神平衡的需要。因此,文化資源之於城市並非可有可無,相反,它是城市安定、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支柱。

雖然不能直接得出文化資源的多寡決定著城市發展規模的統計性推論,但是從發展現狀來看,即便像深圳這類原本是文化沙漠的新興城市,前期的規劃者也給深圳補了「文化課」,建設了世界之窗、錦繡中華和歡樂谷一類的文化娛樂場所,為後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化資源對於市民精神的調養、對於城鎮的可持續性發展意義是重大的。

對城市經濟的輻射作用

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往往從文化資源著手。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特點之一是名特新優產品與文化資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保護與開發並舉。招商引資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今天,中國的地縣級城鎮幾乎都有一個文化節,盛產毛竹有毛竹文化節,盛產藥材有藥材文化節,盛產板慄有板慄文化節,這些節日年年辦,年年有新亮點,年年鞏固其強勢產業,年年與新的經濟發展項目緊密結合起來,每一次節慶活動就是城鎮的一個博覽盛會,賓館酒店高朋滿座,到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

文化資源的旅遊功能一旦得到開發,經濟效益甚至能達到最大化。企業在文化資源的開發方面也費盡心機,極富創意,這其中尤以日用生活品和傳統產業為甚。中國各地的名酒,都是文化酒,品牌往往承載了地方最負盛名的文化。

中國城市經濟的一大特色是在地理經濟上,人們習慣於依託文化資源做項目。一旦接近文化資源的項目,其價格就要翻一番或數番。所以,在文化資源的局部地區,在保護區之外,往往是酒店、飯莊和商業林立,住宅樓密布。如果說文化資源需要投入進行保護的話,則其周邊和衍生產品的投資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能遠大於保護所需的投入。經濟是支撐城市可持續性擴張的基礎之一,而文化卻是城市經濟的支撐。

沒有文化的城鎮化是野蠻的城鎮化,而重視文化平衡建設的城鎮化則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評判城鎮發展規劃的優與劣,推測一個城市的前途,猜想一個城市的夢想是否能夠實現,關鍵要看它是否有文化方面的點睛之筆。

相關焦點

  • 饒及人:美國怎麼做城鎮規劃
    儘管規劃在中國越來越受重視,且有些城市規劃得很好,但仍有不少城市僅有規劃意識,卻未能達到規劃共識,尤其是缺乏一個以法律為依據來鞏固的共識,直接導致「一屆領導一個規劃」的現象很普遍。美國城市少有「千城一面」,重要原因在於城市規划過程「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一般規劃從社區開始,然後到區,再到市,最後到州。
  • 杞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土地規劃_土地資源網
    、城鎮廢棄物排放對耕作土壤的汙染就變得更為迫切和更加重要。  表4-5 杞縣規劃期內建設用地總規模變化表  單位:公頃  2、優化城鎮工礦用地布局  城鎮工礦用地在城鄉建設用地中佔有重要位置,是規劃期間杞縣經濟發展需要用地的重要保障,考慮到杞縣中心城區、產業集聚區以及重點鄉鎮的發展趨勢,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如表4-5所示。
  •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應對措施
    文章結合城鎮垃圾分類現狀,著重從操作技術、市場需求等方面,探究城鎮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以達到明晰資源處理手段,實現綠色化建設的目的。關鍵詞:城鎮生活;生活垃圾分類;垃圾焚燒發電;影響應對措施引言垃圾分類,是指按照標準將垃圾進行分類存儲、投放、搬運,是城市公共資源綜合利用中的活動總稱,具有物盡其用的作用,同時也為城鎮環境美化提供了保障。
  • 2016.12: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張永梅等)
    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基於浙江省的調查數據 張永梅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考察了工作單位屬性對延遲退休意願的影響。張樂川的研究表明勞動者的單位屬性是影響其延長退休年齡意願最為重要的因素,機關事業單位更易傾向延遲退休[20]。但是,李琴等的研究則表明工作單位性質對延遲退休意願無明顯影響[17]。
  • ...規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談雄安新區規劃新理念
    北京集聚的要素資源太多,「大城市病」較重,核心功能發揮受到影響。雄安新區承接高端資源,包括高等院校、事業單位、醫療健康機構、金融機構、企業總部和高新產業等。這些機構不是簡單的空間轉移,而要在轉移中實現集聚創新和推進改革。新區要營造優良承接環境,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 城鎮汙水處理廠次氯酸鈉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將糞大腸菌群數列為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指標。為保證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中糞大腸菌群數的穩定達標,一般採用在汙水處理環節末端設置消毒工藝的措施。常見的汙水消毒方式有化學法(如液氯、次氯酸鈉、二氧化氯、臭氧等)和物理法(如紫外線)。
  • 中國城鎮發展邏輯:行政,還是市場?
    對大城市規模的控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項重要內容。現實情況卻是,以京滬廣為代表的大城市,人口不斷集聚,為城市規劃和管理帶來諸多挑戰,如生態環境惡化、房價居高不下、交通擁堵嚴重、能源資源緊張、安全形勢嚴峻等。       儘管「城市病」嚴重,特大城市人口仍不斷增長。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 2.4 加強重大專題研究可包括但不限於:(1)研究人口規模、結構、分布以及人口流動等對空間供需的影響和對策;(2)研究氣候變化及水土資源、洪澇等自然災害等因素對空間開發保護的影響和對策;(3)研究重大區域戰略、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科技進步、產業發展等對區域空間發展的影響和對策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氣候變化等因素,系統梳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災害和風險評估。  2.4 加強重大專題研究  可包括但不限於:  (1)研究人口規模、結構、分布以及人口流動等對空間供需的影響和對策;  (2)研究氣候變化及水土資源、洪澇等自然災害等因素對空間開發保護的影響和對策;  (3)研究重大區域戰略、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科技進步、產業發展等對區域空間發展的影響和對策
  • 北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
    二、城鎮體系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北京城鎮體系的發展,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形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端,系洪積平原,北倚燕山山脈,西臨太行山山脈。在轄區範圍內,山區約佔總面積的2/3,平原約佔1/3。北京城鎮的規模和布局受地形影響很大,大部分分布在東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區。
  •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城鎮的起源及其動力因素分析
    [8]72 三、國王造就城鎮:城鎮起源的動力因素分析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城鎮的起源是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與王權、教會、商品經濟發展的關係最為密切,它反映了國王與賢人會議抗衡、國王與教會合作、國王與商人們互惠互利的關係,以及國王與丹麥入侵者之間較量的過程。這一過程體現了國王造就城鎮的歷史篇章。
  • 大運河山東段規劃出爐,這18個縣市區為文化保護核心區
    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有關要求,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協同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特編制《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 探索城鎮資源承載力 南通市海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啟動
    日前,南通市海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正式啟動,就海門空間、資源、環境、災害等多要素開展調查,系統評價南通市海門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和環境承載力,以期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數據,服務城市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全過程。
  • 李曉江:國土空間規劃與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昨日蒞臨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為骨幹員工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培訓,李曉江院長表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僅是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 江門市總體規劃概要_江門總體規劃概要_江門市自然資源局
    5.大氣汙染控制規劃對新建有汙染的項目一定要實行嚴格的環保「三同時」制度和汙染排放總量審批制度,應將其規劃建設在城鎮的下風向區,禁止在城市城區及其近郊新建燃煤鍋爐。推進現有汙染源整治,抓好超標率較高的汙染因子及汙染大戶的整治控制工作,抓好對群眾居住環境影響較大的局部汙染源的整治。
  • 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發布 專家:六大因素影響健康
    中國網財經12月22日訊 今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與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2015年全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狀態與養生狀況調查結果(以下簡稱: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養生指數為58.7分。其中,精神緊張、不良情緒、過度勞累、久坐不動、吃飯過飽、熬夜晚睡是影響健康的六大因素。
  • 長三角議事廳|文化與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路徑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發掘文化傳統、生態資源的重要價值,是實現鄉村振興、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期間,如何充分開發利用文化與生態資源,推動宜居宜業現代化新城建設工作?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2008—2020...
    第五節 資源利用  第六節 環境保護第六章 規劃的環境影響與評價  第一節 資源環境促進與約束因素分析  第二節 規劃與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協調性分析  第三節 規劃環境影響分析   規劃實施帶來的正面影響包括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的劃定,規範城鄉的開發行為,防止對生態敏感區的破壞;全面保護核心生態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功能
  • 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
    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專項規劃取得重要成果。油氣資源和新能源調查評價取得新進展,重要礦產資源勘查發現一批礦產地,新增了一批資源量。基礎地質調查程度進一步提高。重點地區土地資源調查監測成績顯著。完成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西部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示範工程取得成效。
  • 《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如何影響經濟和政治發展?
    這時,社會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學者把目光轉向文化因素,用它解釋各國的現代化、政治民主化、軍事戰略、種族和民族群體的行為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聯合與對抗。為本書撰文的學者當中,多數人都在這一文化復興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