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發菌期間的雜菌、侵染性病害都有哪些處理措施!

2020-12-05 豫鄉伊人

嗨,大家好,我是豫鄉伊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種植小知識是:猴頭菇發菌期間的雜菌、侵染性病害都有哪些處理措施!

科學防治病蟲害:

(一)發菌期間的雜菌:

1.接入菌種難以萌發,吃料困難 主要原因:菌種退化、老化;基料配方不合理,營養不全面、不均衡,導致菌絲抗性差;基料酸化;培養溫度不適宜等。 處理措施:更換脫毒菌種,並使菌種菌齡保持在40天內,或者完成發菌後7~10天。選用新鮮,無黴變的原輔料,並力求使配方科學、合理,在講究有機營養和營養平衡的基礎上,合理調配碳氮比,並使基料營養全面、均衡。

如基料酸化,發生原因是裝袋時間過長,或裝袋時基料產熱,或是滅菌起始溫度低,可對症下藥予以解決。調整培養溫度在25℃左右,以偏低為佳;尤其夏季發菌不得超過35℃,冬春季節應保持在15℃左右,不能低於5℃。 2.發菌期間發生雜菌,汙染嚴重 主要原因是滅菌不徹底;接種操作不規範;菌種自身攜帶雜菌;培養室雜菌基數較高,且無有效的預防措施等。

處理措施:無論出現任何雜菌的汙染,均應首先將其清理出培養室,進行有效的殺滅處理,不得在培養室內繼續留置,形成汙染源,造成大面積、連續性的汙染,並根據汙染情況,研究分析汙染原因,而後對症下藥進行徹底的處理,以防問題的重複發生。 菌袋中部或料內發生汙染斑點、斑塊,大都是滅菌不徹底引起的,也有個別是塑膠袋被扎破所致,應根據情況予以處理。

汙染點集中在兩頭接種處,大都是接種操作不規範所致汙染,根據對2003年秋季生產調研情況分析,接種環節的汙染率佔總汙染率的60%左右,主要因素:一是滅菌後的冷卻階段,在不具備專用冷卻室的情況下,將料袋隨便堆放,地面不潔、空氣汙濁,使雜菌自扎口處或破袋處進入。一般在菌袋生產中,要求設立相應的冷卻室,並進行有效的消殺處理,比如石灰水噴刷牆面、頂棚及地面,熱料袋進入後,應及時噴灑百病去無蹤溶液或12倍強優戊二醛溶液,使料袋移入過程中帶進的雜菌孢子被殺滅或抑制,以確保下道工序的安全。二是接種箱藥物燻蒸不徹底,規模化生產時,應予配備食用菌接種淨化機。

對菌種的攜帶雜菌問題,也不應很簡單地對待,筆者曾在調研中發現該類問題,並且較為突出。這裡牽涉到一個職業道德、業務素質的問題,同時也體現了引種用種者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規範的問題。如有的二級種或三級種發生了輕微的汙染,僅僅是米粒或玉米粒大小的斑點狀,在一定條件下,不再繼續擴大,後被食用菌菌絲全部覆蓋,就是菇農朋友形容的「雜菌被菌絲吃掉了」,但是,僅僅是覆蓋而已,雜菌孢子仍繼續存活,菌絲也無法將雜菌「吃掉」,當條件合適時,該雜菌仍會繼續生長和蔓延;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某些供種者將其作為「合格菌種」甚至「優質菌種」用於出售,結果必然是引種栽培戶因此而發生大面積汙染;當然,也不排除供種者沒有發現該汙染點,或者因為業務技術水平的限制對此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菌種使用環節。如引種時要仔細檢查、詳細諮詢,接種操作時,必須要在接種前將菌種用75%酒精進行表面擦拭,然後才能進行接種操作,這是起碼的,也是接種操作的基本要求。培養室雜菌基數較高的問題,許多菇農對此並不能從根本上認識,這其中至少有兩個問題:一是受環境影響,比如緊靠倉庫、廁所、草堆、垃圾、雞舍、糞堆等;二是沒有接受系統的技術培訓。

有條件的菇農可做一個有趣的試驗:製作PDA培養基,分裝20個培養皿,分別放於培養室的四角及門口、窗口,按頂部、地面、中間三層放置,打開皿蓋後15分鐘,重新蓋好培養皿,收集起來,置於30~35℃條件下培養,24小時後開始觀察培養皿內的雜菌菌落,區分開細菌、真菌,並進行計數,做好記錄。然後按上述再製作部分培養皿,放入接種箱,或按操作程序打開接種淨化機,同樣放置15分鐘後取出培養,24小時後進行觀察並記錄菌落數量。

兩相比較即可清楚,培養室的雜菌基數很高,一般將是接種箱或接種淨化機的控制範圍下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由此,試驗者可在思想上建立一個觀點,即,培養室的雜菌較多,應該經常予以消殺處理。 一般殺菌措施為:除正常的清潔、打掃、擦拭用藥外,菌袋進入培養室後,每5天左右噴灑一次百病傻或賽百09溶液是非常有必要的,噴灑目標為頂、牆、空間,尤其門窗處、進出口更是用藥重點。

(二)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主要表現為幼蕾死亡,幼菇發黃、死亡等。主要原因:菌種未經脫毒處理,或者儘管引進脫毒菌種後,轉接過程又感染病毒或病菌;覆土材料未經殺菌處理;環境、氣候不適宜,病害預防工作不到位等。 處理措施:使用未經脫毒的菌種進行栽培生產,發生病害的概率較高,如果採用脫毒菌種,則發病概率要小得多。

實驗證明,脫毒菌種的抗逆性、抗病性較高,較之普通菌種發病率一般可下降63%以上;但是當引進脫毒菌種尤其引進F0級原始菌種後,尚需轉擴F1級及F2級母種,繼之再轉接原種、栽培種直至栽培播種,期間要經多次轉接擴大,如果生產環境以及某些生產環節操作規程不規範,則有重新感染病毒病菌的可能,從而導致出菇期間發生病害。

病害的預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每隔5天左右噴灑一遍殺菌藥物,對預防和控制病害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遇2003年及2006年夏秋季節部分地區類似的高溫、多雨、高溼氣候,溼度居高不下,病害的發生將會更加嚴重,所以,更可顯示出預防工作的實用效果來。其中主要預防措施包括:清理衛生,保持潔淨,儘量降低溼度,保持適當通風,每5天噴灑一次百病傻或賽百09溶液等。

一旦發現有病害發生,則應立即清理病菇,將病菇表面覆土或基料清除1釐米深度後,塗刷200倍賽百09溶液,連續兩遍,以防病害形成蔓延,加劇危害。 病害發生後,無論真菌性病害,還是細菌性病害,均應清除病菇及其原基,並順便破壞其料面,然後根據病害嚴重程度兌制不同濃度的賽百09溶液,對病區進行噴灑或塗刷,隨後加強通風措施,待新料面重新長出菌絲,並有微黃色液滴出現時,重複前述出菇管理即可。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拜拜!

相關焦點

  • 園林植保信息——園林植物病害識別診斷和防治措施-園林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對植物生理功能的影響主要有:水分和礦物質的吸收和傳導;光合作用;養分的轉移和運輸;生長與發育速度;產物的積累和貯存;產物的消化水解與再利用;呼吸作用。2、植物病害的類型:按照病因類型分為侵染性病害(傳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非傳染性病害)。
  • 大棚蔬菜溫度管理和病害分析,你了解多少
    大棚西葫蘆2、大棚蔬菜保溫防凍措施有哪些?一是多層覆蓋,大棚十小棚十地膜十裙膜十草簾。二是選擇無滴棚膜。大棚蔬菜黃瓜1、大棚病害主要有哪些種類?植物病害的種類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 。根據這一原則, 植物病害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有病原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稱為侵染性病害;另一類是沒有病原生物參與, 只是由於外界環境條件的惡化或者植物自身的原因所引起的病害,稱為非侵染性病害,亦稱生理性病害。按照病原生物種類的不同, 侵染性病害還可以進一步分 ①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 如黃瓜霜黴病、 番茄早疫病等。
  • 葡萄常見病害及常用殺菌劑分析
    病害分兩種,一種是侵染性病害;一種是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溫度等環境引起。侵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入引起,而葡萄上常見的病害是由真菌侵染引起。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特點:由菌絲、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附屬結構等組成,多細胞;低等真菌:卵菌(霜黴菌、疫黴菌)。
  • 農作物病害的天敵竟然是它
    在農業生產中,各種病害會對農作物的健康造成極大地危害,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絕收「,給種植戶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農作物病害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其中侵染性病害又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線蟲病害等,真菌性病害佔總體病害的80%左右。
  • 【花園管家】一分鐘學會區別藥害還是病害
    經常聽到懂技術的人說「侵染性病害」與「非侵染性病害」,你能分的清不?如果能,那你又能分清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病害和線蟲病害」嗎? 大部分人對於其中有些病害的認識應該還是一個很凌亂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一起理一理這些病害。
  • 各種病害來襲 真菌、細菌、病毒病區分清楚很重要!
    通過症狀診斷,至少 可初步把病害與傷害或蟲害區分開來; 可把侵染性與非侵染性病害區分開來; 可把真菌性、細菌性病害與病毒性、線蟲性病害區分開來。
  • 如何準確判斷作物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生理性四種病害!
    對於種植戶來講,施肥打藥是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項措施,作物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病害,在防止作物病害的管理上,要根據作物的病害類型來準確判斷藥害的類型,然後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這是防治藥害最基礎和有效的一個環節。
  •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然而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長,水泥路面的許多病害也逐漸體現出來。主要現象為裂縫、沉陷、嚴重破碎板、板角斷裂、唧泥、錯臺、接縫材料破損等。引起各種病害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有外界因素,設計缺陷、施工問題及養護等原因,筆者通過多年來針對水泥路面不同的病害,採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現談談粗淺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農作物在日常生長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蟲害一般可以肉眼可見,快速判斷出具體的病害,但在遭受菌類侵染時,情況就複雜了,存在細菌、真菌、病毒,甚至是非侵染性病害等,不同病菌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防止手段,唯有快速診斷病原體,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止損,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
  • 茴香在種植的過程中有哪些病害和蟲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茴香在種植過程中會有一些病蟲害的困擾,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它的病害和蟲害以及防治措施。茴香病害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在莖、葉表面有一層白粉導致葉片枯萎。發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粉塵劑噴灑。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爛根。一是播種前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細土溝施或穴施進行土壤消毒;二是在定植時可用多果定可溼性粉劑兌水灌根。菌核病:主要危害莖、莖基及葉柄,造成植株變軟、腐爛。
  • 常見盆栽花卉真菌病害與細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專病還得專藥治
    不管是真菌性病害還是細菌性病害,他們之間雖有所區別,但是從成因、還有誘發因素看來,還是有相似地方的。通過分析這些成因、還有特點,找出兩者之間共同點和區別,採取相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徹底根治花卉盆栽的病蟲害。
  •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然而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長,水泥路面的許多病害也逐漸體現出來。主要現象為裂縫、沉陷、嚴重破碎板、板角斷裂、唧泥、錯臺、接縫材料破損等。引起各種病害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有外界因素,設計缺陷、施工問題及養護等原因,筆者通過多年來針對水泥路面不同的病害,採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現談談粗淺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 猴頭菇可強身健體 細數猴頭菇的5大功效
    猴頭菇是一種真菌類的食物,因為外形類似猴子的頭因此而得名,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菇類,有著非常高的營養價值,也是人們餐桌上可以經常看見的美食,那猴頭菇究竟有哪些功效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藥用價值,猴頭菇不僅可以做成美食,還可以入藥,在中藥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 桃樹常見病害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措施
    掌握桃樹常見病害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措施,讓病害遠離。 隨著目前農業的不斷發展,各個區域都開始發展除傳統農產品之外的其他作物。由於我國區域特徵的差異性,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氣候環境,而不同的氣候環境則能夠適合不同的作物生長。
  • 西紅柿土傳病害衝施什麼肥料?
    西紅柿是市面上常見的一種蔬菜,西紅柿炒雞蛋是每家每戶都愛吃的一道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大部分地區開始廣泛種植。但是近幾年棚室西紅柿普遍發生黃葉,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那麼,西紅柿黃葉的原因是什麼?西紅柿黃葉用什麼肥料防治?
  • 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針對流膠病的發生,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流膠病為什麼會發生?除了藥物塗抹,還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流膠病的發生?★流膠病為什麼會發生?流膠病發生的原因很多,從大範圍劃分,分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1】侵染性原因。
  • 病害研究專家潘良坤教你鯽魚病害防治方法
    病害研究專家潘良坤教你鯽魚病害防治方法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趙永鋒 水產養殖網 2016-06-30 17:18:00 今年鯽魚價格高漲,這對於鯽魚養殖戶來說,應該會是豐收的一年,養殖戶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怕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病害,導致養殖功虧一簣。為此,我們邀請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飼料營養與病害研究室潘良坤老師為我們講述鯽魚病害防治措施。
  • 猴頭菇除了能煲靚湯,還有這功能!
    猴頭菇是名貴的藥食兩用菌 在中國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 在保健食品方面 它又有哪些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