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基金行業再添勁爆新品

2021-01-10 華爾街見聞

MOM基金操作指引試行滿一周年之際,首批5隻公募MOM於12月31日正式獲批。

今年年內共有6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公募MOM產品,建信、招商、鵬華、創金合信、華夏的產品被批准成立。

據釋,MOM產品全程為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是海外發展非常成熟、規模體量很大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徵。

這類產品的核心對資本市場和投資策略充分研究,到市場上尋找最優秀的投資能力,通過組合構建及動態管理,力爭持續穩定地創造超額收益。因此,資本市場研究、投資管理人研究、動態組合管理環環相扣,是MOM模式投資管理流程必不可少的三大環節

建信基金認為,公募MOM主要具備三大優勢:一是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化。MOM基金能夠甄選不同領域投資顧問,匯集股票、債券、商品和外匯等多類資產投資優勢;二是有利於投資策略風格更多元;三是分散配置,風險更可控。此外對於投資者來說MOM產品更加凸出長期投資的重要性,旨在鼓勵投資者錨定長期收益,有利於解決「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這一難題,保護投資者利益。

另外,MOM產品也是對FOF產品的有益補充和擴展。根據Lipper的統計數據,美國MOM產品市場規模從2000年底的3198億,已經快速增長至2017年後的12229億美元。2017年以後,共同基金規模達到18.75萬億美元,MOM產品規模佔比6.5%。相比FOF產品,MOM中管理人與投顧(相對母F與子F)的溝通效率更高,質量控制更全面有效,在投資運作的前、中、後全流程都更能夠形成合力。

相關焦點

  •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基金投資品種更豐富
    在MOM基金相關操作指引發布1周年之際,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日前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工具。MOM(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是海外發展非常成熟、規模體量很大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徵,既可以實現管理人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又能發揮不同資產管理機構在特定領域的專業投資能力。建信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募MOM主要具備三大優勢:一是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化。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 基金公司火速解讀投資機會
    本報記者 王思文 12月31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公募處獲悉,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已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投資工具。
  •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 這五個問題 投資者需要知道!
    摘要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 這五個問題 投資者需要知道!】2020年12月31日,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
  • 首批5隻公募MOM終獲「準生證」 有望成長為萬億元級細分市場
    早在2020年年初,就有多家基金公司上報MOM產品。直到年末收官,公募MOM才塵埃落定。2020年12月31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公募基金處獲悉,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時隔一年後,2020年12月31日,國內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拿到「準生證」,為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再添一個新的投資工具。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落地資產配置迎來新工具
    2020年最後一天,公募基金行業迎來 「新年大禮包」。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正式落地,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
  • 首批公募MOM獲批之際,海川證券深度解讀MOM與FOF工具
    海川證券作為中概股券商(Nasdaq:MTC),目前主要聚焦境內外MOM業務,旗下設立的「海川MOM全球精選」基金,遴選並投資於境內外優秀管理人。本文就為大家帶來關於MOM與FOF工具的解讀。經過一年系統搭建、人員籌備、產品答辯,以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MOM產品獲批為標誌,首批公募MOM基金產品正式走進公眾視野。
  • 首批公募MOM獲批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拔頭籌
    2020年最後一天,基金行業收到 「新年大禮」。首批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正式獲批,投資者將在2021年迎來一類新的基金產品。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經過一年的系統搭建、人員籌備、產品答辯,公募MOM正式揚帆起航。
  • 公募重大創新首批MOM正式獲批!最全解讀來了
    2020年最後一天,公募基金行業迎來 「新年大禮包」,一類重要的創新產品正式 「落地」。基金君獲悉,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產品今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這類基金後繼有望儘快投入發行工作,2021年投資者很快就迎來一類新的基金產品。
  • 首批公募MOM獲批 「三大投資優勢」搶先了解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12月31日下午,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業內獲悉,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建信基金、華夏基金、創金合信基金上報的首批5隻MOM產品正式獲批。相關公募人士表示,相比傳統基金,MOM產品通過資產配置降低單一資產和單一風格方面的風險集中度,平滑波動,降低風險。
  •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 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距離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不到半個月時間,首隻公募MOM已經呼之欲出。1月13日,建信基金髮布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公告顯示,1月20日這隻創新產品就將啟動發行,是首批獲批、首隻發行的公募MOM,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人民幣,而其餘4隻已獲批的公募MOM暫時沒有明確的發行計劃。2020年12月31日,首批公募MOM正式獲批。
  • 公募MOM首批產品獲批 創金合信群力MOM定性+定量做資產配置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被業內譽為中國居民財富再配置元年,公募基金憑藉其良好的賺錢效應獲得更廣泛的關注。為更好地滿足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和更深入地參與資本市場改革,這一年公募基金的創新層出不窮——從科創主題基金、創業板定開基金到如今的公募MOM基金。
  • MOM:公募新寵偏愛「混搭」
    原標題:MOM:公募新寵偏愛「混搭」   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基金市場又迎來新品種加盟,首批5隻公募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集體獲批。
  • 首批公募MOM來了!選最牛基金經理操盤,從業超十年、管過大錢是關鍵...
    MOM基金操作指引問世周年之際,首批公募MOM基金終於來了。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許諾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華夏、招商、建信、鵬華、創金合信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MOM已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
  • 首隻公募MOM下周發行
    來源:金融投資報國內首批公募MOM(Manager of Managers,管理人中管理人)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後,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有基金公司迅速啟動發行工作。廣發和景順長城被選為投資顧問作為首隻發行的公募MOM,招募書顯示,建信智匯優選MOM主要是通過優選投資顧問為特定資產單元提供投資建議和靈活的投資策略,捕捉市場中的投資機會,並且採用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降低波動風險的同時,爭取獲取穩定的收益。
  • 重大創新:首隻公募MOM這一天開始發行
    來源:中國基金報公募基金市場很快將要迎來一類嶄新的品種。去年最後一天,首批5隻公募MOM同時獲批,時隔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有基金迅速啟動發行工作。根據相關募集時間表安排,首隻公募MOM將在下周進入新基金髮行市場,待正式成立之後進入投資運作階段。
  • 首隻公募MOM呼之欲出 基金公司競帆萬億藍海
    來源:上海證券報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首批公募MOM(Manager of Managers)產品獲準後,建信基金率先發力,宣布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MOM將於1月20日正式發行。這意味著國內公募MOM業務正式起航。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本報記者 周尚伃  目前,拓寬公募基金業務鏈條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新年伊始,又一家券商獲公募基金「入場券」。至此,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隊伍已增至14家。
  • MOM是什麼?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基金君12月31日,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期待已久的MOM正式獲批。據金融界基金獲悉,首批MOM分別來自招商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建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五家公司。業內人士對金融界基金分析,本次公募MOM產品的獲批,對於彌補金融市場產品線、豐富投資品種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 公募密集布局 580億ETF及戰略配售基金躍躍欲試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正式啟航,創業板市場不僅迎來註冊制後首批上市企業針對創業板市場的新環境,多家公募已經完成系統、淨值估算等方面調整,並與交易所開展了測試演練,公募基金已經準備就緒。 基金公司完成 系統調整和測試演練 按照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的交易規則,股票、相關基金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增至20%。針對新的交易制度,基金公司已經完成了相關系統調整,淨值估算閾值設置,並與交易所進行了測試演練。
  • 2021年第一批爆款基金來襲:吸金逾500億 公募看好後市結構性行情
    這也是近三年首家獲批公募牌照的券商系資管公司。中基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僅次於中信證券,位居行業第二位。 據業內人士透露,自證監會2018年優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行政許可審批程序後,審批程序為證監會先批准,申請人進行籌備並通過證監會現場檢查後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