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罕見肌肉疾病,這家初創發力抗體-寡核苷酸療法

2020-12-04 DeepTech深科技

8 月 10 日,專注於治療肌肉疾病的初創公司 Dyne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金額高達 1.15 億美元。本輪融資由 Vida Ventures 和 Surveyor Capital 領投,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 和 Franklin Templeton 等跟投。值得一提的是,成立短短 2 年左右,這家公司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 1.6 億美元。本次融資將會加速公司肌肉疾病治療管線進入臨床以及進一步開發包括心臟和代謝性疾病在內的其他適應症管線。

這家初創緣何獲得眾多知名 VC 青睞,短短幾年獲得巨額融資?

Dyne Therapeutics 成立於 2018 年,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由知名 VC Atlas Ventures 孵化,是一家針對嚴重肌肉疾病開發靶向治療的生物製藥公司。公司擁有管理經驗豐富的強大領導團隊,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Jason Rhodes 是哈佛 RNA 醫學研究所顧問委員會成員;執行長 Joshua Brumm 具有豐富的醫療行業領導和融資經驗,先後領導了 Kaleido、Versartis 和 ZELTIQ Aesthetics 等的 IPO 上市,還於 2014 年被評為 「市值 5 億美元以下公司,矽谷商業期刊年度財務長」;首席科學官 Romesh Subramanian 擁有豐富的藥物研發和轉化醫學領導經驗,曾在 Alexion Pharmaceuticals 領導新藥研發研究以及核酸、抗體和酶替代療法,還在製藥巨頭輝瑞擔任要職。

該公司正在利用其專有的 FORCE 平臺開發下一代寡核苷酸療法,FORCE 平臺以 TFR-1 受體為靶點(TFR-1 受體在肌肉細胞表面高度表達),通過將抗體與治療嚴重肌肉疾病的寡核苷酸連接來設計治療分子,特異性抗體通過與受體結合,將寡核苷酸帶到疾病部位並進入到肌肉細胞中,寡核苷酸將會與致病性 RNA 結合,破壞蛋白質的翻譯過程,分解致病性 RNA,從而恢復肌肉健康。

圖 | 針對肌肉疾病靶向療法(來源:Dyne Therapeutics 官網)

公司主要聚焦三大罕見肌肉疾病,包括 1 型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症(DM1)、Duchenne 型肌營養不良症(DMD)和面肩胛肱型肌營養不良症(FSHD)。目前,這三個管線正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FSHD 管線進展比另外兩個管線進展稍慢。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擴展其他適應症,包括心臟病和代謝性疾病,現在正處於藥物發現階段。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系統疾病,特徵主要是進行性肌無力、肌萎縮和肌強直。DM1 主要是由強直性肌營養不良蛋白激酶基因(DMPK)變異而導致的肌營養不良。DM1 候選藥則是由專有抗體、偶聯鍵和反義寡核苷酸組成,可以降低細胞核中 DMPK RNA 突變水平;

DMD 是由於編碼抗肌萎縮蛋白的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疾病,該蛋白對肌肉細胞正常功能發揮重要作用。DMD 候選藥物則主要由專有抗體、偶聯鍵以及二胺嗎啉代寡核苷酸組成,能增強細胞核中特定的 DMD 外顯子跳躍,抗肌萎縮蛋白表達增加,從而減少肌肉損傷;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FSHD)是一種遺傳性肌肉疾病,由於 DUX4 基因在肌肉組織中異常表達引發,主要特徵是進行性骨骼肌功能喪失。FSHD 候選藥由專有抗體、偶聯鍵和反義寡核苷酸組成,通過減少 DUX4 基因的表達來恢復肌肉正常功能。

圖 | Dyne Therapeutics 在研生產管線 (來源:Dyne Therapeutics 官網)

對於此次領投 Dyne Therapeutics,Vida Ventures 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 Stefan Vitorovic 表示:「Dyne 公司的 FORCE 平臺有望改變肌肉衰弱疾病患者的生活, 我們很高興能與 Dyne 及其一流的團隊合作,為公司推進其項目和追求其偉大的願景而努力。」

除了 Dyne Therapeutics 正在探索利用抗體偶聯寡核苷酸治療嚴重的肌肉疾病外,另一個抗體寡核苷酸結合物玩家 Avidity Biosciences 早已開始了在這一賽道的布局。

Avidity Biosciences 成立於 2013 年,總部位於加州拉荷亞市,是一家正在開創抗體 - 寡核苷酸偶聯物療法治療遺傳性肌肉疾病的生物醫藥公司。Avidity 的執行長 Sarah Boyce 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生命科學領域運營、商業化以及領導經驗,為患者帶來了包括 Tegsedi,Waylivra 和 Soliris 等在內的多個創新療法,此前它還擔任諾華以及羅氏等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的多個主管職位。公司的首席科學官 Arthur A. Levin 博士是 RNA 治療領域的關鍵意見領袖,擁有近 30 年的藥物研發經驗,他參與過很多寡核苷酸研發工作,包括首個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反義藥物和首個小 RNA 靶向療法藥物。目前,公司共有僱員 38 人。

基於公司專有的 AOC 平臺開發一系列新型寡核苷酸療法,這些寡核苷酸療法既結合了單克隆抗體的組織特異性又寡核苷酸療法的精準性。公司 AOC 療法管線豐富,包括 AOC 1001(DM1)、AOC - 肌肉萎縮(肌肉萎縮)、AOC-DMD(Duchenne 型肌營養不良症)、AOC-FSHD(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和 AOC - 龐貝氏症(龐貝氏症)等。目前,產品管線均處於臨床前階段,進展最快的是 DM1 管線,進入到 IND 申報階段,其他管線則處於發現階段和先導化合物優化。

圖 | Avidity Biosciences 在研管線(來源:Avidity Biosciences 官網)

除肌肉疾病的管線以外,公司還在開發免疫細胞以及其他細胞類型。2019 年 4 月,與禮來達成價值 4.4 億美元的大單,雙方基於 Avidity 的 AOC 平臺推進潛在藥物開發,適應症擴展到免疫疾病以及心血管、肝臟和肌肉相關疾病。同年 11 月,該公司完成了 1 億美元 C 輪融資,助力開發 AOC 藥物遞送新技術。

從研發管線看,兩家公司勢均力敵,均處於臨床前,都在發力早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從適應症看,Avidity 管線更為豐富,兩家公司除了肌肉疾病核心管線以外,均布局心臟病等其他管線。縱觀 Dyne Therapeutics 的整體布局以及發展路徑,大有厚積薄發,迎頭趕超之勢。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2020 年 6 月,Avidity 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IPO 上市。上市當日,股價較發行價上漲 58.33%,市值達到 8.82 億美元。前有 Avidity 成功上市,再有此次完成巨額融資,外界難免會有猜測,Dyne Therapeutics 是否也會開始 IPO 進程?

Endpoint 編輯針對該公司的 AOC 療法應用等相關問題表達採訪訴求時,Dyne Therapeutics 並未接受此次採訪,這似乎也釋放了一個信號 - Dyne Therapeutics 可能也在準備開啟 IPO 進程。

相關焦點

  • 聚焦罕見肌肉疾病,這家初創發力抗體-寡核苷酸療法
    該公司正在利用其專有的 FORCE 平臺開發下一代寡核苷酸療法,FORCE 平臺以 TFR-1 受體為靶點(TFR-1 受體在肌肉細胞表面高度表達),通過將抗體與治療嚴重肌肉疾病的寡核苷酸連接來設計治療分子,特異性抗體通過與受體結合,將寡核苷酸帶到疾病部位並進入到肌肉細胞中,寡核苷酸將會與致病性 RNA 結合,破壞蛋白質的翻譯過程,分解致病性 RNA
  • 10款獲FDA批准上市 超20款在臨床開發 寡核苷酸療法潛力如何?
    寡核苷酸可通過一系列過程來調節基因表達,包括基因沉默、剪接調節、非編碼RNA抑制、基因激活、基因編輯等等。因此,這類藥物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大多數寡核苷酸通過鹼基配對方式與同源目標分子相互作用。此外,核酸還可以通過形成三維二級結構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這一特性也被用於疾病治療藥物的開發。例如,核酸適配體(aptamers)是一種結構核酸配體,可作為特定蛋白的拮抗劑或激動劑。
  • 10款獲得FDA批准上市,超20款在臨床開發,寡核苷酸療法潛力有多大?
    本文中,我們將結合發表在Nature上的這篇文章,以及公開資料,帶大家了解下寡核苷酸療法的種類,以及當下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應對策略有哪些。寡核苷酸可通過一系列過程來調節基因表達,包括基因沉默、剪接調節、非編碼RNA抑制、基因激活、基因編輯等等。因此,這類藥物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 大多數寡核苷酸通過鹼基配對方式與同源目標分子相互作用。此外,核酸還可以通過形成三維二級結構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這一特性也被用於疾病治療藥物的開發。
  • Nature綜述:隨著臨床試驗成功,RNA療法正在蓬勃發展!
    所有三種藥物關注的聚焦點是腫瘤學,包括22%的寡核苷酸候選藥物和45%的mRNA候選藥物。除了腫瘤學,寡核苷酸生物學分配已經形成了優先考慮的管線。從罕見到常見的疾病RNA療法在治療罕見疾病,尤其是神經和肝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1種處於臨床研究後期階段的RNA治療藥物中,有18種處於孤兒狀態(表1)。迄今為止,商業上最成功的藥物是nusinersen,截至2019年底的銷售額為47億美元(圖1e)。
  • 反義寡核苷酸療法似乎能有效治療多種類型的神經變性疾病
    我們機體的基因由DNA組成,DNA中包含有促進細胞發揮功能的特殊代碼,利用這種信息其就能夠製造維持細胞功能的多種蛋白;而反義寡核苷酸則能夠幹擾DNA和蛋白質之間的關鍵階段,即DNA被轉化成為信使RNA(mRNA)的過程。
  • 2016年生物初創「新星」Top20,CRISPR竟然不是No.1?
    這家公司同樣聚焦於腫瘤免疫領域,研發項目包括抗體、T細胞、NK細胞等。• NantCell經安進(Amgen)公司授權使用一種腫瘤抗體。此外,一家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生物技術公司VivaBioCell SpA已被NantWorks旗下的VBC Holdings收購。• NantCell完成了總額7500萬美元的融資。
  • FDA批准的寡核苷酸類藥物及在研反義寡核苷酸類藥物一覽
    寡核苷酸,是一類20個左右鹼基的短鏈核苷酸的總稱(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FDA批准的寡核苷酸類藥物Vitravene (Fomivirsen)中文名福米韋生,是FDA批准上市的第一個反義寡核苷酸類藥物,由Isis Pharmaceuticals同Novartis聯合研發。
  • 反義核苷酸藥顯身手,神經系統疾病迎曙光
    增加或降低蛋白質水平的基因療法提高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希望。然而,將這些發現轉化為有效療法頗具挑戰性。 使用如CRISPR的基因工程技術在鹼基層面重編DNA距離常規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許多臨床研究人員已經轉向更直接的基於基因組的方法來治療大腦疾病:即操縱RNA來修改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水平。 DNA提供了遺傳密碼,其姐妹分子RNA將該代碼轉化為執行大腦和無數身體功能的蛋白質。
  • 合全藥業寡核苷酸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
    來源:美通社上海2020年1月3日 /美通社/ 藥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藥業今日宣布,其位於常州市的寡核苷酸原料藥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重要裡程碑標誌著合全藥業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寡核苷酸原料藥從臨床前到商業化的一站式工藝開發及生產服務,賦能客戶推動寡核苷酸的創新療法早日進入市場,造福全球病患。近年來,核酸藥物的研究逐漸成為全球創新藥領域的熱門方向,更有多款核酸藥物獲FDA批准上市。為了幫助客戶加速新藥上市,合全藥業不斷加強寡核苷酸平臺建設。
  • 靶向KRAS基因 Oncogenuity攜手哥倫比亞大學開發寡核苷酸技術
    Fortress Biotech公司宣布,其新的合作夥伴Oncogenuity公司已經與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籤訂了一項全球獨家授權協議,以開發用於治療基因驅動型癌症的新型寡核苷酸療法。其最初合作開發的療法將治療由被稱為「不可成藥」的KRAS基因驅動的癌症。
  • 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20家美國醫藥初創公司
    Ovid是一家專注於開發治療大腦罕見疾病藥物的私人公司。2015年4月,Ovid與Lundbeck達成了gaboxadol的全球合作開發協議,Ovid擁有gaboxadol的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權利,負責gaboxadol未來所有的開發和商業推廣工作。Lundbeck成為Ovid的小股東,將從gaboxado的開發過程中獲得裡程金和銷售分成。
  • 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獲世博會創新品牌殊榮
    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獲世博會創新品牌殊榮國際創新製造傑出貢獻獎行業十大創新品牌在上海世博會DEVNET館「國際製造創新節」上,由北海市巨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等40餘個中國創新製造的品牌喜獲「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製造行業十大創新品牌
  • SurePrint技術,寡核苷酸的高通量私人定製
    安捷倫擁有全球領先的工業級寡核苷酸合成技術,藉助該技術安捷倫可以提供業內最為靈活的寡核苷酸合成,包括合成基因晶片、二代測序的靶向捕獲探針文庫、FISH探針,以及最近非常熱門的CRISPR 嚮導RNA文庫。安捷倫之所以具備如此全面而靈活的合成能力,還要追溯安捷倫的歷史。
  • PNAS:利用鋅指核酸酶技術建立寡核苷酸突變疾病模型
    本文中,研究人員利用鋅指核酸酶技術製造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通過提供同源重組的模板,在Rab38基因上引入了寡核苷酸突變。Rab38基因編碼一個小的鳥苷三磷酸酶,這些酶的作用是調節胞內囊泡運輸。以前的研究報導過用鋅指核酸酶進行基因插入和敲除,核苷酸的置換尚屬首次。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研究人員描述了兩種名為COV2-2196和COV2-2130的抗體如何與病毒表面S蛋白的不同位點結合,以及這兩種抗體的組合性療法如何幫助降低感染小鼠機體中的病毒負擔,並保護其免於體重下降和肺部炎症的風險。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他們如何利用這種快速抗體發現的平臺來分離能夠抵禦促進SARS-CoV-2感染肺部細胞的表面刺突蛋白(S)的成百上千種人類單克隆抗體。研究人員描述了兩種名為COV2-2196和COV2-2130的抗體如何與病毒表面S蛋白的不同位點結合,以及這兩種抗體的組合性療法如何幫助降低感染小鼠機體中的病毒負擔,並保護其免於體重下降和肺部炎症的風險。
  • B肝在研新藥治療性寡核苷酸,調節敏感分子靶點,慢性肝病新策略
    近年來,以寡核苷酸為基礎的治療方法成為一種治療肝臟疾病的新方法。研究人員發現,治療性寡核苷酸由15至30個核苷酸組成,與編碼疾病相關蛋白或調控性非編碼RNA的信使RNA(mRNA)的特定區域互補,並能夠幹擾靶基因的表達。
  • PLoS ONE:新技術酶法大規模製造高純度硫代修飾寡核苷酸分子
    ,用於生產成分高純度的寡核苷酸類基因藥物。文章的通訊作者,中國海洋大學的汪小龍副教授解釋道:「我們首創了一種新的基於熱循環的寡核苷酸擴增方法,稱為「聚合酶-內切酶擴增反應」(Polymerase-endonuclease amplification reaction, PEAR),該方法採用酶催化法使寡核苷酸分子數目指數增加,實現寡核苷酸的自我複製,大大提高寡核苷酸產品的純度。」
  • Gut:結合NFkB的寡核苷酸可以抑制小鼠炎症性腸病
    研究者在4月的《腸》(Gut  2007;56:524-533.)雜誌上報告,結合核因子κB  (NFkB)的一種寡核苷酸的直接傳送可改善小鼠炎性腸病(IBD),並恢復組織內環境穩定。       美國Intermune公司的Rolf  O.  Ehrhardt博士及其同事指出,NFkB是IBD的一種主要轉錄調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