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建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橋合龍:可抵禦零下60攝氏度嚴寒

2021-01-13 澎湃新聞
5月31日,中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橋合龍。新華社 圖

新華社哈爾濱6月4日電,近日,在中俄雙方建設者的合力下,中俄合建的黑河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下稱黑龍江大橋)順利合龍。現場,中俄雙方建設者歡欣鼓舞,共同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

黑河口岸是我國一類口岸,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界江黑龍江相望,黑河市被稱為「中俄雙子城」。隨著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兩地間的人文、貿易往來愈加活躍。但長期以來,中俄兩國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通道不暢始終是困擾雙邊貿易加速發展的瓶頸之一。

1988年,兩國提議在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間修建公路橋。2015年9月,兩國交通運輸部門籤署了《〈建橋協定〉修訂議定書》。2016年12月,黑龍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黑龍江大橋全長1284米、寬14.5米,主航道跨徑147米。路線全長19.9公裡,中方6.5公裡、俄方13.4公裡,標準為二級公路。全線建設在高寒地區,開工建設以來,兩國大橋建設者攜手並肩奮戰,戰勝了冬季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和2018年黑龍江超警戒洪水。

中俄黑龍江大橋合資公司總經理黃雲湧介紹,為了保障大橋建設質量,保證鋼材的使用力學性能,上部鋼梁材料採用中國生產的Q420F級耐候鋼,可耐零下6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同時,大橋使用了6萬套耐候鋼螺栓用於鋼梁連接。

黑龍江大橋是我國高緯度寒冷地區的首座鋼混疊合梁矮塔斜拉橋,在設計與建造中體現了「綠色理念」。在江面上進行大土方量的施工建設,難免影響水體生態系統。黃雲湧介紹,為把影響減到最小,大橋建設方專門購買了魚苗,投放到上遊。每到魚類產卵期,環保部門就會嚴格監測水質和魚類資源生存狀況,若發現問題,隨時調整施工方案甚至設計方案。另外,為防止對黑龍江水質造成汙染,施工期間大橋上所有積水都通過管道排到地面淨水池,淨化後再排放。

為解決大橋建設資金問題,中俄兩國地方政府成立合資公司,開創性提出「共貸共建、同步實施、統一運營、收費還貸」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大橋建設期間,雙方互派人員合署辦公,在聯合工作組框架下,建立「密切溝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大橋建設。

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說,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歷史性突破1000億美元,黑龍江大橋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我國東北地區和俄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還將帶動我國對俄投資,有力促進互聯互通,便利雙方經貿和人員往來,豐富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內涵。

目前,黑龍江大橋項目整體累計完成投資19.2億元,佔總投資77.7%,預計2019年底交工驗收。 

(原題為《抵禦零下60攝氏度嚴寒 嚴格保護界江生態環境——揭秘中俄合建的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橋》)

相關焦點

  • 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即將合龍貫通
    9月15日,從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9月底合龍貫通。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平潭大橋 本文圖片均來自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平潭大橋於2013年11月開建。
  • 橋梁大事:平潭海峽大橋完成阻尼器安裝 洪溪特大橋右幅合龍
    (來源:楚天都市報)02洪溪特大橋右幅合龍文泰高速實現全線單幅貫通7月20日,在浙江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橋右幅施工現場,大橋建設者正在距谷底260米的高空進行中跨合龍作業,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順利澆築完成,這座矮塔斜拉橋實現右幅合龍,意味著文泰高速公路迎來了全線單幅貫通。
  • 橋梁大事:滬通長江大橋432根阻尼器安裝完成 舞水灣灘特大橋合龍
    據介紹,亮化景觀設計採用全LED燈具的照明方案,大橋的主塔、斜拉索、橋梁輪廓、橋墩、拱橋拱身、系杆等為承光載體,在夜空中凸顯橋梁結構特徵,將橋梁的輪廓、層次、立體形態展示在人們視野中,展現出大橋的簡潔大氣、莊重雅致。據了解,全橋的亮化景觀工程預計於6月底前結束,同步還將進行公路橋面劃線等後續收官作業,隨後將迎來交工驗收。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合龍 系世界上最長公路沉管隧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中,最後12米也就是最終接頭的安裝,5月2日完成對接。對接成功代表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香港東方日報網2日稱,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
  • 零下60華氏度的嚴寒使美國尼亞加拉瀑布「結冰」
    目前,美國東北部正處於嚴寒之中,風寒溫度幾乎達到零下60華氏度。美國結冰:隨著加拿大邊境氣溫驟降,尼亞加拉瀑布部分地區結冰。這一巨大的自然奇觀的大片土地已經被凍住了,遊客們成群結隊地前來觀看這一罕見的奇觀。興奮的遊客們在這個橫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邊界的景點上,拍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靜態水域和壯麗景色的照片。
  • 世界第一高橋在四川這個地方合龍
    大橋橋址所在處風速猛,最高達10級,建設中全程嚴密監控風速,一旦超過6級就停止作業。   赤水河大橋成功合龍,標誌著大橋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其建成後,川黔大通道古藺至習水段高速公路將實現通車,四川再添一條南下的高速公路新通道。
  • 拉林鐵路藏木特大橋順利合龍
    人民網山南9月28日電 9月28日上午10點左右,伴隨著一首悠揚 「天路」,拉林鐵路藏木特大橋隔著雅魯藏布江勝利合龍由中國中鐵廣州局集團承建的藏木特大橋自2015年7月1日開工興建以來,歷經一千多個日夜,終於迎來了這一階段性的勝利,該大橋的建成也為拉林鐵路的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藏木特大橋位於西藏加查縣安饒鎮桑加峽谷內,是首座跨過雅魯藏布江的鐵路橋梁。
  • 玉楚高速綠汁江特大橋 世界最大跨度單塔單跨懸索橋主塔封頂
    近日,由中國中鐵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單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玉楚高速綠汁江特大橋塔柱順利封頂。綠汁江特大橋主塔為雙塔門式框架結構,塔柱總高156米,為C50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共分28節澆築,本次澆築的部位為大橋主塔最後一個節段,即塔冠部分,共澆築混凝土113立方米,歷時6小時完成。綠汁江特大橋為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的重點控制工程,位於易門縣與雙柏縣交界處,跨越綠汁江。大橋全長798米,橋面為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100公裡,兩岸均直接與隧道連接。
  • 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 可抵禦12級颱風、9級...
    昨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江門日報訊 (文/圖 畢松傑 閔輝 柏宇) 昨日(5月4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東岸主塔此前已經封頂,至此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標誌著大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快速通道,為大橋合龍和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零下42攝氏度 嚴寒中堅守崗位
    東北網1月7日訊(記者 陳南竹)近日,漠河迎來今年冬季氣溫新低,零下42攝氏度的極寒天氣導致道路能見度不足100米,部分街道能見度不足50米。按照市公安局冬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部署,漠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加大路面警力投入,疏導交通,確保轄區道路交通平安、暢通。嚴寒下堅守崗位。
  • 滬通大橋「巨傘」開始「調弦」,計劃明年3月達靜態驗收條件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調纜21日在密集的江雨中拉開帷幕。調纜是滬通大橋全橋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階段,也是中國纜索結構橋梁技術進步最為顯著的階段。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鄭州索纜公司密切合作,對全橋432根斜拉索的拉力進行精確調整,最終使主橋的線型達到設計要求。
  • ...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廣西最大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動工 錢塘江...
    (來源:珠海特區報)02蒼龍澗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繼6月24日蒼龍澗特大橋主橋連續剛構段順利合龍後,經過施工單位再接再厲、日夜奮戰,8月30日18時30分,蒼龍澗特大橋左幅第20跨最後一片T梁架設完成,國道310南移項目首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大橋實現全橋合龍。
  • 獨行圖們江:沿國防公路感受朝鮮
    龍口山哨所依山面水而建,國防公路就在門前通過,公路前面是林地和林中的圖們江,哨所後山有風力發電設備,白天哨所有1-2公裡的安全輻射區域,到了夜晚可能就壓縮到500米。我始終保持在安全區域內活動。就在我隨意在林間穿行時,忽然發現一些低矮小灌木上結著許多藍色果子,這不是藍靛果嗎!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禮嘉嘉陵江大橋預計明年初合龍 重慶智能建造「加速跑」背後是有...
    據中建隧道黨委書記、董事長杜永強介紹,近年來,中建隧道先後承建了集團首個自主海外盾構項目——新加坡地鐵C715項目,國內首座大跨徑梁拱組合剛構橋——重慶市快速路二橫線禮嘉嘉陵江大橋;全國首例穿越全新世地震斷裂帶的特長公路隧道——華麗高速東馬場1號隧道;世界高鐵領域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鐵路——鄭萬高鐵;世界首例五橋同步轉體施工——重慶市跨渭井、蔡歌聯絡線轉體橋。
  • [分享]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圖紙資料下載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開建!
  • 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開通,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啟用
    記者 | 唐俊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同時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新華社曾報導,這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也是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