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杜拜的火星科學城,就是人類放棄地球的未雨綢繆

2020-09-05 奇妙新視界

比爾克·英格斯集團建築集團設計了一個可以居住的火星城市原型,然後將該設計應用於阿聯沙漠。

作為開發殖民火星技術的試驗基地,火星科學城計劃建在杜拜外的沙漠中。


該原型由生物穹頂組成,每個穹頂上覆蓋著透明的聚乙烯薄膜。在火星上,建築物將用火星土壤在穹頂下3D列印出來。現在在地球上,沙漠的沙子可以替代。該設計以充滿水的天窗為特色,在火星上可以保護居民免受輻射,同時允許光線進入房間。


設計還留出了研究火星生活的區域,比如種植和養殖。

它還包括一個展覽空間。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是該計劃的幕後推手。該公司表示,火星科學城仍處於概念階段,尚未確定最終建築的設計或建築師。他們今年夏天發射了一個火星探測器,它將在2021年2月到達這顆紅色星球。

發射計劃在地球和火星最接近的兩年一次的窗口時間發射,從2020年7月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初。2019年,哈扎·阿曼蘇裡少校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酋長國成員和第一個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阿拉伯太空人。

哈扎·阿曼蘇裡少校


文/芝適 圖源網絡 【Daily Media 出品】

相關焦點

  • 放棄地球、移民外星第一步:一座模擬火星城市在杜拜拔地而起
    比爾克·英格斯集團建築集團設計了一個可以居住的火星城市原型,然後將該設計應用於阿聯沙漠。作為開發殖民火星技術的試驗基地,火星科學城計劃建在杜拜外的沙漠中。在火星上,建築物將用火星土壤在穹頂下3D列印出來。現在在地球上,沙漠的沙子可以替代。該設計以充滿水的天窗為特色,在火星上可以保護居民免受輻射,同時允許光線進入房間。設計還留出了研究火星生活的區域,比如種植和養殖。
  • 火星科學城——為另一個星球設計
    火星科技城計劃建在杜拜的郊外沙漠地區,作為開發火星移民技術空間使用建築師Bjarke Ingels Group(BIG)為人類在火星上生活設計了一座城市的原型,然後將其應用於阿聯沙漠。在火星上,建築物將被3D列印在圓頂下,使用火星土壤。在地球上,沙漠沙可以用來代替。
  • 杜拜 一個圓頂下的火星城市計劃令人嘆為觀止
    早在2017年,Bjarke Ingels建築公司就被杜拜政府要求設計一個火星城市的原型。據報導,他們對這顆紅色星球上的生物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的設想令人震驚。該項目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火星科學城」的一部分,該空間計劃用於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
  • 100年後定居火星?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西方熒惑耀芒角,初月吐魄來食之」,自古以來,火星就是人們嚮往又陌生的地方,定居火星也是科學界經久不衰的話題之一。比起遨遊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在火星地表留下人類腳印的想法更加迫切。近日,阿聯就提出了一個設想,打算在火星表面建造一個人類定居點,100年以後,就能讓人類實現定居火星的夢想!
  • 與中國同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或2117年前造「火星城市」
    我們首先要知道,在7月,我國也剛宣布了2020年將首探火星,並且火星車已經做好了,所以引發了不少科學愛好者的熱議,而這次宣布探測火星的國家也是在2020年,可以想像火星的探索全世界都在競爭,這個國家就是阿聯。根據阿聯航天局聲明稱,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計劃於2020年7月中期發射,2021年第一季度抵達火星軌道。
  • 石油大亨也熱愛航天:阿聯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杜拜Mohammed Bin Rashid航天中心的火星任務控制室。盛產石油的阿聯計劃加入一個精英國家俱樂部,向位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火星任務控制室發送一個探測器。阿聯的這個項目是全球的三個「奔火星」項目之一,其他兩個項目還包括中國的「天文一號」和美國的「火星2020」,它們都利用了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黃金時間:僅相隔5500萬公裡(3400萬英裡)。
  • 人類為什麼突然放棄了更近的金星?都跑去探測火星?
    現在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人類發往火星探測器每隔一段時間所返回的消息,以及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計劃,而且我國也將火星探測作為走向深空的第一站,計劃在2020年的7月左右發射火星探測器,包括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到時這將中國航天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裡程碑事件。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邁出地球的下一站?
    人類探測火星已有60年歷史,目前依然有8個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在火星工作,它們發現火星水資源可以用「豐富」(當然,相對地球是貧瘠的)一詞形容:火星全球淺層土壤普遍存在2-3%的水分,火星表面在夏季甚至出現液態滷水流動,南北兩大極冠地區蘊藏著超過地球格陵蘭島的水冰含量,火星底部可能蘊藏巨大的液態水湖。對於小規模人口而言,已經足夠。
  • 為什麼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人類為什麼要移住火星?
    然而火星上有一個比較好的條件,就是它自轉的周期是24小時39分鐘,和地球非常接近,所以我們人類的晝夜規律是可以適應火星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建一個房子待在裡面,所以待在火星上是有可能的。其實這跟在地球上待不待的下去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除非地球被毀了,人類再也無法待在地球上了,那肯定得往地球之外想辦法。
  • 人類住在火星上和在地球上感覺一樣嗎?
    2024年,SpaceX計劃送首批人類,踏上前往火星為期半年的徵程,這趟旅程將是馬斯克讓人類成為我火星成員的第一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基地,並慢慢將這個基地變成城市。數千人利用星艦火箭,並為建立首個地球外人類文明打下基礎。作為先鋒隊的他們,要在火星建立一個城市容易嗎?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而古羅馬人稱火星為「瑪爾斯星」,「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國土與戰爭之神。「火星」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一直被人類認為是戰爭和災禍的象徵。火星遠古文明之謎,人類在火星成功建立社區之後或可解密。二,人類何時移民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 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距離只需100天,而人類卻放棄探索它?
    ,在八大行星中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金星離地球很近,距離地球約為4300萬千米,只需100天就能到達,和火星一樣都是地球的鄰居。可是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從未聽過,因為人類堅信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而對金星人類似乎很少提及。火星距離地球約為5500千米,金星可以說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了,那金星是不是和火星一樣很有可能存在過生命呢?
  • 火星男孩預言,未來人類的「保護神」將誕生於中國
    還記得那個預言2020年,地球將發生一場瘟疫的大型傳染疾病的火星男孩波利斯卡嗎?他出生於1996年,當他還是個幼童的時候,就口出狂言稱自己來自於火星,因為和同伴乘坐的飛行器發生故障,只能降落在地球上,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他還是會回到火星生活,並聲稱自己生活的火星遠高於地球的文明。
  • 火星男孩預言,未來人類的「保護神」將誕生於中國
    還記得那個預言2020年,地球將發生一場瘟疫的大型傳染疾病的火星男孩波利斯卡嗎?他出生於1996年,當他還是個幼童的時候,就口出狂言稱自己來自於火星,因為和同伴乘坐的飛行器發生故障,只能降落在地球上,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他還是會回到火星生活,並聲稱自己生活的火星遠高於地球的文明。
  • 未來馬斯克在火星建城市
    伊隆·馬斯克想在火星上建一座城市,他已經知道他需要什麼才能成功。這座城市將使用目前正在研製中的星際飛船提供燃料和人口,該飛船設計用於運送人類往返火星。馬斯克上周出席火星學會年會時詳細介紹了衡量他定居計劃成功與否的「嚴峻考驗」——這也揭示了該城市的預期目標。
  • 揭開神秘火星夢,中東土豪如何玩轉希望號火星之旅
    作為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星際探索任務,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7月20日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正式揭開2020年國際火星探測大幕,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等火星探測器將陸續發射,並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人類不斷探索宇宙,是要放棄地球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超過五百萬年,但那要追尋到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了,但要追尋到人類開始誕生智慧的話,人類僅僅只有30-50萬年的歷史,甚至再追尋到人類開始創造文明的話,人類甚至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中,人類文明飛速發展,最主要體現在人類所使用的工具上,這些工具也讓人類在自然界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 人類探測火星如火如荼,成功終靠科技經濟實力。
    2020年7月23日,這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和慶祝的日子:中國長五遙4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開始奔向漫漫旅途目的地——火星。這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小步,卻是中國太空星際徵程的一大步!自人類1960年開始探測火星以來,截止到2020年7月23日,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印度、日本和阿聯進行過火星探測行動,只有美俄(前蘇聯)中三國嘗試登陸火星。
  • 人類探索火星的意義和中國探火攬月的真正原因
    2020年,繼阿聯、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後,NASA即將發射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毅力號」探火裝置,由俄歐合作研製的ExoMars號也將於2022年開展探火行動。人類探索外太空方興正艾。為什麼人類熱衷於探索地外行星呢?我想原因不外乎這幾點:一,離開地球,走向茫茫太空是人類天性使然。地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 古代火星存在大氣和海洋,地球就是下一個火星?
    隨著人類對火星的了解,火星不再是一顆死氣沉沉的行星。古代火星或許存在大面積的海洋和濃厚的大氣層,但是40億年前,火星的內核出現變化,磁場消失,太陽風讓火星大氣迅速流失,形成了現代火星的環境。火星依舊溼潤?失去大氣層保護的火星,表面不可能長期存在液態水,但是鹽水(海洋)要比純水的沸點高,比純水的結冰點溫度低,鹽水可以在火星表面保留更長時間。人類探測器拍攝到的火星表麵條紋,或許就是火星海洋剩餘的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