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鯨》帶我們認識世界最在海上動物的特點

2020-12-05 社會小二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

2、初步認識作比較、列數字、舉實例的說明方法。

3、會認「噸、敞、哺、濾、矮」5個生字,會寫「噸、敞、濾、噴、肺、潛、矮、判」8個字,掌握「寬敞、哺乳動物、又矮又粗、判斷、胎生」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鯨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課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謎語:「像魚不像魚,終生海裡居,遠看像噴泉,近看似島嶼。」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呢?

2、對,(出示圖片)大家看看,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主角——鯨。

3、板題,讀題。鯨是我們平時很少接觸的動物,那麼你最想了解關於鯨哪方面的知識呢?

4、梳理歸納:

(1)鯨有多大?多重?

(2)它在海裡是怎樣生活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匯報:課文主要介紹了關於鯨的什麼知識?

出示讀書要求:

三、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

2、出示要求:你覺得哪個生字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

4、相機引導歸納。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出示自讀要求:

1、邊讀邊思考:課文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都相對獨立的,那這些內容都把大家的疑問解決沒有呢?

2、巡視檢查。

3、點撥:其實,第二個問題提到鯨是怎樣生活的,課文也給我們作了詳細的介紹。我們人類的生活無非就是從衣食住行來講的,那鯨呢?所以,課文的4——6段講了鯨的捕食、呼吸、睡覺這幾個方面,概括來講就是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故事激趣:有一天,海洋裡要舉行一次大型的海洋魚類運動會,來參加的魚類可多了,整個會場熱鬧極了。小鯨知道以後也急匆匆地趕來參加,因為它可是短跑的健將呢。誰知,到了會場門口卻被把門的大鯊魚攔在了門外,說什麼也不讓它進去,小鯨傷心極了!大鯊魚為什麼不讓它進去參加呢?

2、你們能告訴小鯨是什麼原因嗎?

3、根據學生回答,師小結:噢,原來是如此。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幫助小鯨呢?

4、出示要求:仔細默讀這一段,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

5、相機理解:哺乳動物、鰭、退化等詞語。

六、課堂小結

用心聆聽

小結:

在這一節課裡,我們初步理解了課文的內容,並知道了鯨是哺乳動物,那到底鯨有多大多重?它在海洋裡又是怎樣生活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七、布置作業

1、完成本課的生字詞,並家聽。

2、比一比,再組成詞。

矮( ) 噴( )

短( ) 憤( )

沛( ) 潛( )

肺( ) 替( )

出示作業。

板書設計:

特點——

26、鯨

生活習性

相關焦點

  • 《鯨》教案
    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表現事物,並初步學會「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過程與方法】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研讀課文,領悟並練習運用說明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理解語言文字,認識鯨,喜愛鯨。養成愛護動物的意識。
  • 課文《衛星比武》帶我們認識衛星的世界,衛星為我們帶來什麼作用
    教學目標:1、認識「拐、循、軌、鵬、攝、某、敏、訊」等 8 個生字,會寫「培、訓、營、偵、察、某、資、礦、藏、豪」等 10 個生字。掌握「培訓、夏令營、偵察、某地、資源、礦藏、自豪」等詞語。2、理解內容,知道課文介紹了哪幾種人造地球衛星,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和功能。3、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衛星比武的情景。4、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教學重點: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幾種人造衛星的特點和功能。
  • 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麋鹿》教學設計帶你認識麋鹿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3.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教學重點:了解麋鹿的特點和它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 墨西哥|不只瑪雅文明,海上樂園/夢幻湖泊,帶你重新認識這兒
    墨西哥除了神秘的瑪雅文明還有全球最大的水下博物館浪漫、夢幻的彩色湖泊好玩的水上樂園舒適的度假酒店……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墨西哥出海、浮潛觀鯨、潛水、水下博物館尤卡坦半島上,遺落著許多古文明,但位於尤卡坦半島東北部的坎昆,卻藏著墨西哥數一數二的海洋風光,這裡三面環海,是世界公認的十大海灘之一。
  • 動物世界-鯨頭鸛
    鯨頭鸛 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種。它的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喙。
  • 《雷射自述》帶你認識雷射的特點和用途,感受雷射帶來的生活樂趣
    教學目標:1.認識「激、殊、筒、聚、削、劍、縫、武、炮、強、敵、途、且、棒、幻、晰、類」17個生字,會寫「且、束、敵、鋼、斷、實、集、造」8個字。認識「斤字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雷射的特點和用途,感受雷射帶給人們的生活樂趣。
  • 《海上鋼琴師》鯨落於深海
    #電影#上映,網友們只得通過二刷經典影片來聊以慰藉,《海上鋼琴師就像電影的主人公1900,沒有在這世間留下一個腳印,也沒有觸碰過這世間的一粒塵埃,生得悄然,活得悄然,愛得悄然,也死得悄然,卻浪漫如鯨落。他是暗夜的啟明星他厭惡世界無窮無盡的改變;害怕萬物如白雲蒼狗;害怕自己的鋼琴消失在陸地;害怕迷失自我,所以他堅守那片海,堅守那條船。
  • 認識不常見帶「魚「偏旁字的27種魚類和帶「蟲「字的6種水生動物
    帶"魚"偏旁部首字的動物,分為以下兩大類型:有些是魚類,但有些不是典型意義上的"魚",另外,帶"蟲"字的也有些是水生動物。本文列舉帶"魚"字27種和帶"蟲"字6種共33種水生動物。
  • 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
    導語: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一直以來,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一大重點議題,隨著科學的發展進步,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長壽。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與我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野生動物傷人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這也是人和動物不能和諧共處的原因之一,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有些動物對我們人類就非常友善。自然界中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
  • 南海「鯨」喜|今天,帶你認識一群夢幻般的「鄰居」!
    喙鯨臉部很小,身上有花紋,長得與眾不同,雖不太活躍,但數量較多,分布較廣,屬於迴避人類的一種動物,是科考隊員的重點調查和研究對象之一。「幸運的是,它當時與我們科考船只有兩三米的距離,但僅僅出水換氣三五次,就下潛消失不見了,整個過程約持續半分鐘。」與喙鯨碰面的機會如此難得,當時林文治激動得說不出話,只能不停打響指示意其他隊員注意觀察,並以最快的速度端起相機狂按快門。
  • 世界上十大巨型動物,大多都是鯨類,只有一種動物不生活在水裡
    世界上無數種動物,動物的體型有大有小,有強大的也有非常弱小的,但正是因為這些動物才能維持著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任何一種動物都有存在的價值。很多人都想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究竟是什麼呢?這些大型動物到底有多大呢?
  • 世界上最長壽的7種動物,烏龜僅排在第四,第一名可以做到永生
    生老病死是每個生命體必經的階段,但有些生物憑藉著特殊的身體構造能夠活很長時間,有的甚至能夠永生,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下世界上最長壽的七種動物!第六名 弓頭鯨弓頭鯨是一種屬於鯨類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因為有著獨特而且獨巨大的弓狀頭顱而得名, 弓頭鯨有著一副非常洪亮的嗓子 ,能夠唱出洪亮的鯨歌,大部分弓頭鯨的壽命在150歲到200歲之間!
  • 世界上最溫柔,最慷慨的死亡——鯨落
    鯨落,是鯨魚最後用死亡的方式擁抱大海,是用最溫柔最慷慨的死亡回報養育它一生的深海。鯨落,簡單來說只是一個自然現象。一頭鯨死去,它的屍體沉入海底,它的沉落帶給萬物可達上百年的營養。所以大家都說:「一鯨落,萬物生。」以前聽家裡的長輩說過,狗和鯨是世間最靈性的,鯨能夠預知自己的死亡,便自己會獨自前往深海,直到它們咽下最後一口氣。
  •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首次發現神秘喙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發布消息,中科院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團隊於2019年4至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喙鯨喙鯨是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動物的統稱,目前認為共計6屬22種,約佔已知現存鯨類物種的25%,是所有海洋哺乳動物中最鮮為人知的動物。
  • 鯨的故事:從生到死都在做貢獻!
    鯨類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消費者之一,它們的一生對於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和食物網的維持都至關重要,甚至死後依然在對深海的生態系統做出貢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種海洋巨獸,了解它們的生態故事吧。 鯨都吃些什麼?
  • 海南周刊丨鯨類動物書目影片推薦:讀懂鯨 看懂鯨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餘力銘 通訊員 杜莉沒有條件像科考人員一樣去近距離觀鯨,那普通人都有哪些渠道去認識、了解鯨類呢?海南日報記者邀請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劉明明博士為大家推薦了一些有關鯨類動物的書籍、紀錄片。《寂靜的春天》,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之作。
  •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鯨
    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但是鯨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科學家通過把原始鯨類的化石與現存鯨類的骨骼進行比較,推測鯨類家族誕生於5000萬年前。藍鯨,屬於鬚鯨類,是現存最大的動物,體長可大33米,重達200頓。作為哺乳類動物,鯨保留著與陸地哺乳動物相似的特徵。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通迅員 杜莉近日,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員、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李松海研究團隊在《整合動物學》期刊在線發表題為「 史上首次在西太平洋(南海)海上清晰目擊到德氏中喙鯨或銀杏齒中喙鯨」論文。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童書編輯媽媽這樣帶小寶寶認識動物
    動物是嬰幼兒的好朋友,它們讓孩子了解到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各樣值得認知和尊重的生命。一位童書編輯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帶寶寶探索動物世界的。認知動物,貫穿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我家閨女小花生從小就喜歡動物。一開始,她只是接觸一些卡通形象的動物,但慢慢地,她就能把卡通形象的動物和實物對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