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鯨」喜
鯨類動物有什麼樣的脾氣喜好?研究保護鯨類動物意義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近日特別採訪了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 鯨類動物也有個性 如果它們願意,會遊到船艏衝浪、集體圍觀人類 在更多故事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鯨魚」的概念。 其實「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形態像魚的海洋哺乳動物,科學家們通常稱其為鯨類動物。全世界約有90種鯨類動物,我國海域有30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鯨落萬物生
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在我國海域和水域有確切發現記錄的鯨類有以下這些。鬚鯨類:藍鯨、座頭鯨、長鬚鯨,塞鯨,灰鯨、布氏鯨、小鬚鯨、北太平洋露脊鯨。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科普鯨類動物的「鯨生鯨事」
鯨類動物趣知識 ●鯨類分布廣泛,幾乎遍布地球的大小水域 ●藍鯨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動物 ●抹香鯨一次能深潛幾個小時,已知最深下潛深度超過3000米 ●龍涎香是抹香鯨的腸道結石 ●有些雄性鯨類鯨躍是為了圈粉雌鯨 ●座頭鯨、灰鯨遷徙路線最長 鯨類動物書目影片推薦:
-
南海尋鯨記
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小標題)問鯨鯨類是脊索動物門、真獸亞綱、鯨目下屬的所有動物統稱,分為齒鯨和鬚鯨。在人們的習慣描述中,經常出現幾種對不同鯨類動物的稱呼:鯨、海豚和鼠海豚(包括江豚)。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尚未禁止捕鯨。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我國科學家在南海拍攝到的鯨落圖像。國際上對鯨落的研究始於1987年,夏威夷大學的科考人員乘坐潛水器首次發現海底的鯨落生態系統,隨後科學家們逐漸開始探索這一另類生態系統之謎。海南日報記者從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官方網站了解到,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依靠鯨落生存。生於海、死於海、反哺海,鯨落是一種詩意而悲壯的存在。
-
【摸魚日常】鯨
「從解剖學的觀點看來,鯨類的許多特質都顯現了對於海洋中生活的高度適應。然而,解剖學上的證據,並不足以解答許多有關鯨類起源的問題。但是從生化與遺傳學的角度來看,鯨類與有蹄類動物關係較近,且化石記錄(約5000萬年前)也支持鯨類是由有蹄類動物演化而來。
-
南海「鯨」喜|今天,帶你認識一群夢幻般的「鄰居」!
此次科考人員目擊到的鯨類動物有31群次、11個物種,說明考察海域具有較豐富的鯨類物種多樣性。科考背後有哪些瞬間令人難忘?鯨類動物有什麼樣的脾氣喜好?研究保護鯨類動物意義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近日特別採訪了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科研人員在南海記錄到短肢領航鯨與弗氏海豚混遊現象。
-
古近紀,生物專欄:鯨類進化史
鯨類重返海洋,是哺乳動物最偉大的進化奇蹟之一。所幸他們一路都留下了充足的化石證據。20世紀八九十年代,科學家還通過DNA測檢發現鯨類現存最親近的親戚是偶蹄類動物,尤其是河馬。不過經歷至少5000萬年前之前就和他們分了家,走上了自己的路。
-
TripAdvisor宣布停止與圈養繁育鯨豚類動物景點合作
近日,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推動下,全球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發布最新動物福利政策,宣布TripAdvisor自身平臺和旗下品牌Viator將停售圈養鯨豚類動物(鯨、海豚和鼠海豚)旅遊景點的票務,並終止與這些景點進行任何獲利性的商業合作。
-
南海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新發現小虎鯨等4個鯨類物種
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28日完成全部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與短肢領航鯨共遊場景。
-
南海尋鯨人
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今年8月,張培君和同事們順利完成了「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全部科考任務返回海南三亞。經初步分析,本航次目擊到的鯨類動物至少包含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物種7種,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 「根據歷史上捕鯨和擱淺的記錄,我們認為中國南海大約有40種鯨類,但我們每次去考察只能發現10種左右,這已經很多了。」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什麼是鯨落?
-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發現抹香鯨等7個鯨類物種
據央視新聞消息,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組織的南海深潛鯨類科考團隊昨天順利返回三亞。
-
海南周刊丨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科普鯨類動物的「鯨生鯨事」
新華社發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杜莉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人類對「鯨魚」的認知不斷更新,有賴於科研人員不懈地探索和研究。
-
鯨魚類中哪種鯨最大?
藍鯨是鯨類中最大的,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哺乳動物。它們的體重超過190噸,僅舌頭就有噸重,要一倆大卡車才能運走。它們的腸子有250米長,幾乎能環繞小操場一圈。一頭藍鯨一天要吃掉4~8噸磷蝦。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
-
鯨落的寓意 鯨落象徵著什麼
鯨魚慢慢死亡後掉入海洋裡面的這個過程,被人們稱為是「鯨落」,這個名字聽起來都是非常美的,它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寓意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鯨落的寓意吧。 眾所周知,鯨魚的身體是非常龐大的,而它那龐大的身軀,能吃的時間更是非常的長,幾乎可長達3年左右,很多的浮遊生物也依靠鯨落產生的養分存活,當鯨魚的肉被吃光後,一些貝殼類或者海龜類動物就會來鯨魚的骨骸中寄居,厚重的鯨魚殘骸為他們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在海底世界也隨處可見一些礁石,而那些礁石有的就是鯨魚的骨骸,因為長期在海水裡面被侵蝕,所以慢慢的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
生命演化|鯨魚先祖——龍王鯨與梅氏利維坦鯨
龍王鯨,又稱帝王蜥蜴、械齒鯨,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被認為是現代鯨的祖先,約生活於晚始新世4500萬-3600萬年前,現已滅絕。
-
【譯文】鯨的演化
確實,對於科學界來說,鯨的陸地祖先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19世紀和20世紀多數時間發現的鯨化石,都顯示出水生動物的特徵,無法生活在陸地上。直到1900s和2000s,隨著一系列重要化石的發現,事情發生了改變:中間狀態的動物顯示出陸地和水生特徵的混合,是現代所有鯨目(鯨、海豚)的祖先。
-
動物世界-鯨頭鸛
鯨頭鸛 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種。它的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