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Advisor宣布停止與圈養繁育鯨豚類動物景點合作

2020-12-05 蘑菇體育

近日,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推動下,全球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發布最新動物福利政策,宣布TripAdvisor自身平臺和旗下品牌Viator將停售圈養鯨豚類動物(鯨、海豚和鼠海豚)旅遊景點的票務,並終止與這些景點進行任何獲利性的商業合作。

2019年底,該政策將得到全面實施。以公眾展演為目的、通過圈養繁育或從外引進鯨豚類動物的商業旅遊景點,將不能在TripAdvisor 和 Viator平臺上銷售產品或者服務。目前在售的產品或服務,如被認定違反新規定,將在未來幾個月被陸續下架。

新政策不適用於圈養鯨豚類動物的海濱庇護所。由於長期生活在圈養環境下的鯨豚類動物,無法直接放歸野外,因此,TripAdvisor動物福利新政策中包含了多條規定,旨在確保已在圈養環境中的鯨豚類動物福利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海豚項目全球負責人Nick Stewart表示,「TripAdvisor向其他旅遊公司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我們必須終止鯨豚表演業,讓未來不再有任何因娛樂表演而被圈養的鯨豚類海洋動物。」

TripAdvisor體驗及租賃業務負責人Dermot Halpin 表示,「鯨豚在有限的圈養環境中無法自由的成長和生活,希望未來它們能夠享有自由的野外生活。新政策不僅能成為旅遊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還能推動行業轉型,保障已被圈養的鯨豚類動物的需求。」

全球有數以千計的海洋哺乳動物被人工圈養,其主要來源是野外捕獲和已圈養的動物人工繁育。從捕獲、運輸到囚禁終生,它們在每個環節都會遭受巨大的痛苦。在海洋中,鯨豚類動物每天可遊走60-225千米,速度達每小時30-50千米,並可潛至數百米的大海深處。沒有任何場所能提供海洋般廣闊的環境供它們暢遊。

2015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全球發起「野生動物,並非玩物」倡議,旨在保護受旅遊業影響的野生動物,推動野生動物旅遊娛樂活動場所改善動物福利狀況並積極轉型,包括TripAdvisor在內的多家旅遊企業進行積極響應。該平臺先後下架並禁售了包括大象騎行和撫摸老虎等與野生動物有親密接觸的產品和動物娛樂表演的門票,讓野生動物免受旅遊娛樂業所帶來的傷害和痛苦。

對於本次TripAdvisor的舉動,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旅遊企業加入「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共同推動保護海洋動物。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不應被當作人類娛樂的工具。也只有在自然環境中,野生動物才能自由地生活,遠離痛苦和虐待。

相關焦點

  • 英國旅遊業巨頭—維珍假日宣布停賣圈養鯨豚類動物的旅遊娛樂產品
    近日,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推動下,旅遊業巨頭維珍假日(Virgin Holidays)宣布自2019年7月31日起,停止售賣所有涉及圈養鯨豚類動物的旅遊娛樂產品。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全球野生動物顧問Jan-Schmidt Burbach博士維珍假日停止銷售和宣傳圈養鯨豚類動物的旅遊景點,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旅遊市場在近幾年開始發生了轉變。許多遊客已經意識到,參與野生動物娛樂活動會給動物帶來巨大的痛苦。
  • 貓途鷹將解除與涉及人工繁育或引進圈養鯨魚和海豚相關設施的商業...
    全球旅遊規劃和預訂平臺貓途鷹(TripAdvisor)近日宣布將不再為任何以圈養鯨類動物(包括鯨魚和海豚)並進行其後代繁育的景點商戶提供售票服務或從中盈利。 因此,任何涉及人工圈養繁育或引進鯨魚和海豚用於向公眾展示的商業設施都將被禁止在貓途鷹(TripAdvisor)和旗下品牌Viator平臺上銷售門票。該政策將在2019年底全面生效,目前在售且被發現違反該規定的產品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下架。新政策將不適用於為已處於圈養環境下的鯨類動物提供保護的海濱保護區。
  • 被囚禁的一千零一頭鯨:它們的嘴角天生上揚,並不代表快樂
    1938年,第一家商業海豚館在弗羅裡達開張;1964年,虎鯨首次被圈養用來向公眾展示。之後,鯨類逐漸從寬廣的海域被迫遊向空間嚴重受限的人類觀光勝地。70年代,僅英國就至少有36家海洋館在圈養鯨豚。這些鯨豚一開始都來自野外捕撈,直到90年代,大多數西方國家因建立了自己的繁育基地而大大減少了野捕海豚的數量。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
    中國網訊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聯合動物福利學會發布第五版《觸目「鯨」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了用於娛樂表演的圈養海洋哺乳動物存在的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以及海洋哺乳動物捕撈和活體貿易對物種保護的巨大威脅。該研究用大量科學證據對圈養海洋哺乳動物進行商業展演場所所宣稱的動物保護和教育價值進行了強有力的批駁。
  • 湖北石首成功實現江豚人工網箱養殖 開創世界人工繁育江豚先河
    湖北石首成功實現江豚人工網箱養殖 開創世界人工繁育江豚先河2017-12-09 09:32:00  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00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周立新、羅序文、柯皓)12月8日11時30分,石首市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丁澤良照例到網箱裡給江豚餵食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墨西哥海豚娛樂業紀錄片
    2020年9月9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海豚「微笑」的背後》紀錄片,真實展現了墨西哥旅遊娛樂業圈養繁育海豚的規模和背後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表示,旅遊娛樂業應停止對野生動物商業性圈養和利用,向「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的方向轉型,並讓現有的圈養海豚成為最後一代。
  • 加拿大禁止圈養所有鯨魚和海豚
    近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國會眾議院於當地時間6月10日通過禁止圈養鯨、海豚法案,違者將面臨最高20萬美元罰款。該法案是由綠黨領袖伊莉莎白梅(ElizabethMay)在2015年發起的,最終經過3年的討論,加拿大政府終於在當地時間6月10日通過該法案,法案可望在總督籤署後生效。
  • 長江豚類動物瀕臨滅絕
    在長江中生存了2500萬年的白豚,或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的豚類動物。如今,被稱作白豚「醜表妹」的江豚也遭遇種群數急劇下降的危機。物種滅絕輓歌難道要再度唱起?近日,《科學》雜誌再次聚焦長江流域生態保護。這篇題為《保護長江生態的最後一次機會》(Last Stand on the Yangtze)的文章,對長江豚類日益嚴峻的生存形式進行了深入剖析。
  • 湖北江豚遷地保護工作成為經典案例,世界小型瀕危鯨類將借鑑
    楚天都市報獲悉,作為我國從事鯨類保護生物學研究時間最長、學科門類最全、國際合作最為活躍的研究團隊,該學科組將受邀參加今年12月IUCN鯨類專家組專門召開世界小型鯨類遷地保護理論研討會,介紹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等經驗,以運用於世界其他小型瀕危鯨類的拯救性保護。白鰭豚和長江江豚是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遊水域的兩種特有珍稀鯨類動物。
  • 專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揭秘「真象報告II」出爐內幕 超九成圈養...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大象並非商品——真「象」報告II》(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東南亞國家旅遊從業大象的福利現狀。 報告顯示, 過去十年,用於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數量持續增加,超九成圈養大象的福利狀況堪憂,其中63%的圈養大象生活在惡劣的條件下。在旅遊景點誤導性宣傳下,給大象洗澡或嬉水體驗,正逐漸取代大象騎乘和表演,受到更多遊客青睞。
  • 14頭江豚擬遷至水族公園,專家呼籲注意水池環境的繁育風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簡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發起的「長江江豚拯救聯盟」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送豚」到兩家水族館是為了繁育江豚。他們希望借鑑兩家水族館養殖其他鯨豚的經驗,攻克人工繁育長江江豚的難題。中科院武漢長江所等機構此前已經研究長江江豚數十年,但至今未完全攻克這一技術。
  • 豚——對話動物學家周開亞
    在一聲聲的拯救吶喊中,這種古老的水生動物,最終還是走向了衰亡——           資料圖片:白?豚    去年年底,多國科學家攜帶最先進儀器,在長江進行了為期38天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但未發現一頭白豚。
  • 廣東這個地方13天內新生三頭小白鯨,再創繁育奇蹟
    日前,來自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以及國際鯨豚研究專家等齊聚珠海長隆參加「中國鯨豚繁育國際研討會」,特地探望了三位「鯨」喜寶寶,並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高鯨豚以及珍稀水生動物的繁育和保護。
  • 連呼吸都要浮出的鯨類,在海裡睡覺時怎麼不會被憋死?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鯨類重返海洋,是進化史上最讓人驚嘆的事實之一。為了適應新環境,鯨類克服了諸多障礙,並成了海洋中最特殊的「不速之客」。 所以說,除了可自主控制開合的氣孔外,鯨豚類與我們的呼吸方式並無本質差別,都由植物神經掌控。 而這也意味著,它們和人類一樣都不會忘記呼吸,並且不能靠憋氣自殺。不過,在陷入驚慌,來不及浮上水面呼吸的情況下,它們倒是會因窒息而亡。 而我們平時看到的鯨頭頂「噴水」,也並非真的有海水從其氣孔噴出。
  • 鯨樂園,誰的樂園?
    但醒目而令人警覺的是,這些鯨目動物,90.8%來自野捕,剩餘的小部分則是人工繁殖和圈養。鯨目類動物在井然有序的生活、獸醫的檢查下,面臨著破損和過度磨損的牙齒健康問題,面臨著和同類相互攻擊致傷致死的異常行為問題,虎鯨媽媽沒有能力飼養甚至會攻擊她的孩子,這一切都源於野外環境和圈養環境的差別,圈養的壓力抑制了他們學習和正常交往的能力。我們可以這麼問,人們在海洋館中所看到的鯨與海豚真的還是從大自然中誕生的他們嗎?
  • 鯨豚類為什麼喜歡跟著大船?
    鯨豚類是對鯨偶蹄目-鯨下目(Cetacea)的統稱,包括約90種完全水生、外型似魚的哺乳動物,多數生活在海洋裡,少數生活在江河裡。習慣上將體型大者稱為鯨(Whales),小者稱豚(Dolphins)。按照演化關係和覓食習性將鯨豚類分為鬚鯨和齒鯨,鬚鯨有約15種,普遍體型巨大,最小的也有數噸。齒鯨約有75種,最大者為抹香鯨,體重數十噸。最小者為加灣鼠海豚,只有50公斤左右。
  • 法國禁止圈養海豚等海洋動物 野生海豚與圈養海豚有何區別?
    法國環境部長賽格琳·羅雅爾6日表示,法國將採取「更嚴格」措施,禁止圈養海豚、虎鯨等海洋動物。據當地媒體報導,法國環境部近日通過一項新規定,除了目前在已授權的海洋館裡生活的逆戟鯨和寬吻海豚外,禁止其他一切圈養海豚和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