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年年防汛升級 為何次次道路行洪

2021-01-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15日,濟南下起了連綿小雨,一些路面由於過度硬化,雨水難以下滲,形成了一個個小水窪。隨著城市的發展,濟南城區面積不斷擴大,不到20年,城區面積擴大了近3倍。由於城區的不斷硬化,周圍的農田、溼地、藕池不斷消失,濟南城區每年汛期需要承接的雨水越來越多,防汛壓力愈來愈大。好在濟南市正在採取海綿城市建設、加大溼地建設等多種手段,來緩解過度硬化給城區的防汛帶來的壓力。

&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記者蔣龍龍 王皇 實習生任群

&nbsp&nbsp&nbsp&nbsp海綿改造路段

&nbsp&nbsp&nbsp&nbsp只吸水不吐水

&nbsp&nbsp&nbsp&nbsp14日晚到15日白天,濟南市區的降雨和12日的不同,非常溫柔平均,城區幾乎沒形成大的積水。不過,15日中午近12點雨基本停了,不少快車道外側還是出現了少量小水窪。

&nbsp&nbsp&nbsp&nbsp近12點,歷山路快到和平路口的路西,有一段長約10米的積水。雖然在路口有一個雨水箅子,但雨水箅子略高,積水不再自動流向雨水箅子。路過的車都需要放慢車速,否則就會濺起水花。下午1點左右,雨停了近1小時,趵突泉南門附近的一處快車道路口仍有一層薄薄的積水,路過的非機動車能帶起水花。「就這點兒水怎麼流不走呢?雨也不算大,還是會有這樣的積水。」市民王先生說道。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同一些瀝青道路不同,一些可以向地下滲水的路面在15日的小雨中沒有一點積水。記者在多處人行道看到,有些人行道存在一些空隙,便可以向下滲水。濟南已經施工完成的一些海綿道路,難以抵抗一些超設計能力的短時暴雨,但是在小雨後,也沒有積水情況出現。15日中午,記者在進行了海綿改造的千佛山南路11號院看到,原先一片大水泥籃球場用透水瀝青鋪設成了停車場,降雨後不再往外「吐」水,而是「喝」水,向瀝青下的土層裡流。

&nbsp&nbsp&nbsp&nbsp地面不斷硬化

&nbsp&nbsp&nbsp&nbsp雨水下滲量驟減

&nbsp&nbsp&nbsp&nbsp雨後路面形成一個個小水窪,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城市的硬化,致使路面積水難以下滲。根據濟南市公用事業局統計,農田林地大約能下滲一半甚至更多的雨水,而且能有效減緩水流速度。

&nbsp&nbsp&nbsp&nbsp根據《排水設計手冊》介紹,不透水人行道和瀝青道路上的徑流係數為0.9,也就意味著1方的降水有0.9方要形成路面徑流,需要排水設施將其排出。由於瀝青道路特別難滲水導致濟南的非海綿路面上即使下了小雨,雖然沒有大的積水,有時也會形成一個個小水窪。遭到短時強降水,濟南的道路上難免會發生短時積水的現象。

&nbsp&nbsp&nbsp&nbsp據相關排水專家介紹,城市化快速發展給防汛帶來的最大壓力,在於雨水下滲無門,地面過度硬化導致雨水下滲量急劇減少,增加了城市內澇災害機率。這點在濟南市體現得最為明顯。1999年濟南市建成區面積116平方公裡。2016年,濟南建成區面積已經接近400平方公裡,與1999年相比,濟南城區面積不到20年漲了近三倍。

&nbsp&nbsp&nbsp&nbsp由於濟南建成區的不斷擴大,不斷硬化,濟南市中心每年汛期需要承接的雨水也在不斷加大。濟南市多年年均降水量約670毫米,全年70%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平均降水量約470毫米。記者根據降雨量測算,到了2016年,濟南城區每年汛期需要承接的雨水便接近2億立方米。

&nbsp&nbsp&nbsp&nbsp綠地溼地減少

&nbsp&nbsp&nbsp&nbsp導致雨水無處排

&nbsp&nbsp&nbsp&nbsp一些老濟南對城區的不斷擴張印象深刻,但對城區擴張引起的內澇也是記憶深刻。家住北園的仲女士告訴記者,她剛參加工作時,北園路以北還是荷塘溼地,北園有著大片的農田藕池,經十路以南是農田林地和小塘壩,「這些區域都變成了樓房,導致雨水無處去,北園不少地方本來地勢低,一下雨就挨淹。」

&nbsp&nbsp&nbsp&nbsp不僅一些農田和溼地的減少,導致雨水無處排。城市內部一些小區雖然有著綠化設施,但是這些小區的綠化設施下面都被建設成了停車場,同樣導致雨水無法下滲。

&nbsp&nbsp&nbsp&nbsp就以位於省城二環南路的某小區舉例說,該小區建成前,英雄山和二環南路附近幾乎很少出現積水現象。由於小區綠地下面幾乎全部被開發為停車場,雨水無法通過綠地下滲,只能通過小區道路形成徑流,排到馬路上。

&nbsp&nbsp&nbsp&nbsp濟南市也意識到了城市過快硬化給防汛和保泉帶來的雙重不利。濟南市提出「南控」戰略,控制南部邊界,加強對南部山區的生態保護,讓南部山區涵養更多的水源。濟南市還正在逐步恢復一些溼地,如華山湖和北湖,加強對洪水的蓄滯,並提出著力推動海綿工程,著力讓更多的雨水滲入地下,減少地面徑流。

&nbsp&nbsp&nbsp&nbsp記者手記

&nbsp&nbsp&nbsp&nbsp城市不應該只有鋼筋水泥

&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記者蔣龍龍

&nbsp&nbsp&nbsp&nbsp南高北低的地勢成就了濟南百泉噴湧的奇觀,這樣的地勢也給濟南的城市防汛增添了難度。隨著城市的加速擴大,濟南周邊的林地、果園、藕池、農田不斷硬化,加劇了濟南的防汛難題。

&nbsp&nbsp&nbsp&nbsp城市的發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讓更多的村民進入城市,享受更為現代的生活。但是,假如一個城市只講究鋼筋水泥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這在濟南已有所體現,隨著城市路面硬化,雨水無法滲漏,引起了保泉和防汛雙重難題。

&nbsp&nbsp&nbsp&nbsp幸運的是,隨著城市發展,從中央到地方越來越重視海綿城市的理念。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nbsp&nbsp&nbsp&nbsp需要指出的是,海綿城市建設是個大的系統工程。雖然濟南市正在多條道路建設多條海綿道路,但是由於周圍小區仍不是海綿小區,會有大量雨水排到道路上,超出海綿工程設計。因此,濟南市新建建築與小區都應該積極貫徹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增加城市綠化,讓更多雨水滲入地下。

相關焦點

  • 防汛關鍵期有人添亂 一級行洪河道內圈地種植
    防汛關鍵期有人添亂 一級行洪河道內圈地種植 發布時間:2013年08月09日16時07分   稿源:北方網   編輯:中安在線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進入汛期以來,多位市民反映,有人擅自在子牙河、北運河等河道的護堤以及河道內的灘涂上圈地種菜
  • 《防汛知識雲課堂⑤》汛和洪有什麼區別?這條微信告訴你
    《防汛知識雲課堂⑤》汛和洪有什麼區別?》給你科普關於汛和洪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汛汛,是指江、河、湖等水域在年內定期性漲水的現象。洪洪,是指降雨、融雪、冰凌及熱帶氣旋風暴、山洪、泥石流而引起巨大暴漲的水流,使江、河、湖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將會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災害的現象。
  • 滕州6小時降雨量達到全國第一,各部門積極防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組織防汛分部水務行政、技術責任人實地深入到城河、郭河、十字河、北沙河、界河等進行巡查檢查,實時察看河道徑流情況,對阻礙行洪的障礙物、險工險段第一時間責成有關鎮進行整治,保證行洪通暢。統一執行降壩指令,22座橡膠壩全部降至安全運行高度。督促26座小水庫落實行政、技術、巡查「三職」責任人責任,確保安全運行。對河道閘壩重點水利工程,嚴格落實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要求,做好全過程跟蹤監管,確保行洪通暢。
  • 二級響應下的武漢怎樣在防汛?記者現場直擊巡堤
    隊伍行至建設六路公交站,有隊員發現地上的草是溼的。9日一整天的太陽,背水坡前幾天的雨水基本都幹了。羅顥排除了噴淋設施漏水的可能後,依然沒有找到水的源頭。他馬上叫隊員插上提前準備好的小紅旗,現場給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打電話。大約十分鐘後,專業防汛人員到現場查看,原來是地下埋的管道滲水。虛驚一場。羅顥說:「我們的宗旨是寧可錯報,不可漏報。」
  • 強降雨來襲,濟南36座塘壩溢洪!一座城市的防汛「十二時辰」
    在電閃雷鳴中,8月1日夜間,濟南迎來今年汛期的首場強降雨。小清河提前開閘降低水位,護城河提閘洩洪,臘山分洪閘及時分洪,18座小型水庫、36座塘壩溢洪……一直處於備戰狀態的城市防汛系統接受了一場實戰檢驗。2日早上,一夜大雨過後,除部分低洼地帶和鐵路橋涵出現短時積水、臨時交通管制外,濟南平穩度過了此次強降雨。
  • 北京本次降雨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對47處城市易積水點全部實施布控,涉及的道路橋梁設置安全導行設施,預置排水設備和搶險人員,一旦積水,確保以最短的時間恢復通行。對於進山路口全部設卡,6800名護林員、432名群測群防員分兵把守,堅決杜絕遊人進山。(記者 劉婧)釋疑雨量為何不均?
  • 北京昨日局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 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房山6800名護林員把守進山路口  房山區防汛總指揮部於11日啟動暴雨黃色應急響應。17支駐區部隊,45支應急救援隊伍,共計4086人,隨時投入搶險救援。  對47處城市易積水點全部實施布控,涉及的道路橋梁設置安全導行設施,預置排水設備和搶險人員,一旦積水,確保以最短的時間恢復通行。
  • 濟南未來城市的重心在哪裡?23條道路背後的城市發展邏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如果說高速國省道搭建的是城市發展的骨骼,那麼市政道路的建設就是為了疏通城市發展的毛細血管。截止11月底,包括二環北路、漿水泉路等23條新建或改擴建道路已實現通車。按照計劃,本月底還有一些道路將實現通車。這23條道路的建設,折射出了濟南城市發展的方向以及城市建設的重點。
  • 供熱企業對換熱站、供熱管網等重點防汛部位進行全面排查
    自接到颱風預警以來,濟南熱力集團迅速採取行動,嚴格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加強指揮調度,全力防禦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最強颱風。此次「利奇馬」颱風強度強、風雨影響大、停留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據了解,9日濟南熱力集團啟動應急響應預案,成立專項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汛期領導值班表,嚴格落實防汛責任。
  • 【早報】在濟南看病這種情況可拒交費!|小偷連偷火腿34年! 年年被...
    出門看天氣濟南:霧轉陰,章丘、濟陽、商河有小雪,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山東:今天白天,魯西北的東部和魯中的北部地區天氣陰有小雪,半島北部地區天氣陰有雨夾雪轉中雪局部大雪,半島南部地區天氣陰有雨夾雪,其他地區天氣多雲。
  • 吉野彰家人:他年年盼諾獎卻次次失望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吉野彰家人:他年年盼諾獎卻次次失望
  • 華龍路東延、春暄路南延……濟南又一批道路建設工程將開工
    專車專列專機「搶人」,濟南復工復產加速,一批道路建設工程也提上日程。近日,濟南建設網掛出一批道路工程施工中標公示,有華龍路東延、漿水泉路、宏宇路道路建設等一批工程,此外輕風路、鳳華路、幸福柳路等啟動工程前期工作。這些道路建設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進一步提高通達性。
  • 濟南9個站點24小時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王嘉若8月13日中午,濟南市區出現短時強降雨,部分區域積水較為嚴重,平均降雨量為37毫米。然而,截至13日21時,濟南9個站點24小時降雨量超過100毫米,達到了大暴雨級別。
  • 暴雨紅色預警、雷電黃色預警繼續發布,濟南今天還有雷陣雨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暴雨時20多個工人一直在這裡維持道路秩序。「雨下的太大,當時這裡的下水道已經開始外溢了。」記者注意到,整條馬路上有不少被暴雨衝出的淤泥。濟南市氣象臺2020年8月2日6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雷電黃色預警信號,請注意防範!
  • 齊魯早報|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起的你快跟隨齊魯壹點來速讀昨夜今晨的新聞吧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當前,山東省正值主汛期,防汛工作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各應急救援力量全面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援。
  • 唐朝洞玄國師鎮壓108魔君,留碑『遇洪而開』,當真是指洪太尉?
    一,洞玄國師是什麼人,為何有能力鎮壓上天派來的魔君?二,如果說天罡地煞應劫而來,為何還要被鎮壓一百多年?三,一百零八魔君在宋仁宗時出世,為何要在宋徽宗時期聚義?一百零八魔君在宋仁宗時期出世,為何要在宋徽宗時聚義?一百多年前,洞玄國師留下的『遇洪而開』的碑文,當真指的是洪信洪太尉嗎?看文本文,諸君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咱們先說第一個問題:洞玄國師是什麼人,為何有能力鎮壓上天派來的魔君?
  • 沈曉明檢查部署16號颱風「浪卡」防風防汛工作
    據海南日報報導|記者況昌勳10月12日,省長沈曉明赴瓊海市檢查部署防風防汛工作,並乘船巡查萬泉河,檢查河段管理保護情況,實地督導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根據氣象預報,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將於13日夜間在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登陸。
  • 國家防總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部分河流支流發生超...
    據應急管理部官微6月25日消息,日前,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強降雨導致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向各地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憂患意識,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全力做好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長江流域遭遇大範圍強降雨,江河湖庫水位迅速上漲,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洪水,有的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局部地區洪澇地質災害嚴重,防汛抗洪進入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