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基山脈是東西走向,美國的中央大平原會有什麼改變

2020-11-07 橋川野鴿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秦嶺阻擋水汽的圖,圖中高聳巍峨的秦嶺像一堵高牆一樣,阻擋著南方的暖溼氣流北上,同時也擋住了大部分南下的冷空氣,明顯證明了秦嶺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天然南北分界線。


我們從我國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上可以看到,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年平均氣溫低於0℃,而分界線以南年平均氣溫高於0℃。其實秦嶺一線不僅僅是氣溫分界線還是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因為東西走向山脈地形阻擋的緣故,南方水汽無法順利抵達山脈的北坡地區,所以秦嶺以北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低於800毫米。此外秦嶺還是我國溼潤和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農業上旱地農業和水田農業的分界線等等。這足以證明了這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對於我國氣候生態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截留了部分北上的水汽並阻擋了南下的寒流,為南方的農業生產「增溫」)。



而位於地球另一半球的美國卻沒有這麼幸運,其雖然在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有著面積達153.6萬平方公裡的中央大平原(我國的四大平原總面積加起來只有86萬平方公裡。最大的東北平原面積35萬平方公裡,只有美國中央大平原面積的五分之一多一點)。但是大平原的南北兩端沒有東西走向的山脈的分布,所以每年冬春季節,盤踞在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就會時不時南下侵襲,從北到南無任何阻擋,刮過整個平原地區,最終進入墨西哥灣。夏天潮溼悶熱的海洋季風也能長驅直入進入中央平原地帶,這就導致了美國中央大平原「冬冷夏熱」的普遍情況。


說到這裡,筆者突然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如果在落基山脈到五大湖再到阿巴拉契亞山脈一線放上一座類似秦嶺一樣的東西走向,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脈,或者落基山脈變成東西走向,那麼會對美國的中央大平原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密西西比河上遊將會被「攔腰截斷」,美國北部會出現一條分水嶺。現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其發源於落基山脈,下遊地區的河谷平原是中央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也提供了平原兩岸生產生活的水源,被稱為了美國人民的「母親河」。如果出現一座東西走向,平均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那麼美國北部地區的海拔會突然上升(大平原變成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地形構造),整個美國北部地區的水系就會發生根本的改變,南坡的河水往南流,北坡的河水往北流,位於這一地區的密西西比河將會被攔腰折斷,五大湖的湖水也無法順利的引入中南部的大平原地帶。


第二,氣候會發生變化。突然多出一條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脈,每年冬季可以肆意橫掃整個中央大平原的冷空氣將會受到阻擋,只有少量的冷空氣可以翻過山脈的中脊線南下,這就導致了冬春季節大平原的平均氣溫要比現在要高,並且墨西哥灣的暖溼氣流也將進入這個倒U字型地形構造的平原之內,氣候將會變得更加溫和溼潤。大平原大部分地區將會從半乾旱地區變成溼潤地區,雖然目前中央大平原上的耕地已經基本開發完畢,但是農業生產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升級(本來只能種植小麥,玉米的地區,農作物種植的種類將會更加的多樣化)。

以上想法只是筆者一個理想化的想法,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另一場春寒席捲了北美落基山脈,預計將帶來更多的晚雪
    本周落基山脈、北部平原和上中西部地區將迎來另一波寒冷天氣,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多的晚雪,這讓很多人想知道春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本周早些時候,一股冷鋒將從加拿大向南推進,進入美國中部部分地區,並帶來大量加拿大冷空氣。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落基山脈位於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寬度較大,海拔較低,其寬度約為800至1600千米,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3000米之間,山系總體為西北至東南走向,由三列走向幾乎平行的山脈組成。其中東列是規模最大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超過4800千米,平均海拔在2000至3000米之間。
  • 全球最長的九大山脈是如何分布的?位於我國境內的有幾條?
    陸地面積又分為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種地形地勢,其中山地面積佔比最多,大約佔陸地總面積的31%,可見,地球陸地還是山最多,山有高的,也有長的,那麼,全球最長的九大山脈是哪些?都分布在地球的什麼位置?這九大山脈位於我國境內的又有幾條呢?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地球陸地表面的地形通常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地球陸地表面的地形通常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 為什麼我國呈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數量最多?
    根據標準我們可以劃分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這五種基本地形,而一個地區的山脈又往往會成為該地區地形構成的「骨架」,從而圍出其他地形類型。中國地形分布圖比如,我國的塔裡木盆地就是由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和阿爾金山脈圍成,也就是說一個地區山脈的走向和格局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地區的地形結構。
  • 中國的中央山脈,在哪裡?
    中華民族有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皆發源於青藏高原,共同哺育著中華文明,而在黃河與長江之間,是東西走向的秦嶺。(秦嶺太白山。圖源/攝圖網)▼大秦嶺綿延3000裡,橫臥於中國腹心地帶,是中國地理上的「中央之山」, 肩挑著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兩大天府之國,其北流之水為黃河水,南流之水為長江水。
  • 中國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南北走向的山脈?
    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高原、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其中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坡度陡峻的地形類型。大規模的山地一般都成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山脈是我國地形分布的「骨架」,是我國地形類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山脈對於我國的氣候、植被、地理單元劃分、人類生產生活都有重要的意義。山脈通常都會沿一定的方向延伸,我們稱為山脈的走向,在我國眾多山脈中有兩類走向的山脈數量最多,分別是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分別各有三組山脈。南北走向的山脈,在我國的分布數量並不是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橫斷山脈」。
  • 為什麼「秦嶺」山脈會被稱為我國的「中央空調」和「中央水塔」?
    ,使得我國的山脈以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為主。其中,東西走向的山脈包括北列的天山和陰山,中列的崑崙山和秦嶺,南列的南嶺;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包括西列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中列的長白山和武夷山,東列的阿爾泰山。
  • 「落基山脈」對美國氣候分布有哪些影響?
    千米,東西寬度達數百千米,平均海拔約為2000至3000千米,其中有一些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於落基山脈的存在,對於美國的氣候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這裡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落基山脈以及附近南北走向的許多山脈海拔極高,某些地區形成了類似我國青藏高原的「高山高寒氣候」。
  • 如果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全都是平原地形,那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國的第一級階梯位於崑崙山、祁連山以南,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主要的地形單元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國地形立體圖如果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全都是平原地形,那會帶來什麼影響?
  • 「美國」共擁有九種不同氣候類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為豐富國家
    也就是說,這個國家通常要符合國土面積要大、國家所跨的緯度(熱量帶)跨度要大、地跨從沿海到內陸的廣闊空間等條件。世界上氣候類型最豐富的國家是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美國」,美國出本土外,美國還有位於熱帶的夏威夷群島,夏威夷島擁有極為豐富的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另外,美國還有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地處高緯度,很多國土都在北極圈以北,其北部地區分布有極地氣候,包括極地苔原和冰原氣候。
  • 我國地理上有四條重要的橫向山脈,最高大最雄偉的是哪一條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討論了從東到西的四叢山脈分布情況,具體見連結:其實,還有從北到南的四橫山脈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山脈大體上是呈東西走向的,在地圖上看,就是橫向為主,所以稱為四橫山脈。這篇文章就主要討論這些橫向的山脈。
  • 北美洲的「脊骨」落基山脈,有數千公裡長,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
    落基山脈是加拿大境內一條比較長的山脈,由許多小山脈組成,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曾經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落基山脈一直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全長4800多公裡,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這裡的景色奇特優美,是北美大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 中式大美:我國20條主要山脈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成地理、地形和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崑崙山—秦嶺;南列為南嶺。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東部,主要也有3列: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主要有兩條: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弧形山系由幾條並列的山脈組成,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
  • 中式大美:我國20條主要山脈
    山脈構成地理、地形和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崑崙山—秦嶺;南列為南嶺。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主要有兩條: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平原位於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平原北寬南窄,北起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又分為東部內陸低平原和西部大平原兩個單元。內陸低平原海拔一般不足500米,地勢向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傾斜,其中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以北地區,由於冰川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形成了廣大的冰磧平原。中部為密西西比河下遊衝積平原,其東南側,即俄亥俄河以南、密蘇裡河以東地區,為一低高原;西南部為帶狀起伏的丘陵和谷地。西部大平原地勢基本為一廣闊平原,自東向西緩緩升高,海拔500米~ 1800米,然後海拔陡然升高與西部山脈相接。
  • 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為何沒有形成長江這種城市經濟帶
    美國面積約937萬平方公裡,本土東西長4500公裡,南北寬2700公裡,北美流量最大和長度最長的河密蘇裡河-密西西比河,就在美國。但這個密蘇裡河-密西西比河水系,沒有像長江經濟帶一樣,孕育密西西比河經濟帶,這是為何?
  • ...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平原|南美洲_旅遊|潘帕斯草原|大洲|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南北長達11000多千米,東西最寬處有5100多千米,然而最窄的地方巴拿馬地峽僅48千米,拉丁美洲的面積有2056.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2.1個中國的面積。拉丁美洲的地形多樣,有山地、有高原、有平原,其中高原和平原相間,還擁有漫長的海岸線。
  • 太行山:我國華北地區最重要的山脈,東西兩側地形差異十分明顯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主要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崎嶇,地形起伏較大的地表形態,通常呈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在我國的地形分布中,山脈是其他地形單元分布的骨架,許多山脈都有界線意義,在我國的眾多山脈中,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分為東中西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