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了國際標準化博物館課程,課程涵蓋各個學齡段學生

2021-01-08 海報新聞

半島記者  欒英傑

許多國家的青少年平日裡會經常到博物館裡進行學習和上課,這種方式既有趣又時尚,博物館課程幾乎成為了中小學生的「必修課」。本月起,青島也有了自己的國際標準化博物館課程,課程涵蓋了各個學齡段學生,可根據需要選擇相應課程。

9月7日,100名來自UICA英科少年學院的學生,就把他們的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放在了貝林自然博物館,館內400多件珍稀野生動物標本成了孩子們最真實的課本,館內動物家園、海洋探秘、自然奇遇三個主題區域變身成他們的課堂。」給學生們打造不同凡響的開學體驗,激勵他們熱愛學習。「這是貝林博物館為少年兒童提供全新科普學習平臺的其中一項。

逛博物館也能考認證證書

「博物館課程能夠讓學生受到『來自於全身心』的教育。」貝林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刁明華表示,「博物館往往被教育部門認為是『兒童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賴的器物信息資源之一。」為此,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經過了三年多的打磨和驗證,結合國內青少年興趣和特點,落成了嶄新的少年自然實驗室和相關課程,從此,島城的家庭可以選擇在周末帶著孩子進入博物館,一邊參觀,一邊學習。

來自UICA學院的五年級小學生王佳瑩取得了貝林博物館的第一批「小博物學家」認證證書。原來,王佳瑩和同學們在入館時領取過「課堂任務手冊」,根據手冊上記錄著的遊覽中需要找到答案的遊戲或問題,如看圖識物,動手實踐,到固定地點完成速寫,佳瑩同學成功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一系列有趣又富含知識的任務,因此,有幸成了貝林博物館歷史上第一名經認證的少年博物學愛好者。

接下來,博物館將面向來館參觀學生全面開設「博物通識」方面的能力認證,在學到知識、增廣見聞的同時,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成就感。

青島孩子有了專屬博物通識課

活動當天,首期貝林博物公益大講堂開啟,博物館的通識導師們從學生好奇心的角度出發,將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昆蟲作為課堂主角,通過知識分享、頭腦風暴、利用電子元件動手製作、路演展示等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引發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保護美好家園的願望。

為了給島城的孩子更優質的課程體驗,貝林自然博物館聯合了創未來創客中心、UICA課程研究院、PLSC考試中心等課研和出版機構共同建設起「貝林·未來」少年自然實驗室,組織並邀請行業專家綜合了物質和生命科學、地球與太空、人工智慧技術等科技與工程門類的知識,攜手來自清華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頂尖名校的研究學者和教育專家,成立了具有國際標準的「博物通識項目學習課題組」,專門為中國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自然通識、藝術美術、歷史文化等課程體系,提供相應的體驗場所和學習空間,開展選修課,包括了青島孩子最感興趣的海洋教育課程。

秋季學期開始,貝林自然博物館將隆重推出《貝林博物通識課》。課程面向6-12歲小學生,以博物館、實驗室為學習場地,圍繞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和太空科學,展開系列課程的進階式學習。《通識課》還將邀請國內外動植物專家、昆蟲達人、天文愛好者、考古學家、策展師、創客教師、記者、博物館講解員等行業精英組成貝林講師團,持續為中小學生提供專業、有趣的知識講解與分享。

完成《貝林博物通識課》的學生,將推薦他們參加由美國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發起的「環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學知識挑戰活動」,贏取國際認可的自然博物類賽事獎項。

凡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貝林自然博物館的官方微信進行《貝林博物通識課》的課程預約和報名。

「未來博物館改造計劃」發布

活動儀式上,貝林自然博物館刁明華副館長發布了《未來博物館1.0改造計劃》,重新定義未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公眾服務屬性,以青少年兒童可參與的「掌上貝林APP設計」活動為開端,邀請全市有科技特長的中小學生參與「人工智慧+博物館」的創新設計活動。

作為「未來博物館1.0改造計劃」的第一項主題活動,「掌上貝林APP設計」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放。學生圍繞「從少年兒童的需求出發,設計一款在貝林博物館內使用的手機APP」這一任務,通過博物館的實地調查和體驗,收集不同人群的信息和建議,通過網際網路編程和技術手段,親手設計一個原創的博物館服務APP。

「掌上貝林APP設計」是普及博物知識,練習信息收集與採訪,學習編程與技術應用,解決現實生活中具體問題的一項科技創新活動。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博物課程中,是貝林「未來博物館改造計劃」的基礎特徵。

刁館長介紹,「未來博物館1.0改造計劃」將在未來一年陸續推出系列活動與體驗,倡導全民參與,緊扣教育與服務功能,關注科學技術手段的應用與普及,推崇「學以致用」與「創新設計」。

建設「貝林·未來少年自然實驗室」

本次發布會上,創未來創客中心首席學習官左希、UICA少年學院創始人王磊,為貝林·未來少年自然實驗室揭牌,左希女士表示:「少年自然實驗室不僅是貝林博物館優質課程的『生產車間』,還是通聯全球各類博物館、設計中心、科研院所和藝術場館的連接器。實驗室將源源不斷的為博物館引入資源,輸出精彩紛呈的學習場景、活動和課程。」

在原有博物館參觀遊覽的基礎上,貝林還將以月為單位推出專題活動,進行「館館合作」與「館校合作」。一方面,與國內外場館共同策劃精彩紛呈的臨展和文化交流活動;另一方面,與公立中小學校和國際學校深度融合,將博物館課程「送入」學校。在館內和校內,為不同學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研學課程,讓博物館變成可「移動」的博物學校。

王磊介紹說,少年自然實驗室是一個開放的學習者社群,希望更多熱愛自然、喜歡博物館、樂於探索的人們加入其中。自實驗室成立之日起,就面向全國招募「貝林自然研究員」,凡有動植物、昆蟲、天文、地質、考古等愛好和特長的中小學生、大學生、家長群體和社會人士都可以申請成為一名「貝林自然研究員」,定期進行線上、線下的博物課堂、戶外實踐與公益服務,成為知識的普及者與傳播者。

當天,UICA英科少年學院在貝林自然博物館舉行了《開學第一課》,100名師生在博物館中進行場景式學習,參與「電子昆蟲」、「動物英雄伴我開學」等精彩的館內活動。

「貝林·未來少年自然實驗室」研究員王文彥介紹,貝林博物館在新學期將進行「動物英雄陪我開學」、「貝林博物奇妙夜」、「一個細胞的成就」等系列活動。學生們走進博物館中,可以和動物朋友們一起玩轉知識尋寶,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博物館奇妙夜,還可以研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與特徵,進行創意設計……更多有趣好玩的內容,關注「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第一時間報名參與。

相關焦點

  • 雅典大學教授盛讚中國學生,盼更多報讀全英語本科課程
    今年雅典大學哲學系首開「四年制考古、歷史和古典文學」全英語本科課程,這也是希臘高校歷史上第一次完全以英語授課並頒發本科學位。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雅典大學哲學系教授卡拉馬倫古在接受希華時訊記者採訪時稱,在目前已經確定錄取的國際學生中,有7名學生來自中國。她表示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報名進入雅典大學深造。
  • ...研學課程入選「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
    ,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河南博物院及平頂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平頂山分院)協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2015—2019 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 滬上高校推進全英文課程 增強優秀國際學生吸引力
    為增強對優秀國際學生的吸引力,本市正不斷引導和鼓勵高校提高外語授課課程與專業的質量。記者昨天從市教委舉行的相關會議上獲悉,三年來本市已經立項建設317門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課程,其中116門課程獲得首批市級「示範性課程」稱號。  據悉,申城自2013年起開展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建設。
  • 青島在中小學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新學期伊始,青島提出要創建具有特色的藍色海洋教育模式,打造教育新品牌。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據悉,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1年級到8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
  • 國際經濟法課程思政建設指引學生成長
    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育人功能 全面提升學生素養  作為法學的主幹課程,國際經濟法包括很多部門法,如國際貿易法、國際貿易管制法、國際稅法、國際金融法、國際貨幣法、國際智慧財產權法等。在培養學生的法學思維和國際化視野中具有重要作用。牡丹江師範學院法學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事物的關聯性,在國際經濟法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 236 透物見史——小學生博物館研學課程
    活動現場 產品簡介:南京博物院《透物見史——小學生博物館研學課程》共計3天,學習內容涵蓋人文和科技兩個方面,共包括五個子課程:學習《睹物思「禮」——傳統禮儀學習與體驗》、《古樂悠悠——古代樂器賞析與體驗》課程,透過文物背後的文化因素,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禮」的認知,促進小學生規範自己的行為,努力成為有教養有情懷、知書達理的人;《書香墨韻——中國古代文房雅具》、《國家寶藏——竹林七賢磚畫拓印體驗》,體驗文人墨客的日常風雅和胸襟抱負,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光陰的故事——中國古代計時器探秘》則為學生補充了科學方面的知識
  • 智課教育宣布捐贈價值百萬課程,涵蓋少兒英語和出國培訓
    日前,智課教育宣布旗下面向3-12歲幼少兒思維英語品牌——USKid中美雙師學堂、面向12歲以上學習者的出國考試翻轉課堂——智課,以及面向國際學校的 「智課Inside計劃」均推出公益計劃。作為一家有溫度和責任感的教育企業,將愛和陽光包裹著祝福和希望傳遞下去。
  • 國際課程避雷針:轉軌、升學、申請……你要注意的有這些!
    不管是第一次接觸國際課程的學生,還是已經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都知道A2成績是決定最後能否入讀大學的關鍵,而預估分則是申請大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一般來說,5月份的全球ALEVEL大考之後,8月份左右各個考試局會出結果,9月份大學申請就要準備開始了,很多學校的老師這時都會參考5月份AS考試分數來給學生出預估分。 可以說,AS成績幾乎決定了你的預估分有多高。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三:研學課程亮點集科普教育、科技培訓、素質提升等多種形態於一體,涵蓋海洋科普與軍事科普;情景式、體驗式、趣味式的研學課程,培養實踐能力。,在途中研學輔導員帶領學生預習研學知識。青島八大關匯聚了眾多的各國建築風格,故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這裡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麥、希臘、西班牙、瑞士等20多個國家的各式建築風格,當然在這些歷史建築中,典型具特色的當數德式建築。漫步在青島八大關,研究融合了希臘與羅馬式風格以及哥德式建築特色的花石樓,研究濃濃丹麥風格、八大關漂亮的公主樓......
  • 面向全球 | 西北大學首批國際在線課程推出!
    日前,教育部「愛課程」國際平臺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至此,教育部首批高校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已全部開放
  • 這些課程備受海南學生和家長好評,究竟有啥魅力?
    自2020年10月21日起,以現代教育理論和課程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培養個性特長為目標,本著促進學生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審美、生活等核心素養發展的初衷,經歷幾個月的課程設計、按級篩選、師資認定、學生選課、開課動員等一系列程序後,北外附屬海南外校2020校本課程(普惠課程加特需課程)正式開課。
  • 珠海環球A-Level培訓課程
    在中國開設A-Level課程旨在為中國學生提供進入國外大學的有效途徑,具體目標為: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世界頂尖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中等的學生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一般的學生考取適合自己的大學。
  • 庫倫淖爾研學基地課程二:科普知識主題課程
    課程收穫:讓學生們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植物、昆蟲等生物學名稱,初步接觸植物的分類方法,製作植物標本,懂得植物、昆蟲與醫藥、生活、大自然等方面的內在關係,保護自然生態循環的重要性,學會解決疑問的方法,培養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 青島教育家 | 青島為明學校的國際教育,紮實做好「國內留學」這一環!
    靈活變道 | 多元課程與美、英、澳「同頻」「我們正處在一個不確定性的世界,各國留學政策會有調整與變化,在課程設置上,學校擁有美高AP體系、澳高體系、英高Alevel體系,直通美、加、英、澳等世界頂尖大學,這種多元出口會讓留學更能穩中求勝。」
  • 佛山SWE美語課程
    SWE 美語課程全稱Scholastic World of English,是由Scholastic發布的World of English是適合母語和非母語國家的全球性產品。課程分為四個級別,覆蓋全球4-9歲的少年兒童。每個級別都涵蓋語言學習必備的基礎核心板塊: 自然拼讀、詞彙、口語、語法、閱讀和寫作,讓學生以母語方式來習得第二語言。
  • 上海市黃浦區「跨文化國際理解力課程」展示交流活動
    12月3日,由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主辦,上海市啟秀實驗中學承辦,朗鷹教育支持的「跨文化國際理解力課程」順利舉辦。外教課近日,上海市啟秀實驗中學7年級3班以新穎的形式上了一堂主題情境外教課程,具體內容為對日前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field trip總結匯報的外教課。
  • 瘋狂袋鼠國際早教中心七大課程介紹
      一、 腦神經開發課  瘋狂袋鼠致力於教授最新的國際主流啟育知識,傳授與嬰幼兒早期發育相關的醫學、教育學、營養學、運動學、行為科學的專業知識,特別是人腦綜合潛能開發的秘密。讓家長認識到嬰幼兒早期發育對孩子未來心智體能發展、學業成就、人格個性塑造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18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韓國全州大學遊學團」16名學生向韓國全州大學...
      經過1個多月的報名準備工作,青島恆星科技學院「韓國全州大學遊學團」16名學生於11月25日上午10:55分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順利啟程,並於當地時間下午13:25順利抵達韓國仁川機場,現已成功入住韓國全州大學。             韓國全州大學成立於1964年1月9日,是一所全羅北道地區的私立大學。
  • 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首開中文海洋科普課程
    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深受孩子們喜歡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大勇):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近日攜手燈塔體育,開設南半球首個中英文海洋科普課程項目——燈塔實驗室。該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海洋主題課程,向公眾普及和推廣航海科學知識與海洋文化。作為澳大利亞首個使用中文的海洋科普項目,燈塔實驗室致力於為澳大利亞本地華人社群和中國遊客,提供更多接觸和了解世界和澳大利亞航海歷史發展的機會,為航海文化的多元交流注入更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