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林玲)十月的最後一天,秋日暖陽普照大地。經開區小學語文教研組集中教研活動在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召開,此次活動也是該校「梅花杯」優質課競賽的語文專場,來自兄弟學校的幾十位語文老師齊聚課展中心,共享了一次全新的視聽盛宴。活動在九江市教科所萬春華所長激情洋溢而又語重心長的開場白中拉開帷幕。萬所長明確指出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統編教材策略單元與習作單元的教學探究,點出了統編教材如此編排的重要意義,對廣大的小語界教師更是寄予了厚望。在場的每一位語文老師無一不認真聆聽,對接下來的三堂課充滿了期待。
來自雙峰小學的江海花老師執教的六年級作文課《圍繞中心意思寫》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全國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中榮獲前三甲,此刻可算令足不出戶過了一把作文癮。整堂課江海花老師循循善誘,娓娓道來,由此及彼,由扶到放,可謂是抽絲剝繭,層層深入。藉助例文《爸爸訂計劃》將單元作文技巧「重要部分詳細寫,不重要的部分簡單寫」滲透得淋漓盡致。整個課堂精緻、有效,不拖泥帶水。在場的所有老師無一不點頭稱讚,直呼精彩。
再看雙語學校的兩位同課異構的老師,將三年級策略單元通過自己獨特的解讀完美呈現。方芳老師通過引領學生想像,經過孩子們有感情有梯度有層次地反覆朗讀,升華情感。利用「填空式」說話,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明白什麼是「預測」?並進行有效的預測。在課堂末給予孩子們足夠時間進行感情的傾吐,讓孩子們繼續創編。在詩情畫意裡,孩子們由想到說,由說到寫,語文能力得到充分訓練,策略單元的魅力也充分展現。而另一位劉曉娟老師則從課文的內容入手,藉助課文兩邊的小提示,剝筍般地引導學生明確什麼是「預測」?如何進行「預測」?在對文本的解讀中,劉老師從孩子們的回答中給出「預測」可以從生活經驗出發,可以從課文內容思考,還可以在插圖中尋找答案……如此種種,並不是老師生搬硬套給學生的,而是從學生出發,由學生自己提煉。整堂中劉老師的評價語言也是一大亮點,如「你真是一個觀察仔細的孩子!」「你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你真會讀書!」……
在最後的評課環節,老師們暢所欲言,對今天的語文課堂給予了高度的讚賞。雙語實驗學校的李廬清校長最後總結指出,當下的語文教學不再僅僅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還要加上「譯、編」。語文教學的「閱讀、背誦、寫作」就是要「多讀、多背、多寫」……同時對一線的語文老師寄予了厚望,希望在今後的語文教研路上,能潛心鑽研,與時俱進,不負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