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地質奇觀:喀斯特、天生橋、三河交、龍鳳灘、書冊山、石臼群...

2020-12-06 洹畔觀瀾

林州市橫水鎮卸甲坪村的天生橋

這是林州市橫水鎮卸甲坪村隔洹河對面的天生橋,是安陽特殊地貌遊指定的旅遊目的地。這是安陽最多最出名的天生橋,離安陽比較近。

天生橋也叫巖生橋,是地下水把下部巖層溶蝕掉形成地下暗河或空洞,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形成拱橋一樣的構造景觀。

天生橋鬥拱裡有很多溶洞,而且洞中有洞,非常奇特,安陽的媒體紛紛報導,遊客絡繹不絕。

卸甲坪迎賓魚山

其實,卸甲坪最吸引人的景點不單是奇特的天生橋,還有迎賓魚上。進入卸甲坪村口,就能看見這個山頭,山體偏平,左側是洹河幹流,右側是牟珠河,兩河相交之處兼具自然和文化價值。

這個山頭兩側有水,山頭像一條遊動的大魚。安陽文化和自然研究會命名為遊魚山或者迎客山,最後命名為迎賓魚。

林州市姚村鎮三孝村洹河源三河交

河流孕育了生命,基本上所有的河流都被流域內的居民稱為母親河。河流的交匯,本身是一種自然景觀,但人們賦予了河流交匯更多的文化內涵,對河流相交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河流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河流是人類最容易獲取的水資源,人類自古以來就有「逐水草而居」的習慣,河流的交匯經常有城市興起。

三孝村東的三河相交,是河南唯一的三河相交之地,洹河的源頭和河流的交匯均兼具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特徵,在洹河源頭又有三條河相交,這是兩種景觀的疊加。兩河相交本身就一種景觀,三河相交更是一種奇觀。

對三條河進行簡單的改造後,在三河相交處建一個取景臺,取景臺上立一塊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寫上「洹河源」三個大字,一個兼具河流源頭和三河相交特徵的獨特的溼地公園就形成了。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有個三河古鎮,她是一座典型的水鄉古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而得名。林州洹河源三河相交溼地公園開發後,將和三河鎮齊名,一個以古鎮文化聞名,一個以溼地風情見長。

洹河遇橫而入、遇善而出

安陽河,又名洹河,古稱洹水,是安陽境內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咬於洹泉」的字名,所以洹河見之於文字記載,至少已有多年的歷史。洹河發源於林慮山,流至林州市的橫水後潛入地下,潛流到安陽縣善應露出地面。善應村頭的百畝泉水,串串騰升,即足「遏橫而入,逢善便擊」的洹水。洹河東流入內黃至範陽口入衛河,全長約170公裡。

林州市石板巖鎮的豬叫石景區

豬叫石也稱"報警石"、"靈通石"、"神石"、"奇石"等,因其發音如豬叫,故稱"豬叫石"。該石位於林州市太行大峽谷風景名勝區內的高家臺輝伏巖自然村旁。

豬叫石遠近聞名,鶴壁人叫豬叫石為吵吵巖,筆者才相信巖石發出豬叫石是可能的,原因是巖石的外形空洞構造或者巖石和風向的位置關係導致的偶然結果。

太行大峽谷冰冰背--唯一未解之謎

冰冰背在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巖鎮西北部,此處嚴冬水溫氣暖,盛夏水寒結冰。冰冰背,結冰面積約6平方米左右。每年冬去春來,百草復生之際(正值陽春三月),此處開始結冰,結冰時間長達五個月之久。到八月中秋以後,似有涼意之時,這裡的冰凍開始融化。冰期最盛之時,恰好是盛夏季節,揮汗如雨的伏天,一踏進這塊寶地,立即寒氣襲人,冷氣刺骨。然而到了隆冬時節,此處卻出現了涓涓細流從石縫中緩緩流出的景象,熱氣蒸騰,泉水溫和,沿溪水草繁茂,致使附近的桃樹提前萌芽、開花。令人感到時令之顛倒,是被古人稱之為「冬時夏令顛倒顛」的避暑勝地。由於洞在山的陰坡上,當地人習慣把山陰稱為「背」,所以叫冰冰背。

林州洪谷山三疊瀑

2019年3月31號,安陽文化和自然研究會在林州洪谷山風景區開展研學遊,觀看了洪谷山風景區的三疊瀑。三疊瀑在林州只有洪谷山風景區有,是洪谷山風景區重要的看點。

中國的三疊瀑分布非常罕見,洪谷山發現一處,十分難能可貴。

林州五龍洞

林州五龍洞羅漢石

林州五龍洞天生橋

林州市五龍洞是安陽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不說這裡的巨大的溶洞和天生橋,羅漢石是國內獨有的地質奇觀,是地質研學遊的重要目的地。

安陽銅冶鎮魯仙山正東300米的龍鳳灘特殊地貌

根據安陽師院「資源環境和旅遊學院」的專家解釋,這是二疊紀華北地區的陸相紫紅色、雜色砂巖、頁巖組。其形成時有鐵元素沉積,當環境乾旱時,呈現三價鐵為紫紅色(像鐵鏽);當周圍環境水多時,弱降水豐富,鐵就呈現二價,為黃綠色。

安陽師院「資源環境和旅遊學院」的專家進一步指出,這種現象在安陽的水冶鎮和銅業鎮南北均有出露,分別如下:1.安姚公路水冶附近;2.大白線東西兩側,在九龍山、天喜鎮附近;3.善應-黃口村新修公路,中段兩側等。

實際上,整個銅冶鎮,到處都是這種龍鳳灘地貌,非常具有旅遊開發價值。

安陽縣清涼山書冊山地貌

在唐塔和清涼山之間發現「書冊山」,所謂書冊山,就是山體垂直節理排列,看起來像書櫃中排好的一本本書一樣。

這種地貌實際是典型的水平山,巖石呈水平排列,在強烈的地質運動作用下,變成垂直狀態,但依然叫水平山。

在風蝕和水蝕等外界作用下,這種垂直的水平山,從正面看像一塊塊天然的石碑。但是線索提供者說天然石碑在對面的老爺山分布很廣,我估計所謂的天然石碑,就是這種書冊山。沒有在老爺山發現,卻在清涼山發現。因此,老爺山有待進一步考察。

東姚鎮馬安山村石臼群

離開家鄉多年的鄉賢陳先生,出於對家鄉的熱愛,向安陽文化與自然研究會提供了一個線索,說他的老家馬安山村的山上,有很多石穴,本村人叫石盆堖,這是該村另一名生態自然愛好者提供的照片。

位於林州市橫水鎮西下洹村虎尖山海洋生物化石山

在林州市正東的蜜蜂上,也發現了大量化石。巖石上的圖案是海洋生物化石,這些海洋生物應該是無脊椎動物,應當屬於棘皮動物門海百合綱,大概生活在2億年前。在2億多年前,林州所在的太行山脈屬於淺海區域,後來由於地質作用出現了山體抬升。

喀斯特地貌--安陽黃龍洞景區

安陽黃龍洞景區位於安陽縣善應鎮小南海水庫西側的東山村南,小泰山八寶塔在黃龍洞景區內,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景區內的石佛龕隨處可見,都是老物件,風化都比較嚴重。黃龍洞為一天然溶洞,後來善男信女以此供奉東海龍王,久而久之,該洞就被當地人稱之為黃龍洞了。黃龍洞所在之山原本叫做黃陽山,由於唐代以來山上歷建碧霞元君行宮,就稱之為小泰山了。

黃龍洞的看點在於溶洞洞口的浮雕群,景區入口安陽兩顆最古老的桑葚樹,還有山頂安陽保持最完整的石雕白塔。

林州市東崗鎮大井村的特殊地貌

這是一種白堊紀巖石群,顏色烏黑,本地叫二郎擔山石

安陽文化和自然研究會一直匯總安陽特殊地貌,設計並發起八屆「安陽特殊地貌遊」專題研學遊線路。懇請各位提供線索,包括:巖生橋、海生橋、溶洞、天坑、冰臼群、向斜、背斜、洪積扇、火山地貌、丹霞地貌、彩色岸灘、皺褶、化石群、特殊峽谷和盆地等各種具有旅遊參觀價值的特殊地貌。

相關焦點

  • 【地質景觀】南京溧水天生橋 覽喀斯特地貌
    天生橋地下河與溶洞的頂板崩塌後,橫跨河谷的殘留頂廣西鹿寨香橋巖天生橋板,其兩端與地面連接,中間懸空而呈橋狀。廣義地說,一切橫跨溝谷或河流上的巖體都可稱天生橋。在雲南文山的盤龍江上天生橋成串分布,廣西也有典型的天生橋天生橋因地下河流長期侵蝕巖層,導致河流上遊及兩岸巖石溶蝕、塌陷、獨留中心一段橫跨兩邊巖牆的巖體或石塊而成,是地下水精工雕刻而成的地質「藝術品」。據地質專家介紹,廣西、貴州、雲南等喀斯特地貌區是「誕生」天生橋的「多發區」。
  • 來天生橋,賞112.5米落差的冰瀑,觀中國最大的變質巖奇觀
    河北阜平天生橋景區,這裡有天生橋和北方最大的瀑布群。時值隆冬,來此賞冰瀑、觀最大變質巖奇觀正當時。01阜平天生橋阜平天生橋位於河北省阜平縣東下關鄉朱家營村,距縣城約25公裡。景區面積10多萬畝,全部是野生形態,素有百草百花百種藥之地之說。
  • 武隆天坑地縫奇觀
    在其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喀斯特芙蓉洞和「國家級5A旅遊景區」天生三橋。國家級地質公園武隆天坑地縫,位於重慶武隆區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以最具特色的碳酸鹽巖溶地貌為主的地質景觀,且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中國地質奇觀旅遊之鄉」的美譽。在天坑地縫地質公園內,主要景點分為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兩部份。
  • 中國的喀斯特:上天入地,風光無限
    經歷千百年流水的衝刷溶蝕,石林、峰叢、天坑、天生橋、鈣華、巖洞……雄奇多彩,峻峭多變的喀斯特景象由此誕生。喀斯特地貌與流水關係密切,呈現不同景象,有時候天坑、巖洞、峰叢會共同呈現。拍攝/姚啟榮喀斯特,多少風景在其間?
  • 最美的地質地貌非丹霞和喀斯特莫屬
    自然界中最美的地質地貌非丹霞和喀斯特莫屬,丹霞地貌又被叫做地面上的「彩虹」。那麼你知道這兩種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嗎?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巖石地區。
  • 探訪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園區內地質遺蹟豐富,巖溶洞穴、峽谷等11類遺蹟共同構成一個以洞穴、峽谷、天生橋、天坑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觀。織金洞於201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實現了貴州世界地質公園「零」的突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7月9日,織金洞景觀塔狀石筍——掌上明珠。
  • 精品自駕路書|自駕武隆 看特色喀斯特地貌 品山水重慶
    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喀斯特芙蓉洞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生三橋。武隆區屬渝東南邊緣大婁山脈褶皺帶,多深丘、河谷,以山地為主。仙女山主峰磨槽灣海拔最高,達2033米;大溪河口海拔最低,海拔為160米。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壩外,絕大多數為坡地梯土。
  • 旅行知識分享:喀斯特比丹霞更美,這些景區的喀斯特,美輪美奐
    所以說文化水平的高低只是出現這種現象的因素之一,更多的是喀斯特地貌還沒有受到現代媒體的侵蝕,所以他的美仍然是純潔的。了解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即巖溶地貌,是指水對可溶性巖石(如:碳酸鹽巖、巖鹽)進行化學溶蝕,流水的衝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 喀斯特地貌解說
    之前有很多人問小編,恩施大峽谷的喀斯特地貌是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了就為大家講解下到底什麼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就是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石膏、巖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衝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喀斯特(Kra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當地稱為,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
  • 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重慶武隆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武隆集大婁山脈之雄,武陵風光之秀,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全境串珠式密布景點多達260多處,被譽為「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最熱門的景點有天生三橋、地縫、仙女山和芙蓉洞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重慶武隆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即雲貴高原)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按出露條件,喀斯特地貌可劃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
  • 廣西喀斯特,究竟藏了什麼驚天的秘密?
    喀斯特地貌塑造了許多奇觀和風景廣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最初是在淺海等沉積環境中形成的石灰巖形成了天坑、天生橋、坡立谷、峰林等景觀桂林天生橋廣西河池南丹的山水奇觀在眾多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區中廣西河池是一個隱秘的角落
  • 旅遊奇景——來到中國的天生橋
    雲南路南縣的石林,孤屹如碑,集而為林,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其中兩山突起,中夾一石,恰似圓形拱橋。當地人曰「雙峰託寶」。其他還如貴州綏陽雙河洞的「洞內橋」,甘肅榆中的「黃土橋」,青藏高原冰川地帶的「冰橋」,種類繁多,難述一一。 天生橋以石灰巖地區最常見,是由侵蝕作用形成的兩端與地面連接,中間懸空的橋狀地形。
  • 貴州知名度最低的縣,擁有奇特的自然奇觀,卻很少人知道!
    很多人對織金縣完全沒有印象,不過到了實地往往被自然奇觀所震撼到。織金縣較有代表性的景區是織金大峽谷和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織金大峽谷是地球地殼運動留下來的美麗傷痕,可以和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不同的是織金大峽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年大部分時間鬱鬱蒼蒼。
  • 雲南又一景區走紅:藏有地球近三億年演化的傑作,被稱為第一奇觀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雲南又一景區走紅:藏有地球近三億年演化的傑作,被稱為第一奇觀談到旅遊,相信很多朋友,往往會對旅途當中的奇特風景特別感興趣。在中國境內,有一種很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它吸引著遊客前往。
  • 鬼斧神工,把中國喀斯特地貌歸個類,竟然有這麼多美景
    我們生活的地球美麗壯觀,有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各種各樣的地貌,其中喀斯特地貌最為奇特,它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而中國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為我們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自然奇觀,比如:陽朔峰林、路南石林、長江三峽以及重慶武隆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陽朔峰林位於廣西東北部,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陽朔堪稱甲桂林。它是中國南方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絕而博得了「風景甲天下」的美譽。
  • 穿越2.3億年 湖南婁底深藏了一處喀斯特地貌奇觀,即將全新亮相!
    建文帝避難隱居的湄江觀音崖位於湖南婁底漣源市西北部的湄江鎮,如今已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全名為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是湘中地區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擁有3處國家級地質遺蹟,20處省級地質遺蹟。湄江國家地質公園距漣源市區30公裡,婁底市區40公裡,長沙170公裡,有207國道、華常高速、洛湛鐵路、湘黔鐵路、滬昆高鐵路穿境、伴境而過,交通非常便利。
  • 西南十大奇觀景點,想去的趕緊收藏!
    為國家5A旅遊景區,石林喀斯特地質景觀類型多樣,面積廣大,溶巖發育獨特,地質演化複雜,科教價值、美學價值極高,享有「世界喀斯特的精華」、「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的美譽。2007年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錄入了「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石林在自然景觀上融雄、奇、險、秀、幽、奧、曠為一體,奇山怪石,惟妙惟肖,氣勢恢宏,令人驚嘆;撒尼文化,璨若繁星、史詩悠久、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