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發現,你分泌的多巴胺比我少,那我就去買點藥,降降

2020-12-04 江南私語

別以為我愛你,就會受制於你,如果我發現,你並沒有像我愛你一樣愛我,我一定會想盡辦法逃離你,絕對不受你掌控。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電視節目,節目名字我記不太清楚了,是關於一本好書的。

那期節目裡,主持人介紹了未來的人類。在未來,所有的情緒都可以調整、控制。

也就是說,心情沮喪了、痛苦了、無奈了、絕望了等等,都像感冒病毒一樣,可以被查出是什麼細胞在作祟,然後給出相應的藥物,調節、治癒它。

如果這樣,那麼感情呢?感情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我愛你,愛的不可自拔、無可救藥」只是一種病,開一副藥,吃下就可以了。那麼,神乎其神的愛情,似乎變得很簡單了,人們再也不用在感情裡像個瘋子一樣,一會兒開心的像飛上了天堂,一會兒難過的像打入了地獄。

忍不住上網查了一下:

問:控制感情的是什麼東西?

答:多巴胺

又問:有沒有減少多巴胺的藥?

又答:你好!多巴胺是可以讓人快樂和興奮的,請問你為什麼要減少多巴胺分泌呢?。請補充!

這一答案,一下子讓人沉默了。

感情,有很多糾結、痛苦、矛盾,也是因為有這些痛苦,才知道有過多少快樂。

甜味可以使人快樂,辣味可以刺激味蕾,酸味可以讓人開胃,而苦味可以清熱解火。

苦,是一場修行。酸、甜、辣讓你享受過多少快樂,同樣就會積累多少後遺症,這個後遺症,酸甜辣都不敢買單,只有苦,來收拾這場殘局。

那麼,如果真的有藥物可以控制這種「苦」,人生能感知的就只有甜蜜,就好像每天只吃甜食,好受嗎?

肯定不好受。

愛情的美好,或許就是甜蜜和痛苦的交相呼應,越甜蜜就會越痛苦,越痛苦,跨過去,就會越甜蜜。

但是,有一點挺好,不用再害怕會在感情裡受傷。

就好像,原始社會裡,不知道科學,就會對死亡存在莫名的敬畏,越是敬畏,越是被傳得神乎其神。

感情,也是如此,因為多巴胺的起起落落,讓人有一種過山車的感覺,這一秒幸福,下一秒悲傷。有多少人會把感情,分解到一個個細胞去分析,人們只會籠統地覺得感情本來就是神神道道、莫名其妙。

不被「解剖」的屍體,很難知道他的「死因」,不被「分解」的感情,很難知道它的「成因」。

所以,當知道感情不過就是多巴胺和荷爾蒙在作祟,而且還有藥物可以控制、可以調節的那一刻,就仿佛知道疫情有了特效藥那麼激情。

人,總會因為不清楚、不了解、不可控制的東西,而變得憂慮、擔心、害怕。慢慢地,再擴大成畏懼、臆想、受控。

迷失在這個「迷宮」裡,頓感無助、茫然、彷徨,感覺迷宮很大,大的走丟了自己。可一旦被打開,才發現這個「迷宮」一點都不大,無非就是自己在裡面轉圈圈而已。

感情,也是如此。

知道了成因,你就可以無所畏懼,愛的時候豁達地愛著,不要留有遺憾,散的時候勇敢地散了,不要擔心放不開,大不了用「特效藥」唄。

現在,誰都不需要因為愛得太滿,而變得卑微,你可以大聲告訴他:

「如果我發現,你分泌的多巴胺比我少,那我就去買點藥,降降」

這,或許是最狠的情話,也是最動人的情話。再愛,也要愛自己,不要怕,多巴胺可以控制。

相關焦點

  • 吸食大麻使多巴胺分泌不升反降
    這一發現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一些癮君子會缺乏上進心,除了毒品外對其他許多東西都無欲無求。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亢奮和歡愉信息的傳遞,因而被認為是大腦的「獎賞中心」,人們對一些事物「上癮」也主要源於它的作用。
  • 多巴胺是「快樂遞質」?多巴胺分泌越多,我...
    多巴胺是「快樂遞質」?多巴胺分泌越多,我們越快樂?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科學謬論,科學家已經證明,多巴胺跟快樂沒有直接關係。這一錯誤言論起源於老鼠的大腦自刺激實驗。如果把一根電極埋進腦內多巴胺通路附近,老鼠會不吃不喝不知疲倦地壓杆,想要獲取電刺激。當時人們以為,電刺激讓多巴胺釋放,老鼠會感到快樂。
  • B肝治療,吃了藥病毒還是不降?我該怎麼辦?
    我相信很多口服抗病毒藥的戰友都有類似的問題:我幾乎沒有漏服,怎麼病毒還是不降或者降的很慢呢? 是不是耐藥了?不是耐藥病毒怎麼不降?我該怎麼辦呢? 今天vili就為大家回答這些問題。
  • 快感取決於多巴胺的分泌程度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金融男,特指那種直接進行金融衍生品投資或者進行策略制定的,在工作中幾乎會每天面對(下面馬上要談到的)超高多巴胺分泌狀態的人群 一個人獲得快感的程度取決於腦部多巴胺的分泌程度。一般的笑話可以導致多巴胺分泌30%,美食達到70%。性愛可以達到100%,高潮時200%。
  • 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由大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可以讓人感覺良好。當你盡情享受美味的食物,感受性愛歡愉的時刻,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你會變得遲鈍,消沉,感覺生活無趣乏味。人在睡眠狀態時,大腦消耗很少量的多巴胺,這樣第二天身體才有充足的多巴胺。每天至少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或者……不要睡覺。如果你不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只是為了追求高多巴胺水平,睡眠不足就會導致多巴胺大量分泌,但同時你會感覺又累又狂躁。
  • 孩子抑鬱了,家人可嘗試用這四種方法為他增加多巴胺,很實用
    體內的神經遞質發生了變化,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要作用就是傳遞開心、興奮等信息。當多巴胺的分泌變少,我們就很難感受到快樂。 這時,他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變得悲觀、厭世,沒有目標感,甚至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等。但是,這絕對不是矯情,他們只是生病了。 那麼,作為家人,如何才能幫到他們呢?
  • 如何增加多巴胺——快樂激素的分泌?
    而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你會變得遲鈍,消沉,感覺生活無趣。所以掌握一些方法來提高多巴胺的分泌還是大有裨益的。多巴胺在人體內由酪氨酸合成。杏仁、鱷梨、香蕉、低脂奶製品、芝麻籽和南瓜籽有助於你的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還有其他的食物,如豆類(豆腐等)、魚類、奶製品和禽畜肉都能增添酪氨酸。
  • 春江水暖「波」先知——波動率就像脾氣,「你」越降就越值得「我...
    如果您問我金融市場裡的波動率究竟是什麼意思?我想我會送給您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波動率,它特別類似於一個人的脾氣,當波動率處於低位時,好似一個人當下很溫和、很平和,當波動率處於高位時,好似一個人當下很暴躁或者很亢奮。
  • 沒有多巴胺的一天,我都經歷了什麼?
    」所做的就是給你一個必要的空間去反思、計劃、制定策略並且深入思考。 來點多巴胺嗎,兄弟?你瞧,每次你刷 Instagram、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看劇、收到朋友圈點讚、玩電子遊戲,或者咬下一大口美味多汁的漢堡時,你的大腦就會大量地產生一種神經化學物質——多巴胺。本質上來說,多巴胺讓你的大腦上癮,每當多巴胺產生時,你的大腦就會感覺非常好。
  • 多巴胺分泌得少你就容易胖因為它決定你對美食的快感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腦分泌的多巴胺可能是除過量飲食以外導致肥胖的又一因素。超重或肥胖的人因體內多巴胺較少而對美食反應遲鈍,進而需要用額外進食來補償對美食的滿足感。  多巴胺是一種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中興奮、愉悅等快感的傳遞。  美國俄勒岡大學研究院資深科學家埃裡克·斯蒂斯博士主持了這項研究。
  •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不是激勵措施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而我們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常常是和孩子事先約定:你考100分我就給你買好吃的,你寫字寫得漂亮我就給你買玩具,你堅持早睡早起就可以玩遊戲。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我當初正是因為犯了這樣的錯誤,才導致孩子學習動力不足。
  • NEOS樂隊新歌|愛你,讓我透支《多巴胺》
    「如果他能為你,放下手中的遊戲。」「舍不捨得為你花錢。」……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遇到愛,又試探愛,歌頌愛,又消耗愛。而在NEOS樂隊的新單曲《多巴胺》中,愛是一種絕對無法掩飾的衝動,那是我見你時,即便如此,在每一個夏日的午夜,依然想用我的毛孔,去吮吸你每一寸肌膚釋放的香味,請求兩個人持續地永恆地墮入失重的宇宙空間。
  • 如果紅旗L5降到奧迪A6L的價格,你會不會入手?
    如果紅旗L5降到奧迪A6L的價格,你會不會入手?由於國內自主汽車行業發展時間較晚,就車型豐富而言,其實國產車比合資車難,在低端車中,國產車近幾年性能越來越好,但中型車和價格更高的車型基本還處於起步階段,不能說競爭力弱,特別是對於百萬級的車型來說,國產車本身就很少,其中有名的更少,到底哪裡有技術車?
  • 秋天到了,氣溫降了,南飛的鳥兒提醒我去買斯柯達了
    「親愛的,你看天上那鳥兒展翅的羽毛,是不是在提醒我該買輛『斯柯達』了?」撩撥你心弦的那幾片羽毛,就在成都車展的5號館裡!我保證那幾天絕對會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與其像個沒頭蒼蠅一樣亂轉,還不如好好蝸居在5號館,專心看看斯柯達Yeti兄弟版到底長啥樣?
  • 大腦怎樣分泌多一些多巴胺 多運動就可以
    多巴胺也被稱為快樂因子,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多,人就會變得快樂,而人變得快樂了,身體產生的毒素就少,身體的毒素少,人就會更健康。如果能夠想辦法讓大腦多分泌一些多巴胺,對預防各種疾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人能夠更加的長壽。  文中提到想要大腦多分泌多巴胺,最有意義的方法就是運動,那哪些運動更適合人們去選擇,哪些運動能讓人們更加的快樂呢?  1、瑜伽。
  • 專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吸毒
    科學家們發現,只要吸入尼古丁10秒後,腦部便會釋放出一系列的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多巴胺能極大地刺激人的機體,但是,作為一種生物鹼的尼古丁,只能通過植物的形式存在,人體幾乎無法自身合成。如果加入氨,生物藥效可瞬間提升100倍以上。小白鼠會自嗨,直到失去意識。很顯然,這是對消費者需求的一項重大發現。於是莫裡斯開始在萬寶路中加入氨。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尿液一般是「留尾不留頭」,如果是前一天早上7點開始留,7點尿液不需要,第二天7點的尿液要留。當然沒有自然也不用留。但部分患者總是留錯,導致檢查結果誤差大,定量低,用藥量就會不一樣,往往耽誤病情治療。這也是導致尿蛋白反覆「假象」的重要原因。
  • 如何增加多巴胺分泌
    4、2000年阿爾維德·卡爾森被授予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研究成果表明,多巴胺不僅是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前體,而且自身也是神經遞質。1、堅持運動鍛鍊運動鍛鍊已經被證明既能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又能減少一些與多巴胺有關的疾病,比如帕金森病的影響。研究表明,缺乏運動的動機可能是由於缺乏多巴胺受體,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裡有一個方法來擺脫缺乏運動的困境。如果一開始鍛鍊有困難,就設定一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由散步開始,做一點運動有助於扭轉靜止不動的影響,使將來更容易鍛鍊。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此外,多巴胺還與人體運動功能、學習記憶等有關。Arvid Carlsson教授發現了多巴胺在腦內信號傳導的重要作用,由此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簡單來說,就是多巴胺帶給你的快樂是你獲得獎賞的快樂值與預期的快樂值之間的差值。舉個例子,你本來預期回家吃一頓外賣,朋友突然說請你吃大餐和你本來就要去吃大餐獲得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 敬這個強行分泌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夏天
    無論你我被哪一波熱浪擊中,這個夏天無疑是屬於年輕人的,或者說屬於年輕的心和擁有熱愛能力的靈魂。在某種程度上,研究超話打起周杰倫保衛戰的,和被樂隊的夏天震醒搖滾之魂的,歸根結底都是在捍衛自己內心被現實擠壓到幾乎熄滅的火焰,在這個酷暑的夏天縱情燃燒了一把。但終究不再年輕,我們的身體無法大量分泌足夠的多巴胺,腎上腺素以及荷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