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鬱了,家人可嘗試用這四種方法為他增加多巴胺,很實用

2021-01-07 騰訊網

最近兩年,抑鬱症患者有增多的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超過3億人正在被抑鬱症折磨,在中國,約有54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

《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的數據顯示:73.6%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作為一名未成年心理幹預的志願者,在諮詢中心值班時,經常能收到這樣的求助信息或者電話:

「孩子得了抑鬱症,現在他不想跟任何人交流,不吃飯,不睡覺,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帶他看了精神科醫生,也開了藥,好像沒有太大變化。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老師,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呀?」

「老師,孩子得了抑鬱症,是不是就意味著沒前途了?說也說不得,罵也罵不得,一個不小心,就怕孩子出現了過激行為。真的,我們做父母的,哪個希望自己家孩子得病呀,巴不得能替他們承受,可是替代不了呀。身為家人,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幫他們快速擺脫抑鬱呢?」

「雖然知道心理諮詢對抑鬱症的恢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是高昂的諮詢費,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老師,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我們這些家長借鑑呢?」

……

眾所周知,抑鬱症患者之所以出現頭暈、食欲不振、頭脹、心慌、胸悶、緊張 、坐立不安、手足出汗、焦慮、情緒低落、自我評價低、無助、絕望等症狀,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生病了。體內的神經遞質發生了變化,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要作用就是傳遞開心、興奮等信息。當多巴胺的分泌變少,我們就很難感受到快樂。

這時,他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變得悲觀、厭世,沒有目標感,甚至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等。但是,這絕對不是矯情,他們只是生病了。

那麼,作為家人,如何才能幫到他們呢?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幫助他們去激發多巴胺的分泌,從而使那些負面情緒相對少一點點。下面這幾種方法不妨試試,很實用。

1、通過飲食增加多巴胺分泌

香蕉、牛奶及低脂奶製品、杏仁、南瓜籽有助於大腦多巴胺的分泌;還可以增加抗氧化食物的攝入量,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富含抗氧化成分,比如火龍果、胡蘿蔔、蘆筍、花椰菜、堅果、草莓等。

2、跑步或者其他運動

在身體可承受範圍內,儘可能多做一些運動鍛鍊,運動可以增加血液中鈣的含量,刺激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與吸收。30分鐘以上的運動,即可起到多加速巴胺分泌的作用。同時,運動有助於促進腦內內啡肽的合成,而內啡肽與多巴胺的作用類似,屬於天然的止痛劑,不僅可以起到給身體止痛的作用,還能給人們帶來欣快感。

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正在遭受抑鬱症的折磨,那麼我建議你看一看《少年,聽你說》,這是一個少年成長類節目。或許,這個節目能夠讓你學會如何跟孩子相處。

其中有一期是關於抑鬱症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17歲的高中生——陳可珊。她演講的題目叫做《走出抑鬱症的關鍵,是戰勝自己》。

阿可珊在演講裡說,曾經的她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甚至走到了天台上,想著就這樣結束自己的痛苦。

可是到天台晾被子的老奶奶看到了想要輕生的她,異常擔心。在那一刻,她放棄了,因為她感覺自己是有人關心的。自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治療,好好吃藥,開始運動。不知不覺,她的活力回來了,她能發自內心地開心。

3、輕音樂有助於多巴胺分泌

有研究發現,我們在聽輕音樂時,多巴胺的分泌會變得活躍,較正常情況提升了9%。

另外,輕音樂有助於我們打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鬱苦悶等負面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心理治療的作用。

4、支持他、肯定他、誇他

2013年,我出現了嚴重的「幻聽」,總覺得有人要加害於我。那時,我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沒有食慾,失眠,整宿整宿睡不著。一到傍晚手心就開始出汗,用旁人的話說,那感覺就像剛洗過手似的。怕黑,更怕一個人待著。每天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把家裡所有的燈打開。

在連續失眠40多天後(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我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我拼命地想要擺脫這種狀態,可是我發現越用力,越是睡不著。

很快地,我的體重從84斤,降到了78斤。姥姥跟我說,「月月別怕,我和你大舅不會讓你出事的。」

為此,姥姥特意讓表弟把我接到了大舅家,美其名曰散心。但我知道,他們是想讓我打開心結,走出來。

「我們家月月很厲害的,你這會兒只是鑽進了牛角尖。我相信,你只要想明白了,就一定能走出來。」

「小姐姐,不用怕,我就睡在你對面。你要是怕了,就叫我一聲。」

「我們家外甥女,那可是個頂個的好。」

……

第一次,我感覺到了被理解。我開始接受自己的症狀,嘗試改變,不再因為失眠而特意早睡,搬離了曾經居住了3年的小區。我開始爬山,開始走路上班。9個月後,我沒有了任何症狀,我重新活過來了。

如果你問我,如何跟抑鬱症患者相處?那就是理解他、支持他、肯定他、誇他。讓他明白:不管他是怎樣的,你都會愛他,支持他,讓他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被需要的。因為,讓一個人決心改變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感動。

最後,我想告訴你,愛是治癒一切疾病的良藥。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如何給他增加多巴胺?試試這些方法很實用
    再者,我們要知道,針對軀體症狀的緩解,首先還是重在調整我們的情緒,療愈好我們的靈魂,只有當我們身上的抑鬱情緒,逐步退散減少、緩解時,那麼軀體症狀自然也就會相應的減弱起來。這是對於抑鬱症導致的軀體症狀,目前來說,最恰當、合適、保守的一些沒有任何副作用的緩解辦法了。
  • 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屬於單胺類物質中的兒茶酚胺類,合成順序依次為酪氨酸-左旋多巴-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最後通過單胺氧化酶和兒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酶解失活。合成腦內的3/4的DA細胞體位於中腦前部或者中腦。黒質包含了靈長類腦DA神經元的主要部分,黑質又可分為緻密部和網狀部。黑質DA神經元的主要投射部位尾核殼核伏隔核。大腦皮層是另一個主要投射部位。
  • 如何增加多巴胺——快樂激素的分泌?
    而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你會變得遲鈍,消沉,感覺生活無趣。所以掌握一些方法來提高多巴胺的分泌還是大有裨益的。多巴胺在人體內由酪氨酸合成。杏仁、鱷梨、香蕉、低脂奶製品、芝麻籽和南瓜籽有助於你的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還有其他的食物,如豆類(豆腐等)、魚類、奶製品和禽畜肉都能增添酪氨酸。
  • 100分獎勵新衣服:會削弱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要用多巴胺控制法
    也就是說,父母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而給予額外的物質獎勵,反而會一點點削減孩子的學習興趣。02要增加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孩子的內感報酬就可以了根據「德西效應」我們知道,要增加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只需要增加孩子的內感報酬,而不要給孩子額外增加外在報酬就可以了。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大腦多巴胺分泌?可從這兩方面做起
    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中,會缺乏一種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將大腦中的指令傳送給肌肉,指揮肌肉工作。一旦這種物質缺少,神經傳遞出的指令就難以正確傳達,手腳就會出現各種運動障礙。
  • 什麼是多巴胺?抑鬱症與多巴胺有什麼聯繫?
    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抑鬱症的症狀,此病是目前來盾多發的,而且帶來了嚴重的傷害,那麼,抑鬱症與多巴胺有什麼聯繫?
  • 家人老是揪著自己缺點不放,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抑鬱情緒?
    如何面對家人們的「習慣性負面評價」?需要當事人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陷入這種負面情緒氛圍而亂了理性思維。合理的溝通,主動幹預評價過程,或者積極的心態和行為逐漸影響家人,都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 案例故事:屈小鳳的家裡人經常用他們的想法來評價她。
  • 如何增加多巴胺分泌
    怎樣增加多巴胺分泌?以下有五種方法對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幫助。1、堅持運動鍛鍊運動鍛鍊已經被證明既能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又能減少一些與多巴胺有關的疾病,比如帕金森病的影響。研究表明,缺乏運動的動機可能是由於缺乏多巴胺受體,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裡有一個方法來擺脫缺乏運動的困境。如果一開始鍛鍊有困難,就設定一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由散步開始,做一點運動有助於扭轉靜止不動的影響,使將來更容易鍛鍊。
  • 缺乏這種常見的營養素,可能會增加你的抑鬱風險
    以往的研究一般認為抑鬱症的發病常與遺傳因素、個性特質、內分泌變化、外部環境變化和軀體疾病等有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抑鬱症與維生素D關係密切: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增加個體的抑鬱風險。  根據一項新發表的歷經四年的隨訪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可使老年人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75%。這是一項在愛爾蘭開展的老齡化縱向研究,擁有3965個樣本量,參加此項研究的工作人員稱:「這是在愛爾蘭進行的關於老年人患抑鬱症風險和維生素D狀況的最具代表性、最全面的研究。」  所以,這個研究結果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以為抑鬱症的預防及臨床治療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帕金森患者的抑鬱症狀中,抑鬱情緒和快感缺乏是核心症狀,但是臨床上會有不同的症狀組合。很多關於這一方面的研究發現,帕金森伴抑鬱的患者常常表現為精神運動性遲滯、睡眠倒錯、體重減輕、注意力缺陷及表情呆板等,而自殺傾向及負疚感相對少見。由於抑鬱症狀和帕金森病症狀的重疊,診斷帕金森病中的抑鬱可能很困難。
  • 多巴胺失調症候群的認識與管理
    主要表現為患者會自行增加多巴胺能藥物的使用或向他們的醫生索要大劑量的該類藥物,或是沒有得到醫生的同意而自行增加藥物劑量,從而導致心理障礙,類似於長期濫用精神興奮劑導致的精神、行為障礙,最終影響社會職業功能。
  • 多巴胺—能提高檢測靈敏度的超實用物質
    Gao教授領導該研究,他們將實驗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將該技術簡稱為EASE。 EASE的重點是在關鍵操作步驟中添加兩種生化成分:多巴胺和HRP。HRP是用於加速生物醫學研究中反應速率的常用蛋白酶。
  • 抑鬱低齡化、青少年患病率增高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抑鬱症低齡化已成趨勢佑佑(化名)被確診為抑鬱症的那一刻,她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因為終於可以收到家人的關注,難過是因為發病時好痛苦。抑鬱研究所創始人、曾經的重度抑鬱症患者任可分析認為,一是因為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二是緣於社會精神醫療資源得到極大普及,青少年的厭學、叛逆、自殘等行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診斷為抑鬱症或焦慮症。「這兩點體現出社會的進步。」
  • 018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激活大腦海馬新生神經元可緩解抑鬱樣行為
    Molecular psychiatrydoi: dx.doi.org/10.1038/s41380-019-0471-82,標題:多巴胺通過替代信號傳導途徑增加鈣釋放增加HIV進入巨噬細胞譯者:Sheena長期以來,多巴胺能功能障礙與CNS中HIV感染有關。
  • 新型探針也為多巴胺受體的相關藥物篩選優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這些監測手段各自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解析度,難以精確反映神經遞質的真實動態信息;監測特定神經遞質的特異性不夠高;監測方法對生物的損傷性大等。因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優化已有方法,或者開發新方法,力圖彌補短板,取得突破。自2018年起,李毓龍實驗室就開發出可基因編碼的螢光探針系列,即GRAB探針系列,其中包括多巴胺探針。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想要對抗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正向循環。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1.選擇性5-羥(qiǎng)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簡稱SSRI)不同的抗抑鬱藥物起作用的機制稍有不同,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影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系統來實現的。
  • 你的焦慮和抑鬱真的是由咖啡引起的嗎?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至少有超過5400萬抑鬱症患者,並且這是保守估計,現實中只會比這個更多。「無論是抑鬱症、焦慮症還是精神分裂的發病率,中國都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幾年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了。」廣東省中醫院睡眠心理科的主任李豔說。很多老一輩的人心裡就會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青少年會患上抑鬱症或者焦慮症呢?他們生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時候好太多了,有什麼可抑鬱或者焦慮的呢?
  • 玩轉多巴胺:使用方法及聯用技巧揭秘!
    多巴胺作為臨床一線搶救用藥,適應症廣泛,可用於各種類型休克及洋地黃、利尿劑使用無效的心功能不全。根據給藥的不同速度及劑量,多巴胺發揮的作用有很大差別。 2、快速靜推:患者血壓 3、靜脈滴註:多巴胺120mg+5%GS250ml靜滴,約8-10滴/分,根據血壓情況調整。 4、中心靜脈給藥:泵注給藥速度>30ml/h時仍不能有效維持血壓,可經中心靜脈給多巴胺。配製方法、速度調節同前靜脈泵注。
  • 對話藥理學博士: 破解抑鬱藥物治療背後的迷思
    只是很少會有人去關心這方面,這跟精神障礙的汙名化有關。以前醫學不發達覺得精神障礙就是被鬼附身了,人瘋了。抑鬱障礙可能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比較容易有共感罷了。主要原因還是影視作品的錯誤宣傳以及精神醫學領域對於疾病/障礙的用詞不準確、不敏感有關係。再者就是大眾相對歧視精神障礙患者。
  • 長期焦慮和抑鬱會引發帕金森?關鍵還是早發現早治療!
    人到老了就期盼有個好身體,害怕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不但給自身帶來傷害,也怕連累家人孩子。除了病情本身的困擾,許多帕金森患者還深受抑鬱和焦慮的折磨,甚至有自殺傾向,所以及時發現帕金森患者的情緒改變,進行抗抑鬱治療尤為重要。帕金森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抑鬱帕金森其實會跟抑鬱共存,帕金森的非運動症狀裡常見的就是焦慮和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