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版蔥油餅做法,不用油酥也不用豬油,層層交錯很美味!我不知道南方的親們是不是有吃過蔥油餅,但是蔥油餅這種東西在北方人的家庭生活當中實在是太常見了。每個人的記憶當中都有關於媽媽做蔥油餅的記憶,雖然媽媽做出來的蔥油餅可能平淡無奇,但卻是自己最懷念的味道,長大了之後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念舊。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偉大,他們總是不辭辛勞地給我們做各種美食,養育愛護我們。
小時候家裡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媽媽做的蔥油餅總是會放很多的油,雖然現在看來太多油分吃起來並不健康,但是在那個年代很少有家庭捨得放那麼多的油,每次我和弟弟都吃得滿嘴冒油停不下來,媽媽做的蔥油餅實在是太好吃了。媽媽小時候做出來的蔥油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直接用油煎出來的,但是卻是我和弟弟的最愛,現在我經常給孩子做蔥油餅,但是卻不會放那麼多的油了,畢竟每個年代不一樣,我們平時吃了太多的油分,如果吃油量過大的蔥油餅的話,熱量太高。
很多人在做蔥油餅的時候,都是要做酥油或者放上一些豬油的,這樣做出來的蔥油餅就會層層交錯,不過媽媽做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見過她用過這些,做出來也是分很多層。媽媽做出來的蔥油餅是非常家常的做法,然後我又進行了稍微的改良,今天就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把食材準備好一小把香蔥,鹽,食用油,十三香,低筋麵粉。我們在做蔥油餅的時候都是直接和面,並不需要發麵的,很多人做出來之後剛出鍋還是比較好吃的,但是放涼之後就特別硬,難以下嘴了,其實這是因為你們在和面的時候,用的水不正確造成的。
因為大家在做蔥油餅的時候用半燙麵來做是最好吃的,一半用剛燒開的熱水,一半用涼水,等到不燙手的時候,把兩個盆裡的麵疙瘩混合在一起,和成麵團。蓋上蓋子醒半個小時左右,剛和好的麵團可能並不是很光滑,不過沒關係,剛和好都是這個樣子的,醒過之後就變得非常光滑了。醒面的過程當中,我們來把蔥花也醃製一會兒,很多人在做蔥油餅的時候,蔥油餅都是直接撒在麵餅上,其實醃製一會兒做出的蔥油餅更加入味,剛從清洗乾淨之後然後剁碎放入乾淨的碗中加上鹽食用油十三香攪拌均勻,醃10分鐘左右更入味。
麵團醒的差不多的時候,分成幾個小劑子,一個小劑子就是一個蔥油餅了,然後取出來一個小劑子擀成比較大的薄面片,先在上面撒上一層面,然後再刷上一層油,其實這就是簡易的油酥,也是起到分層的作用。然後捲起來再從中間切開,切開之後再把切面朝外捲起來再按壓成餅狀擀平,然後在電餅鐺或者平底鍋上抹上一層油就開始烙餅了,烙至兩面金黃色,就可以了。你可以看到自己做出來的蔥油餅層層交錯,雖然沒有用豬油也沒有用油酥,但是做出來卻非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