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優雅地囤積蔬菜?

2021-01-12 北青網

隨著疫情的發展,小區封閉、交通限流。買菜成了一場戰役,尤其是最近接連出現因買菜而不小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更讓大家不敢出門,生怕一個不小心就中了招。

為了配合防疫工作,不少小區還規定每戶只能有一個人出去採購,於是身強力壯的老爺們就成了上街採購的主力。他們手拿清單笨拙地挑選,有的還打電話詢問豆角要圓的扁的還是長的。認認真真挑半天,回家還得挨罵。

米麵糧油倒是好說,容易儲存,不易腐爛。肉製品也統統塞到冰箱的冷凍層就可以了,但蔬菜水果怎麼辦?存放不當就很容易腐敗變質,可不吃,又會導致營養缺乏。

所以今天,就來教教大家如何優雅地囤積蔬菜。既能夠滿足日常所需,又不會造成浪費。

一、一天應該攝入多少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g~500g,深色蔬菜應佔1/2,推薦每天攝入200g~350g的新鮮水果。在疫病期間,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那麼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一些。

如此算來,每周需要攝入七八斤各類蔬菜和五斤左右的水果,如果一次性採購這麼多蔬菜水果,還想要保持蔬果的新鮮,實屬不易。

二、食物為啥會腐爛變質?

導致食物腐敗變質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平時生活中最常見的有四個原因:

1、微生物作祟

無處不見的細菌、黴菌、酵母菌是導致食物腐敗、黴變和發酵的罪魁禍首,它們不但讓食物失去了原有的質地和顏色,更改變了食物的營養成分和氣味。

2、酶加速了食品的代謝

食物中常見的脂肪酶、蛋白酶、澱粉酶等會加速食品的代謝,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水果、米飯,會在酶的作用下變餿、腐爛。

3、食物的化學反應

食物中的很多油脂的分子式中有不飽和的鍵,這種鍵很不穩定,很容易被氧化,水果中的維生素也會隨著時間、溫度、pH的變化而發生氧化,導致水果變質。

4、水分的改變

乾燥的食物會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受潮,繼而產生黴菌;蔬菜和水果也會因失水而變質。

所以,想保持食物的新鮮就是要從上述幾個條件下手。

三、利用道具給蔬菜水果愛的保護

想保持蔬菜水果的新鮮度,首先要避免它們接觸空氣、流失水分,被空氣中不懷好意的細菌汙染,所以給它們套一層合身的保護衣十分關鍵。

保鮮膜、保鮮袋、保鮮盒就能派上用場,將不同的食物分裝保存,不但可以保護食物失水、氧化,還能避免串味,更能節省空間,讓冰箱整齊、清潔。

四、適合的溫度,才能保持新鮮

很多人把買回來的蔬菜、水果一股腦地塞進冰箱,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蔬菜水果對溫度的喜好不同,要先摸清它們的脾氣,才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1、0-4°C 冰箱保溫層的溫度

絕大多數的綠葉菜和原產於溫帶、寒帶的水果,比如白菜、菠菜、菜花、芹菜、蘋果、葡萄,都適合存放在0°C~4°C,只是放冰箱之前要做一些小準備,去掉已經被擠壓、腐爛的葉子和壞果,綠葉菜要避免沾水,套上乾淨的保鮮袋並扎幾個小孔用來給蔬菜水果透氣。

2、10°C 陽臺的溫度

番茄、黃瓜、青椒、荔枝這些水分較多的蔬菜水果不需要放進冰箱,只需要放到陽臺或者室內溫度較低的地方就可以了,太冷的溫度會讓它們產生黑斑,進而變質;根莖類的蔬菜可以給它們包裹上一層報紙存放在陽臺避光處,只要保持低溫和乾燥就可以讓它們儲存上小半個月。

3、10°C以上室內陰涼處的溫度

熱帶水果儘量不要放到冰箱裡,它們最適宜的溫度是13°C~15°C,低溫儲藏會讓它們變黑、腐爛,正確的做法是放到保鮮袋中,紮緊袋口,存放在室內合適的地方,並儘快吃完。

4、-18°C 冰箱冷凍層的溫度

也有一些蔬菜冷凍起來不但不會影響口感,還能將保質期延長到四個月,甚至更久。比如玉米,只需要清洗乾淨直接放到冷凍層就可以了,而豇豆、四季豆、豌豆則需要先用水煮到半生,再放進冰箱冷凍,這樣可以避免表面出現凍傷的黑斑,而且解凍後再進行烹飪也不會影響營養價值。

五、食用也講究先後順序

買回來一大堆蔬菜水果,也按照正確的溫度分別儲藏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可別掉以輕心,這蔬菜水果吃起來也講究先後順序,

綠葉菜放進冰箱四五天,外表看上去依然翠綠新鮮,但最好在2天之內吃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葉菜葉部從土壤中吸收的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存在致癌風險。

十字花科和茄科保存的時間稍長一些,但維生素會隨著存放時間不斷下降,儘量在4~5天內吃完。

根莖類保存的時間最長,營養也很少流失,可以放到最後吃,只是澱粉含量比較高,最好代替部分主食。

六、買不到綠葉菜怎麼辦?

雖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了綠葉菜的好處,但也並非不可替代。如果買不到綠葉菜,就多吃一些其它蔬菜和水果來補充綠葉菜中的營養素,比如富含維生素C的青椒、捲心菜、西蘭花;富含維生素B的四季豆、豌豆;富含胡蘿蔔素的南瓜、西紅柿。

七、沒必要囤積過多的蔬菜水果

雖然疫情限制了大家的出行,但是並沒有停止蔬菜水果的運輸,甚至各地都在努力保障蔬菜水果的供應。所以不需要囤積過多的蔬菜水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馮薇薇(EN067)

相關焦點

  • 防疫期間如何增強抵抗力?食材選購和...
    制定社會保險費返還、社會保險費緩繳等政策實施細則,推進為在疫情期間給重點地區務工人員「留崗留薪」企業發放穩崗補助工作,協助做好返工路費補貼,切實提升員工返溫返崗率。2.在招工渠道拓寬方面。開展線上免費招聘服務,市縣聯動推出「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春風行動,為全市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免費的招聘求職服務。
  •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室內消毒 疫情期間房間消毒的正確方法
    大家都知道這場疫情對於生活和生活的影響很大吧,所以說為了平安更快的度過這場肺炎疫情,大家都需要做好自我的隔離和防護,減少傳播,減少這種疾病的新增數量。那麼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室內消毒呢,大家知道方式和方法嗎。疫情期間房間消毒的正確方法是什麼,來看看這些相關的內容和介紹。
  • 實訪蔬菜重鎮,疫情下西紅柿、黃瓜日產銷5萬斤,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數千菜農、菜商起早貪黑,將剛剛採摘下的各種蔬菜,源源不斷地送往市場、社區和村莊,為這場疫情防控提供了生活保障。所以疫情期間,青島市場根本不會缺少新鮮黃瓜。劉紀鵬說,僅西紅柿和黃瓜這兩個品種,每天至少有5萬斤運往青島等地的商超社區。 相比節前 菜價不漲反降 「每天都去收菜,然後當天晚上就要運到青島的批發市場和一些商超。」從事多年蔬菜商工作的姜春麗,在疫情發生後的十幾天裡,一直不停地忙著收菜、運菜。
  • 疫情期間如何更好地規範管理CVD患者?
    這是一場影響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戰役,此次疫情涉及範圍之廣,累及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我們必須做好更充分的應對。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1,我國推算的心血管疾病(CVD)現患人數多達2.9億,在此次疫情中,合併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群,特別是CVD患者具有更高的感染及死亡風險。因此,疫情持續期間CVD患者的科學規範管理不容忽視。
  • 從烹飪到品質居家生活—戰疫期間的「購物清單」
    通過對2020年第一季度與去年春節同期的零售銷售比較分析,我們發現,疫情期間消費者行為明顯分為不同階段,在三月展現恢復趨勢:1月25日當周出現了物資囤積潮,之後約四周需求趨於穩定,直到確診病例顯著減少後逐漸恢復正常;不同階段的消費品類表現也明顯不同:在第一周的囤貨期間,消費者大量購買生鮮食品和保質期較長的必需品,而在第二階段的穩定期間,由於囤積物品仍未耗盡,耐貯藏必需品銷售額出現明顯下降;而伴隨疫情和拜年場合的減少
  • 疫情期間家庭如何消毒 疫情期間家庭消毒注意事項有哪些
    疫情的擴散情況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十分嚴重,但經過這幾天來醫護人員的不斷努力,在於擴散狀況上,其實也是有了不錯的好轉,當然在近段時間裡,很多人對疫情方面的恐懼還是存在,因而在解決和預防這種問題上,較多人也是像多努力一下,那麼疫情期間家庭如何消毒?疫情期間家庭消毒注意事項有哪些?
  • 疫情期間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該如何防護?答案來了!
    3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發布會,介紹現階段公共場所等疫情防控有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周宇輝、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就養老機構、購物場所和辦公場所等疫情防控來回答媒體提問並介紹健康知識。
  • 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減緩心理壓力
    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及擔憂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可以說是非正常場景下的正常反應,但過度的心理壓力確實會帶來身心損耗,如何才能減輕心理壓力呢?不妨試試以下三步策略:接納自己的情緒不過度否認。當我們感到痛苦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下意識地就想否認,因為不願接受所以希望它沒有發生,這種否認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防禦機制。
  • 今冬第三輪寒潮將至 滬上蔬菜產銷供應如何?
    根據分析,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周邊產區受寒潮影響,本地及周邊蔬菜價格「因寒而起」;二是全國多地先後出現持續降溫、降雪的情況,南菜北運的需求會繼續增加;三是南方部分蔬菜受前述氣候影響,產地價格有所上升,如福建等地上市蔬菜推遲,尤其是辣椒特別明顯,產區收購價格普遍高於往年;四是進入秋冬季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覆,部分地區又出現聚集性疫情,也對蔬菜的產、銷以及需求等帶來一定的影響,帶動價格的上升
  • 2020年銅川市王益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設施蔬菜生產面積驗收...
    2020年銅川市王益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設施蔬菜生產面積驗收情況的公示 時間:2020-09-15 17:20:15  來源
  • 如何在疫情期間假裝出國?
    但全球疫情仍然此起彼伏的狀況下,境外遊好像成了全世界遊客的奢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需求就會有服務,何況今年有一大堆絞盡腦汁想要掙錢的航空公司。航司們垂死病中驚坐起,掙扎著想出來的服務是:假裝出國——讓你坐上飛機,或是在出發地打轉、或是去目的地上空簡單盤旋一圈回來、或是乾脆不起飛。總之,提供一種「旅行感」。
  • 【黨務在線】疫情防控期間,黨務工作如何開展?
    疫情防控期間,發展黨員、開展組織生活、做好換屆選舉等工作如何更好地開展?今天,我們搜集梳理了網友的答案,供大家參考交流。一、發展黨員1.如疫情持續時間較長,確不方便召開會議時,有條件的情況下,可探索通過視頻會議(非語音或文字問答交流的形式)召開支委會(支部黨員大會),參會人數仍按規定要求不變。2.疫情防控期間如何進行民主推薦?可否採取視頻會議或藉助微信等工具進行在線投票?
  •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過度關注疫情報導、注意力沒法集中、情緒負面幹擾、不自覺地反覆洗手……你也遇到這些「煩心事」嗎?陸軍軍醫大學教授馮正直教給大家一些心理自助和疏導方法,一起學起來。
  • 如何優雅地計算π?
    2割圓術:優雅地計算π說到π的計算,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割圓術」。約公元265年,數學家劉徽創立了割圓術,用正3072邊形計算出π的數值為3.1416。這樣也就成功地將圓的面積與周長聯繫了起來。利用Wolfram Cloud,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演示割圓術的運算過程。(你問為啥不直接用Mathematica?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來華留學生服務
    當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重新思考留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是高等院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要素,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推器。保障來華留學生群體疫情防控成效需要有制可依。首先,因勢利導擬定一套科學、可行、完整的管理制度或規劃,便於各大院校做好重大疫情期間留學生管理工作,確保在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下留學生在華期間的交流合作無障礙,學習發展有保障,增強文化認同與重大疫情期間環境適應性。
  • 私人武裝力量浮出水面,大量囤積槍枝彈藥
    據美媒本月12日報導,由於川普拒絕承諾和平交權,美國人擔心選舉結束之後將會爆發全國性的內亂,甚至是內戰,紛紛開始囤積槍枝。美國持續升級的混亂,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信奉——遇事不決先買槍。在美國疫情暴發初期,就有大量美國人排隊買槍,他們知道病毒是看不見的敵人,但依然要買槍,因為槍枝能給美國人帶來安全感。
  • 周潔紅: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蔬菜產業——衝擊、機遇與未來發展建議
    一、疫情對蔬菜產業的短期衝擊1.蔬菜被迫停收,農民收益受損。受疫情影響,部分蔬菜產區為防控疫情,暫停蔬菜收穫或關閉蔬菜加工企業。同時,各項封鎖防疫措施導致蔬菜收穫面臨勞動力短缺困境,直接降低了各類蔬菜的供給能力。
  • 新冠繼續,疫情蝴蝶效應或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面對疫情帶來的糧食危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在艱難時期,「吃」的意義似乎變得尤為複雜。疫情影響,全球食品生產供應或陷入僵局據《衛報》報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新興風險研究主任蒂姆·本頓(Tim Benton)表示,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發展,食品供應鏈將出現問題,糧食危機的風險日益顯露。
  • 為了生存,動物有不同囤積妙招,不愁吃喝的人為什麼也喜歡囤積?
    囤積食物的習慣,人類也很常見。北方一戶人家就會囤積一兩千斤的大白菜,而南方家庭,有的會將秋天收穫的食物囤積到冬天食用。在動物界中,一提到囤積食物,最先想到的是松鼠和倉鼠等嚙齒類動物,尤其是可愛的小倉鼠,一看到食物,就拼命往嘴巴裡塞,嘴巴塞得鼓鼓的。它嘴巴的兩側有頰囊,相當於一個「購物袋」,可以把吃不完的食物藏在裡面,等想吃的時候慢慢享用。
  • 【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期飲食安全「六要六不要」
    【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期飲食安全「六要六不要」 2020-11-2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