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今天的抬前輪高滑試驗科目順利完成,試驗數據有效。」
蔡俊作為國產大型客機C919首飛機組機長的首次露面,是在今年4月23日C919完成高速滑行抬前輪試驗後。這一試驗的完成,也意味著C919的首飛正式步入倒計時。
5月4日,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蔡俊表示,飛機能不能飛,試飛員心裡很有數,害怕倒是沒有過,心裡想的更多的,其實就是,這個飛機現在狀態怎麼樣,它適不適合首飛,「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作為C919首飛機組機長的蔡俊,今年「五一」節期間,一直駐守在浦東張江的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內,和C919首飛機組一起,在C919工程模擬機上展開新一輪的特情培訓。
5月1日,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金壯龍來到上飛院,看望首飛機組時,蔡俊表示,「培訓進展順利,大家狀態良好。現在在做一個單側杆失效的模擬。」
出生於1976年8月的蔡俊,於1997年開始飛行生涯,現總飛行時間為10300小時,無嚴重差錯和事故症候。曾在東方航空做了11年的飛行員,於2011年加入中國商飛,擔任試飛員,如今已是中國商飛試飛中心試飛員二中隊的中隊長。
蔡俊在駕駛ARJ21-700飛機時,便已經對未來的C919首飛寄予了期望。在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他曾表示,「如果能飛上C919的首飛就是最好的。」
金壯龍(左一)看望首飛機組,左二為蔡俊。圖片來自中國商飛官網。曾在東航做過11年飛行員,做試飛員為挑戰不一樣的人生綜合《新民晚報》、《大飛機報》報導,在來到中國商飛公司之前,蔡俊已在東方航空做了11年的飛行員。大學讀的是航空經營管理,1米8個頭的他在考上飛行員後,便留在東方航空工作。隨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覺得沒了挑戰,想要「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2011年,蔡俊辭職轉赴中國商飛公司。在航空業界,飛行員的培養成本一向很高,所以也是各家航空公司爭搶的人才。據中國商飛公司主管主辦的《大飛機報》報導,蔡俊辭職後,面臨過很多選擇,當時吉祥航空、春秋航空都給他開出了很高的薪酬。
但就在此時,和蔡俊一起辭職的一位朋友告訴他,中國商飛公司在招試飛員。當時蔡俊剛好有兩個朋友在做這個工作,他得知試飛員這個職業很有意思卻也很難,當下便被其中的挑戰性吸引。
2011年5月,蔡俊來到中國商飛公司。短短一年後,便作為第一批試飛員去往美國培訓。蔡俊在接受《大飛機報》採訪時的一次自述中談到,在美國培訓時的他,已經從大學畢業13年,「重新走進課堂還是國外的課堂確實不容易。」
不容易主要體現在身份轉變所帶來的知識短缺。之前蔡俊在航空公司做飛行員時,覺得「飛行」就是飛,直到以試飛員身份在美國參加培訓時才明白,「飛」只是試飛中很小的一部分,計算、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才佔了試飛很大分量,而這些都是以往他所不掌握的。
蔡俊(右一)在航線演示飛行前進行繞機檢查。圖片來自中國商飛官網。即使中國商飛公司的許多試飛員過去都有十餘年的工作經驗,並曾擔任知名航空公司的機長、教員等職務,但當他們從航空公司離開來到中國商飛試飛中心時,對民用飛機的取證理論和技術了解基本還是一片空白。
所以試飛員隊伍的培訓必不可少。據《大飛機報》報導,中國商飛公司秉承著「自主設計、國際合作、國際接軌」的理念,將包括蔡俊在內的一批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送往美國試飛員學院(NTPS)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
蔡俊在此前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表示,在美國試飛員學院,老師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具備豐富試飛經驗的教員,口音多種多樣,因此要求所有學員英語流暢,體檢合格,且至少要有750小時的飛行經驗和在有效期內的商用執照。
上述報導稱,當時一大堆英文專業詞彙弄得蔡俊暈頭轉向,還要把物理、數學都「撿」起來,「8小時上課,回來先睡上2小時,然後再窩在宿舍上網查資料,『啃』書本,經常複習到凌晨一兩點。」
ARJ21飛機106架機首飛前,機組人員做準備工作。左二為蔡俊。圖片來自中國商飛官網。「能飛上C919的首飛就是最好的」可見的是,「試飛」和「飛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大飛機報》的報導曾提及,飛行員駕駛的是設計成熟的飛機,而試飛員駕駛的是尚未定型、需要對各種極限條件下的飛行數據進行全面驗證的飛機,危險性不言而喻。同時,一次試飛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但背後卻充滿了團隊對規章的研究、對試飛計劃的制定以及對飛行數據的核實。
而在ARJ21-700飛機之前,中國沒有專門針對民機的試飛團隊。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試飛中心成立以來,已建立起了一支由21人組成,包括試飛員和飛行學員在內的試飛隊伍,其中10名飛行員已取得國際認可的試飛員資質,7人獲得機長資質。
蔡俊便是這支隊伍的其中一份子,在身份成功轉變後,他認為「做試飛,更有成就感。」
作為較早一批加入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的試飛員,蔡俊曾在2014年駕駛ARJ21-700飛機參展當年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
據《大飛機報》,航展上的飛行與航線飛行、試飛都不一樣,對飛行的高度、速度、飛行軌跡、時間的控制、空域的範圍有特殊的要求。在此前,中國商飛公司的試飛員沒有人有過航展飛行的經驗。
2014年11月11日,ARJ21-700飛機106架機在珠海進行首次展示飛行。12時06分起飛,飛行15分鐘後,於12時21分平穩落地。對於在珠海航展上的飛行表演,蔡俊在接受《大飛機報》採訪時稱並不完美,「航展上的飛行最重要的是觀賞性,並不一定要追求高難度的飛行動作,重要的是讓觀眾感受到飛行的魅力,有過一次經驗了,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蔡俊參加ARJ21最小機組試飛時,需要佩戴心跳測試儀、眨眼測試儀等設備。試飛中,通過飛行員心跳數等數據的收集,掌握飛行員在駕駛ARJ21-700飛機時的身體機能反應。
蔡俊曾對《大飛機報》表示,上機前自己每分鐘心跳快到90了,結果一坐上駕駛艙就迅速恢復到70多。「也許,對蔡俊來說,駕駛艙就是他最平靜的地方。」
中國商飛公司新聞中心透露,今年,蔡俊獲得了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並取得了2016年度最美商飛人的稱號。
蔡俊手跡,來源:中國商飛。據《大飛機報》報導,蔡俊在駕駛ARJ21-700飛機時,便已經對未來的C919首飛寄予了期望。他表示,未來會逐步把比較難的、風險高的試飛科目拿下,提高試飛技術,打造出中國商飛自己的試飛隊伍,「如果能飛上C919的首飛就是最好的。」
而如今,他的確圓了夢。他將在今年5月5日作為C919首飛機組機長,駕駛國產大飛機C919飛上上海浦東機場的藍天。
據上觀新聞報導,按照目前計劃,試飛中心試飛團隊的五名試飛員將組成首飛機組,包括1名機長、1名副駕駛、1名觀察員與2名工程師。
C919首飛團隊 餘創 攝(圖片來自上觀新聞)出生年月:1976年8月
開始飛行年份:1997年
總飛行時間:10300小時
畢業院校: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
主飛機型:A320和ARJ21
參與試飛任務:在ARJ21飛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檢飛、航線演示飛行、RVSM研發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正常及非正常程序編寫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杆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副駕駛:吳鑫出生年月:1976年5月
開始飛行年份:1997年
總飛行時間:11500小時
畢業院校: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
主飛機型:A320和ARJ21
參與試飛任務:在ARJ21飛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檢飛、生產交付試飛、RVSM研發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杆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觀察員:錢進出生年月:1960年8月
開始飛行年份:1979年
總飛行時間:22000小時
畢業院校: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
主飛機型:B777
參與試飛任務:在ARJ21飛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105、106架機第一次飛行、生產交付試飛、RVSM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首飛構型偏離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杆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試飛工程師:馬菲出生年月:1985年1月
總飛行時間:292小時
畢業院校:南非試飛員學院
參與試飛任務:在ARJ21飛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銀川航電專項試飛、長沙高溫高溼試飛、海拉爾高寒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控制律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首飛任務編排、伴飛飛行方案編制、首飛專項培訓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杆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試飛工程師:張大偉出生年月:1984年3月
總飛行時間:472小時
畢業院校:南非試飛員學院
參與試飛任務:在ARJ21飛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高原試飛、失速試飛、功能和可靠性試飛以及設計優化試飛等試飛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首飛大綱編制、首飛風險評估單以及試飛任務總體規劃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杆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資料來源:上觀新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