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群體:啥是原發性BMF和繼發性BMF?

2020-11-25 騰訊網

血常規檢查三系不正常是什麼意思?跟哪些疾病有關?

三系細胞情況都低下異常的情況,就是全血細胞減少,很多血液病都會伴有。多見於骨髓衰竭性疾病(BMF)。BMF可以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而獲得性BMF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BMF中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為AA。部分AA患者初期僅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後期出現全血細胞減少,需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相鑑別。這類AA患者骨髓增生減低、巨核細胞減少或消失。這種表現在ITP中並不常見。可用於鑑別早期AA及ITP。

啥是原發性BMF?

源於造血幹細胞質量異常的BMF,如AA相關的PNH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PNH可以檢測外周血紅細胞和白細胞表面GPI錨鏈蛋白進行鑑別。低增生性MDS具備如下特點:粒系、巨核系增生減低,外周血、骨髓塗片和骨髓活檢中存在幼稚細胞。骨髓活檢標本中,網狀纖維、CD34+細胞增加以及較多的殘存造血面積提示為低增生性MDS而非AA。

若存在前體細胞異常定位(ALIP)則更加提示MDS。紅系病態造血在AA中非常常見,不能據此鑑別MDS和AA。

自身免疫介導的BMF,其中又包括細胞免疫介導的BMF(如AA)和自身抗體介導的 BMF。自身抗體介導的全血細胞減少包括Evans症候群等。可檢測到外周成熟血細胞的自身抗體或骨髓未成熟血細胞的自身抗體,患者可有全血細胞減少併骨髓增生減低,但外周血網織紅細胞或中性粒細胞比例往往不低甚或偏高,骨髓紅系細胞比例不低且易見「紅系造血島」,Th1/Th2降低(Th2細胞比例增高)、CD5+ B細胞比例增高,血清IL-4和IL-10水平增高,對糖皮質激素和(或)大劑量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的治療反應較好。

意義未明的血細胞減少,有英國學者提出,這種情況是特定疾病的過渡階段,可發展為MDS、其他血液病或新的疾病。

啥是繼發性BMF?

多見於造血系統腫瘤,比如毛細胞白血病,T細胞型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其中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減低、骨髓塗片可見局部淋巴瘤細胞浸潤。再障患者淋巴細胞顯著增高,但系正常淋巴細胞,可通過免疫分型和基因重排檢測與淋巴瘤細胞進行區分。其他如脾腫大等特徵也可作為鑑別再障與淋巴瘤的依據。

其他系統腫瘤浸潤骨髓,比如肺癌的骨髓轉移。

骨髓纖維化。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常伴隨出現淚滴樣異常紅細胞、幼稚紅細胞、脾腫大。骨髓纖維化不合併脾腫大的患者則提示有可能是繼發於其他惡性腫瘤。

嚴重營養性貧血。神經性厭食或長期飢餓可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減低、脂肪細胞和造血細胞丟失,骨髓塗片背景物質增多,HE染色為淺粉色,吉姆薩染色亦可觀察到。

急性造血功能停滯。該病的診斷依賴於回顧性分析,不能通過當時診斷。全血細胞減少表現為一過性,未經治療在1個月內恢復。不過這類患者需要警惕造血機能障礙,可能是某些血液系統疾病的先期表現。

腫瘤性疾病因放化療所致骨髓抑制等。

在血液系統疾病裡,有很多病種都存在骨髓衰竭的情況,在血象及骨髓象均有表現,以基本血常規參閱為例,多表現為兩系以及三系全血細胞減少的情況,需進一步做好鑑別及診斷!

更多內容或幫助在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相關焦點

  • 血液病包括哪幾種疾病?有4個症狀需立馬就醫,不能耽擱!
    血液病也就是造血系統性疾病,血液病和多種因素有關如化學、物理、遺傳以及免疫等,其典型症狀是貧血、出血、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以及發熱等。最近這幾年現代工業持續性發展,從而使得血液病發病率逐年升高。
  • 【2020ASCO】楊衿記教授:原發性/繼發性MET通路異常最新診療策略
    未來,無論原發性MET通路異常,還是MET擴增引起的繼發性耐藥,作為醫生都應該對MET通路異常進行嚴格定義、明確異常類型,才能讓患者更好的接受精準的靶向治療,實現MET通路精準治療的突破。第二,既往國際上的研究顯示,NSCLC患者群體中有一類獨特的PSC,PSC患者的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率更高,特別是在《臨床腫瘤學雜誌》(JCO)所發表的研究中顯示,大約有28%的PSC患者具備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因此,陸舜教授就在此人群中入組了更多的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
  • 【凝血基礎】聊一聊一個簡單而古老的試驗——魚精蛋白血漿副凝固試驗(3p test),兼談原發性與繼發性纖溶的鑑別
    有同行用「狼來了」這個故事來形容3p和D二聚體的關係。D二聚體陽性說狼來了,但狼並沒有真的來,而3p試驗陽性說狼來了,那麼狼就真的要來了。這裡的狼來了,可以理解為DIC。那麼,3p試驗的原理?正常情況下,凝血系統激活,凝血酶水解纖維蛋白原,形成單體(FM),在13因子和鈣離子共同作用下進一步形成纖維蛋白凝塊。
  • 繼發性頭痛的紅色和橙色警示徵象——SNNOOP10(下)
    繼發性頭痛的警示徵象(紅色或橙色)可用於指導臨床診斷。昨天小編發布了「繼發性頭痛的紅色和橙色警示徵象——SNNOOP10(上)」,接下來小編繼續介紹剩下的9條內容。其他不太常見的原因有蛛網膜囊腫、皮樣腫瘤、腦膜瘤、齒狀突、硬腦膜下血腫、腦轉移、急性蝶竇炎、CSF壓力相關、感染、腦積水和血管疾病。原發性咳嗽頭痛患者頭痛的其他誘因包括大笑、舉重物、姿勢變化和排便。
  • 原發性抗磷脂綜合症患者aPS/PT抗體與臨床表型的關係(下)
    討論近20年來,已有多項研究試圖確定aPS/PT抗體在原發性或繼發性aPS患者中的診斷作用及其臨床關聯。因此,已經開發出了不同的aPS/ PT ELISA測定法,其臨界值和體外測定條件也有相應的變化。總體而言,已知原發性APS的aPS/ PT患病率為27%至51%,繼發性APS的aPS/ PT患病率為47%至53%,陰性APSSLE患者的患病率為10%至33%。在這裡,我們發現這兩種同型在原發性APS患者中均有60%的患病率。我們還發現,正如之前對白種人和亞洲人的研究表明的那樣,當使用更高的截止值(>30U)時,其患病率降至50%。
  • 血液病群體:造血的起源——幹細胞有多種分類!
    造血微環境中的多變細胞——幹細胞,是一種永不消失的造血土壤,與血液病有親密關係! ——與血液病有親密關係的幹細胞! 啥是幹細胞?簡而言之,幹細胞就是一類會「變」的細胞。
  • 【APCN&CSN2018】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APCN&CSN2018】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 什麼樣的高血壓,需要排除繼發性的高血壓?什麼病會引起高血壓?
    有人向華子諮詢,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人,血壓達到了180/130mmHg,服藥之後高壓可以降至正常,但低壓仍舊在120mmHg以上,當地醫生建議進行詳細檢查以排除繼發性的高血壓,問華子是否真的需要進一步檢查呢?華子說,完善的檢查真的很必要,像這種患病年齡較年輕,服藥控制效果又不好的高血壓患者,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很大。
  • 功能神外| 華西醫院王偉:繼發性肌張力障礙的神經調控治療
    功能神外周刊第18期演講視頻實錄請直接點擊下方圖片收看(時長15分27秒)編審團隊點評腦深部電刺激(DBS)療法對原發性肌張力障礙的治療效果已經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可。對於繼發性肌張力障礙的DBS治療,目前國內外病例相對較少,因此臨床經驗不足。
  •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在上一篇文章中為大家帶來了原發性高血壓的分級及常規表現,內容不算多,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那麼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希望大家有所了解,好了廢話不多說咱們進入正題。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呢尚未明確,可能是與遺傳與環境兩方面有關的多種因素的疾病。
  •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單個異常多能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致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數容量增多,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 一表縱覽: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篩查和診斷
    繼發性高血壓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壓,也稱為症狀性高血壓。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疾病種類繁多,涉及多個系統,臨床上容易漏診和誤診。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有哪些?篩查和診斷方法分別是什麼?本文通過一張表格對上述問題進行概括。
  • 2020中國血液病大會,陸佩華院長暢談血液病熱點話題
    2020中國血液病大會,陸佩華院長暢談血液病熱點話題 時間: 2020-08-24 17:0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會議在秉承往屆會議特色基礎上增加創新性內容,邀請國內多位院士、著名學者就科研方法學、轉化醫學、血液學熱點領域等問題做專題演講,並設立「辯論與爭鳴專題」會場,就目前血液學重大科學進展、臨床研究等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展開了積極討論和深入探討。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黃曉軍所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劉開彥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
    RF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常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測定是判斷患者免疫應答和觀察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CRP對類風溼炎症反應具有輔助的診斷作用。ASO可用於風溼熱和風溼性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 遺失的保護傘,走近原發性免疫缺陷患兒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趙曉東教授告訴我們:「這次,我們特別舉辦了2016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夏季學校,邀請我國知名免疫學專家、教授來這裡講課,就是為了針對各大類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臨床特點和診療思路為醫生、患者傳道授業解惑,促進我國兒童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走向專業化、規範化的軌道,提高兒童免疫專科醫師對PID的診斷和治療水平。」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7、血液病檢測特定蛋白中常見的血液病檢測指標是:轉鐵蛋白(TRF) 、觸珠蛋白(HPT) 、鐵蛋白(FER) 、抗凝血酶-Ⅲ(AT3),,特別是肝的炎症過程會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種骨髓瘤能產生大量的單克隆或多克隆IgA(2)降低: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蛋白質從腸內流失及通過被燙傷的皮膚而流失也可以引起IgA濃度降低。
  • 兩會話題|市政協委員章毅呼籲上海籌建全球最大的幹細胞血液病醫院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 方翔 潘高峰)「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目前我國大約有500萬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每9分鐘就有一名白血病患者離開人世,其中高達60%以上的患者是兒童。同時,在每年新增大約8萬名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中,也有50%是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