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女演員吳鳳蝶:段子源於生活,有共鳴才好笑

2020-12-08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我一直覺得自己個人形象氣質還不錯,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就有人用深情而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說『美女,摩的走不走?』」第一次脫口秀演出,二娃操著一口四川話逗笑了臺下觀眾。

二娃真名叫吳鳳蝶,四川妹子,自稱「成都鍾楚紅」。2016年在上海看過一場脫口秀演出後,便喜歡上了這種表演形式,並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

如今,她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有更多人加入脫口秀行業,並且把它當成事業去做。

從看脫口秀到說脫口秀

用方言段子逗笑觀眾

留著大波浪捲髮,身穿白色連身裙,聊天時話也不多。和吳鳳蝶初次見面,很難把她和脫口秀演員這個身份聯繫在一起。

朋友形容生活中的她「很正」、「規矩多」、「一板一眼」。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苟言笑的人,卻是成都脫口秀圈子裡為數不多的女脫口秀演員。

吳鳳蝶原本在一家公司擔任服裝品牌管理培訓師,2016年被外派到上海工作。一天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上海的脫口秀演出信息,連看了幾場演出後,她對脫口秀產生了興趣。

「就覺得很有意思,演員們也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當時我就萌發了想上臺表演的想法。」不久後,吳鳳蝶就參加了一場開放麥。開放麥是專為沒有舞臺表演經驗的新人提供展示和鍛鍊機會的活動。

本身是做培訓出身,上臺對她來說並非難事,難就難在怎麼把臺下的觀眾逗笑,於是她想到了把四川方言融入到作品中。

正式登臺那天,她感覺既興奮又緊張,表演時還一度發生忘詞的尷尬。只記得舞檯燈光特別強烈,根本看不清觀眾的臉。但說到不好笑的時候,臺下會有觀眾接茬。

「當時沒覺得自己講得很爛。」回想起這五分鐘的表演,那個關於「摩的」的段子收穫了觀眾最多的笑聲。

演員要會感受生活

段子有共鳴才能好笑

一年半外派工作結束回到成都後,吳鳳蝶結識了不少本土脫口秀表演者。2017年7月,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成立了4FUN脫口秀俱樂部。

在她看來,能夠讓觀眾發笑,一定是講的內容讓大家產生了共鳴。好的脫口秀演員,需要一定的喜劇天賦;也要有感受力,留心觀察生活,把它們寫進段子裡。

但相較於上海、廣州等城市,成都脫口秀表演起步比較晚,專業的脫口秀演員並不多,觀眾也還沒有養成對脫口秀的消費習慣,俱樂部的運營比想像中更困難。臺上一個人演,臺下一個觀眾看,這樣的情況不少演員都經歷過。

4FUN脫口秀俱樂部成員在表演

4FUN脫口秀俱樂部成員在表演

如今,俱樂部平均每周辦一場開放麥,半個月一次小劇場演出,一個月能有一次觀眾過百人的大商演。一個月七場演出下來,平均每個演員也掙不了幾百塊。

「所有人都是兼職,除了特別熱愛脫口秀,我們這個圈子的人還有一個共性,都不會特別有錢。」她玩笑著說道,也有些無奈。

即便如此,吳鳳蝶還是把說脫口秀當做一項事業在堅持。「希望自己能夠在舞臺上表達態度,寫的段子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能讓觀眾去思考背後的意義。」

讓青春力量激蕩,讓青春正氣昂揚。

封面新聞長期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選。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動過你?

快來給我們推薦吧!

【推薦方式】

歡迎通過封面新聞APP的爆料平臺,推薦你心目中能夠代表中國力量的新青年;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封面新聞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相關稿件下方留言,歡迎向我們推薦。

【推薦標準】

①年輕:14-40周歲②正能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③責任感: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甘於奉獻④創新力:勤於學習,善於創造⑤引領風潮:在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具有良好的社會影響。

相關焦點

  • 講脫口秀,光有笑聲是不夠的
    他把生活裡各種觀察記錄在手機裡,按數字序號標記,做段子素材。脫口秀演出時,他希望觀眾每10秒大笑一次。  「笑」是廣州這座城市夜晚很多年輕人尋找的密碼。有人坐1小時地鐵來聽一場脫口秀。有人白天當律師、程式設計師,晚上來說脫口秀。有的白領剛講完脫口秀,蹲牆邊就寫老闆催著馬上要交的PPT。
  • 中國沒有脫口秀
    但脫口秀不一樣,脫口秀基於現實生活的冒犯,將真心話藏在了段子裡。正如一句俗話,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它不是簡單的講笑話取悅你,而是消遣問題,用段子進行反擊。我們平日生活中很難時時保持理性,做出太多不理性的行為,生活中有太多荒唐的事情。或許我們當時意識不到,但是在脫口秀中,脫口秀演員會用理性的思維,用段子進行批駁反擊。
  • 脫口秀後浪楊蒙恩:一個勝負心沒那麼強的人,還是被「想贏的心...
    羅老師看得也很準,最後我的段子就是純好笑的,沒有任何觀點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可能好笑的成分上還不如前面幾場。但這就是我作為一個新人能夠做到的最好程度了。在焦慮中享受36氪:你有沒有覺得實際上是電視或者電視媒體加速了對脫口秀演員的消耗?
  • 李雪琴,脫口秀新王?
    第一場借抄李誕段子的例子,諷刺網紅抄襲脫口秀內容來創作的行業亂象的同時,巧妙輸出了「我是來《脫口秀大會》上貨了」的包袱。第四場更是借李誕說她天賦異稟的原話,產出了「我沒有天賦,我只有一個餅」的經典金句。
  • 脫口秀演員池子的傲慢與偏見
    圖/@_一條更新 在楊笠的「普通又自信」「男人的底線」段子之後,有一名男性脫口秀演員急得跳腳了。他發微博指責楊笠的作品「不是脫口秀該有的樣子」,並在受到網友的批評之後,放出了一段脫口秀視頻以作回應。鑑於觀看這場一點都不好笑的「脫口秀」(不好笑還算脫口秀嗎?)需要承擔較大的精神損失,我決定舍飯取義,來吐槽這長達14分鐘的車軲轆話。
  • 你以為脫口秀大會的豆豆是痞帥沙雕男同學,實際上是學霸寶藏男孩
    最近筆者真是被第二季《脫口秀大會》迷住了,這個節目也太下飯了吧!不僅有熟悉的脫口秀老面孔王建國、思文、龐博、張博洋、Rock用熟悉的風格給我們講脫口秀,還有很多新面孔和新風格帶來好笑的段子。今天我們要說的豆豆就是一個23歲的新人,他作為開場拿到了特別多的投票,也被同臺競技的很多經驗老道的脫口秀演員讚譽為開場最好的演員。豆豆不僅髮型獨特,眼神也很有戲,吳昕稱讚他目光掃過的每個地方都在交流。開場豆豆就遭到了臺下觀眾的調侃:「我們以後不打豆豆了!」,但是臨場應變的機智讓他很快化解,用表情和語言跟觀眾互動了起來。
  • 《脫口秀大會》霸榜熱搜,品牌迎來笑點營銷黃金期
    將品牌信息融入段子,以選手觀點形式在爆笑中實現傳達,話題爆紅的同時品牌熱度同樣高漲,化廣告為笑點,從而在受眾的廣泛共鳴中達成笑點營銷的最優解。脫口秀從水土不服到真香時代若簡單地以視聽感官刺激而言,語言類節目相對與其他類型綜藝類型而言的確遜色不少。
  • 「斜槓女孩」的段子人生
    她們,分布在中國大大小小的脫口秀劇場,她們,不屬於從業的大多數,幽默的表現形式不一,卻把生活過成了不同於普通人的精彩段子人生。 她齊肩短髮、穿著梵谷畫像的毛衣,用溫文爾雅的語調,在臺上調侃,自己講脫口秀兩年多了,也沒什麼人認識她,但她一些追星的朋友已經開始有點飄了,為擁有473個微博粉絲的她建了一個超話,熱度還奇高,最高的時候有300多萬的討論度。「我一開始也很震驚,後來我才發現微博這個平臺有一個bug,它會把這個平臺上所有關於鴨絨這兩個字的討論都算在我的頭上,我現在所有的熱度都來自於羽絨服打折促銷。」
  • 張雨綺脫口秀全程無笑點,李誕暗指太花瓶
    最新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上,張雨綺肩負起了暖場的重任。在選手們正式PK前,張雨綺先在臺上講些段子給觀眾和選手們熱身。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首先是張雨綺的腳本笑點稀疏,應該是脫口秀大會工作人員的準備問題,其次是張雨綺講脫口秀的方式太死板,該有情緒的地方給不到,該有停頓給觀眾緩衝時間的地方又被她快速一帶而過。導致了她開場6近6分鐘的吐槽索然無味,像是個沒有感情的閱讀機器。段子畢竟要靠演員聲情並茂地講出來,才有效果和感染力。
  • Norah楊夢琦專訪:從小就想成為一個「好笑的人」
    如果說那一期節目播出前後,Norah還是上海笑果文化公司與脫口秀節目的「生面孔」,那么半年後,已經有更多人因為Norah的表演而喜歡上脫口秀的表演:1月9日晚,上海笑果文化新天地線下演出,數位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告訴Norah,專門為了看她才來看這場;演出結束後,有人進到Norah粉絲群,感慨「終於找到組織了!」。
  • 脫口秀大會:為啥楊蒙恩喜歡跟著周奇墨出場?看眼其他人就知道了
    觀點輸出組:呼蘭、楊笠、顏怡顏悅但這種生活解讀式的段子,如果碰到強觀點輸出的文本,結局就很難意料了。畢竟觀點輸出本身就帶有更強的攻擊性,附帶犀利加成,更有洗腦效果。所以像楊笠、呼蘭這種風格大成,文本質量又高的強觀點派,是楊蒙恩首先要避開的出場人選。
  • 思文程璐離了,王自健抑鬱,賴寶走了,蛋蛋成誕總,脫口秀不快樂
    脫口秀很明顯已經入侵了他們的生活,思文講過一個段子:她腎結石住院開刀,醒來後發現程璐在病床前踱步,正在想段子,最後,他想到了:「每個結石不斷的患者,腎裡都住著一個愚公。」氣得思文爸爸立馬拉黑了程璐,程璐還一臉迷茫,「嗯?你爸怎麼把我拉黑了,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的段子不夠好笑啊?」很多段子裡開始折射出兩人婚姻的真實狀況,只是當時大家都是一笑而過。
  • 《脫口秀大會3》羊圈裡該來幾匹狼了,否則笑果近親繁殖很危險
    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帳號的危險。看了好幾期清湯寡水的《脫口秀大會雲海選》,這次總算輪到真正的《脫口秀大會》正式出場了。你還別說,本季節目的陣容還真對得起它的這些鐵粉們。最起碼在選手規模上,也要比前兩季大得太多了。
  • 思文回應與程璐婚姻,離婚後有聯繫還是朋友,段子成真太悲哀!
    近幾年脫口秀類節目已經逐步成為國內主流綜藝節目,已經完結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無論是節目熱度還是整體影響力相比前兩季都提升了很多,從開始的落寞到如今走紅,脫口秀演員們也迎來了事業春天!
  • 上海| 漫才是什麼:以靈光的火花,碰撞成炸亮黑夜的花火
    在日本,等級制度秩序森嚴,  裝傻搞笑的漫才表演  成為備受壓抑的人們的一個生活的出口,  漫才有著巨大的大眾基礎,一個優秀的漫才演員  往往會成為閃耀全日本的明星,  像北野武這樣的導演也是漫才出身。
  • 喜歡李雪琴脫口秀的,都是俗人?
    脫口秀節目源於美國,孕育地在咖啡館,最初的參與者是貴族,因而脫口秀節目熱衷於把政治、社會熱點話題作為主要內容,愛德華摩洛主持的《小世界》脫口秀,及時追蹤政治動態,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加之以前的相聲和段子一味迎合市民的三俗審美口味,所以在追求藝術發展的今天,趙本山才提出「綠色二人轉」概念,姜昆也提出「反三俗」問題。脫口秀成在脫口而出,敗也在脫口而出,這是一把雙刃劍,似乎難以掙脫。中國人常說禍從口出患從口入,嘴上如果沒有一個把門的肯定出事。很多媒體搞的脫口秀其實也不並是真的脫口秀,實際上是經過嚴格審核的有演練詞的表演呈現。
  • 《脫口秀大會3》總決賽:爆梗頻出,嗨翻全場,笑點十足
    9月23日晚,第三季《脫口秀大會》迎來了總決賽,一下霸佔8個熱搜,也是有點意外,從沈騰羅永浩到楊蒙恩再到一直小有熱度的李雪琴和最後的冠軍王勉,不得不說總決賽的舞臺精彩紛呈,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兩輪比賽中,還夾雜著一個脫口秀大會「最不重要」頒獎典禮,讓現場所有觀眾還有曾經被淘汰的脫口秀選手
  • 小朋友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脫口秀+魔術都要!
    來自觀眾的靈魂拷問: Q:說脫口秀和演魔術有什麼關係呢? A:完全沒有關係呀。 Q:魔術師和脫口秀演員有什麼共同點呢? A:他們失敗的時候都很好笑呀。
  • 《脫口秀大會》最新一期,楊天真劈叉開場,汪蘇瀧李誕互動笑點多
    個人覺得《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還是挺有看頭的,不論是舞臺設計,還是比賽規則的設定都很能吸引人的眼球。思文、周奇墨這樣的種子選手都慘遭淘汰,好在三位領笑員力保,才使得他們進入下一環節的比賽。說到領笑員,前兩期的領笑員是羅永浩和張雨綺,外加李誕,這樣的組合形式也是非常新鮮和有看點的。羅永浩的人生閱歷和價值觀,總能給到選手不一樣的中肯建議,話雖不多,但都能說到關鍵點。犀利的觀點也能有幽默的方式表現出來,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