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我一直覺得自己個人形象氣質還不錯,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就有人用深情而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說『美女,摩的走不走?』」第一次脫口秀演出,二娃操著一口四川話逗笑了臺下觀眾。
二娃真名叫吳鳳蝶,四川妹子,自稱「成都鍾楚紅」。2016年在上海看過一場脫口秀演出後,便喜歡上了這種表演形式,並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
如今,她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有更多人加入脫口秀行業,並且把它當成事業去做。
從看脫口秀到說脫口秀
用方言段子逗笑觀眾
留著大波浪捲髮,身穿白色連身裙,聊天時話也不多。和吳鳳蝶初次見面,很難把她和脫口秀演員這個身份聯繫在一起。
朋友形容生活中的她「很正」、「規矩多」、「一板一眼」。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苟言笑的人,卻是成都脫口秀圈子裡為數不多的女脫口秀演員。
吳鳳蝶原本在一家公司擔任服裝品牌管理培訓師,2016年被外派到上海工作。一天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上海的脫口秀演出信息,連看了幾場演出後,她對脫口秀產生了興趣。
「就覺得很有意思,演員們也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當時我就萌發了想上臺表演的想法。」不久後,吳鳳蝶就參加了一場開放麥。開放麥是專為沒有舞臺表演經驗的新人提供展示和鍛鍊機會的活動。
本身是做培訓出身,上臺對她來說並非難事,難就難在怎麼把臺下的觀眾逗笑,於是她想到了把四川方言融入到作品中。
正式登臺那天,她感覺既興奮又緊張,表演時還一度發生忘詞的尷尬。只記得舞檯燈光特別強烈,根本看不清觀眾的臉。但說到不好笑的時候,臺下會有觀眾接茬。
「當時沒覺得自己講得很爛。」回想起這五分鐘的表演,那個關於「摩的」的段子收穫了觀眾最多的笑聲。
演員要會感受生活
段子有共鳴才能好笑
一年半外派工作結束回到成都後,吳鳳蝶結識了不少本土脫口秀表演者。2017年7月,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成立了4FUN脫口秀俱樂部。
在她看來,能夠讓觀眾發笑,一定是講的內容讓大家產生了共鳴。好的脫口秀演員,需要一定的喜劇天賦;也要有感受力,留心觀察生活,把它們寫進段子裡。
但相較於上海、廣州等城市,成都脫口秀表演起步比較晚,專業的脫口秀演員並不多,觀眾也還沒有養成對脫口秀的消費習慣,俱樂部的運營比想像中更困難。臺上一個人演,臺下一個觀眾看,這樣的情況不少演員都經歷過。
4FUN脫口秀俱樂部成員在表演
4FUN脫口秀俱樂部成員在表演
如今,俱樂部平均每周辦一場開放麥,半個月一次小劇場演出,一個月能有一次觀眾過百人的大商演。一個月七場演出下來,平均每個演員也掙不了幾百塊。
「所有人都是兼職,除了特別熱愛脫口秀,我們這個圈子的人還有一個共性,都不會特別有錢。」她玩笑著說道,也有些無奈。
即便如此,吳鳳蝶還是把說脫口秀當做一項事業在堅持。「希望自己能夠在舞臺上表達態度,寫的段子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能讓觀眾去思考背後的意義。」
讓青春力量激蕩,讓青春正氣昂揚。
封面新聞長期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選。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動過你?
快來給我們推薦吧!
【推薦方式】
歡迎通過封面新聞APP的爆料平臺,推薦你心目中能夠代表中國力量的新青年;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封面新聞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相關稿件下方留言,歡迎向我們推薦。
【推薦標準】
①年輕:14-40周歲②正能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③責任感: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甘於奉獻④創新力:勤於學習,善於創造⑤引領風潮:在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具有良好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