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愛因斯坦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隨便指導下都可以諾貝爾

2020-12-06 小霜談社會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愛因斯坦很厲害,很聰明,20世紀最聰明、最厲害的人沒有之一,但是愛因斯坦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厲害在哪裡?

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發現質能方程和光電效應,為量子理論的創立奠定基礎,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作為現代物理學兩大基本支柱,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作為繼牛頓以後最為偉大的物理家,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偉大的,我想從另一個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的視覺來說明愛因斯坦的卓越之處。

誰是沃爾夫岡·泡利(以下簡稱泡利)?下圖為攝於國際索爾維物理研究所,1927年10月召開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參與者大合照,被稱為史上最強學霸陣容,看到後三從右到左第四位不看鏡頭的小帥哥了嗎?他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鋒芒畢現的泡利同學。

1900年4月25日,泡利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幼年期間受洗時的「教父」就是著名哲學家馬赫,讀小學和中學期間, 幾乎所有餘閒時間都花在了他的教父、物理學家恩斯特· 馬赫的物理研究所裡。下圖為童年時期的泡利,很萌有木有?(星星眼)

1918 年秋季泡利到慕尼黑大學,師從索末菲學習物理學。不久, 剛剛19 歲的泡利在索末菲的授意下開始為大百科全書撰寫關於相對論的文章。泡利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很快寫成了一篇長達250頁的專題論著,這一論著與著名數學家赫爾曼寫的《空間、時間、物質》成為至今還被公認的評述相對論的兩篇經典著作,對於這一論著愛因斯坦評論道:「讀了這篇成熟的、構思宏偉的著作,誰也不會相信作者是一個21 歲的年輕人。思想發展的心領神會、數學推導的精湛、深刻的物理洞察力、流暢的系統的表達能力、文獻知識的廣博、題材的完備處理、評價的恰到好處。人們簡直不知最先稱讚什麼才好。」

1921年, 在索末菲的指導下, 21 歲的泡利以「論氫分子的模型」 的論文獲得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青年時期的泡利同學很帥的喲。

1924年,他已經發表了關於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論文。由於這一工作, 他於194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提名泡利的是愛因斯坦,理由是他「於泡利不相容原理此一新自然定律做出的重貢獻」。就是說,泡利24 歲即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工作。圖為愛因斯坦和泡利。

1958年泡利獲頒馬克斯·普朗克獎章。同年,他被發現患有胰腺癌。泡利進入蘇黎世的紅十字會醫院後,有一次他的助手查爾斯。恩斯(Charles Enz)去看望他,泡利問他的助手:「你看到這間房的號碼了嗎?」他的病房的號碼是137。終其一生,泡利時常思考一個奇異的問題──為什麼精細結構常數(一個無量綱的基本常數)會近似於1/137。1958年12月15日,泡利在這間病房中逝世,年僅58歲。

在物理學上泡利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不光表現在自己的工作,也同樣適用在他看待他人成果的態度。泡利的這種刻薄與挑剔被玻爾稱為「物理學的良知」,他的同行非常尊重他的評論。面對有缺失的理論泡利給予嚴厲無情的批評,將它們視為「徹底錯誤」。不過這還不是最嚴厲的,有一次他對針對某位年輕物理學家的一篇論文發表的評價是「甚至連錯誤都算不上」,成為了一句物理學家中的內行笑話。下圖為泡利和波爾。

傳聞一次,義大利物理學家塞格雷做完報告,離開會議室時,泡利對他說:「我從來沒聽過這麼糟糕的報告。」說完,泡利突然回過頭,對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學家布瑞斯徹說:「我想如果你做報告的話,情況可能更糟糕。」另一次,泡利想去一個地方,但不知道怎麼走,一位同事告訴了他。後來這位同事問他那天是否找到想去的地方,他不僅沒有表達謝意,反而諷刺地說:「在不談論物理學的時候,你的思路很清晰。」

因為他的敏銳、謹慎和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發現錯誤的能力。物理學界笑談存在一種「泡利效應」——泡利出現在哪,那裡的理論推導就會出岔子、實驗設備都會遭殃的奇特現象。泡利對這個現象很欣喜,因為這些奇怪的事件符合他對超心理學的研究,特別是他與榮格合作的同步性概念。

而當泡利說:「哦,這竟然沒什麼錯」時,通常表示一種非常高的讚許。一則笑話說,泡利死後去見上帝,上帝把自己對世界的設計方案給他看,泡利看完後聳聳肩,說道:「你本來可以做得更好些……」

上課撓頭的泡利老師,認真的人太帥氣了。在他身邊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那時候大家都知道,在大多數的學術發表會上,泡利總是喜歡坐在第一排,認真的聽著臺上的學者做陳述的同時搖晃著身體。哈哈哈畫面不可描述。

但是到了愛因斯坦這裡,卻畫風一轉,終成泡利的軟肋。據傳聞,在一次國際會議上,當愛因斯坦演講完後泡利站起來大大咧咧地說:「我覺得愛因斯坦並不完全是愚蠢的」以致於後來每次愛因斯坦上臺之前都會偷偷掃過座位,看看那位嘴上不饒人的泡利是否在場,好做心理準備。

愛因斯坦晚年曾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和泡利共事過。1945 年,當泡利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普林斯頓的同事們為他舉辦了一個慶祝會。在會上,愛因斯坦出人意料地發表了簡短的祝賀。泡利對來自愛因斯坦的這份祝賀極為珍視。幾年後,愛因斯坦70 歲生日時,泡利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中這樣寫道:

您的70 歲生日給了我一個愉快的機會,在向您表示由衷祝賀的同時,告訴您我是多麼感激您在普林斯頓給予我的私人友情,以及您1945 年12 月在研究院慶祝會上的講話給我留下的記憶有多麼難忘。

愛因斯坦去世後,泡利在給玻恩的信中,再次提到了愛因斯坦的那次講話:

這樣一位親切的、父親般的朋友從此不在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1945 年當我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在普林斯頓所作的有關我的講話。那就像一位國王在退位時將我選為了如長子般的繼承人。

泡利對愛因斯坦發自內心的敬重,在這些絕無半分調侃的文字中流露得非常清晰。泡利是2 0 世紀卓越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在原子物理學和量子力學領域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發現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 建立了著名的「 中微子」 假說;提出了二分量波函數的概念和著名的泡利自旋矩陣, 並在量子場論、固體物理等領域都做了很多傑出的工作,泡利對所有基本問題都具有極深刻的洞察力和準確的評判能力,,這種能力對當時原子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被這樣一位尖酸刻薄,目中無人,敢與天公試比高的物理學家的奉為偶像,心中之王,足以說明愛因斯坦有多厲害。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我來告訴你答案
    愛因斯坦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並且在未來很久很久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人超越。但是婚後愛因斯坦很快移情別戀,很快婚姻就破碎了,但是愛因斯坦無力支付撫養費,妻子不同意離婚。愛因斯坦將還沒拿到的諾貝爾獎金,作為離婚的條件,縱觀整個世界史,只有愛因斯坦一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確信自己能拿諾貝爾獎。
  •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愛因斯坦到底有多厲害?
    對於愛因斯坦在科學界的貢獻,大家可能有很多意見,但對於他在科學界的排名應該意見不大,第一位不是牛頓就是愛因斯坦,這幾乎成了大家公認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有朋友也會在第三名排上麥克斯韋,但愛因斯坦到底做了什麼,他最偉大的成就到底是哪一項,也許各位還不一定說得出來!
  • 人們總是覺得愛因斯坦很厲害,他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
    不是很多人覺得愛因斯坦很厲害,而是愛因斯坦真的很厲害,他用極具顛覆性的四維方式告訴我們宇宙時空的本質,他的相對論可以說世人皆知,雖然可能不太懂,但都聽說過!愛因斯坦與牛頓被很多人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 那麼愛因斯坦為什麼如此厲害?就簡單說說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的貢獻吧!
  • 愛因斯坦到底是個什麼鬼樣的人?
    他提出的相對論事情都影響著世界,它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後的愛因斯坦到處去找工作,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沒有一人看他的求職信。幸運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成為了一名律師專利局的公務員在當時科學界是非常自負的。在1900年,熱力學之父威廉說物理學中沒有什麼新東西可以發現,後世的科學家就是把測量做到越來越精確。他怎麼也沒想到經典物理學的大廈,即將傾倒。
  • 陳省身到底有多厲害?愛因斯坦找他合作,他直接說:走開點
    其實中國歷來都不缺數學家,但是放在國際領域上,卻很少有代表性人物,但陳省身先生在他那個時代卻做到了讓國際為之仰望。 現在很多人提到中國數學家,他們基本上大多知道華羅庚先生很厲害、谷超豪先生很厲害、丘成桐先生很厲害!
  • 愛因斯坦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看完直接被嚇到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宇宙頂級文明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頂級文明的厲害程度顯然已經超出了人類能力認知範圍,我們儘可能地大開腦洞也未必能夠想像的出來頂級文明的樣子。因為我們自己所處的宇宙是屬於哪一個維度空間都還不得而知,這就如同螞蟻無法感知到天空中的飛機一樣,不具備觀察這種事物的視角和能力,所以它到底有多厲害?我們既不能知道也無法衡量。
  • 楊振寧被認為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華人物理學家,他到底有多厲害?
    那他到底有多厲害呢?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給在眾多理論物理學家當中定個座次。 我們可以把理論物理學家進行幾個檔次的劃分,在第一梯隊,應該會有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這三位科學家都是僅憑自己的一人之力,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科學家理論。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愛因斯坦70歲生日時,收到了一份非常獨特的生日禮物,共有25位學者合寫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其中最長的〈與愛因斯坦討論原子物理中一些認識論問題〉是由玻爾寫的,兩人是老朋友。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
  • 一個人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網友:傻了,說是腦子用過火了
    一個人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網友:傻了,說是腦子用過火了我們村有一個小時候拿雷管炸魚咋斷了手。到現在四十好幾了,天天用一隻手打麻將,記牌很厲害基本上十賭九贏,重點的是他手上的牌從來都不按順序放。記得槓什麼,碰什麼,胡啥。現在別人都不敢跟他打了。當年二十幾歲,上班的時候,我能把公司領導電話,供應商電話,客戶電話,工作往來的有關人員電話記住,打電話從來都是拿起座機就直接按號碼,都不帶喘氣的,現在一孕傻三年,有時候自己的電話都要想一下!
  • 愛因斯坦那麼厲害,為何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諾獎:說起來都丟人
    愛因斯坦那麼厲害,為何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諾獎:說起來都丟人 如今世界,一說起物理,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愛因斯坦的形象,他對世界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愛因斯坦曾發表了5篇論文,幾乎每一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可為什麼諾貝爾獎只給愛因斯坦頒了一個獎,還是挑了一個最小的成就——光電效應。
  • 歐拉和高斯這樣的頂級數學家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頂級數學家到底可以恐怖到什麼地步許多數學家,我們知道很厲害,但是無奈他們的研究實在太過高深,以至於,你根本不理解到了頂級這個行列之後,厲害之處在哪兒,今天就舉兩個個頂級數學家的最恐怖也是最基本的實力,計算能力。
  •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精彩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上海11月26日電 25日,由上海科協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以下簡稱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在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沈學礎主持本次活動。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李政道和楊振寧在這個領域有一些很好的研究結果,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而相變也是他最喜愛的領域之一。 他對經典物理學的研究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力學,其中包含相變理論;另一個是電磁學。他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楊振寧與李政道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
  • 在數學界,愛因斯坦與楊振寧相對比,誰比較厲害?
    在物理學界,愛因斯坦相當於包工頭,他先帶領洛倫茲等小弟,蓋了一層樓「狹義相對論」,後來他小弟都不用了,自己往上一個人蓋了一整棟樓!這棟樓蓋好了沒裝修,後面的科學家,什麼史瓦西啊,霍金啊,都是在愛因斯坦這棟樓上搞裝修的,霍金大概裝了一面牆。
  • 一口氣看懂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那這三位科學家到底做出了什麼科學成果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授獎詞:表彰他們在宇宙理論領域、系外行星的發現。大部分看到這裡,心裡一定是崩潰的,因為字都看得懂,但合起來就不知道到底說了啥?不過布朗運動是在1827年被一位叫做布朗的學者提出來的,一直到1905年之間,也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合理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但只有到了愛因斯坦才真正被解決了,這是因為愛因斯坦用數學語言描述了布朗運動。吉姆·皮布爾斯其實做的就是和愛因斯坦同樣的工作。
  • 頂級數學家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
    越學到後面越發現數學的恐怖。數學可以讓一個現實模型問題直接在理論中去求證然後判定模型的合理性,從而避免了一系列測試環節。普通人都想著成為天才,天才卻想著怎麼成為普通人。記性好的,一般天天噩夢,邏輯好的,每天都想不通,糾結。與其成為天才,不如當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 為什麼愛因斯坦如此與眾不同?其原因到底如何?
    他們都是非常傑出的科學家,但是,他們跟我同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相比並沒有顯得不同。而愛因斯坦則不同(牛頓也是,但只有他們兩個)。在這麼多年後,我仍然發現愛因斯坦有一種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那就是對自然界中的深層次的問題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他能夠一針見血地揭開問題的核心。他是怎麼做到的?是什麼讓愛因斯坦與其他人相比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又是為什麼他能夠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
  • 什麼是曲速引擎?如果掌握了這種技術,我們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以光的速度,跑到火星至少需要3分多鐘,跑到冥王星需要5個多小時,跑出太陽系需要1年(以奧爾特星云為界),跑到最近的恆星系需要4年多,跑出銀河系至少需要10萬年,跑到仙女座星系需要250萬年,而僅僅是我們所處的本超星系團,其直徑就有1.1億光年……在巨大的宇宙空間中,說光速慢得像蝸牛都是很誇張的了,這對於夢想著徵服星辰大海的人類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 | 研究黑洞有什麼意義?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相關研究,如何解讀三位獲獎者的貢獻?至於這個超大質量天體是什麼,按照人類目前的理論水平,除了黑洞我們無法找出第二種解釋。因此,二位科學家分享了剩下的一半獎金。物理學獎預測「翻車」,「四大領域輪轉」規律慘被打臉不得不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完全脫離了各界預測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