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全新圖形:人體細胞的創造

2020-12-08 快科技

我們的世界是由各種優雅的形狀組成的,如正方形、長方形、球形、稜鏡等等。但有時,這些形狀適應不了大自然的競技場。

有時,你還需要一個「scutoid」。

科學家們在7月27日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種新圖形,對數學而言是這樣的,對於大自然而言卻不是。它是身體中細胞群緊密排列的一種形式,是為了細胞能夠高效地包裹器官上的複雜曲線。

這些細胞包括皮膚、其他器官和血管中的細胞,被稱為上皮細胞,分布在動物身體組織中大多數的表面。

這些細胞通常在生物學書籍中描述為柱狀或稜柱狀——兩個平行面加上幾個平行四邊形。

有時,它們也可以被描述為瓶狀的稜鏡,稱為「截錐體」。

但是,通過使用計算模型,科學家們發現,當上皮細胞必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器官的彎曲部分時,它們可以採取一種數學上並沒有被發現的新形狀。

由於一種甲蟲胸部的三角形部分稱為盾片(scutellum),科學家們把這種新形狀命名為「scutoid」。

scutoid本身看起來像一個彎曲的稜鏡,有五個略微傾斜的楞和一個被切掉的角落。

研究人員後來證實了這種新形狀在果蠅唾液腺和胚胎上皮細胞中的存在。

研究人員說,細胞通過以這種形狀來排列,減少了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們包裹表面的穩定性。

揭開自然界中這種優雅的數學原理可以為工程師提供新的模型來激發他們製造出更精緻的物品。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賓夕法尼亞利哈伊大學生物工程系的副教授Javier Buceta說:「如果你正在尋找人造器官,這項發現可以幫助你構建一個支架來鼓勵這種細胞生長,以精確地模仿自然的方式來有效地培育組織」。

該研究結果使研究人員感到驚訝。Buceta說:「很少有人有機會命名一個新的圖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的形狀,它就隱藏在你的細胞中
    最近,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之前科學界或數學界從未發現的全新的幾何形狀,而且這個新的形狀其實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更詳細一點說,在我們上皮細胞(即人體外部和內部皮膚層的結構組織的構建模塊中),都有新形狀的身影。
  • 人體細胞內存在全新DNA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3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內發現了一種新的DNA結構——被稱為「i-基元」(i-motif)的「DNA扭結」。最新研究負責人、伽爾文醫學研究所的丹尼爾·克裡斯特指出:「當大多數人想到DNA時,腦海中浮現的是雙螺旋結構,但新研究提醒我們,存在著完全不同的DNA結構,i-基元是DNA的四鏈『結』,與雙螺旋結構大相逕庭,且其很可能對我們的細胞至關重要。」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圖形
    科學家們在7月27日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種新圖形,對數學而言是這樣的,對於大自然而言卻不是。它是身體中細胞群緊密排列的一種形式,是為了細胞能夠高效地包裹器官上的複雜曲線。scutoid credit:當這些細胞包括皮膚、其他器官和血管中的細胞,被稱為上皮細胞,分布在動物身體組織中大多數的表面。
  • 《自然》:科學家發現全新免疫機制,普通細胞也能誘捕並中和超級...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真不知道人體還有多少神奇的秘密等著科學家去發現。前不久,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Ken H. Cadwell和Victor J.Torres領銜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上發表的重磅研究成果[1],再一次刷新了我對人體先天性免疫的認知。他們發現,人體細胞在發現超級耐藥菌的DNA之後,竟然會把細胞膜表面能被細菌毒素結合的蛋白以外泌體的形式分泌出去。如此以來,超級細菌釋放的殺傷性毒素就被外泌體誘捕了,讓細胞躲過一劫。
  • 取自青蛙細胞,第一個活著的機器人,人類正在創造全新的生命形式
    而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完全由細胞所組成的機器人,創造了一個真正活著的機器人。這個全新形式的機器人和傳統的機器人完全不同,叫做異種機器人(Xenobot),寬度小於1毫米。它不是由任何塑料或者金屬組成的,而是來自青蛙的胚胎幹細胞,已經可以實現前進、後退、旋轉等動作。這是一個人造機器人,在某種意義上算是活著的。下面這張圖,就是它的模樣。
  • 科學家開發細胞計算機 人體就是一臺大型計算機
    近日,瑞士研究人員成功製造出了一種功能強大、類似計算機的人體細胞。這種細胞可能被用來幫助監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對抗癌症和其他疾病。據外媒報導,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研究人員能夠模擬出像計算機一樣運作的人類細胞,並製造出所謂的「程序可擴展迴路」。
  • 科學家開發 「細胞計算機」:人體就是一臺大型計算機
    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研究人員稱,他們成功製造出一種功能強大、類似計算機的人體細胞,這種細胞最終可能被用來幫助監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對抗癌症和其他疾病。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研究人員能夠模擬出像計算機一樣運作的人類細胞,並製造出所謂的「程序可擴展迴路」。
  • 人體細胞內存全新DNA結構 或與基因打開和關閉有關
    細胞內部i-基元DNA結構的藝術圖。圖片來源:每日科學網站(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3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內發現了一種新的DNA結構——被稱為「i-基元」(i-motif)的「DNA扭結」。這表明,除了眾所周知的雙螺旋結構外,人類DNA還擁有更複雜的結構,這些結構也影響著我們的生物學功能,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將促進我們對DNA的理解。
  • 科學家成功使人體細胞「返老還童」
    隨著科學家成功地將人體衰老細胞轉換成年輕的細胞,人類距離青春永駐的夢想將更近一步。The process increases the length of the 'telomeres', which are the protective caps on the end of chromosomes that impact ageing and disease.
  • 科學家跨物種雜交,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培養成熟人體細胞
    人類曾經創造出一些跨物質的雜交動物,例如騾子、獅虎獸、鯨豚等。那人類能跨物種雜交嗎?小編接下來要說的可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了。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將人體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內,想要嘗試跨物質雜交,還將研究結果在5月13日發布在了《Science Advance》雜誌上。
  • 「細胞圖譜 」為人類建模,徹底解析人體奧秘
    科學家正在建立一個超詳細的「人類細胞圖譜」,即通過細胞內部的內容來定義活細胞。在1665年,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凝視著顯微鏡下的一塊軟木,在其中發現了無數像房間一樣的小格子。作為第一個描述細胞的科學家,胡克一定會被生物學的下一個大型項目震驚到:這是一個使用現代基因組學和細胞生物學中最強大的工具,來單獨捕獲和端詳數百萬個細胞的計劃。
  • 「細胞圖譜」揭開人體奧秘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我們人體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一個生物學方面的巨型項目將會就此作出回答。科學家正在建立一個描繪人體各種細胞類型的全目錄——「細胞圖譜」,即描述身體功能,通過細胞內部的內容來定義活細胞。
  • 人體的超級細胞--幹細胞
    首先幹細胞是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更新換代的種子細胞,它具有分化的能力,可以再生出我們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需要的細胞。
  • 科學家首次用人體細胞創造有生命的動脈瘤
    如果醫生發現患者的腦動脈瘤還沒有破裂(不幸的是,動脈瘤很難被發現,所以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他們會試圖阻止血液流向這個區域這些細胞擴散開來,在接下來的七天中排列在動脈瘤內,形成一個3D列印的活體動脈瘤。
  • 生命科學家裴端卿:人體細胞已可「長生不老」
    身為小學老師的父親,經常給他講科學家的故事,當時,裴端卿最好奇的是科學家為什麼對國家如此重要?1979年,知名物理學家李政道發起了「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開改革開放後中國公派留學先河。現在被國內公眾熟悉的科學家饒毅、施一公,不為公眾所了解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駱利群和陳雪梅,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等都是CUSBEA項目的學生。
  • 廣州生物院發現全新的iPS細胞誘導因子
    該研究從體細胞階段的因子出發,發現癌基因c-Jun與幹細胞多能性完全不相容,而c-Jun抑制因子不僅促進重編程,還可以替代Yamanaka因子中最為核心的Oct4;在這一發現基礎上結合研究組多年以來在重編程機理上的研究結果,組建了一套不包含Yamanaka因子的全新iPS細胞誘導因子。
  • 科學家用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新細胞,躺著也能快速燃燒卡路裡
    哈佛大學醫院學的科學家們最近表示,他們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創造了一種更容易消耗脂肪的細胞——也就是說,或許未來有一天,躺著也能快速燃燒卡路裡了。簡單來說,二者在功能上略有不同,但棕色脂肪細胞比白色脂肪細胞更善於分解處理營養物質,但人體內的脂肪大多是白色的,而不是棕色的。於是,曾玉華和她的團隊提出一個想法:有沒有什麼安全的辦法,能把白色脂肪細胞變得更像棕色脂肪細胞呢?這個團隊周三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小鼠的身上,他們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 科學家造出首個活體「異種機器人」,未來或可用於人體內送藥
    1月13日,四名美籍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計算機「算法」設計出了一種全新生命體,又名「異種機器人」(Xenobot)。論文顯示,這種亞毫米大小的「異種機器人」通常含有500到1000個細胞,能在培養皿中快速移動,自成組織,甚至運輸微小載荷。而組成「異種機器人」的細胞則源自於非洲爪蟾的皮膚和心肌。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調節脊椎發育的「細胞時鐘」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調節脊椎發育的「細胞時鐘」  Winnie Lee • 2020-01-13 17:36:45 來源:前瞻網 E1459G0
  • 科學家將分類和測序人體所有細胞—新聞—科學網
    就職於美國博德研究所的Regev和Levin對18個來自小鼠骨髓、看似相同的免疫細胞進行了RNA測序,結果發現其中一些細胞與其餘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截然不同。它們就像兩個不同的細胞亞型。 這使得Regev想進一步推進研究,利用單細胞測序了解人體內存在多少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它們在哪個部位以及如何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