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的形狀,它就隱藏在你的細胞中

2021-02-15 DeepTech深科技

我們每個人身上最大的器官,就是我們的皮膚。它以大約 2 平方米的總面積包裹著你,不過關於它的形狀,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最近,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之前科學界或數學界從未發現的全新的幾何形狀,而且這個新的形狀其實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更詳細一點說,在我們上皮細胞(即人體外部和內部皮膚層的結構組織的構建模塊中),都有新形狀的身影。

 

這些上皮細胞是每一個生命在早期階段最重要的細胞之一,它有助於胚胎發育過程中組織結構的生成,這些組織結構最終會成為我們身體上各種不同的器官。

 

因此,這些由數以百萬計的微小的上皮細胞壓在一起組成的上皮組織,不僅構成了我們的外部皮膚,對於人體內部器官的構成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此前,科學家們從未完全了解這些單個細胞到底長什麼樣子,是什麼形狀,但大多數人認為,它們的形狀與柱狀稜柱相似,或者也可以說是被削掉尖頂的金字塔的形狀,也可稱之為「平截頭體」形狀。

 

但是,當科學家們用計算機軟體去更精確地重建上皮細胞的 3D 模型時,他們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建模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奇怪的結果。」利哈伊大學的生物工程師 JavierBuceta 說道。


圖 | Scutoids 形狀再合併以及分開時的狀態(塞維亞大學)

「我們的建模結果預測,隨著這些上皮細胞組織的曲率增加,細胞將可能發育成為柱狀和瓶狀以外的其他形狀。」

 

面對這個結果,Buceta 的團隊不僅對這些顛覆認知的實驗結果表示懷疑,而且這沒人認識的奇怪形狀更是讓他們感到驚奇。這一發現已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這種形狀看起來像個稜鏡,只不過這個稜鏡的一端有五邊形,而另一個卻是個有六邊形,將稜鏡的六邊形那段的一個邊與一個迷你三角形結合,再將三角形的一個角與五邊形的一個角連接,這個奇怪的三維幾何形狀就形成了。

 

雖然這種奇怪的「扭曲的稜鏡」聽上去應該像是 M.C. 埃舍爾 (著名荷蘭圖象藝術家) 之前已經嘗試創作過的形狀,但根據團隊的調查聲明,這種新穎的形狀之前從未在科學文獻中被描述過。

 

「讓我們驚訝的是,對於這個在自然界被新發現的形狀甚至還沒有任何數學名稱!」 Buceta說。

 

「一般人們很難有機會去為一個新的幾何形狀命名。」

圖 | Protaetia speciose 甲殼蟲的背視圖(圖片來源:《自然通訊》)

 

最終,研究人員將他們新發現的形狀命名為 「scutoid」 ,因為這種形狀有些類似「盾片」——一些昆蟲的背部後部,也有類似的迷你三角形的形狀。

 

至於為什麼 scutoid 這一新的形狀會存在於皮膚內部,該團隊的猜測是,在上皮細胞彎曲時,「扭曲的稜鏡」是一種更高效且節省人體能量的形狀。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 Luisma Escudero 解釋說:「組織彎曲時通常會趨於消耗能量最小化的狀態,從而更加趨於穩定。」

 

「我們的生物物理統計數據也顯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細胞採用了 scutoid 形狀。」

 

研究人員在模型中發現 scutoid 這一新的形狀之後不久,他們就開始在其他生物身上尋找這種形狀。目前,研究者已經在果蠅和斑馬魚的上皮組織中發現扭曲稜鏡,這是有利的初步證據。

 

此外,由於這種皮膚細胞存在於所有動物身上,研究小組還認為,這種新形狀的識別可能是我們對上皮細胞認識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儘管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 scutoid 形狀在生物界的存在度到底有多廣泛,研究人員相信該結果將對我們理解與應用皮膚的三維結構帶來全新的啟發。

 

「如果科學家想種植人造器官,該發現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更好的細胞包裝的支架結構,它可以更準確地模仿大自然組織發育的有效的方式。」Buceta 說。「我們已經將上皮細胞高效彎曲的機理成功解鎖。」

-End-

 

編輯:好重呀

參考:

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discovered-entirely-new-shape-hiding-in-you-geometrical-scutoid-skin-epithelial-cell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全新圖形:人體細胞的創造
    我們的世界是由各種優雅的形狀組成的,如正方形、長方形、球形、稜鏡等等。但有時,這些形狀適應不了大自然的競技場。有時,你還需要一個「scutoid」。科學家們在7月27日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種新圖形,對數學而言是這樣的,對於大自然而言卻不是。
  • 科學家發現新的形狀
    科學家發現新的形狀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等都是大家都熟知的形狀,
  • 細胞是如何在生物發育中保持形狀的?科學家:這得從應力纖維說起
    隨著生物的不斷發育,其內部的機械力會對它們的細胞施加壓力。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我們體內的細胞是如何抵抗這些壓力並保持其形狀,從而在整個過程中保持健康的。現在,由密西根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細胞利用稱為頂端應力纖維的微小纖維來幫助細胞在發育過程中保持形狀。
  • 科學家首次在人體細胞內發現一種新的DNA結構,不是雙螺旋!
    來自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第一次在活細胞內確認了一種新的DNA結構: i-motif。I-motif 結構是一個扭曲的DNA「結」,在此之前,我們從未在活細胞內直接檢測到過這種結構。這一新發現被發表於4月23日的《自然-化學》期刊上。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圖形
    有時,你還需要一個「scutoid」。科學家們在7月27日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種新圖形,對數學而言是這樣的,對於大自然而言卻不是。它是身體中細胞群緊密排列的一種形式,是為了細胞能夠高效地包裹器官上的複雜曲線。
  • 《自然》:科學家發現全新免疫機制,普通細胞也能誘捕並中和超級...
    他們發現,人體細胞在發現超級耐藥菌的DNA之後,竟然會把細胞膜表面能被細菌毒素結合的蛋白以外泌體的形式分泌出去。如此以來,超級細菌釋放的殺傷性毒素就被外泌體誘捕了,讓細胞躲過一劫。不得不說,咱們人體細胞這招「壁虎斷尾」的手段,實在是高明極了。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一種對抗細菌感染的全新先天性免疫機制[2]。
  • 科學家在巴西發現全新神秘病毒,90%的基因無法識別
    雖然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在與病毒進行著生命的賽跑,但是至今為止,我們又對病毒真正知道多少呢?近日,科學家在巴西一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神秘病毒,其基因組對科學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在人類的病毒研究中從未得到過記載。
  • 物理學家觀察到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該狀態隱藏在玻璃的液態和固態之間發生的神秘轉變中。玻璃化轉變對科學家非常著迷,新的物質狀態——稱為「液體玻璃」——在微觀水平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行為,將其與先前觀察到的現象區分開來。
  • 是什麼讓細胞保持了自己的形狀?
    螢光標記染色質(綠色)和核仁(紅色)的人細胞核。核仁功能障礙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近日,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核仁的兩種運動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細胞的健康,相關論文發表在eLife雜誌上。
  • ...期間,頂端應力纖維不僅協助維持細胞的形狀,而且也調節細胞的大小
    2020年10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有機體發育過程中,機械力會對細胞施加壓力,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細胞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它的形狀,從而保持健康。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居裡研究院、索邦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觀察到細胞利用稱為頂端應力纖維(apical stress fiber)的微小纖維來幫助細胞在發育過程中保持它的形狀。此外,這項新的研究還顯示,這些應力纖維能幫助細胞了解自身的大小,還能幫助觸發細胞何時應當分裂。
  • 你真正了解DNA嗎?它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何科學家認為它微不足道
    這種物質神秘而低調,可以用毫無生氣來形容,也正因為此,才讓科學家們花了那麼長的時間才認識到,它們居然是生命最核心的東西。DNA作為一種實體,存在的時間超乎你的想像,但是它卻一直要到1868年至1869年才被一位在德國地賓根大學工作的瑞士科學家米切爾所發現。
  •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的「隱藏區域」 為人類所獨有或與精細運動相關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的「隱藏區域」 為人類所獨有或與精細運動相關  Winnie Lee • 2018-11-26 09:46:46 來源:前瞻網 E1382G0
  • 科學家在這些深海魚類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眼細胞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魚類長有獨特的眼細胞:對比研究人員先前遇到的其他感光細胞,這些眼細胞作用不同,其效能可能更高。之前你很可能聽過這些原理:在大多數的脊椎動物(包括人類)的視網膜上,視覺接收器有著兩種不同的感光細胞,分別為錐狀體和杆狀體。在白天等光線充足之時,錐狀體的工作狀態最佳。
  • 科學家驚喜發現,人體內的細胞竟然有這種超能力!
    不過,雖然人類無法擁有這種能力,但是我們體內的細胞卻能夠做到。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加泰隆尼亞生物工程研究所(IBEC)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學院(UPC)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我們體內的超級活性細胞,它能到在不破裂的情況下無限變形。
  • 重大發現!科學家觀察到一種全新的DNA損傷修複方式
    他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DNA修復機制,可以安全地修復酒精代謝物乙醛導致的DNA損傷。  實際上,DNA交聯損傷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DNA損傷形式。細胞有一套修復機制,那就是範可尼貧血通路(簡稱FA通路)。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受體參與了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步驟,參與了使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機制。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與一種名為神經纖毛蛋白-1(NRP1)的受體結合,這種受體存在於人體內部的各個地方。這種連接促進了刺突糖蛋白和ACE2受體之間的關鍵聯動。
  • 月球出現一種全新礦物質,它本不應該出現,卻被隕石帶到地球
    ,前段時間在一塊月球隕石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礦物質,這種礦物質,或許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去理解小行星撞擊月球的諸多謎團,同時,因為成分和地球的地幔層有極大的相似之處,或許也可以為了解地球內部,提供很多的幫助。
  • 植物細胞基因表達的隱藏「開關」被發現
    作者:溫才妃 李靜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李慶順課題組與其合作者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植物細胞中基因表達產物加工過程中的一個隱藏「開關」,通過這個「開關」,可以有效調控這一加工過程的質量和效率。近日,《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通俗地說,基因表達是將指將DNA這個「法典」編碼的指令轉換成蛋白質的過程。
  • 原來鳥類眼睛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自然秩序
    核心提示:科學家們從鳥類的眼睛、盒裝的玻璃彈珠和其他匪夷所思的地方發現了一種神秘的排列模式。無論是單獨考察5種不同視錐細胞的任意一種,還是同時考察所有的視錐細胞,它們都呈現出一種迷人的隨機與秩序的統一。
  • 廣州生物院發現全新的iPS細胞誘導因子
    該研究從體細胞階段的因子出發,發現癌基因c-Jun與幹細胞多能性完全不相容,而c-Jun抑制因子不僅促進重編程,還可以替代Yamanaka因子中最為核心的Oct4;在這一發現基礎上結合研究組多年以來在重編程機理上的研究結果,組建了一套不包含Yamanaka因子的全新iPS細胞誘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