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新能源車月銷量在經歷了「12連跌」後終於「轉正」,同比增長了19.3%。但是「豪華純電動車」的銷量依然慘不忍睹,保時捷Taycan僅僅售出了可憐的32輛!
不過,保時捷卻並不應該感到羞愧,因為Taycan的這個銷量超過了它的最主要競爭對手——特斯拉Model S。雖然特斯拉Model 3氣勢如虹,連續多月銷量破萬,但是自從Model 3推出之後,特斯拉曾經的當家車型Model S的銷量就「撲街」了,7月份中國市場僅僅售出了29輛。特斯拉Model X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7月的上險量是115輛,月銷量「破百」——向下破——看來也是指日可待。
雖然贏了Model S,但是32輛的銷量對保時捷雄心勃勃的電動化戰略當然是一個打擊,因為中國是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最主要的市場,去年份額佔了全球超過一半;而且中國也是保時捷全球第一大市場,Taycan去年全球同步首發上市的三個地點之一就選擇了中國,顯示出保時捷對自己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的殷殷期望。如今,區區32輛的月銷量,應該是保時捷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2019年9月4日晚,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車Taycan選擇福建平潭長江澳風力田作為全球同步首發上市的三個地點之一。
那麼原因究竟何在?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是因為車不夠好。
01,加速快不再是貴的理由
前段時間,參加了保時捷在珠海舉行的試駕活動,體驗了一下Taycan Turbo,事實上,這是一部相當出色的跑車,最大輸出500千瓦、850牛米,3.2秒破百,保時捷特有的操控DNA……
好看!好開!
Taycan,擁有保時捷的全部基因,不僅僅是設計。
如果是燃油車,僅憑3.2秒破百一項,這樣一部掛著保時捷LOGO的四門運動轎跑,149.8萬的指導價是超值的。畢竟3.9秒破百的奧迪RS6指導價都要135.78萬元;價格與之接近的911 Targa4 3.0T,0-100km/h加速是4.4秒;而3.8秒破百的911 Targa4S 3.0T指導價就立刻飆升到了169.5萬元……(見下表)
對於燃油車,動力非常值錢,在中國市場,150萬元以內還真的很難找到3.2秒「破百」的燃油車;4秒能「破百」的,百萬元以內也罕見。
然而,保時捷Taycan是一部EV。對EV來說,4秒「破百」卻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埃安LX、比亞迪漢都可以做到3.9秒「破百」,而它們的價格分別只有29.96萬元和27.95萬元!它們比保時捷Taycan 4S都要略快,價格卻只有後者的大約1/4!
比亞迪漢高性能旗艦型3.9「破百」,比保時捷Taycan 4S還快,價格卻只有後者的不到1/4。
於是,這些百萬級的EV,就面臨一種尷尬——憑什麼這麼貴?!
這不僅僅是保時捷Taycan面臨的一種窘況,事實上,表面上風光無限的特斯拉也一樣難堪。自從Model 3推出之後,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就迅速墜落。
2017年,特斯拉共計交付103181輛汽車,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佔比約98.3%,Model 3的銷量僅佔1.7%;
而到了2018年,Model 3的銷量佔比就超過了一半,飆升到約56.3%;
2019年,特斯拉總銷量增長到約36.75萬輛,Model 3佔了大約81.7%,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佔比降到只有18.3%。
▲2014年,特斯拉Model S在中國首批交付時,「大佬」雲集的盛況大家還記得麼?如今,Model S已經基本賣不動了。
今年上半年,Model 3全球銷量超過了14萬臺,但是Model X的銷量進一步降至12461輛,Model S的銷量我沒有查到,但從中國市場的情況來看,應該不會比Model X更好。
在西歐,雖然今年上半年純電動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了34%,但特斯拉的銷量卻下降了18%——共計36700臺,其中Model 3貢獻了約88%,Model S和Model X共計只有大約4400臺。
有人問我為什麼?
我說,如果有了Model 3還去買Model S,那真是腦子有問題。
還好,Model S的銷量情況說明中國腦子有問題的人還是少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02,消失的「金字塔尖」
燃油車的產品結構是一個金字塔形,價格覆蓋從幾萬元到幾百萬元。這是符合邏輯的,因為燃油車的動力很值錢,只要你加速足夠快就可以很貴。不僅大馬力的發動機很貴,一個先進的變速器也非常昂貴,一套好的四驅也價格不菲。
0~100km/h加速,每快一秒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高級別的燃油車,不僅僅是尺寸上更大,動力系統更先進、更複雜,整車技術含量也明顯高一個甚至幾個層級,比如大眾途銳之於途觀,奔馳S之於奔馳C……
燃油車市場的產品結構是這樣的。
但對於純電動車,這種不同級別之間的技術差異忽然消失了。下圖是通用汽車最新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結構是不是特簡單?一個前驅總成,一個後驅總成,中間一個電池包。不同級別的EV之間,區別真的僅僅只是車身尺寸、電池包大小、電機功率……
通用汽車最新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
以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四驅版和Model S長續航版為例,都是三元鋰電池,續航差不多,配置差不多,懸掛形式一樣,內飾一樣糙,Model 3加速還更快。
性能不比Model 3強,技術不比Model 3先進,做工不比Model 3高檔,Model S憑啥貴了近一半?就憑大了一號?這個價值邏輯當然不能被市場認可。
所以,和燃油車不同,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品結構不再是金字塔形,而是一個梯形——100萬元甚至可能80萬元以上的那個「金字塔尖」的部分已經不復存在了。
純電動車市場的產品結構不再是金字塔形,而是一個梯形。
03,保時捷的兩難
在珠海試駕保時捷Taycan Turbo的時候,我和同車媒體的體驗是一致的:首先是好開,加速快,極富駕駛樂趣。現場也有燃油版的Panamera作為對比,說實話,Taycan Turbo要好開多了。
這是我們的第一反應。
但緊接著的第二反應就是——它不值這個價。
作為一款電動車,它沒有充分的理由能夠說服我這款車值149.8萬元。因為不到30萬元的埃安LX80 D加速也不比它慢多少,也很有駕駛樂趣,某些智能化功能比它還要更先進。
保時捷Taycan好看、好開,但作為一款EV,它沒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值這個價。
其實保時捷也迅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很快推出了更加便宜的保時捷Taycan車型,售價88.8萬元。但即使是這個系列裡最便宜的型號,依然讓人覺得物非所值。88.8萬元的價格,官方續航只有414公裡,「破百」需要5.4秒——這個加速性能,在EV裡面實在是有點對不住「保時捷跑車」這個牌子,蔚來ES6——人家一款39.8萬元的SUV「破百」也才4.7秒!續航還更長!
▲88.8萬元只是基礎價格,按照保時捷的風格,稍微選裝點東西,價格就會破百萬。以Taycan Turbo為例,基礎價是149.8萬元,但我們試駕的型號總價是165.33萬元。
保時捷Taycan系列去年9月全球首發,最初的訂單情況相當樂觀,以至於保時捷對這款車的信心大增,將原先年產2萬輛的計劃翻了一番,提升到4萬輛,甚至將2019年稱為是「Taycan之年」。但很顯然,保時捷的希望很快就落空了,2020年上半年保時捷Taycan系列全球僅售出了4480輛,中國市場的慘澹只是這款車全球市場情況比較極端的一個體現。
▲保時捷Taycan上半年僅售出4480輛,不是車不好,而是這個細分市場太小。無論是奔馳、奧迪、捷豹,還是特斯拉、保時捷,高價位的EV都不大賣得動。
對於保時捷來說,一個兩難的情況是,它已經不能把價格定得更低了,因為——這是保時捷啊。作為一款軸距達到2米9的保時捷四門轎跑,價格再低的話,那還是保時捷嗎?
這種糾結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心態卻不太與時俱進。
保時捷能有今天的行業和市場地位,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大約18年前推出了卡宴。當時,此舉飽受外界質疑和批評,因為「保時捷是一個純粹的跑車品牌,怎麼能推出卡宴這樣一款SUV?從此保時捷還是保時捷麼?」 但事實證明,推出卡宴是保時捷在過去20多年發展歷程中最正確的戰略決策——沒有之一!
2002年卡宴剛推出的時候,遭到了廣泛的質疑和批評——「這還是保時捷嗎?!」
04,保時捷需要打敗的是Model 3而非Model S
20年前,SUV是行業大勢,保時捷抓住了;現在,電動化是時代大潮,保時捷當然要去主動適應。但要做EV,你首先必須搞清楚,由於產品內在的價值邏輯發生了變化,EV和燃油車的市場結構大不相同,100萬元甚至80萬元之上的金字塔尖部分,作為大眾化的消費市場可能註定了將不復存在。
特斯拉在總銷量暴漲的同時,Model S\X銷量卻暴跌;蔚來ES6推出之後,ES8銷量暴跌;奔馳、奧迪、捷豹的首款EV,市場表現統統不佳,這絕對不是偶然,不是這些產品本身都有問題,而是市場定位不對。
純電動車這個梯形市場結構的「頂」,對於普通品牌可能只有三四十萬元,對於ABB這樣的豪華品牌可能是五六十萬元,超過60萬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就難以獲得市場認同,哪怕你是奔馳、特斯拉。
這個內飾,放在150萬的車上,絲毫沒有什麼說服力。
誠然,保時捷有更高的品牌地位,也更有產品魅力,它的純電動車型價格的「頂」相應地也會更高一些,但恐怕也比ABB高不了太多。
我在駕駛保時捷Taycan的時候就在想,如果這款車的價格能下探到60萬元這個區間——它可以更小一點,沒必要這樣大,但是保持相同的性能,那麼一定會很受追捧。
也就是說,市場更期待的是保時捷應該有一款自己的Model 3,但很遺憾,Taycan對標的卻是Model S。保時捷Taycan在銷量上也許能超越特斯拉Model S,但問題是,Model S已經是明日黃花。
從許多方面來說,保時捷Taycan都是一款好車,但是市場定位錯了。保時捷應該拿出20多年前決定推出卡宴時的勇氣,去推出一款60萬元乃至於50萬元級別的電動車——性能還不能打折。他們需要明白,一直以來,定義保時捷這個品牌的,始終都是性能和設計,而非價格。
▲雖然Taycan的風阻係數低至0.22,但實際能效並不出色,美國EPA公布的數據,電機功率170千瓦,續航201英裡的保時捷Taycan車型,綜合工況百公裡電耗是30kWh!而續航287英裡的特斯拉Model S,綜合工況百公裡電耗只有19.3度。
文 | 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