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背後的真相卻是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這位年過八旬的科學家,如同17年前抗擊非典疫情時一樣,一直奮戰在抗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線。

這次鍾老讓全網刷屏、億萬國人震驚的是他流利的英語表達能力。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或5年內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

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格外重視,畢竟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一般是孩子越小,學英語越輕鬆,越容易培養起語感,並且學習語言無關智商,全憑時間的積累,投入產出比高。但是個體不同,在英語啟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以下問題是最近有新關注本公號、新加入閱讀群的幾個朋友向我諮詢英語啟蒙過程中的困惑,一併整理出來供新手媽媽們參考。

01

英語啟蒙APP沒少買,到最後成了媽媽打卡

Q:我們家是男孩,馬上五歲半,明年上小學。中文啟蒙開始的挺早,從一歲到現在一直堅持睡前讀中文繪本,現在漢字也認識了快200個,可就是不願自主閱讀,每天晩上睡前還非讓我給他讀繪本。想諮詢您的第一個問題是怎麼才能讓他實現中文自主閱讀?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英語啟蒙的,這個太頭疼人了。大概是從三歲左右開始跟著嘰裡呱啦玩英語,後來也怪我自己沒重視英語這塊,一直沒抓起來。現在的英語水平也就是老師在幼兒園教的那些,熟悉26個英語字母,孩子對英語興趣一直不高。半年前買了牛津樹一二級和小達人點讀筆,現在才刷了L1的前6本。現在對英語啟蒙有些焦慮。孩子現在似乎天天只喜歡聽喜馬拉雅裡的寶寶巴士啟蒙故事和科普故事,幹什麼都是聽著小雅,多線進行。英語啟蒙App也沒少買,結果到最後成我自己打卡了。

A:先說第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讓他實現中文自主閱讀。

目前200個識字量顯然不足以支撐孩子現在就自主閱讀。首先親子閱讀要繼續堅持下去,在閱讀中孩子會慢慢產生對文字的敏感,潛移默化就會認識一些字,同時親子閱讀的好處不僅僅是認字。

二是在生活中採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帶孩子認字,寓教於樂,如看到公交車身上的廣告,馬路兩邊的店鋪名稱,超市裡的商品標籤,都可以指給孩子看、並大聲讀出來,在具體使用環境中孩子會記得牢。

三是識字不用太著急,如果上小學前掌握了拼音,可以藉助帶拼音的讀物順利實現自主閱讀。

第二個問題關於英語啟蒙方面,還是得以閱讀為主線,讀分級讀物和原版繪本,英語APP為輔。對牛津樹沒興趣,可以放放,用其他英文繪本吸引孩子興趣。固定每天英語閱讀時間,可以先從十五分鐘開始,慢慢增加時間。推薦的繪本有小豬小象、皮特貓、小豬佩奇、廖彩杏書單等。

可以用原版動畫片吸引孩子,提高對英語的興趣。如小豬佩奇、米奇妙妙屋、超級飛俠,增加英語的輸入量。如果孩子對某一部動畫片特別喜歡,就可以買相關主題的英文讀物。

總之閱讀要當主食,每天堅持,最好能有一個小時,其他的APP、動畫片是小吃,調劑一下胃口,不能拿小吃當正餐。

02

裸聽牛津閱讀樹效果不理想,如何選擇音頻資源

Q:我女兒4歲半去的英語線下機構,學了一年感覺收穫不是很大,而且時間成本很高,我也感覺學習路徑不太對,到期後就不上了。接著就在家開始用大思英語訓練聽力,聽音識圖每天二十分鐘,目前快一年了,之前讀分級堅持的不好,最近三個月基本每天讀20分鐘以上,我感覺聽力時間也不短了 就讓她試著裸聽小豬佩奇和牛津樹,都不是很理想。問她能聽懂嗎?她說能聽懂一部分,後來感覺能聽懂的並不多 所以聽一會也就不想聽了。想通過多聽音頻的方式提升聽力,但又沒找到合適的音頻資源。

A:一般的線下英語機構進度慢、在啟蒙階段顯然性價比太低了,及時止損就對了。大思英語我不了解,沒用過,不好估測效果。但是感覺你家的問題顯然是每天閱讀、聽力的時間太短了以至於進步不明顯。閱讀、聽力可以嘗試每天各一小時(不含大思),堅持三個月再看效果。在家庭中開展大量閱讀是被實踐證明了最便捷、最易行、性價比最高的英語輸入方式,此外見縫插針,利用吃飯、睡前等碎片時間堅持每天聽原版音頻。

在英語輸入少的情況下,裸聽對孩子要求太高。聽力資源可以用看過的分級讀物、看過的原版動畫片音頻。聽音頻一上來就聽沒看過的,就算簡單的也可能是聽不懂。當然不排除有些孩子是聽力型的,可以先裸聽,再看書。根據你的描述,孩子聽一會就不想聽了,這樣的裸聽肯定是大大超過了她的英語水平。

03

智力超常的孩子怎麼抓學習

Q:我娃四歲多,目前幼兒園小班,我也有一定的安排給到孩子,各學科按部就班推進,但給的任務不大。孩子在近兩歲和三歲的時候做過中科院智力相關的測試,結果非常好,佔全國百分之97左右的水平,雖然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大,但至少22個月齡的測試堅持了一個小時的答題,全跟下來了,是唯一一個沒跑掉過的選手,確實平時專注力也不錯能坐住,答題是在ipad上進行,題目類似於第一頁出來10個動物,不規則的閃動幾個,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找出來閃動了哪些,出乎我意外的是:這樣的題他大部分答的是對的,而我都記不住,錯的有的是因為iPad用的少使用不熟練。

平時覺得孩子能力還可以,我一直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同班的一些小朋友每天晚上認字、刷思維、英語輸入、加一起要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我遠遠做不到。我想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以後上了學,他們班的小朋友真的會比我家娃學習好嗎?一邊怕耽誤了孩子,一邊又怕自己目光短淺方法不得當。

A:儘管我不贊同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每天晚上花在認字、刷思維、英語輸入上就要兩個半小時,不等同於完全放養、零基礎入小學。

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完全可以做到寓教於樂,認字可以在親子閱讀、日常生活中慢慢解決,思維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桌遊、樂高、數獨、針對小童的練習冊如邏輯狗、百花思維也是非常有趣。英語啟蒙打開方式更是豐富多彩,繪本、分級讀物、動畫片、各種APP,當前的資源可以說是空前的充足。

像英語這種無關智商、全憑時間積累的科目,肯定和家長的重視離不開。孩子的智力測試好,說明先天條件好,更具備雞娃的潛質呀,可以搜搜《虎媽戰歌》這本書,當年多少人吐槽虎媽的狠,結果孩子長大後都上了名校,性格聰明開朗、大學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時常在各種party上現身,在世俗觀念裡,「虎媽」的女兒無疑是優秀而成功的。

END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與歐洲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中國也向很多國家與地區無私分享了我們中國的抗疫成果與經驗。據央視新聞,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歐洲求助鍾南山院士,鍾老全程英語分享經驗,真是高山仰止啊
    據報導,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更讓人嘆為觀止的鐘老全程用英語分享經驗,看了真是讓人高山仰止啊!
  • 全程英語,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臨床救治經驗分享及藥物試驗進展鍾南山介紹,截至2月17日,將近150項針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藥物試驗在進行中,試驗的藥物包括瑞德西韋、磷酸氯喹以及各種中藥。
  • 全程英語!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臨床救治經驗分享及藥物試驗進展鍾南山介紹,截至2月17日,將近150項針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藥物試驗在進行中,試驗的藥物包括瑞德西韋、磷酸氯喹以及各種中藥。
  • 全程英語!鍾南山連線歐洲同行,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Anita Simonds)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歐洲也請了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網友:太帥了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
  • 鍾南山全程英語介紹中國經驗,網友驚呆: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石家莊的朋友,你一定看到了這個新聞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在雙方對話的過程中,鍾老全程用英語對話,流利順暢,所有問題鍾老都能用英語詳細解答,這對於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全程飆英文!鍾南山向歐洲同行分享中國經驗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或5年內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
  • 全程用英語交流,不需同聲傳譯——向鍾南山院士致敬
    27日上午,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美國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視頻連線,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經驗和診斷情況進行了合作研討,時間長達兩小時之久。與前些天與歐洲交流抗疫經驗一樣,鍾院士在不需要使用翻譯的前提下,用英語直接交流。
  • 鍾南山院士全程飆英語!原來這才是他學英語的乾貨秘籍!
    自從疫情爆發,「鍾南山」這個名字就緊緊抓住了國人的目光:第一時間坐上高鐵餐車奔赴疫情中心武漢;及時讓全國公眾知曉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的訊息;80多歲高齡卻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而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全程英文分享「無症狀感染者"的信息。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全英文分享中國經驗,鍾南山的英語為何這麼好?用醫學理論學英語
    鍾南山怎麼這麼帥啊!前幾天官媒放出了他和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的視頻連線錄像,又是一個大型圈粉現場!沒有隨行翻譯,鍾老親自上陣,用一口抑揚頓挫、邏輯清晰的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看見鍾老和安妮塔·西蒙斯博士溝通,有條有理有內容,張嘴只能蹦出「hello、how are you」的英語青銅玩家紛紛獻出膝蓋給我們救完中國救世界的王者。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誰說一定要學好英語
    在這段時間,我國出現了許多醫療英雄,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兩位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另一位則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邀請李蘭娟院士分享抗疫經驗。李蘭娟院士應邀參會,而美國出席人員也是相當齊全,就是希望不要錯過任何重要的經驗。但是我們發現,在整個分享會上,李蘭娟院士全程採用的是漢語進行講述,而不少的美國人則是認真做起筆記。
  • 為什麼鍾南山英語這麼好?看看他父親的英文病歷就知道了
    今天,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任視頻聯繫,向她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令人驚嘆的是,鍾南山院士不僅思維和邏輯敏捷、清晰,而且全程英語,表達特別流利順暢。網友下面一片膜拜:鍾老爺子,寶藏啊。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面對外媒講英語了。一個月前,鍾院士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在長約90分鐘的採訪,全程英語對疫情的預測進行解讀,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表示遺憾和敬佩。為什麼鍾南山院士的英語這麼好呢?這就不得不說起他的父親鍾世藩。
  • 鍾南山全英文交流抗疫經驗,人人稱讚!學會這3招孩子英語一樣棒
    相反的在境外的世界各地,正在上演著疫情快速蔓延的跡象,現在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在向中國尋求幫助,學習先進的抗疫經驗。而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已是8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仿佛是在世界上每個人心目中的一顆定心丸一樣。
  • 鍾南山發布會講話全文來了!全程高能
    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回溯非典廣州經驗,介紹廣醫疫情防治特色和經驗,並回答記者多個問題。對於復工復產的防控,鍾南山介紹,當時國外預測中國是5月底,那是因為國外還沒有,現在國外增長得比國內快,中國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幹預,強調群防群治到聯防聯控,這是體制的改變,更提高一級。因此,病例達到高峰後,很快降下來了。這些上升很快的國家也可以應該參考中國經驗。
  • 該不該取消英語?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講漢語,闡明3點
    幾天前,李蘭娟院士應美方邀請,為他們分享我國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從始至終全程講漢程。不信的朋友可以找這段視頻看看,全程講漢語,並且帶著浙江紹興方言。不僅沒有影響講解效果,而且那些專家個個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有些聽不懂的自帶翻譯。美國人能聽得懂紹興普通話嗎?這要在以前,估計人們想都不敢想。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向國外專家介紹中國經驗時,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令許多人大呼「太帥了!」無獨有偶,沉寂許久的高福院士也剛剛接受了CGTN的採訪,全程同樣用英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鍾南山院士直播講解中國抗疫的戰略、戰術與打法
    來源:金融界網站「鍾南山擔心一些國家控制不了疫情」,在全球新冠確診超過100萬前,83歲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登上熱搜。4月2日,鍾南山院士在京東直播遠程參加了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並全程英文發表了十多分鐘的演講,向中外專家介紹了中國特別是武漢防控疫情的經驗。他強調:「我現在擔心,疫情在一些國家擴散很快,過多的病人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負擔,沒有床位、沒有醫療設施、沒有專業人士,這會造成惡性循環。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漢語,學英語還有用嗎?
    原因是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講解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她全程用漢語講。這些美國專家們聽著李蘭娟院士「江浙」口音的漢語,有的認真的做筆記,有的甚至聽不懂直接帶了翻譯,表情豐富多彩。有的網友質疑,之前鍾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飈英語」,高福院士在專訪時,也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不是李蘭娟院士的英語不好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