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是中風、心肌梗塞(心梗)、心衰竭、動脈瘤(如主動脈瘤)及外周動脈疾病等重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也是慢性腎病的起因之一。即使輕度的動脈血壓升高也能縮短期待壽命。
針灸治療高血壓具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操作簡便等特點,在中國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常用方法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Susan Samueli 綜合醫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使用現代醫學及生物分子學的方法揭示了:電針灸降低血壓的作用是通過影響大鼠大腦中延髓頭端腹外側區的腦啡肽合成來達成的。那麼具體研究設計和結果是怎樣的哪? 請繼續往下看
將冷誘導高血壓(CIH)大鼠隨機分為EA (電針灸治療組),假手術組和未治療的高血壓組。 在足三裡和上巨虛穴位處用重複性電針灸或假手術治療,或者只在在冷室中保持6周後,分別給予每周兩次的30分鐘治療持續另外五周。 在持續11周中。 使用尾套測壓每周評價所有組的大鼠的血壓(BP)。 在治療五周後的24或72小時內,將大鼠斷頭或顯微注射以分別檢查前腦啡肽mRNA水平和δ-阿片受體在延髓頭端腹外側區中的作用。
現在讓我們看看電針灸治療高血壓的結果怎麼樣?
可以看出冷誘導高血壓大鼠模型在四周後增加收縮壓,並誘導持續高血壓六周。 高血壓和假手術組大鼠的血壓和心率直到11周時仍然保持升高。 相比之下,EA(電針灸)組並且在EA治療期間保持低值。 而且電針灸治療的CIH大鼠的血壓仍然在電針治療後三天內與假手術EA相比顯著降低。 ^,*和#分別表示電針與假手術EA,CIH和正常血壓對照相比P <0.05。
數據表明由於電針刺激足三裡和上巨虛穴位,用RT-PCR方法測得大腦組織中, 特別是延髓頭端腹外側區的腦啡肽前體含量明顯升高。
為了進一步驗證電針灸的降壓作用是通過調節大腦延髓頭端腹外側區腦啡肽來實現的。 科研人員在延髓頭端腹外側區通過微注射的方法注入δ-阿片受體拮抗劑ICI 174,864和激動劑DADLE。結果表明:拮抗劑「封閉」了電針灸的降壓作用,血壓再次上升。而激動劑則使血壓再次下降。
科學講求的是嚴謹,那麼微注射是否真的注射在大腦延髓頭端腹外側區了哪?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大腦切片,放在顯微鏡下仔細看:
結果是毫無疑問,所有的拮抗劑和激動劑都注射在大鼠大腦的延髓頭端腹外側區, 而這一區域長久以來被科學家研究, 認為是心血管系統的大腦中樞控制區。
怎麼樣?是不是您看完也覺得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一篇文章也不是很難。是不是有對中醫針灸神奇作用敬佩的心情油然而生。你有什麼創新想法歡迎討論。
最後還要祝賀Zhi-Ling Guo博士帶隊的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Susan Samueli 綜合醫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生物谷Bioon.com)
【晉級測試】生物圈內外人士都在玩它,你也來挑戰!點擊立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