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體需要呼吸和氧氣嗎?找到一個違反直覺的生物會顛覆認知

2020-12-05 彬彬解說

前言

人們一直對外星生命感到好奇,外星生命是什麼樣的存在?很難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他可能沒有人類文明那麼先進,有智慧,然而在其他行星上可能有許多小生命,因此簡單的微生物或細菌是極端有可能,因為每種生物的生存模式不同,有些可能是非常奇特的生物,不需要氧氣。

01

從地球上獲得的經驗來看,似乎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當然,還有一些厭氧生物體,然而這些生物很難在極端環境中生存,不能達到奇特的標準。在在地球上中有很多奇怪的生物,比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然後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找到一種不需要呼吸的生物。在人們最初的認知中,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呼吸,但這種生物的出現使人們對生物的認知重新煥然一新,這種生物叫「鮭居尾孢蟲」。

02

隨著科學家的不斷研究和發現,又發現了奇特種。不久前,一篇關於《自然·天文學》的報告指出:找到一種能在100%氫氣中生存的有機體。這是在麻省理工學院發現的,在微生物實驗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這些生物放在氫氣中,驚奇地發現他們可以存活並開始繁殖。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生物生存需要空氣和水的認識。似乎每一個新發現都會打破我們對生物學的理解,這其實是件好事,也是科研的精髓,所有的科學實驗都在突破原有的理論。

03

這些新發現對我們研究外星生命有很大幫助,我們一直認為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必須和地球上上的生命一樣擁有相同的空氣和水,但是這個發現可以打破這個界限。在其他行星上,可能有很多奇特生物能夠生活在氨或有毒氣體中。我們不能排除我們所有的認知和經驗都是從地球上獲得的,所以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地球的生物學方面。

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中生存而不需要呼吸,這是否意味著其他星球上也存在類似的有機體?對此,nAS空間生物學家GiadaArney認為新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於研究外星生命。

04

然而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科學家JohnBaross說:只有一個研究結果是不夠的,因為一個行星會有很多情況和物質,不可能只有氫,而生物需要其他物質來生存。對此,小編表示贊同。首先,我們不能保證生物體能夠適應地球上的其他環境,地球的環境非常複雜,溫度、溼度、氣候等都有影響,我們必須找到更多的真實證據來驗證這個實驗。

因此我們只能說,這些新的研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考外星生命的新視角,畢竟生物的生存方式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很難界定他。生活無處不在,我們的手和臉上都有細菌,這些都是生命。地球的生存環境是許多行星無法比擬的。外星生命這個課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雖然我們還沒有找到他,但宇宙是如此巨大,我們幾乎無法用數字來衡量他,宇宙的某個角落裡可能有很多生命。

總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關外星人的新聞,例如不久前nAS發布的不明飛行物視頻。這些都不能作為證據,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你覺得這個怎麼樣?歡迎評論和討論!

相關焦點

  • 不用呼吸的生物:在鮭魚體內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生活特別閱讀:科學家首次發現在鮭魚體內存在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在鮭魚體內不需要呼吸的生物是什麼?
  • 科學家發現了「不依賴氧氣」生存的物種,或顛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生物都有著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要依靠呼吸氧氣來存活,就算是厭氧性的生物,也是需要微量氧氣的。自進入科學時代以來,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可以離開氧氣生活的生物。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大自然中是否存在不靠氧氣生活的物種呢?然而,最近有科學家還真的找到了這樣的物種,這也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
  • 在生物體中普遍存在,但違反直覺的物理性質,你知道幾個?
    自從19世紀末以來,物理學家們就知道了一些電路反直覺的性質,叫做負電阻。通常,增加電路中的電壓也會導致電流增加。但在某些情況下,增加電壓反而會導致電流減小。這基本上意味著對電荷施加更大的壓力實際上會減慢速度。由於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係,在這些情況下,電阻產生電能而不是消耗電能,從而產生「負電阻」。
  • 外星生命不需要水和氧氣?科學家模擬實驗,答案再次顛覆人類認知
    文/行走天涯外星生命不需要氧氣和水?科學家模擬實驗,答案再次顛覆人類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當中磕磕碰碰,儘管人類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但是結果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人類至今都沒有發現到任何外星生命的蹤跡,哪怕是中國天眼以及一些衛星信號,接收器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遙遠星際的脈衝信號,但是也並不能證明這些信號,就一定是外星文明發送過來的
  • 這種無氧生物不用呼吸,難道能在月球生存?科學家:可能會餓死
    在我們的認知中,大多數生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動物自不必說,就連能製造氧氣的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我們在探索外太空時,也要把氧氣定為重要的生存條件,當然我們見過一些細胞是厭氧的,你見過不需要氧氣的生物嗎?
  •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呼吸的是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實際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化石遺蹟可追溯到37.6億年前,但許多人認為生命應該起源於更早的時代,至少在40億或41億年前。
  • 首次發現「不需要氧氣的動物」!挑戰人類對進化論和生命的認識
    鮭居尾孢蟲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它與目前已經發現的厭氧生物有哪些不同?研究厭氧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哪些意義和價值?讀完這篇文章,你自然會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雖名為氧化反應,不論有否氧氣參與,都可稱作呼吸作用(這是因為在化學上,有電子轉移的反應過程,皆可稱為氧化)。有氧氣參與時的呼吸作用,稱之為有氧呼吸;沒有氧氣參與的反應,則稱為無氧呼吸。也就是說,厭氧生物細胞獲得能量的過程,不需要氧氣的參與。
  • 生命真的必須依靠氧氣嗎?科學家:不要用固態思維去看問題!
    文/仗劍走天涯生命真的必須依靠氧氣嗎?科學家:不要用固態思維去看問題!在宇宙太空之外,有沒有和人類相同的文明存在呢?這可能是無數科學家們想要去找到答案的問題了。很顯然,以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是不能夠將此問題的答案所找到的,人類的科技是很淺顯的,就連人類去尋找外星人的標準,也是從氧氣來入手的。生命真的必須是靠氧氣,才能夠實現自身文明的繁衍,和生命的成長嗎?很顯然,這都是人類固態的刻板印象,生命不一定是需要靠氧氣,才可以存活的。
  • 科學家「復活」1億年前生物,實驗表明:地球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
    ,不吸入氧氣的話,那就是會死的。但是真的就有這麼一個生物顛覆了人們的認知,2020年以色列科學家發現了不呼吸也能夠生存的「鮭居尾孢蟲」。至今為止,「鮭巨尾孢蟲」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發現的能夠不呼吸就能夠生存的生物,這在以前人類是不夠想像有生物能夠不呼吸也能生存下去的。
  • 把藻類放入人的血管,人類就能自主產生氧氣,不再需要呼吸了
    筆者-小文地球上的氧氣都源自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本身無法製造氧氣,藻類也屬於可以吸入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成氧氣的植物,那麼,如果將藻類放入生物體的體內,生物是否就能實現氧氣自給自足了呢?這個想法聽起來很荒謬,但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那麼人類即使去到外星球,也不用擔心氧氣耗盡的問題,而在太空站中,太空人也可以儘可能地延長科研探索的時間了。但問題在於,將藻類放入生物的體內,藻類是否會對宿主帶來不良影響,又或者說,藻類在生物的體內還能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嗎?科學家首先運用了蝌蚪來進行實驗。
  • 植物過度生長,氧氣濃度過高,會對其他生物造成什麼危害?
    氧氣舊稱「養氣」,顧名思義,是滋養我們的氣體。氧氣是世間萬物所賴以生存的,我們人類如果不呼吸,幾分鐘就會喪命。但實際上,過高濃度的氧氣對於生物體確實也是有害的。有氧呼吸本質上是一種緩慢的氧化反應,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因此有氧呼吸看作是一種緩慢的「燃燒」,最終將生物體燃盡。
  • 科學家在地底3000米深處發現了微生物,顛覆了人們對生命的認知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除了智慧生命人類之外,還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物。在人們的認知裡,地球生命的誕生跟水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存在,而且不管是地表生物還是海洋生物,基本都是需要呼吸氧氣的。人類認知中的生命是離不開水的,這一點從生物體中的物質70%都是由水組成就可以看出來。
  • 科學家發現不靠氧氣能生存的活物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需要氧氣,甚至科學家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都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存,那麼地球上也有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生物嗎?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了一種生物,的確不需要氧氣就能夠存活,這種生物屬於厭氧生物!這也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如果這種生物生活在外太空的話,是不是一樣能夠生存下去呢?
  • 西媒: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
  • 西媒: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實際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化石遺蹟可追溯到37.6億年前,但許多人認為生命應該起源於更早的時代,至少在40億或41億年前。
  • 生命一定要依靠氧氣嗎?外星人靠氫氣氦氣呼吸不行嗎?
    氧氣不是必須2020年,科學界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找到了一種不需要呼吸氧氣就能獲得能量的生物,這是一種寄生在魚身上的「小捲葉蛾」。科學家對這種生物進行了基因測序和DNA序列的檢測,結果非常出人意料,這種生物體內竟然不含有任何線粒體,而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地方,線粒體中的DNA則負責控制著呼吸的基因。也就是說這種生物是不進行呼吸作用的,至少也不通過氧氣進行呼吸作用。
  • 產生地球10%的氧氣!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減少製造氧氣的生物數量
    海洋塑料汙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影響海洋生物,還影響整個全球生態系統,包括美國。你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們吃的魚的問題,但海洋塑料似乎還有另一個主要影響:它們可能會減少地球上製造我們呼吸的氧氣的生物體的數量。
  • 越進化越低級,這種生物不用呼吸也能生存?它的能量從哪裡來?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進行呼吸作用的,沒有氧氣,沒有呼吸,我們很難想像生物將如果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然而就,近來科學家真的發現了一種不需要的呼吸的寄生蟲,它為什麼可以不呼吸呢,它是如何生存的呢?一起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在過去氧氣濃度高的時候,單細胞生物也會很大嗎?
    有人說氧氣濃度越高,生物體的體型越大,實際上這一說法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是真命題。單細胞生物體型和氧氣濃度關係不大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氧氣濃度為什麼能影響生物體型。現在絕大多數生物都是需養生物,生物需要將氧氣輸送至每一個細胞。隨著生物體型增長,其體積的擴大速度要比表面積的擴大速度快。長度增加到原來兩倍,表面積就增大到四倍,體積則增大到八倍。
  • 首次發現「無氧生物」:類似水母的寄生蟲不會呼吸
    研究人員利用深度測序和螢光顯微鏡對Henneguya salminicola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它們已失去線粒體基因組,此外,也失去了有氧呼吸能力,幾乎所有參與轉錄和複製線粒體的細胞核基因都已喪失。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初,科學家發現一種類似水母的寄生蟲,它們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迄今已知唯一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意味著該生物不會呼吸,事實上,它的存在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地球生物的廣義認知,因為它的生存完全不依賴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