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闢謠:「黑龍江出現吃了轉基因大豆的變異老鼠?」
謠言內容:這是黑龍江853農場發現的三十多斤的大老鼠,四條狗才把它制服,經查是吃了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的原因,太可怕了!天吶,嚇死寶寶了,萬一寶寶吃了轉基因豆油,變成超級賽亞人怎麼辦啊!( ▽;)言歸正傳,下面從三個方面分析這條謠言的不科學性一.土地顏色黑龍江853農場地處三江平原東部,稍微有點地理常識的同學都應該知道,三江平原處於我國松遼流域東北部。而松遼流域屬於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
吃貓的大老鼠,重30斤,吃了2000多隻貓後與貓王同歸於盡
我說一件事大家自己想想,這個老鼠沒事就吃愛吃個貓當小菜。衍聖公府為了對付他找了無數的貓,然後它吃了無數的貓,足有幾千隻,差點撐死,衍聖公簡直要氣死了。 後來有一個西洋商人來到衍聖公府,帶來一隻異種大貓,號稱貓王,說保證可以收拾這隻巨鼠,但是要價50兩黃金
-
揭轉基因十大謠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賣給中國人?
謠言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生產出來都賣給中國人美國市場上75%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轉基因成分。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轉基因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國內生產和銷售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番木瓜等植物來源的轉基因食品超過3000個種類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轉基因微生物來源的食品,超過5000種。
-
哪些食物含「轉基因」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哪些食品是轉基因的?」近日,美國科研機構承認對24名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引起強烈反響。我們日常的食物中,轉基因食品範圍究竟有多大?□見習記者 鄭楚翹 【記者調查】【食用油】 「非轉基因」標註顯眼,「轉基因」藏身小字堆 5日下午,記者在經四路一家超市看到,入口處各品牌食用油正在促銷,一款5升裝福臨門葵花籽油在「葵花籽油」名稱上方標註著「非轉基因壓榨」,字體比商品名略小,十分顯眼。 「這是純壓榨的油,不含轉基因,能降血壓降血脂,比花生油更健康。」
-
山西部分地區大老鼠絕跡被指與轉基因玉米有關
我們無意捲入其中,但當種種動物異常現象擺在眼前,轉基因卻突然又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也許,爭議、發現異常並非壞事,它可以警醒人類,那些未知的不確定的風險,其實近在身邊。她稱,很多環境都會為玉米中的這種黴菌滋長提供最佳時機,比如在收割或運輸過程中保溫不當、種植期間、久旱不雨或陰雨連綿期間。除此之外,當玉米被害蟲咬過或者上述原因,都會感染一種叫鐮刀黴的黴菌。這些黴菌會導致豬生殖系統的紊亂,如早產、流產、死胎和發情周期異常。 不過,生豬養殖戶們並不認同這些分析。他們告訴記者,自己用來餵豬的玉米並沒有發黴,而且不可能四五年都發黴。
-
12排的玉米是非轉基因的,多於12排的玉米是轉基因的?這消息不靠譜!
網傳消息截圖 近日,網上熱傳這樣一則消息:「小知識: 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求證,網傳消息不實,不能信!
-
新的希望:抵禦新冠病毒的抗體,可用轉基因生物來生產
研究最多的轉基因生物是老鼠,所以製造人類抗體的實驗首先在老鼠身上進行。1997年,日本科學家首次克隆成功能生產人類抗體的轉基因鼠。研究人員從人體中提取含抗體基因的染色體片段,把它植入老鼠細胞核中,然後克隆出血清中含有人類抗體的老鼠。 這次科學家用老鼠來研製抗體,就是把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抗體基因移植到老鼠體內,讓老鼠生產出含有新冠病毒抗體的血清。
-
傳轉基因食品致癌讓精子活力下降 農業部:謠言
新京報快訊(記者金煜)網上流傳著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
-
揭秘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
謠言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生產出來都賣給中國人美國市場上75%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轉基因成分。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轉基因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謠言三:轉基因導致廣西大學生不孕不育廣西大學生不孕不育與轉基因無關。廣西大學生精液異常之說,出自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廣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調查報告》,研究者在報告中並沒有提出精液異常與轉基因有關的觀點,而是列出了環境汙染、長時間上網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因素。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先是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微博上展開辯論,之後是崔永元央視辭職、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食品。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日前從美國歸來的崔永元舉行了媒體說明會作出詳細的解釋。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
-
實驗發現轉基因玉米或影響老鼠生育能力
揚子晚報11月13日報導 奧地利研究人員日前發現,長期食用MON810型轉基因玉米可能影響老鼠的生育能力。研究顯示,長期食用這種玉米的實驗鼠生育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後代重量輕、體質弱。 奧地利衛生及食品安全局11日公布了有關研究結果。
-
【科學時報】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典型爭議事件溯源
最大的質疑在於,Seralini等人的實驗結果並非建立在親自對老鼠進行獨立實驗的基礎之上,文中進行統計分析的數據,其實來源自孟山都公司之前的實驗,他們僅僅是對數據選擇了不合適的、不被同行使用的統計方法作了重新分析。
-
中國科學報:轉基因安全之爭應止於公開實驗—新聞—科學網
未來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如何獲得外界認可?圍繞這些問題,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多名轉基因研究者。首先是法國學者的試驗為期兩年,而我國學者的試驗為期3個月;其次是法國學者選用孟山都公司育成的轉基因玉米品系NK603,我國學者選用國內培育的含G2-aroA基因的轉基因玉米品系。另外,法國學者同時評價了除草劑的毒性,而我國學者未做此試驗。當然,兩國學者得出的結論也截然不同,前者說轉基因玉米致瘤而且致死,後者則說無毒。
-
28老鼠實驗證明了轉基因的危害?對不起,那個實驗已經撤回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報導轉基因近10年,採訪過國內外眾多科學家和業內專家,參觀過眾多實驗室和育種基地,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持續更新40個問題。文/洪廣玉28、 我看到國外專家做了老鼠實驗,證明了轉基因的危害,是真的嗎?
-
研究揭露轉基因玉米含大量毒素
諮詢公司Profit Pro的2012玉米比較研究報告近日發布在「全美母親呼籲轉基因食品標籤」網站上,該組織稱他們希望「通過要求在地方和全國出售的轉基因食品上同步貼上標籤來提高母親們在這方面的意識,為母親們提供食用非轉基因食品的途徑」。他們還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策劃全國範圍的抗議活動。網站的真•哈尼卡特稱,該研究報告是由德•戴爾種子公司的一名代表提供的。
-
一隻「會洗澡的老鼠」視頻瘋傳!(附視頻)
最近,全球網友熱傳「一隻會洗澡的老鼠」視頻,淋浴姿勢和人一模一樣。專家說,網友或許覺得有趣,但是「老鼠洗澡」事出有因。「美國在線」(AOL)報導,一段來自秘魯大約50秒的視頻,一隻大鼠站在淋浴間,旁邊有漏水孔,地上有一些水及泡沫。怪異的是,這隻體型碩大的老鼠,全身沾滿肥皂泡沬,像人一樣站立著,雙手忙著抺身體,狀似悠閒地享受著洗澡的快樂。
-
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
雀巢的態度是:「嚴格遵守了法律法規」事情發起於綠色和平組織香港辦事處項目負責人施鵬翔致電新浪財經,稱他們有證據證明雀巢在中國內地出售轉基因食品,隨後綠色和平組織出具了一份轉基因檢測報告。被檢測食品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一種即衝食品)。
-
為什麼說「轉基因永遠不安全」?
有同樣不安全不穩定特性的也包括挺轉基因分子說的新詞CRISPR(基因編輯)卻也並非百分之百地精準:「脫靶」效應在CRISPR應用中一直是研究者關心的問題。在剪切、修飾目標位點的同時,「嚮導RNA」在基因組中其它區域的不精確匹配也會導致一些「計劃外」的修飾,對其它基因組區域進行了剪切、插入等等反應。
-
動物的白鼻症候群:「傳女不傳男」
原標題:白鼻症候群:「傳女不傳男」 白鼻症候群在東北美洲的蝙蝠群體內肆虐,大量的蝙蝠因此死亡,研究者認為這種病毒可能主要是通過雌性蝙蝠傳播的。研究者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對白鼻症候群進行研究,調查了小棕蝠(如圖所示)的基因,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品種,受病毒侵害極深。2009年1月,病毒首先在賓夕法尼亞州東部暴發,兩年後才蔓延到這個州的西部地區。此外,病毒已經從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北部蔓延了數百公裡遠,而接近山脈的賓夕法尼亞西部的一些地區至今仍沒有病情出現。
-
1994年5月3日,世界首創轉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問世
1994年5月3日,世界首創轉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問世2017-05-03 17:51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1994年5月3日1994年5月3日,世界首例轉基因水稻在安徽省合肥市問世。經過他們培育的轉基因水稻,經過分子水平檢測及多種方法檢測之後,證明了外源基因的確存在被測水稻的基因中,而且這一性狀能夠進行遺傳。這一重大突破為定向育種開拓了新路。通過有目的的基因轉移,實現物種定向遺傳改良,是當今生命科學研究中熱門的高科技領域,而且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培育出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新品種。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對水稻進行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自然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