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西班牙《世界報》網站7月25日發表題為《從英國脫歐到社會矛盾爆發:新冠疫情掩蓋的全球十條主要戰線》的文章,編譯如下:
2020年,整個世界陷入僵局。在國際舞臺上,年初佔據新聞頭條和版面的各條熱點「戰線」被一種傳染性疾病逐漸「稀釋」,直到幾乎失去蹤影。一場大流行主宰了一切,成為所有人最大的擔憂。
以下是被新冠疫情暫時掩蓋的十大全球關注問題。只有時間和可能獲得的疫苗才能使我們能夠繼續書寫「後新冠病毒世界」的篇章。
「B日」的迴響
「B日」(Brexit day,即脫歐日)是2020年1月31日,當天23時,英國開啟了一個過渡期(直到年底),就倫敦和布魯塞爾雙方之間的未來經貿關係達成協議。隨著英國脫歐的完成,「帷幕拉開了,新的演出開始了,」鮑裡斯·詹森2月初向英國人預言道。當時,這位首相沒有想到病毒會將「新時代的曙光」變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詹森被他的不少同胞認為是大流行時期全世界表現最差的領導人。目前,他正準備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可能的第二波暴發。英國的累計新冠死亡病例數為歐洲最多。英國已決意放棄延長「脫歐」過渡期,並準備開始新建管控與歐盟貨物貿易的海關設施。
社會矛盾頻發
伊拉克、法國、黎巴嫩、突尼西亞、玻利維亞、智利、厄瓜多……去年年末時,世界到處充滿抗議活動。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訴求和背景,但都爆發了不滿情緒。然後,新冠病毒出現了,接著就是保持社交距離和封城隔離。
通過對2020年動蕩局勢的觀察,人們發現了一些「剎車痕跡」,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政府對民眾的主張做出了回應。例如在智利,憲法公投要到10月25日才有可能舉行。儘管越來越多的人感染或死於新冠病毒,但在弗洛伊德死在警察膝下之後,美國依然爆發了難以控制的社會騷亂。「黑人的命也重要」的精神又回來了,反對種族主義的呼聲也席捲了歐洲等地。
瓜伊多發起挑戰
委內瑞拉自封「臨時總統」的胡安·瓜伊多在1月進行了出人意料的歐洲巡迴訪問,其間與詹森、馬克龍和默克爾等歐洲主要領導人舉行了會晤。他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那麼現在,這一挑戰的進展如何?
這場大流行促使反對派和馬杜羅之間達成不同尋常的協議。目的是在這個盛產石油的國家中對抗病毒。這一協議還獲得了泛美衛生組織的支持。但是,這種接近並未轉化為政治對話。
「非典型」總統競選
在美國的政治舞臺上,今年原本被認為是充滿活力的一年。沒想到2020年不但無法舉行大規模的初選,種族問題還成了舞臺背景。在距離大選還有幾個月之際,隨著病毒在該國蔓延,川普的民調支持率不斷下滑。喬·拜登正在利用這些問題。川普的失敗可能性將一直存在到11月,在那之前,美國人只能依靠他的政府來應對致命疫情。
英國皇家危機
1月,哈裡王子及其妻子梅根宣布,他們將不再擔任英國王室的重要職務,並希望實現財務獨立,成立一個新的慈善機構。這一消息似乎令哈裡王子的祖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大為吃驚。這對夫婦的新生活涉及經濟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誰將為他們在國外的私人安全買單。六個月後,梅根最近再次露面,與希拉蕊·柯林頓和米歇爾·歐巴馬一起參加在線舉行的女權主義峰會。
極端主義病毒
「仇恨和種族主義的毒素已經在德國社會蔓延,」默克爾2月在哈瑙槍擊案之後警告說。這起針對水煙吧的槍擊案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11人死亡,多人受傷。在新冠病毒導致9000多人死亡之前,德國已經感染了極端主義病毒。上周,德國政府整頓了受到極右翼勢力滲透的聯邦國防軍一支特種部隊,以此重啟了針對仇外心理的鬥爭。數百名相關士兵正在接受調查。
敘利亞戰爭延續
這場持續九年、使數百萬民眾逃往世界各地的衝突仍看不到盡頭。作為頭條新聞的「常客」,敘利亞戰爭仍然懸而未決。在阿斯塔納峰會的框架下,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的領導人舉行了視頻會議。敘利亞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巴沙爾最近實現了掌權20年的成就。他現在只能在一個遭受嚴重經濟危機的戰亂國家中行使權力。
難民潮持續湧來
近幾個月來,一些組織,如聯合國難民署,已經就難民收容中心或拘留場所的惡劣條件發出警告,因為那裡的病毒傳染風險很高。此外,非法移民面臨著無法獲得任何類型社會保障的危險。
氣候變化挑戰
大流行已經導致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幾個項目被迫暫停,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大流行表面上帶來的積極影響,無論是改善空氣品質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只是暫時的,因為這些是由經濟放緩和人類苦難造成的。」
「新冠饑荒」問題
如果說這種大流行給全世界人口的健康帶來「衝擊」,那麼另一個層面上的「衝擊」就是飢餓。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6月說,雖然全球有足夠的食物來養活78億人口,但目前仍有超過8.2億人在挨餓。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陷入極端貧困的人口將增加4900萬人,嚴重缺乏食物和營養保障的人口也可能迅速增加。他的建議是:「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防更多人因新冠疫情陷入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