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庫
西班牙《趣味》月刊11月號發表了題為《最前沿的十大軍事技術進步》的文章,西媒文章盤點了十種最前沿的軍事技術進步,包含了「讀心頭盔」、「人造肌肉」等。全文摘編如下:
保護士兵免受生化製劑威脅的「第二層皮膚」
在國際軍事行動以及與他國軍隊、遊擊隊等武裝力量作戰的行動中,士兵們還會遇到一個雖然「看不見」但同樣致命的敵人:能夠導致疾病的生化戰劑。微小的病毒和細菌能使整支軍隊陷入癱瘓。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發了一種透氣性很好的新材料,它能保護軍事人員免受生物和化學製劑的傷害。這是一種彈性高分子膜,其中含有微小的碳納米管,其作用是傳導溼氣。這種材料類似於「第二層皮膚」,能對環境做出反應。
受頭足綱動物啟發的「偽裝皮膚」
烏賊、章魚等頭足綱動物有什麼共同特點?它們能讓皮膚細胞在可見光波段調節反射率,改變身體顏色和圖案,從而實現能融入環境的動態偽裝效果。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研究員埃麗卡·梁(音)說:「頭足綱動物令人驚嘆,它們是利用偽裝的大師。」受這些動物偽裝機制的啟發,梁和同事們研發出能在紅外波段下實時(光學)隱身的新型人造薄膜材料。
無人機革命
如果我們抬頭望向天空,會發現近年來最大的科技創新之一就是無人機。在軍事領域使用的無人機機群已經相當具規模。西班牙陸軍上校胡安·曼努埃爾·岡薩雷斯說:「無論是大型無人機,還是小型無人機,都正在逐漸改變各種軍事行動的實施方式,而且未來仍將繼續改變。」
新一代士兵:機器人
今天,人形機器人出現在戰場上仍然還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情景。成為現實的是機器人車輛和裝備以及另一種自主工作的陸軍輔助裝備。
後者就是能協同行動和部署的小型地面機器人。它們可以完成戰場環境下無線通信網絡的建立等任務。美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的研發實驗室已經開發出這種機器人裝備的原型。
不會爆炸的水鋰電池
在涉及爆破和異常高溫的高風險任務中,士兵們的裝備需要抵禦嚴酷的環境條件。通信和其他電子裝備一般使用的是鋰電池,其電解液存在起火和爆炸的較高風險。美國馬裡蘭大學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所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使用水鹽溶液作為電解液、電壓達到家用電器使用標準的鋰離子電池,顯著降低了爆炸風險。
大腦解碼器讀懂人腦
「這名士兵正在想什麼?」「他的下一個動作會是什麼?」雖然這些似乎不太可能預測,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和企業正在資助一些項目,目標是「讀懂」人腦的想法。
「臉書」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這家科技巨頭資助了一個項目。在該項目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可將神經活動轉化為語句的人工智慧系統。研究人員利用大腦中已植入電極的志願者的神經信號來進一步精確該算法。
機器人士兵的「人造肌肉」
在未來的戰場上,機器人士兵將比任何人類士兵都更加強壯。這大概會歸功於模仿肌肉進行收縮和伸展的「人造肌肉」纖維材料。美國陸軍和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新型塑料纖維的收縮和伸展特性,並測量這種材料的性能數據。研究人員稱,這種「人造肌肉」有助於提高未來機器人士兵的行動能力。
實時監控健康狀況的單兵裝備
為了實時監控士兵的健康狀況和體能水平,由科學家和軍方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美國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創新性的生物指標識別系統。這種系統體積小,可靠耐用,且成本較低。它能利用可攜式生物指標傳感器採集數據(出汗量、唾液分泌量和血液量等),對士兵的健康狀況和體能水平進行分析評估。
能自動修復的材料
材料科學領域的一大研究方向是尋找能在受損後自動修復還原的材料。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陸軍的科學家合作,研發出一種3D列印的自動修復材料。這種複合材料能在常規環境溫度下自動修復,而無需任何外界刺激。這種材料甚至能在研究人員設定的溫度下完成特定的形變。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
效仿IBM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沃森」,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基於機器算法的人工智慧系統。
這種名為Crystal(「水晶」)的系統能分析常規做法無法處理的海量可能性組合。該項目的主要資助方是美國軍方。研究人員利用Crystal系統對美軍的燃料儲備量進行分析,以計算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數值。